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南京一家长上门掌掴5岁幼儿#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家住同一小区的两个小朋友,在幼儿园因为争抢玩具发生矛盾。唐女士的儿子用塑料玩具戳破了鲁某儿子的脑袋,导致对方缝了6针。
鲁某就带着儿子上门讨说法,一怒之下,他将5岁男孩一巴掌扇倒在地。爷爷看到孙子被打,举起凳子就要砸向鲁某,反被推倒在地导致大腿骨折。
鲁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检察机关也已介入此案。
为给他求情,婆媳俩人又再次上门,下跪道歉,恳求原谅。
说实话,我非常理解鲁某心疼儿子,想为儿子出气的心情。
以暴制暴,容易两败俱伤
以暴制暴,是能解气,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容易导致两败俱伤。
唐女士的儿子,面对突然的暴力袭击,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爸爸如此暴力,以后是没人敢欺负他,可会不会也没人敢跟他玩?
- 爸爸当着自己的面动手打人,他会不会也受到惊吓,或者效仿父亲产生暴力倾向?
- 因为给自己出气爸爸被抓,事业都可能受到影响,他会不会内疚自责?
- 妈妈和奶奶为求原谅,给人下跪道歉,他心里会不会充满怨恨?
用暴力解决问题,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成熟、理智行为。杭州一位爸爸,听说儿子受欺负,对一个6岁小孩连扇耳光,还将孩子妈妈也打伤。
浙江瑞安,一位父亲因为女儿和同学发生摩擦,怒而将9岁男同学残忍杀害。
对方没了儿子,可两个父亲也都被判死刑,他们的女儿从此没了爸爸,还要一辈子背负爸爸是杀人犯的罪名。孩子在一起玩耍,难免会发生争吵和矛盾,只要不是长期故意欺凌,就不是什么深仇大恨。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错误地示范孩子,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不要将孩子间的打架,
轻易定义为“霸凌”
孩子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很多时候,比我们想象得要简单地多。
在怒发冲冠为子出头之前,先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位妈妈分享了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天儿子哭着回家,说自己被打了。
看着孩子委屈巴巴的小脸,她没有怒火攻心失去理智,而是先到小区调取监控,查看事情真相。是两个孩子相互打闹,顶多算“互殴”,只不过儿子是节节败退。让她没想到的是,等找到对方的时候,儿子立刻主动凑上前去,两个人又开始愉快地玩耍。
你看,孩子之间的摩擦和恩怨,就像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经典漫画《父与子》中,有一篇《孩子吵架大人闹》让人印象深刻。两个爸爸打得不可开交,可两个孩子早就握手言欢了,好笑不?一言不合就开打,一句话,一个玩具,都能引发双方冲突。可打完了这事儿也就翻篇了,上一秒还打得你哭我喊,下一秒就能喜笑颜开,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候,家长的意气用事和暴力介入,容易导致矛盾升级,让事件变得失控。父母保护孩子是天经地义,但也要合理合法,别把冲动当成正义,别把暴戾当成能力。
孩子被打,
家长该怎么做?
从小习惯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长大后才能冷静应对困难,并拿出好决策。孩子在自己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反思和改正,摸索并掌握与人相处、交往的技巧和原则。在孩子跟人发生冲突时,不如先静观其变,看看孩子如何反应。如果冲突上升为肢体冲突,可以先不要急着介入,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处置和应对。“停!你打人不对,请你立即停止,不然我也会打你!”好汉不吃眼前亏,打不过就跑,去找老师,找家长,找同伴求助。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下手要有分寸,不要过度反击。
有一个关键问题要搞清楚,孩子被打,是偶发性的争执和冲突,还是恶意欺侮和校园霸凌。如果是后者,不用多说,通知学校和老师,留下证据,报警处理。第一,安抚孩子情绪,查清事情原委,和老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第一时间给孩子拥抱和安慰,尽最大努力抚平孩子的心理伤害。然后再分析事情原委,教孩子判断事情对错,以及可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如果对方认错态度诚恳,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主动承担赔偿和责任,并且明确保证不再出现类似情况。那就宽容处理,大方接受对方道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俩孩子握手言和。如果学校和老师积极配合了解情况,并及时协助治疗,协调解决问题。如果学校和老师态度消极,坐视不管,那就留存好证据,报警处理,坚决为孩子讨回公道。总之,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他最坚实的后盾,给足孩子底气和勇气。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将在每日的文章留言中随机抽取几名幸运鹅送出福利,并在第二天留言区公布,祝大家好运哦~
到底部留言试试手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