Redian新闻
>
自然界的欺骗:欺骗者和受骗者之间激烈的协同演化

自然界的欺骗:欺骗者和受骗者之间激烈的协同演化

公众号新闻

选自《愚昧者的愚昧:自欺与欺骗背后的逻辑》


我们骗自己是为了更好地骗别人。为了“忽悠”别人,我们会主动以各种难以想象的方式篡改内部信息,同时又对此毫无知觉。


罗伯特·特里弗斯


第2章 自然界中的欺骗

罗伯特·特里弗斯


往期回顾

演化生物学解释:欺骗自己是为了更好地骗别人!

自欺的九种类型



第2章 自然界中的欺骗

在我们深入自欺这个话题之前,先来看看其他物种的欺骗吧。如果我们把证据网撒得足够广的话,就能发现我们人类和其他所有物种身上种种重点的欺骗模式。在把欺骗放到进化这个大背景里之后,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新发现呢?欺骗的演化研究在讨论具体欺骗形式的同时,也试图总结普遍规律。迄今为止,我们已发现成千上万的具体欺骗形式,但是背后规律的数量其实非常有限。很多骗术并非一目了然,要仔细地对它们进行研究和分析,幸运的是科学家们已经做了很多很多工作,而且已经发现了好几条能普遍解释人和动物的行为的规律:欺骗的创新能够带来很多好处,并且反过来触发花样更丰富的骗术。因为新颖骗术——从定义上来说——缺乏对应的防御手段,所以它们能够很快地在特定物种中间扩散开来。这就是欺骗者和受骗者之间的所谓协同演化(coevolutionary)角力的开端,并从未在进化史上中断过。这样的角力导致两者都进化出复杂的模样,且在此期间上演了一出出奇特、繁复且美丽的欺骗与反欺骗的剧目。总的来说这样的演化角力同时提高了欺骗者和受骗者的智力水平,对鸟类和哺乳动物而言尤其如此。思考一下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好了,即如何从背景色中找出某个生物,如果这个生物和背景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的话,我们很容易就能把它揪出来;但是在经历过自然选择、生物能够完美融入背景的情况下,想要发现它就要难得多了——自然选择发挥强大的作用,淘汰了一切隐身术不过关的个体,所以现在要想发现这个匿藏在背景里的家伙,就非常考验观察者的眼力和智力了。

欺骗者和受骗者之间激烈的协同演化

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看到欺骗者和受骗者同时被绑到了协同演化的红线两端,并且始终进行着激烈的对抗。两者的利益追求截然相反——一方通过行骗获益,另一方受骗后蒙受损失——这样从整个进化历史来看,一方基因的进化也会促进另一方基因进化。关键在于这种相互作用具有“频率依赖性”(frequency dependent)——某种骗术刚出现的时候成功率更高,而随着施展次数的增加,就逐渐失灵了;识破骗术的本领也是在被骗次数多了之后才慢慢提高的。这意味着欺骗者和受骗者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任何一方都无法导致另一方彻底灭绝。从时间上来看,欺骗者和受骗者的数量比率并不固定,但是一定是在限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这样任何一方都不会彻底灭绝。像我们人类这样能使用语言的物种,在某种骗术变得猖獗时,我们就会用语言的方式提醒其他同胞。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种角色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同时扮演欺骗者和受骗者的角色,这得看具体的情形。

