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U校友故事 | 郭兆意:人生有限,挑战无限
NYU校友故事是NYU上海校友会的一档访谈栏目
本栏目荣获 NYU Alumni Association年度创新奖
全文约4800字,阅读需5-7分钟
本期校友
郭兆意(NYU SPS'17,整合营销硕士),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在是北京市“一影间·乌冬面”餐厅主理人、“傅记酱肉”传承人、人民大学留联会北美归国校友会秘书长、B站视频号“小宝酒馆”主讲人。今年七月份,作为新派餐饮代表性人物,郭兆意登上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舞台。
我与NYU
Q:为什么选择去NYU读书?
A:上高中的时候,我决定硕士阶段要去美国念书,开阔自己的视野,带着国外的见识和知识理念回国发展事业。NYU是我高中就特别向往的学校,当时身边的高中同学很多本科期间就要出国念书,我对那些能去NYU深造的同学特别羡慕。
纽约是世界之都,曼哈顿是世界的心脏,自由开放、生机勃勃、充满机会又遍地挑战,温度满满又压力极大、速度极快。在这座极具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一切皆有可能。NYU能够冠上这个世界之都的名号,足以令人心驰神往了。
Q:在NYU读书期间有何收获或想与大家分享的经历?
A:NYU是一所特别”纽约”的大学。事实上,她没有校园,曼哈顿乃至整座城市就是NYU的校园。在纽约只要插紫旗子,就是NYU的教学楼。所以这座城市这所学校带给我的是一种不断尝试新事物、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向新生活前进的向往和冲动。
在纽约两年时间,我在百老汇做过演员和导演,洛克菲勒中心主持过论坛、宣读过卡特前总统的贺信,在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舞台上唱过歌,在大都会博物馆做过义务中文讲解员,在华人教会的舞台上演过出,还考取了纽约州调酒师资格证。
郭兆意(左一)参与演出
因为我知道回国以后因为地理上的距离再去拉美地区比较困难,这期间还抓紧时间借助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走了拉美很多国家和地区。两年里积累了很多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我一直认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在有限的长度里收集不同的体验,多去尝试不同的人生可能。纽约和NYU不仅给了我这么做的勇气,也给了我这么做的舞台。
Q:求学期间,有哪些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
A:我从小数学不好,整合营销专业要涉及一些基础的财会、金融知识,每到这些偏量化的课程,我就很头疼。
我Finance课教授William Powell(我亲切的称他为老鲍教授),超级耐心,每每我有课程听不懂,就会停下来翻来覆去给我讲解,下课以后还会利用私人时间给我讲课。老鲍总说,他是最晚从教学楼离开的教授,保安都认识他。
有一次,我为了帮国内学人力资源的同学了解美国的职场歧视,就写邮件问老鲍美国会不会歧视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结果老鲍误以为我得了这两个病(应该是我英文表达能力太差,以至于老师误会),半夜十二点上系统查到我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说要陪同我一起看病。我费了好大劲才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虽然闹了大笑话,但我深深感受到了老鲍身上的温度和人情味儿。
不知道如何表达感动之情的我,后来送了老鲍教授一份特别能表达我敬意的大礼——锦旗。我先是讲了锦旗在我的故乡代表的意义,我坚持用中文书写,这才是锦旗本来的模样,然后用英文一个字一个把锦旗上的汉字翻译给老鲍听,老人红了眼圈,表示要把这面锦旗永远挂在自己的办公室,激励自己。老鲍很少叫我的名字,总是叫我My son,老人会和教学楼门口的officer指着我说“This is my man”。老鲍的敬业精神,深深的影响了我的职业观。老鲍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温度,也成为了我的人生信条。
郭兆意赠与William Powell教授的锦旗
2020年我接到学校邮件,告知老鲍的学生,老鲍因为癌症去世了。我替自己也替这个世界,舍不得这位充满人情味,可爱敬业的美国老头儿。
除了老鲍外,NYU还有很多人给予过我温暖和关怀。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广告学的教授Professor Dina聊起了感情问题。教授说,孩子你的妈妈在一万公里以外的中国,你当然可以和我提出一切学业之外的生活中的困惑。当时具体聊的问题如今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教授最后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嘱托:My mom used to tell me, life is so short,you don’t need too much to be happy!
