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访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 这是第4781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 汤拯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应我国总理邀请,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将于11月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首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以及七国集团(G7)领导人。
当前,中欧之间关系复杂微妙,既有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地方,也有存在争议出现脱钩的风险。朔尔茨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访华能给双方合作注入一剂强心针吗?
不被看好,逆袭成功
时间退回到2021年。彼时作为社民党代表的朔尔茨还在与拉舍特(基民盟或曰联盟党)、贝尔博克(绿党)等主要竞争对手激烈角逐总理大位,而且几乎是在一路下风中后来居上。
随着执政长达16年的默克尔宣布不再谋求连任,德国各大政党各路政客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眼花缭乱。朔尔茨时任联邦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看似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实则不然。其所在的社民党在二战以后仅出过三任总理(勃兰特、施密特和施罗德),少于主要竞争对手基民盟,且最近的执政者施罗德正是被默克尔替代;更糟的是,近年来同意与基民盟联合组阁的社民党被党内众多拥趸批评其妥协过多,丢了自身特色,支持率一度跌到历史新低。
竞选开始的头几个月,社民党的支持率一直在低位徘徊。5月初,社民党在民意调查中仍处于14.4%的弱势地位,但从6月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该党及其候选人朔尔茨在民调中都出现了急剧上升。
选举前两天,社民党已取得了对主要竞争对手基民盟和绿党的领先优势,并最终以25.8%的得票率险胜基民盟,后者则以历史最低得票率24.1%的微弱劣势屈居第二,一度大出风头的绿党最终得票率为14.6%。史诗级逆转后,朔尔茨一步登天。
|最终的选举结果,社民党后来居上,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派。
回顾这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朔尔茨究竟做对了什么?德国媒体分析,其实他更多地是从其竞争对手的错误中获了利。绿党候选人贝尔博克在风头正劲时被爆出论文涉嫌剽窃,且被怀疑个人简历造假,基民盟候选人拉舍特则在德国洪灾现场被拍到畅怀大笑,随后又在电视辩论中表现糟糕。失望的民众纷纷认为这样的人不能带领德国走出危机。相比之下,朔尔茨表现得比贝尔博克和拉舍特更严肃内敛,相对中规中矩,最终也因为这种可靠感得到了民众的青睐。
在联邦政治层面,朔尔茨是所有候选人中最有经验的,他也喜欢强调这一事实。据说他在举止上与默克尔很相似,在选举活动中,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将他与默克尔进行比较。经验丰富、沉稳踏实、危机公关能力较强,这些都是人们给他贴上的标签。当时的德国正面临新冠第四波冲击、洪灾突发肆虐,而且还需应对气候变化、养老改革、难民危机等一系列挑战,人心思定,需要一个稳健可靠、成熟老到的政客。
所以要解释朔尔茨的成功之道,重要的可能不是他“做对了什么”,而是他没有“做错过什么”。
几起几落,保守稳健
1958年,奥拉夫·朔尔茨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奥斯纳布吕克,是家中三个孩子的老大。他后来在汉堡长大并学习法律,在政治生涯起飞前是一名专门从事劳动法的律师。
1979年,他加入社民党,1980年代末曾担任国际社会主义青年联盟的副主席。他的妻子布丽塔·恩斯特也是一位社民党老党员,现任勃兰登堡州教育部长,两人没有孩子。
