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构想的未来世界,我们已经实现了多少?公众号新闻2022-10-31 12:10又有一艘我们的火箭上空了。这次发射的长征火箭,搭载了中国空间站的核心组件——梦天舱,它是空间站的最后一块拼图。火箭一次次升空,一次次把元件送上天际,慢慢组装成我们在太空的第一个家。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时刻,以前的哥绝对不敢想象。人类最擅长的事就是将想象化为现实,如今许多的科技成果,最初只是某部小说中的概念。就像哥小时候读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创作于1961年的书,初看时是科幻文学,放现在就是现实主义文学。无他,里面各种脑洞大开的科幻硬件,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比方说能视频通话的手机,小虎子妈妈一通电话打来,就把热爱学习的小虎子喊回家吃饭了。小灵通在里面还拿到了一种手表电视,显示时间之余,还能接收卫星信号看电视。尽管现在能看视频的手表并不是主流,但在5G信号普及的今天,根本不是个事儿。让小灵通震惊不已的环幕立体电影,我们早就看得审美疲劳了。不知道是因为小灵通正处在长身体的年纪,还是作者对食物的强烈愿望,小说中对未来的吃的,描述笔墨最多,哥看的时候可馋坏了。而在这方面的想象,1963年上映的电影《小太阳》更大胆。如今中国科幻执牛耳者刘慈欣,就说过自己受这部电影的影响极大。故事发生在我国北方的寒冬,一群小学生正在大棚里帮农民伯伯干活。他们觉得天气太冷庄稼长不大,就突发奇想,要让春天来得更早一些。主角站出来:“我们为什么不在这儿造个太阳?” 不是“种太阳一个分给南极一个分给北极”那种玄幻想法,这些想要造“人工太阳”的孩子们,向科学家们请教,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习。最终他们真的研制出了人造太阳,并且通过火箭发往太空。人造太阳给冰冻的北方带来了温暖,小朋友们也梦想成真。谁会想到,这个60年前电影中神奇到接近胡思乱想的技术,如今已经实现了一半。2020年12月4日,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这个能生产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也就是俗称的“人造太阳”。《小太阳》所代表的这种对未来的热忱,其实从20世纪初就有了。1904年,中国第一本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诞生,想象力比现在网络小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小说中的主人公乘着一个先进的热气球漂洋过海,四处游历寻找妻儿,期间甚至还遭遇了来自月球世界的“外星人”。最后他和妻儿一起移民月球。本书作者“荒江钓叟”的真实身份已不可考,小说也只写到了第三十五回。但人对未来的想象是不会停止的。五年后,一位笔名叫“高阳氏不才子”的男子接棒继续创作科幻,新作品名为《电世界》。书里的主角在宣统一百零一年研发了一套能助人飞行的电力工具,穿上他就可以在天空中任意翱翔。靠着这套装备,他单枪匹马消灭了所有敌人,闻名全球,之后又凭一己之力,苦心经营两百年,造福了全人类。如果你细心观察,这些上世纪的中国科幻作品中,大部分角色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突破天空、奔向星辰的梦想,这是自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开始,就一代代在人类之中传递的火炬。那些火炬照亮的地方,或许要走很远很远才能到达。就好像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学说,但是当人类真正在显微镜下看到原子的时候,已经是几千年后的事情了。虽然很多好奇未必能得到答案,但是比答案更有价值的,是好奇本身。我觉着科幻作品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保持这种好奇心。而在今天,科幻作品早就不局限在纸面文字和电影屏幕之中。科技点数加满的游戏,能更加直观地描绘那个灿烂的科幻世界。比如说国民手游王者荣耀,在梦天舱升空的这个历史性时刻,联合中国航天ASES,推出了航天主题皮肤“盾山·梦圆繁星”,致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新皮肤采用了中国空间站的元素,峡谷里那位安全感爆棚的守护者盾山,在太空中化身“守护号”,和航天员一起,奔赴更远的星辰,将中国结挂在更远的地方。当太空中响起那首熟悉的《茉莉花》。这是我们在茫茫星海中的第一个家。待这间空间站完成,也许我们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太空时代。站在过去,很难想象会抵达这样的未来,站在今天,似乎又很难想象曾经有过那样的过去。然而,冥冥之中又有什么东西一脉相传,连绵不绝。数十年前有一帮人,拉着尺子、打着算盘,让原子核在地底深处裂变,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令大地为之震颤。今天,他们的后辈让金属结构升上太空,在地球轨道上慢慢构建起一座永久建筑,俯瞰古老而又仁慈的地球。祝愿我们能创作出更多伟大的科幻作品。祝愿我们能早日将这些伟大的作品变成现实。PS:点击“阅读原文”,可以预约盾山+抽奖哦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