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鼓励团队协作,还是警惕能者多劳?
来源 | 智合
协作的前提是有能力、有精力
几乎所有的律所管理层都已经意识到,在当下这个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协同共享是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必要路径。尤其是那些发展到一定体量、在全国重要省市都设有办公室的律所,推不动的跨团队、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已经成为客户拓展与维护的阻碍。
他们都在思考,如何调动各地办公室的积极性,盘活被闲置的资源。比如把各地办公室主任拉到一起做培训。今年来大家可以明显感受到,各类律所管理主题的培训越来越多,既有律所层面的也有司法局、律协层面的,以期通过集中式授课、破冰团建等方式增进信任。再如以市场经济发达的区域为试点,选取这一区域基础条件比较成熟的几家办公室,先行建立跨办公室协同机制。已经有一些律所在做相关探索了。
有这样的考虑与尝试是非常有用且必要的,但今天我更想探讨前提——协作的前提。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人又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想让一个人兼济天下、带着老百姓一同前进,这个“人”得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在律师行业的语境中,有两类资源最稀缺,一是信息,二是时间。前者主要指与业务机会、客户需求相关的信息,比如什么业务值得投入、哪个客户值得跟进。此类信息之所以有价值,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律师时间稀缺。目前,内外部技术水平,已经为提升律师的信息获取效率创造了条件,但是没有什么技术能够在物理上延长时间。
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弗吉尼亚大学麦金泰尔商学院管理系教授罗伯·克罗斯(Rob Cross)等作者认为,协作泛滥分为集中消耗或缓慢消耗两种,前者来自升职、接受新项目等比较明显的、集中的协作增加,后者则相对不易察觉,是随着工作边界与责任的扩大而逐步增加。[1]
为什么在倡导团队协作的当下,我们要探讨警惕协作泛滥、“能者多劳”这个话题?聪明如律师,在能力上可以承担很多责任,但在时间与精力方面是有边界的。
基层员工的“能者多劳”,
管理岗的“既要又要”
对于基层员工而言,这种压力是“能者多劳”。
在我的身边,常常存在这样的案例:即当某同事工作任务完不成时,会请求其他同事帮忙;被请求帮忙的同事往往会欣然答应,甚至还会在他人提出请求之前就主动介入。这与我们公司倡导的“利他”文化有关。本意是很好的,但实践是复杂的,一次两次是同事间的有爱互助,三次四次就会变成“你应该帮我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有一个同事,文笔很好,逻辑清晰,在本职工作方面做得很出色。所以,当非业务线同事遇到文字相关事项时,就会找他协助,比如写招聘文案、写贺卡,第一年如此,第二年、第三年也是如此。请求协助者的心态大体是“这个你很擅长,不会占用你太多精力的”,巧了,A是这么想的,B是这么想的,C也是这么想的。当这些事不间断地向他砸来时,还能说是不占用时间和精力吗?