在党内和联邦层面,朔尔茨几起几落,既多次担任重要职务,也屡屡因故卸任。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朔尔茨在默克尔总理的第一届内阁中出任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部长。金融危机爆发后,该部及时出台短时工作制,为劳动市场克服挑战做出了贡献。
此后,朔尔茨又在汉堡带领社民党赢得2011年和2015年两次选战,得票率分别为 48.4%和45.6%,前后担任8年市长。尽管如此,2017年汉堡G20期间曾发生严重社会骚乱,引发全德震动与如潮批评,朔尔茨本人也将之列为他在市长任上的最大败笔。
虽然自2009年以来朔尔茨长年担任社民党副主席,但在2009年、2013年和2017年这三年的选举中,他在副主席中的得票率最低,2011年和2015年则是倒数第二。
2019年6月,还担任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朔尔茨与盖维茨组成团队竞选党内正副主席,他们前期领先对手埃斯肯和博扬斯的组合,但在终选中却以43.3%比53.1%败选,未能如愿。
在高层政客圈子里,朔尔茨素以沉稳、实干著称,不过也常被认为为人木讷,缺乏人格魅力。他经常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在公开采访或发言时字斟句酌,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明镜周刊》给他起了个出名的外号,“朔尔佐马特”(Scholzomat),来自德语中朔尔茨与自动售货机两个词,意为“像机器人一样的朔尔茨”,嘲讽他没有感情,说话啰嗦重复。《纽约时报》给他贴上“最无聊的人”这样的标签,甚至指出一位外交官曾宣称“看一锅沸水都比看他讲话更激动人心”。
近年来,朔尔茨被批评与汉堡的一起税务诈骗事件责任人有过交往,以及在Wirecard金融公司欺诈案件中作为财政部长对下属领导不力。他则一如既往地沉稳应对,最终这些声音也只能不了了之。
从更深层次来看,执政一年来的朔尔茨面临着党内、联合执政党以及在野反对党“三座大山”的压力,可谓困难重重。
从党内来看,不少人对朔尔茨低调沉稳的领导风格并不买账,社民党一些重要人物,如双主席埃斯肯与克林拜尔、总书记库纳特等偏左派力量更与他有政见分歧,时常反对他对自民党、绿党作出一些妥协之举。
从联合执政党来看,绿党此次拿到了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以及外交部长(贝尔博克)两个重量级岗位,不过此二人喜欢对不少重大问题政治化,在对俄乌冲突、对华关系等方面往往与朔尔茨意见相左。另一位来自自民党的财政部长林特纳爱出风头,很多事件中也有自身不同立场与见解,可以说是个不省心的三人组。
|从左至右四位分别是林特纳、朔尔茨、贝尔博克与哈贝克
从在野反对党来看,基民盟新主席梅尔茨上任后雄心勃勃,对执政的朔尔茨虎视眈眈。德国电视一台2022年2月的数据显示,社民党支持率为22%,比1月降低4个百分点,而基民盟则为27%,较上月增加4个百分点,如果大选在这个月进行的话,或许德国总理就不是朔尔茨而是梅尔茨了。
有德媒评论,这是一届七嘴八舌、同床异梦的政府,《焦点》杂志更是给他贴上了“有史以来最弱的德国总理”的称号,认为在内忧外患之下朔尔茨很少展现出领导能力,风雨飘摇过后,跛脚鸭式政府能否撑完一届还未可知。
力主访华,务实合作
做了16年总理的默克尔曾遭遇过无数困难与考验,但如果她面对骤然爆发而又绵延持续的俄乌冲突,可能也会觉得挠头,而这却是刚上任两个月的朔尔茨需要天天面对和处理的棘手问题。
这场战争不但给欧洲带来巨大挑战,也在深刻改变全球地缘政治。受到对俄制裁与断供危机的刺激,以及大洋彼岸的煽风点火,中欧关系也会面临更多考验。
近期最典型的例子则莫过于中远集团入股汉堡港事件。中远与汉堡港合作已有三十余年,近年来相关业务更是占到该港的1/3。这一互利共赢的投资项目,却受到德国多个部委共同反对,德媒更是群起攻之,认为所谓的“关键基础设施”不能交给中方。
相比之下,汉堡市政府则对此反唇相讥,汉堡港务集团(HHLA)发言人直言,这笔简单的投资交易被政治化了,并警告称如果交易失败,汉堡港将在吸引企业方面处于劣势,届时“我们的竞争对手荷兰鹿特丹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将非常高兴”。
最终在10月26日,联邦内阁批准中远收购“福地”集装箱码头,不过原申请中的35%股份被改为低于25%。德国经济部则在声明中表示,对于收购进行限制的原因是“存在对公共秩序和安全的潜在风险”,妥协后的决策将令中远集团的收购从战略投资降为纯粹的财务参与,且未来新的收购案需要经过新的投资审查程序。
|汉堡港务集团官宣新闻