频率依赖性的自然选择:蝴蝶的例子

在欺骗这一点上,捕食者和猎物之间存在频率依赖性的自然选择,大自然中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对模型/模拟关系(model/mimic systems)来说,可以举蝴蝶(和蛇类)的例子:味道恶心和有毒的物种(模型)会进化出鲜艳的颜色来警告捕食者,而这样其实就对模仿者进行了自然选择:一些滋味美妙、完全无毒的物种会模仿这些模型的外观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在西非,有某种蝴蝶有毒且难吃,共有五种,且颜色有所区别,而且它们都生活在同一片森林里。然后有另外某种蝴蝶能够完整地模仿这种蝴蝶,模仿者的雌蝶能够产下五种卵,每种卵孵化后都能长得神似五种毒蝶的其中一种。
这种不同寻常的拟态很好地说明了频率依赖的自然选择。在这个例子里,一个物种美味无害,但是却能一个不落地模仿在颜色和花纹上各有区别的有毒物种。当这几种有毒蝴蝶和模仿者们都生活在同一片森林里时,每种模仿者在本物种间的数量比例会随着对应外观的有毒蝴蝶在群体内的数量比例变化而变化——这只能是频率依赖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当某一形态的模仿者同它的模型相比数量变得过多时,模仿就会失去价值。如果所有的无毒蝴蝶看起来都一个样,那么捕食它们的鸟类就会很快地锁定这一形态,并且把它们吃个精光。
频率依赖的一个意义在于它极大地鼓励了创新。的确,在上述例子中,模仿者的数量越超过模型的数量,创新就越丰富,也就是说骗术越多,它们就越容易分化,这样能更好地避免被人识破。从定义上来说,每种新颖骗术在最开始都很罕见,因此获得了起始优势,而只有骗术推广开来发挥作用后,才能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更新的骗术,而新一代的骗术又将重复一轮从少到多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模仿物种中非常容易产生出突破性的模仿形态,外观接近于原先模型之外的另一种模型,这样欺骗手段就翻倍了。