这类行为本质上就是“免费咨询”,律师们应该感触颇深。每一件看似“举手之劳”的背后,都是“能者多劳”的压力。
对于管理岗而言,这种压力来自于“既要又要”。
在一家公司中,中层是最难做的:高层可以只做管理不做业务,基层员工可以只做业务不做管理,而中层既要做管理、也要做业务。
跨部门需求来时,中层一方面要自己摸底评估执行难度与工作量、并协调部门成员,另一方面要把怎么做、出现问题怎么解决等经验形成可传授的方法论;人员流失时,中层一方面要忙着安抚剩下的人、启动招聘流程,另一方面要自己顶上离职员工留下的待办事项;业绩不达标时,中层向上要对高层承担责任,向下要对团队成员兜底责任……
如果中层业务不精,则不能服众、带不好团队;如果中层忙于业务一线,则没有时间做管理——好像就只剩下一条路,在有限的时间里拼命提升业务能力,再用业务效率换取时间来提升管理能力,以进一步提升团队整体业务水平,努力实现正循环。
在律所也是如此。律师作为专业人士,其擅长学习与钻研,在迈向管理岗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凭借这一特点在新领域探索;但对于刚刚成为合伙人、团队负责人、律所管理层的律师而言,这个转变仍然是让人焦头烂额、应接不暇的。
当下可以做的3件事
对于律所管理层、团队负责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能识别出,什么时候要鼓励团队协作,什么时候要警惕能者多劳。
在一堆乱麻中,找不到线头,是理不清头绪的;得先把迷惑性、干扰性事项剔除,那些重要的、必要的、需要做的事才会清晰明了。
1.精简组织架构,提高信息流动效率
复杂的事,要尽量简单说,避免多轮流转的低效和信息流失。
比如,因为组织架构设置了小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业务负责人,基层员工在不同场合要以不同的形式——和小组负责人是这张表,和部门负责人是那张表,到业务线层面还有一张表——分别和三个人汇报相同内容。
如果加上跨团队协作,沟通流程就更复杂了。在一个跨部门合作项目中,A要分别与本部门的上级B汇报、与其他部门的C对接(其上级为D),A、C遇到拿不准的事情时,要分别与各自上级请示,再各自反馈给A、C,A、C再进行沟通确认。
想必看到这里,读者有点晕了。但事实上,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再比如,律所里难以达成一致的决策流程。要开展一些重大事项,是以一定比例的合伙人投票通过为准;但往往,不是这次这几个没举手,就是下次那几个不同意,多次会议下来也难以形成共识,一件待办事项从年头拖到年尾。
有些事推迟后影响不大,有些事推迟后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你的律所、你的团队也有类似情形,可以自查纠偏了。
2.缩减不必要的会议、PPT、图表等
简而言之,对内,形式主义的东西能减则减。不要凡涉及开会,就要做高大上的PPT,有时候白板或者word就够用了;不要凡涉及项目管理,就要做一堆图表进行流程监控,每天N张图表都要更新一轮,基层员工在上面投入的时间累计起来,或许已经够输出一项实质性成果了。
时间有限,用在刀刃上——成果输出、自我提升,哪一件事都比形式主义消耗有价值。
3.像分配机会和资源一样分配任务
这一点是最考验管理者的。“柿子挑软的捏”,管理者也不能免俗。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当你接到一项复杂棘手、时间紧急、需要周末加班的任务是,你会分配给哪位同事。在能力相当时,学历与工作背景一般但任劳任怨好说话的A同事,有大厂工作经验但不好沟通的B同事,你会把任务指派给谁?
反之,如果有一个律所出钱的公费留学机会,你会按照怎样的逻辑去分配这个留学名额?如果有一个新客户对接人联系方式,你又会怎么去筛选跟进这位新客户的律师呢?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组织重要的一员,这种意愿不仅体现在“有事我来扛”,也体现在“有机会请给我”——给每个忠于组织、崇尚奋斗精神的员工变得更好的机会。
想一想,这和你分配任务的方式是否一致。如果是一致的,那么员工能是感受到的,他也更容易自洽,回归到高效的工作状态;如果不一致,相信我,员工一定也能感受到。
最近在看一本书,书名是《一平方米的静心》,里面提到了八大支柱,分别是均衡、专注、慈悲、弹性、沟通与连接、正直、意义和开放的觉察。其中,均衡、专注、意义和开放的觉察,对于每个身处压力中的人,应该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樊登在讲这本书时提到:
如果你发现生活已经和工作混在一起,没有下班这回事,或者下班后满脑子也依旧都是工作,并且觉得压力很大——此时你需要的是均衡。
如果你发现做A任务的时候,老想着B任务或者C任务,或者满脑子想的是后边的事、没有发生的事——此时你需要的是专注。
如果你对工作的无力感觉得越来越强,对自我对未来充满疑惑——此时你需要的是意义。
如果你觉得日复一日都一样,太阳底下没啥新鲜事,工作只是混口饭吃,在很麻木地生活——此时你需要的是开放的觉察。
如果在看本文的你有上述情形,请抽出时间放空自己,以自我为出发点,回归均衡、专注的状态,寻找生活的工作的意义。
注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