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律所建设,如何从粗放化向现代化转变?
作者 | 周家庆 浩天律师事务所沈阳办公室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会议上,再次重申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治作用定位为“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2035年远景目标的设定,从顶层设计上对律所的发展提出新的紧迫要求。未来十几年内,律所必须实现现代化,如此方能承载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下行业赋予律所的使命。浩天律师事务所将于近日举办关于新时期中国律所现代化发展的论坛,在此对于中国律所现代化的路径方法作以粗浅分析,以此为论坛的争鸣抛砖引玉。
中国律所发展的“前世今生”
前世——粗放发展的二十年
自1996年律师法颁布实施到2000年律所市场化改革大幕拉开,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年,法律服务市场也受益于改革红利,蓬勃发展,日臻成熟,然而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创期的粗放增长状态。在过去二十余年中,法律服务市场呈现以律所和律师为中心的格局,律师资源相对稀缺,企业和寻求法律服务的当事人需要熟人来匹配律师资源,以至于一度出现有律所即不缺少案源,无需品宣,无需推广、拓客,总有客户找上门,唯一的市场开发就是拓展人脉......
今生——选择与变革的十字路口
当下新历史时期、新形势下,内外部大环境出现大变局,粗放增长期已经结束,中国律所的发展也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伴随着法律服务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市场愈发透明,信息化的普及使得律所和律师的信息高度共享,加之外国知名律所在华代表处及“四大”抢夺国内高端法律服务市场和客户,导致客源获取难度加大。除此之外,三年来的疫情以及全行业的教育整顿,律所意识到原始的方法和自然发展的道路走到尽头,倒逼律所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才能在风险来临时屹立不倒。
破局——顺应政策及趋势,继往出新,实现现代化转型
已经降临的,不是寒冬,而是变革洗礼,甚至是浴火重生,是对整个法服市场和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律所资源一次重整,新的法则和游戏规则亟待确立。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心是共同富裕,中国律所现代化也必须顺应中国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一,必须转变市场定位,应以客户为中心,制定发展战略、资源配置、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拓客、知识管理、客户管理。
第二,律所服务客户的能力、工作质量和客户体验必须高标准,以满足客户普遍提高的对律师整体服务质量的要求,常规法律服务等替代性强的业务,集团客户法务部门基本无需外委律所。
第三,人才战略决定律所硬实力,新的时期带来新的挑战,客户不稳定,付费能力降低,律师竞争压力加大,优质客户的争夺取决于哪家律所拥有服务能力顶尖的律师团队、拥有业绩优秀和服务经验丰富的明星律师。
第四,研发法律服务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新时代下律师行业要突破传统思维带给我们固化的业务发展模式,律所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业务模式,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研发专项法律服务产品并形成律所专业一体化,以期优化客户体验,降低自身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品牌宣传度和美誉度。
第五,数字化,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应该是微活市场,而不是变革法律服务方式本身,但是全国检法的大数据——智慧检法院对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的帮助有目共睹,而争论多年的智慧律所,因各律所之间业务信息的传统壁垒,数据不可能共享。但是,另一方面律所服务委托人的特点决定在一定规模律所内部,通过建立数据库进行所内资源二次整合和客户二次开发,逐步实现一体化和一站式服务,优化了律师资源配置,至此,服务专业律师的律所中台建设应运而生。
第六,强大的律所文化,是软实力的构建,无为而治,宁静而致远。律师行业特点基于制度之外,管理的理念应让位于赋能。随着青年律师成为律所的中坚力量,千禧一代将引领律所文化,未来治所理念必将是文化至上。
结语
律所现代化转型成为必然,前行是不可抵挡的潮流,如何选择方向,用什么路径去实现目标,多长周期能够实现目标,取决于能决定律所方向的合伙人们的视野,魄力和思想意识。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虽然律所现代化转型的道路可能道阻且长,但是只有向上的路才是艰辛之路,愿吾辈同行锐意进取,拥抱未来变革之决心,驭势而行!
编辑 / 李媛媛Yoyo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