史诗级的协同进化角力

各种协同演化规律中描述得最为详尽的一条是育雏寄生(brood parasites)生物和弱势宿主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鸟类和蚂蚁的例子。让人吃惊的是,鸟类当中有1%的种类(通常是杜鹃和北美燕八哥,也包括鸭子的一种)完全依赖其他的鸟类来抚育幼雏。自然,这种角色分配对宿主鸟类来说几乎是完全没有好处的,它们除了要抚养自己的后代,还得养别人的孩子——更糟糕的是,有时养大的家伙全都不是自己的骨血。这一种宿主/寄生关系得到了额外仔细的研究,早在人类刚发明书面文字的约4000年前,印度就已经记录了这种现象,然后亚里士多德也对此进行了描述,而最近则是由一些设计得很高明的田野实验来研究这种关系。
欺骗者的第一步,是在受骗者的巢里产下一枚卵。那么自然此时会对受害者的识别力进行选择,即识别出那些看起来不对劲的鸟蛋并且把它们从巢里扒出去的能力。而这反过来选择了那些能产出拟态卵的育雏寄生者,即产下在花纹和颜色上都和寄生对象相似的蛋。有些寄生生物在好几种鸟儿的鸟巢里下蛋,并且每个蛋在颜色上和对方以假乱真。这时对于宿主来说,如果能够数一数鸟蛋的数量,抛弃鸟蛋数量过多的鸟巢,就能得到优势,这对于寄生幼鸟比宿主幼鸟先孵化的情况来说特别有意义:抛弃所有的鸟蛋意味着保证亲代投资的垄断,这样就不需要去抚育这一窝鱼目混珠的幼鸟,只要重新来一次就行。这反过来又选择了那些能够在偷偷下蛋的同时移除相应数量宿主鸟蛋的寄生者,它们通常会吃掉那些蛋,或者挪到远离鸟巢的地方以掩盖罪行。
一旦幼雏顺利孵出,自然选择就会给予那些鸟喙颜色同宿主幼雏相似的寄生者恩惠,因为成鸟会往颜色和自己相同的鸟嘴里塞更多的食物。从其他鸟类那里得来的证据显示,幼雏鸟嘴颜色越鲜艳,证明身体越健康,所以育雏寄生者的嘴巴也长得很鲜艳这点非常有意思。通过把继兄弟姐妹踢出巢穴,寄生幼崽独占了亲代投资,而又因为继父母会根据乞食声的大小来调整投喂量,所以单只的杜鹃雏鸟可能会进化到能模仿一整窝雏鸟啼叫音量的程度。在一个更古怪的例子里,日本某种寄生于穴巢鸟类的杜鹃的幼雏在内翼进化出了和宿主喉部颜色相近的花纹,所以在乞食的时候,寄生雏鸟只要张开翅膀,就能模仿三只嗷嗷待哺的雏鸟了。这真是一门把好处占尽的骗术。
另一个重要的选择因素是宿主在辨别自己后代时会犯的错误——即所谓的假阳性(false positive)——这是识别系统都会犯的错误(见第8章垃圾邮件和反垃圾)。对于弱识别的情况来说,由于宿主很少会拒绝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经常被欺骗,并接纳燕八哥的幼雏。虽然强识别系统能减轻寄生带来的损失,但是也会给宿主带来成本,因为它会经常不小心抛弃自己的后代。苇莺的双亲能够识别自己的鸟蛋,然后抛弃那些在一定程度上不相似的蛋。如果这巢蛋的寄生率达到约30%,那么此时丢弃那些陌生的鸟蛋就具有进化上的意义;但是如果寄生率少于这个数,那么因此而毁掉自己的蛋就太亏了。当然,在英国,苇莺被寄生的概率只有6%,并且从不丢弃凭空增加的鸟蛋——除非它们刚好逮到一只杜鹃出现在附近(那么寄生概率就增加到了30%以上)。在一个种群中,如果寄生率从20%降到4%,那么相应地弃卵率也会降低1/3,但是这种行为通常是临时的,不会累积到基因里,所以苇莺经常根据育雏寄生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抛弃比例。
要留意概率依赖性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在巢里所有的鸟蛋都是自己下的时候,进行识别会导致在一定程度上苇莺误损自己的鸟蛋——比如说,10%——而且基本不能得到太多好处。但是如果寄生率达到30%,它们损害到自己利益的概率就只有7%了,而如果识别能达到完美的准确率,它们就能完美地避免损失了(即有30%的概率养大别人的骨肉)。所以在低寄生率时不值得去识破骗子——只有在高概率的时候才应该采取防御措施。
在这里存在一个让人奇怪的地方,宿主鸟类一直没有进化出发现杜鹃雏鸟除了嘴部颜色和乞食声之外和自己的后代毫无相似之处的能力。从体型上说,杜鹃雏鸟通常比宿主鸟类大上6倍,甚至更巨大,所以养父母在喂食的时候不得不站在雏鸟的肩上。如果说能够识别个头上的不对劲并且采取一定措施就能带来好处的话,那为什么不管是哪种的鸟儿都不会这样做呢?这个谜团还没有完全解开,但是我们也得到了一些有趣的解释。特别是寄生雏鸟在继兄弟姐妹孵化前将它们全部拱出巢外这种情形,养父母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任何识别。所以,如果第一只破壳而出的小鸟是亲生儿,然后父母们牢牢记住了对方的模样,那么之后就能一切顺利;但如果第一只破壳的是寄生雏儿,那么后果就很糟糕。一旦宿主认定寄生雏儿是亲生子女,之后等到它们看见自己亲骨肉的时候就会毫不迟疑地将它们杀死。更悲惨的是,养父母将来再也不能成功养育后代了,因为它们再也不认识自己真正的孩子。
