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首次访华,这份名单信息量巨大
作 者:潇湘 大湾区投资人
来 源:潇湘经略(ID:xxjinglue)
11月4日,德国总理舒尔茨将访问中国。
此事非同小可:这是二十大后,首位访问中国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也是疫情发生后近3年来,来自G7集团的国家领导人第一次造访中国。
在中美关系日益恶化的形势之下,欧盟领导者德国的态度至关紧要。
所以,舒尔茨力排众议降落北京,意义重大。
无利不起早,舒尔茨本来造访中国,很重要的一点考量,还是为了德国在中国市场的“钱景”。
我注意到一份名单,是这次跟随舒尔茨造访中国的12家德国企业。
这是德国政府从申请随访的上百家德企中精挑细选的。
德国政府挑选企业,一方面是考虑企业的体量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代表德国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希望德企参与到中国的哪些产业,看好哪些产业的前景。
所以,哪些企业榜上有名,在德国的政经圈,也是颇受关注的一件事。
现在,名单已经水落石出:
1. 大众汽车(总裁Oliver Blume)
2. 西门子(总裁Roland Busch)
3. 默克集团(执行长Belén Garijo)
4. 德意志银行(执行长Christian Sewing)
5. 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Martin Brudermüller)
6. 医药公司Biontech(创始人Uğur Sahin)
7. 宝马
8. 制药公司拜耳
9. 瓦克化学集团
10. 阿迪达斯
11. 婴儿食品制造商Hipp
有些企业如大众、宝马、德意志银行、巴斯夫,大家耳熟能详。
也有些企业,大家可能比较陌生:
比如Biontech,它是总部位于美因茨的生物技术公司,曾跟美国辉瑞联合开发治疗新冠的RNA疫苗;
默克集团是全球有名的医疗科技企业;
瓦克化学是全球化工巨头,在有机硅、聚合物、生物科技和多晶硅市场有相当强的话语权;
Hipp是德国最有名的婴儿食品制造商。
现在我们按照行业,来给这些企业分下类:
医药行业:拜耳、Biontech、默克
化工行业:巴斯夫、瓦克化学、巴斯夫
汽车行业:大众、宝马
金融行业:德意志银行
能源行业:Geo Clima Design
食品行业:Hipp
可以看到,12家企业,医药与化工行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汽车行业位于第二阶梯,有两家,而金融、能源、食品和体育行业各占一席。
医药、化工和以汽车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是德国的优势产业。
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城市化与工业化升级浪潮,都为这些巨头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舒尔茨此访访华,冒着美国之怒的危险,是出于战略自主与巨大的利益考量。
德国可以不要俄罗斯的能源,却不能不要中国的庞大市场与强大供应链。
中德经贸互相依赖的程度,超出绝大部分人的想象。
欧盟是中国的第二贸易伙伴,而德国,则是中国在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德的这层贸易关系,已经持续20年。
去年,中德双边贸易额度高达2351.2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这样的飞速增长,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中,颇为罕见,说明中德两国的产业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
现如今,“脱钩”、“断链”的声音甚嚣尘上,确实令人忧心。不过,它们主要发生在高度敏感的产业(如半导体)及针锋相对的国家(中美)之间。
中欧,特别是中德之间的贸易依赖,并未因此动摇。
今年上半年,中国仍是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今年4月份,德国慕尼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11%的德国企业依赖中国分公司的产品,若以来自中国的上游产品而论,德国企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高达46%。
企业家和政治家的需求,有时形成合力,有时又构成张力。
对于依赖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德企巨头来说,中德和好,才符合它们的最大利益。
巴斯夫的高层就在上周公开表态:
“对中国的访问,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这表明我们对对话保持开放态度。个别人不要‘抨击中国’了,应该更多地审视自身,审视我们的缺点和弱点,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巴斯夫在广东湛江投资了一个大型项目,投资额高达百亿欧元。
局势越乱,杂音越多。
在众声喧哗的时刻,我们必须清楚,政经场上的权势转移,其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客观评估舒尔茨的来访以及名单上的12家企业,就不难发现,外资对于中国未来的医药产业、高端制造业、能源及金融产业,都抱有极大的兴趣。
我不是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而是认为,向来严谨行事的德国人,尚且对诸多行业抱有投资意愿,置身事内者,或许也可以多一些乐观吧。
一日游也好,两日游也罢,不管怎么样,从庙堂到江湖,都会乐见其成。
欢迎舒尔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