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换钱?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圆圆上小学二、三年级时,有一次我和她逛街,在一个礼品店里看到一个特别漂亮的洋娃娃,她非常喜欢。
那个娃娃大约是一百元,以我们当时的收入,显然太贵了。尽管我当时月薪比较高,那也要一下花去月薪的十分之一。所以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把娃娃放回去了。
临出门时,店家说因为太贵,进货时只进了一个,不买就没有了。我能看出圆圆在那一瞬间的沮丧,很心疼她。
回到家后,我跟圆圆商量,她可以通过自己赚钱来买那个娃娃,帮父母洗碗,洗一次赚2元钱,只要赚够50元就行,其余的由妈妈分担。圆圆很愿意接受这个条件,但一个小学生洗25次碗,这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我经常鼓励她,当然,她哪天不想洗,或连着几天都不想洗,从不勉强。
圆圆断断续续地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赚够了50元,在这个过程中,她一直担心那个娃娃被别人买走,我告诉她不会的,让她放心。其实,这也是我的担心,一个洋娃娃,这对于孩子来说,已不仅仅是个玩具,而是一项近期事业。
我不能让孩子失望。所以我在和圆圆达好洗碗协议后,就赶快找个时间去买回了那个娃娃,悄悄放起来。到圆圆第25次把碗洗好后,我立即拿出了那个娃娃,圆圆非常意外,高兴极了。
这件事让我自以为是地陶醉了很多年,一直认为我这样做不是拿钱购买孩子的劳动,而是鼓励孩子去做一些事,克服一些困难,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这无非是一个小号的“付钱做家务’的行为,区别只在于有些人经常这样做,我只是偶然为之。经常打孩子是错误的,偶尔打难道就正确吗?
现在来分析这件事,首先还是我心疼钱,不太想买,但又于心不忍。为了平衡自己的内心,向孩子提出洗碗的要求。这是变相的交换,只是我赋予了它“教育’意义,让事情变得好看些。
其次,条件苛刻,要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洗够二十多次碗才给买,这非常为难孩子。如果我当时和孩子订立的条件是洗一次50元,两次就赚够买娃娃的钱,会略好一些。
第三,我把它说成是“帮爸爸妈妈洗碗”,潜意识就把孩子的个人体验扭曲为为别人做事,把劳动的乐趣降低为一种达到目标的手段,反而削减了她对做家务的兴趣。
我以为自己一箭双雕:既让孩子得到玩具,又培养了她的劳动能力。
孩子的大脑也会被妈妈影响,表现出认同妈妈的做法。但她的心知道真相,她的感觉不会骗人。
事实证明,圆圆洗碗那么多次后,并没有热爱上洗碗或做其它家务,反而是拿到漂亮娃娃后,再也不洗一次了。我可能是当时隐约感觉到了这件事的问题,同时出于一直以来的习惯,凡事尽量顺着她来,不执着,此后再没要求她去洗碗或固定承担其它家务。
她成家后,有一天我问圆圆怎么看待我当初的这个做法,她想都没想地告诉我“不好,没用。”这是她作为一个孩子,作为一个当事者,作为一个已经长大的会思考的成年人对这件事给出的最终的定论。
家长如果能真诚地剖析自己,会发现,我们对孩子的爱有时候并不是那么纯粹,不知不觉就被功利心引诱,无意识地对孩子进行错误的灌输和引导,给孩子增加很多体力和心理负担。
假如时光倒流,更好的做法是面对孩子的要求,诚实地问问自己能不能买得起,舍不舍得给孩子买。如果咬咬牙能买得起,也舍得给孩子买,就痛痛快快地买了,什么条件也不提。
我们可能总是习惯于在和孩子的相处中让每件事都附加某种“教育功能”,这不但没必要,反而会走到教育的反面。时时把金钱和干活挂钩的教育,可能到头来金钱观没树立好,对劳动的兴趣也无法培养出来,家长内心干净、简单,无条件地爱着孩子,就是为孩子提供了适宜的阳光雨露,孩子自然会成长得健康饱满。
圆圆长大后做家务的能力并不差,做饭、收拾屋子都不成问题,只要有时间,她也乐意做些家务。这其实是她综合能力的局部体现,是我们一直以来方方面面基本上贯彻了爱与自由的教育的结果,和她小时候洗那么长时间碗没有一点关系。
想学习更多家庭教育知识?
邀请您来【好妈妈成长营】
解锁更多家庭教育知识
只需19.9元
马上扫码报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