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来说,寄生幼雏的一些特征在养父母的眼里更为讨喜。通常父母会更偏爱那些个头大的小鸟,因为个儿大意味着身体棒,亲代投资更物有所值。所以即使面对那些个头大到离谱却仍然传递着越大越好这样偏见的寄生幼雏,养父母也察觉不到哪里不对。而很多寄生幼雏还深谙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进化出了比同巢幼鸟更响亮的乞食声,以至于养父母们更加难以拒绝。同样地,它们嘴巴的颜色也特别鲜亮。而这几种特征相对增大体积来说更容易实现。
至于宿主不进行幼雏识别还有另外一个解释,那就是害怕没有好果子吃。某几种的鸟类会做出“黑手党做派”的行为:杜鹃和燕八哥会把拒绝接受它们的蛋的鸟巢彻底摧毁,所以你要么忍气吞声接受一定的流氓寄养,要么就被整得非常惨——交点“保护费”总好过死全家。已有有力证据证明,忍受黑手党行为更能提高繁殖成功率,因为对着干的下场只能是巢倾蛋碎。
近期研究显示,育雏寄生也有点社会学习的味道。至少苇莺能够学习邻居苇莺欺负杜鹃玩具的行为(它们也不介意学习攻击一些无害的家伙,比如袭击胡萝卜)。苇莺会被附近的惨叫声吸引前去围观,如果看到杜鹃被欺凌的话,那么它们就能很快学会去袭击事先被科学家放在领地范围里的杜鹃玩具。这样的社会学习比起基因积累,能够更快地推广开对育雏寄生的防御手段。而育雏寄生者可能会进化出本地猛禽的外貌,以降低被潜在宿主袭击的可能性。
鸟类并不是唯一遭受育雏寄生的生物。蚂蚁为抚育数量庞大的幼蚁兢兢业业,在其他物种眼里简直是理想的保姆。有多少种蚂蚁,就有多少寄生于蚂蚁的社会寄生生物(每一种蚂蚁对应一万种的寄生生物)。尽管蚂蚁的巢穴守卫森严,但是寄生物总有千奇百怪的方法蒙混过关,通常的办法是山寨蚂蚁之间的交流系统。某种蝴蝶的毛毛虫会把自己卷成一个球,并释放出蚂蚁蛹的气味,通过这种方式混进蚂蚁的巢穴。当它们被搬运到蚂蚁的家里后,就会模仿蚁后的叫声,这种叫声能让蚁后得到优先的伙食和护卫。在食物短缺的时候,工蚁会用蚁蛹喂养这位冒牌蚁后,而巢穴收到侵袭时,也会抢在蚁蛹之前优先拯救“她”。有时真蚁后甚至会把这些毛毛虫视作正儿八经的敌手。这又是一个只赚不赔的骗子。此种行为见于好几十种的蝴蝶,它们这种寄生在蚂蚁巢穴的行为得到了科学家详尽的描述。
总的来说,一种骗术的出现会迎来相应的反骗术策略反击,这样就构成了持续几千万年的协同演化。对于不同的物种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它们之间并不适用关联性(relatedness)原则。不过同一物种之间同样存在协同演化关系,比如说同一物种的两性。两性之间是部分合作及部分竞争的关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两者被纠缠在频率依赖的关系里,最终导致了彼此在数量上的平衡(见第5章)。
谎言可以是美丽的、复杂的、耐人寻味的,但是也能给予人无限的痛苦。若遭遇无情的欺骗,你会受到严重的伤害,而光是目睹其他物种被骗子害了就能令你备受煎熬。在牙买加,每年春天我都看见几双鸽子在我院子的大树上筑巢育子,我喜欢看这种鸟儿轻盈的姿态,并且祝福它们诸事顺利。但是从一开始,美洲黑杜鹃——一种体形巨大,浑身黢黑,面相不吉的鸟儿就在暗中窥伺它们的幼雏。它们6只或12只地结伴而来,叫声喧闹,行动迅速,密密麻麻地占满鸽子的领地,等待一击必中的机会。一只黑杜鹃发出了响亮的乳鸽乞食声——这种哀切的叫声往往属于察觉父母在旁的饥饿幼雏。此刻,即将受害的幼雏听到了黑杜鹃的乞食声,立刻跟着叫了起来,以压过想象中的兄弟姐妹的风头,但这样却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黑杜鹃们(或恶棍帮成员之一)鱼贯而入,一口吞掉了这只小鸟和它的同巢手足。我的心都碎了,小小的受害者因为乞食的天性而丧失了性命。更令人心痛的是它沉默而无辜的手足,被一个笨蛋拖累而遭此劫难。我曾经一整晚地扔石子驱赶故技重施、盯上一窝幼鸟的黑杜鹃,而当黎明降临、我精疲力尽之后,它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马将一窝雏鸟吞个精光。

