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开口说分手?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恰当的分手方式,既要明确地结束,也不能伤害双方的自尊。
文 | 徐菁菁
当一段亲密关系因为一方想要抽身离开而终止的时候,人们常常更加同情被动的一方。心理学研究普遍显示,被动分手者的痛苦指数通常显著高于主动分手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提出分手的人不会遭遇痛苦。事实上,提出分手本身就是一个并不容易处理的压力事件。一个人不能以恰当的方式提出分手,对关系中的另一方是巨大的创伤,对自己也可能造成伤害。研究发现,一些主动分手者若是感到自己提出分手的决定和举动导致了对方的痛苦与悲伤,他们可能产生强烈的罪责感。这种负罪感往往会使其陷入无法真正脱离原先关系的纠结。于是,这些人的自我便难以随着关系结束而重新调整、继续前进。
《重庆森林》剧照
一般来说,当每个人产生分手念头的时候,都会有一套本能想要采用的方式。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恋理论,用来理解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鲍尔比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将儿童的依恋类型分成了四种,分别是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时期的依恋关系会形成“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它会延续到成年后,让我们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恋人。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的人既不害怕亲密,也不担心被抛弃。他们更倾向于直接向伴侣表达分手的意愿,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这是需要回避的事。安全型依恋的人是经营亲密关系的高手,他们和伴侣的关系通常很亲密,彼此之间的充分了解和信任也会让他们有能力和勇气坦率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爱很美味》剧照
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的人在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有严格的内心界限和自我保护欲,并强烈地渴望避免冲突。他们渴望爱却回避爱,在亲密关系中会摆出抽离的姿态,回避进行深度沟通。想要终结关系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不会采取直接的方式,而是疏远对方,希望由对方提出分手,以避免发生“触及灵魂的谈话”,或者干脆“不辞而别”“拉黑走人”。
焦虑型依恋(anxious preoccupied)的人害怕被抛弃,情绪不稳定,面对关系的解体,他们通常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老友记》剧照
人们身上的依恋特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新的关系、新的经历,以及我们对自我更新的认知,都会改变个体的依恋维度。无论“本能”让我们倾向于哪种分手策略,我们都应该了解哪些做法是分手的禁忌。
日剧《四重奏》里,小提琴手卷真纪总是事无巨细地为伴侣干生考虑,将自己最爱的小提琴都割舍了。干生被这种爱窒息,发现自己不再爱已经失去了自我的卷真纪。他结束这段关系的办法是谎称去便利店,然后人间蒸发。于是,两年多来,卷真纪依然无法接受丈夫离开自己的事实,活得像行尸走肉。
《四重奏》剧照
生活中,这样的极端分手方式不多,但类似的行为并不少见。在信息时代,不少人会通过短信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简短地通知伴侣自己分手的决定,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参考资料:《先离开的那个人,也会过得不好吗?这5种分手方式你最讨厌哪种?》,公号KnowYourself)
排版:田甜 / 审核:然宁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