Q:NYU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A:在纽约的两年,我虽然尝试了许多新鲜事物,但对于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没有特别确定的想法。直到我在一场酒会上结识了一名校友。他觉得我又会调酒又会讲故事,就邀请我留在纽约跟他一起开餐厅。因为已经打定主意要回国,所以我拒绝了他。但是做餐饮的想法却在脑海扎根了。
我从小就有餐饮情结,爱吃爱玩爱热闹。我曾看过一部纪录片《中国餐馆》,里面讲过北海道一家饺子馆的故事。饺子馆开了十几年,老板跟食客都成了朋友,每晚小酌几杯,天南地北侃大山,自由自在,新鲜热闹。我很向往那样的生活。而且专业背景也适合,我是学营销的,在餐饮行业可以大显身手。因此回国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创业了。
受到疫情影响,我们开店的计划被耽搁了。这正好给了我去行业龙头企业学习、锻炼、取经的机会。于是我就到了餐饮行业这个"勤行"里公认最累的企业——海底捞火锅去做了一份全职工作。从刷厕所做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休息四天。为了逼着自己住宿,我还挑了一家离家最远的门店,给自己回家创造难度,和同事们睡通铺睡了好久。
郭兆意在海底捞工作
在海底捞虽然辛苦,但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出餐流程,后厨管理,品牌营销乃至店铺选址,都极具参考的价值。2021年8月,我带着学到的知识离开了海底捞,在建国门友谊商店,正式创办了一影间餐厅,主打一人食理念和面食。
一间影餐厅门面
Q:为什么要做一家一人食友好的面馆?
A: 我在纽约K-Town的一兰拉面,第一次体验了一人食。我当时就想把这种业态带回国内。
做面馆呢,首先是因为大江南北的中国人都有吃面的习惯,当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吃碗面总不会错,所以用户群体广。其次,面食品类容易标准化,SOP制定清晰,产品了强,在引入资本后,确定经营规范,可以进行快速的复制扩张。
从经营的角度来讲,据2020年的数据统计,中国有32.3%的人有单独用餐的习惯,再加上现代新一代年轻人(尤其是海归)分寸感都比较强,比较注重个人空间,所以我推断未来一人食友好餐厅是大的发展趋势。在繁忙、喧嚣的工作中生活中,一个人吃饭其实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一日辛劳,一碗热面,胃里满了,心就暖了。因为国人有跟同事一起吃工作餐的习惯,我们把隔板设计成可以打开的(区别于一兰拉面),满足大家多种用餐环境的需求。
从运营的角度看,一人食业态也有很多优点。餐厅的厨房操作动线更加合理,节省了人力成本。另外还解决了一个核心痛点,就是我们在用餐期间清理台面,可以直接从出餐口收台了。传统餐饮在用餐期间收台,其实很影响邻桌顾客的食欲和聊天的氛围,还容易将残羹剩饭洒在地上造成危险。我们餐厅直接从出餐口收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Q:NYU的学习经历,对您当时创业及今后的职业发展有何帮助?
A:NYU的整合营销课程对我们创业的帮助特别大。
我记得Branding Management(品牌管理)老师讲过,品牌性格特点一定要鲜明,无论是视觉元素还是文化理念,要让人一接触就能联想到你的品牌。所以我创立品牌的时候,就力图赋予“一影间·乌冬面”三个品牌性格和特点——“温度、质感、分寸感”。从精致菜品的设计,到充满质感的装潢,到小隔间用餐的规划,都是围绕这三个性格特点来的。我希望达到一个效果,就是只要看到“一影间”,就能觉得“胃里满了,心就暖了”;只要觉得累了,想一个人吃碗热面,就能想到我们的品牌。
在产品设计上,NYU的老师也说过,要先想产品的意义、产品的目的,再去做具体的产品,而不是相反。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也是先思考客人想吃什么、需要什么,再去研发菜品、制定菜单的。最终,我们选择以乌冬面为主打产品,以中华料理理念为基础,用尽量少的菜品数量,去做复合的味型,用产品矩阵去满足大众的用餐需求。
销售算是我的老本行了。但是真自己创业,实际在一线操作,我才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始想要全面铺开,后来证明完全不可行。交过一笔学费后,我决心按NYU老师所说,在营销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我的舞台表现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创业故事也足够有趣,所以我就通过自媒体账号,着重宣传个人IP,用人去带动品牌的发展。
工作与日常
Q:您觉得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素质和技能是什么?如何培养?
A:创业者,首先要做到迷之自信,要会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有一颗大心脏。马斯克曾经说过,需要别人鼓励的创业者,不会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第二要有强大的团队组织能力。作为领导者,能力再全面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要有识人之明,把最合适的岗位交给最擅长的人去做,协调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三要有超强的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创业是一件考验综合能力的事情,时常会遇到自己专业之外的问题,优秀的创业者要及时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把原本专业领域外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专业领域。
具体到餐饮行业的创业者、餐厅主理人,我认为还要有超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好地了解客人的核心诉求,为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实我认为好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挑选出来的,天赋占比很大。餐饮业作为百业之首,涉及到的环节既复杂又细碎,所以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培养这两种能力,一定要在相关行业有所打磨,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再去创业。
Q:请分享一下目前的工作体会或者行业体会
A:最大的体会就是创业并不简单吧,尤其是餐饮行业。我想没有人会否认,最近两年的疫情给国内的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不仅直接影响了正常经营,而且间接影响了餐饮业态——很多人习惯中午点外卖,不外出就餐了。
除了不可抗力因素,我们主观上也犯了许多错误。比如选址,我们开在写字楼区域,虽然工作日中午就餐的人多,但一到晚上和周末生意就不好。比如装饰,一开始过于强调优雅和艺术感,追求与众不同,没想到却令路人生畏,以为消费不起。比如菜品,为了摆盘和拍照好看,给八种面配了五种碗,结果没人买账,反而影响了出餐效率。创业之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做好基本功,比什么都重要。
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我从来没有气馁或者放弃,一直在带领团队逐步修正错误的经营思路。幸运的是,我们的创业之旅得到了许多亲朋好友的鼓励和支持,甚至是来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著名自媒体《真实故事计划》围绕我们的创业经历做了一次专访,反响特别热烈,很快阅读量就达到了10万+。湖南台《天天向上》节目组也对“一人食”概念很感兴趣,邀请我们录制了一期节目。节目播出后,我接到了许多商圈经理和投资人的电话。总之,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在一线不断打磨打拼,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Q:工作之余,还从事什么其它的社会活动、公益组织或业余爱好吗?