智力与欺骗

欺骗能够促进智力的进步,进而识破骗术。在上述例子中,这样的智力表现为能辨别相似物体的能力,数数的能力,根据具体环境调整识别力的能力,以及类似于多重推理的能力:地面的蛋壳、蛋被毁了、巢被寄生了——推理出必须中断抚育的结论,诸如此类。而提高的智力又进一步选择了更为狡诈的骗术,反过来又选择了识破谎言的更高智能。简单来说,欺骗不断地选择受骗那一方更高的智力。因为需要去认识的对象是一个移动的靶子——骗术可不是乖乖站在原地等你发现的,它们总是在快速地进化——所以辨别能力也在不断更新。看穿谎言的能力需要特别的天赋,这种天赋必须要能够识别深藏的谎言,所以特别是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物种来说,谎言才是促进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未完待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易中天 龙应台等的著作都被禁了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之王该如何发展?查理·芒格最新评论 FTX 破产:欺诈和幻想的结合这是一场激烈的较量,就看俄罗斯怎么反击了巴黎凡尔赛游记 (五)从梅西的“王者之路” 来看家庭教育!新型Venmo诈骗:不要把手机 或者电脑设备 交给陌生人佛罗里达州首席财务官说,保险计划将遏制风暴过后的欺诈行为惊!加拿大留学生又遇诈骗:害怕被驱逐,边哭边转了1万刀!四川大妈当街“讹人”反被骗:果然,真相和大家想的不一样!亚马逊vs沃尔玛:零售王者之战|硅兔赠书福利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他们是穿梭城市之间的“蓝精灵”理想与现实之间…退休族不应再自我欺骗的10大谎言做个主宰生活的好男人!易联购预售iPhone14卷款“跑路”,受骗者亲述购买过程工农兵大学CDC利用Mass.DPH建立区域中心以更好地预防传染病爆发,马萨诸塞州是负责建立病原体基因组学卓越中心的五个国家受助者之一。轰动行业,社区和政界的协会年会成功举办数字时代,传感器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协同发展之路最后一期10/24出发!最美五指湖赏秋,最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观,看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悲痛!著名经济学家、北大金融泰斗曹凤岐逝世,股改首倡者之一,曾参与证券法起草!网友泪目:大师走好旧金山男子身份被盗,多次向EDD报告后诈骗者仍可持续骗领福利澳洲一银行提醒客户:当心钓鱼短信!诈骗者可能已知你的后四位卡号...俄国防部:英军方参与了“北溪事件”,英国:没有参与;俄黑海舰队一扫雷舰在空袭中受损,俄方已暂停执行从乌港口出口农产品的协议黄金分割螺旋线,是自然界最完美的经典黄金比例。灵动的协作空间 ▶ Baramundi总部 | 海茵建筑LinkedIn已变成竞争激烈的“网红聚集地”?个人branding越来越重要,创意正在创造更多价值 ……自然界的“隐身术”到底有多强?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下,Wolfspeed还能独挡一面吗?疑似中国产仿冒富士山玻璃杯邮到日本?厂商大倒苦水,受骗者超多……经典复盘|亚马逊vs沃尔玛:零售王者之战这只黄色小猫,是怎么在激烈的IP人设大赛夺冠的?纽约惊传10只比特犬逃出民宅!攻击路人!至少三人受伤!2岁幼儿也是受害者之一!!两主人被控罪...毛泽东时代工业化时的鞍钢宪法通胀斗法极端演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