在中远入股汉堡港案子中提出反对意见的共有经济部、外交部、内政部、交通部、国防部、财政部等6大部委,要知道,德国政府一共就15个部委,相当于半壁江山的盟友同事都在反对这一决策,朔尔茨却毅然决然地坚定选择了开放德国大门,这种不多见的坚决态度也令政界商界一时刮目相看。
究其原因,除了其本人秉持的务实、开放精神,也与欧美关系悄然间暗流涌动息息相关。在俄乌战争与能源危机阴影笼罩下,这个冬天的欧洲将异常寒冷,除了短期遭遇生产生活的困难,还可能面临长期滞胀衰退、企业竞争力下滑等风险。正在这个时候,却传出了大洋彼岸的“传统盟友”在售卖天然气时毫无底线、大肆加价的消息。
彭博社指出,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直接抨击美国的贸易和能源政策对欧洲搞“双重标准”,尤其是“在国内降低能源价格,同时以创纪录的价格向欧洲出售天然气”。
|10月26日朔尔茨访问巴黎并会晤马克龙
2011年与2015年,时任汉堡市长朔尔茨曾两度访华,那时候中德之间主流声音还是相对和风细雨的合作基调,据说他也对盛情款款、欣欣向荣的中国留下了美好的初步印象。2017年7月,习主席曾访问汉堡,也受到朔尔茨热情接待。在今天更为复杂多变的时代大背景下,朔尔茨能排除朝野各种杂音力主访华,体现出了难得的勇气与定力,也将成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难得的中西方高层交流契机。
士当弘毅,任重道远
伴随着美国遏制中国策略升级,欧洲国家自觉不自觉间受到影响,最近三年欧洲关于对华脱钩的讨论日益成为一些政界乃至媒体人士刻意选择的话题。
相比之下,德国经济界则仍持续看好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市场不断释放巨大动能,欧洲各国的先进技术及优质产品迎来了一个投资、合作、销售的黄金时期。
以过去20年为例,中欧双边贸易额增长了大约8倍,2020年达5880亿欧元,中德贸易额更是占超过1/3,达到2121亿欧元。今年上半年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达到历史性新高的100亿欧元,远超历史记录的62亿欧元。商界领袖们纷纷表示对脱钩议题并不感冒,德国汽车协会(VDA)负责人穆勒、大众集团前董事长迪斯、戴姆勒董事会主席康松林等均指出其存在荒谬可笑之处。
如康林松指出,对华投资合作是德国企业保持竞争力、德国民众取得就业的重要原因,不能自断手脚自废武功;穆勒同样认为不能孤立中国,而且脱钩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是致命的。
面对陷入危机的德国与欧洲,面对需要强化合作的中德中欧关系,这一次朔尔茨的访华之行能带来惊喜吗?保守偏温和的立场,令其容易成为左右两翼甚至社民党内攻击对象,却也令其几起几落,成为曲折向上的政坛不倒翁。看上去,每一次都那么幸运,可实际上是因为他每一次都站在正确的位置,做了该做的事,没说不该说的话。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不断做正确的事情,可能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断做错误的事情,则往往是失败的充分条件。
过去40多年,中国崛起的一大动力是融入全球经济技术、投资贸易的大圈子,其实,德国也是一样。巨大的中国市场、优质的劳动力与源源不断的原料资源,结合德国传统上强大的创新研发、工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才缔造了中德之间互利互惠、共荣共赢的合作佳话。在“去全球化”聒噪之声不绝于耳的今天,中德两国如能坚守开放包容,以及坚定的合作精神,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
作者:北京帕特纳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兼任英国 OCO 国际咨询集团中国区高级合伙人、意大利国家投资发展署驻华首席代表等职务,个人微信公众号为“中欧行者”。
参考资料:
德国NRD新闻网:奥拉夫·朔尔茨难以置信的故事,2021年8月24日。
德国《焦点》杂志:有史以来最弱的德国总理,2022年8月25日。
德国《星报》:联盟协议与人事问题等——五点威胁到联合执政的麻烦事儿,2021年11月25日。
德国之声:德经济部对华新政遭遇阻力,2022年10月14日。
德国《西部报》:关于联邦议院选举的调查——选民对拉舍特、贝尔博克和朔尔茨的真实想法,2021年6月21日。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