A:作为从小学习各类艺术的艺术特长生,我偶尔还会参加一些演出活动,偶尔还会接一些文艺演出的活动,拉琴、唱歌、主持等等。在没有演出的时候,我也经常去观看各种演出,音乐、话剧、展览、电影,还有博物馆。我很想念我在大都会博物馆当讲解员的日子。作为纽约持证上岗的调酒师,和朋友聚会喝酒也是充满压力的生活中非常幸福的时刻。
郭兆意在聚会中享受调酒的乐趣
除此之外,有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做自己的视频号,打造自己的个人IP。
我在同龄人中有相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又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所以很想顺应潮流,在自媒体时代创出一片天地。有这方面能力、意愿和经验的校友,欢迎联系我合作!一起把我的、我们的、时代的、世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郭兆意为视频号做准备
Q:未来有什么新的工作规划?
A:现在有两个非常具体的发展方向。我的师父,是傅记酱肉的主理人,京城知名的酱肉大师傅大师,今年我会在师父的指导和帮助下,做一家新的“傅记酱肉”,是“傅记酱肉”的2.0版本,用新派的思维去传承经典老味道,做一家新北京人也喜欢吃的老北京餐厅。
Q:对有志进入您所在行业的校友有何建议?
A:创业,尤其是餐饮创业,看似门槛不高,其实过程极其复杂,小到一盏灯色温影响顾客的食欲,大到一个看似繁华的位置拢不住人,隐藏的坑和雷很多。
所以有志于从事餐饮创业的年轻校友们,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从点滴做起。去积累行业的经验,去学习前人的经验。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上手自己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难度和隐患。绝对不要操之过急,幻想可以一夜暴富。
餐饮是经验行业,从业者一定是越到后面越值钱价值越高。要想成功,就得从细节做起,稳步前进,再逐渐把视角扩大,去畅想更宏大的愿景。
全文完
投稿嘉宾:
- 郭兆意 SPS'17,北京“一影间·乌冬面”餐厅主理人、“傅记酱肉”传承人、B站视频号“小宝酒馆”主讲人
特别鸣谢:
- 唐胤展 共同撰写本稿,现就职于保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本文编辑
- 倪雨嘉 NYUSH'18,现就职于安永咨询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NYU)成立于1831年,是美国私立名校之一,其提倡Global Network University理念,拥有纽约、上海、阿布扎比三大校区和十多个学习中心分布全球各地。
纽约大学校友会(NYU Alumni Club)旨在服务纽约大学毕业校友,会定期组织社交活动和主题讲座,努力促进校友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NYU上海校友会委员会——
- 谢定原 Will Hsieh (Stern'00), President
- 杜佳毅 Jiayi Du (SPS'08), Event Leader
- 符啸愚 Rico Fu (Tandon'10), Comm. Leader
- 顾泱 Aaron Gu (Law'13), Event
- 杨晓婷 Xiaoting Yang (Law'15), Event
- 丁莫莫 Momo Ding (SPS'17), Event
- 王阿敏 A'min Wang (GSAS'16), Comm.
- 倪雨嘉 Anny Ni (NYUSH'18), Comm.
- 葛书影 Shuying Ge (Tandon'10), Nanjing Br.
- 邹子晖 Conan Zou (Tandon'12), Hangzhou Br.
- 费冬阳 Frank Fei (Steinhardt'18), Hefei Br.
NYU上海校友会顾问团——
- 卫欣 Xin Wei, Director of Alumni Engagement
- 黄经纬 Alfred Wong (Stern'94)
- 高劼 Crystal Gao (Stern'00)
- 包强 Danny Bao (Stern'01)
- 叶锋 Frank Ye (Stern'96)
如果您需要联系我们,请在本公众号留言,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纽约大学上海校友会
纽约大学校训——坚持不懈,超越群伦
(拉丁语原文为Perstare et Praestar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