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套书将古代珍宝装进“口袋”,足不出户,看遍全球博物馆!
▲
上,古希腊遗迹
荷马史诗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如何诞生于古希腊文明?
▲
古埃及除了金字塔与木乃伊,还有什么更有趣的发明?
▲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器物长得太像而傻傻分不清?
▲
上,设想中的“牛角头盔”与维京船只
▲
可以一探以上问题答案的博物馆们
汇集全球博物馆重量级珍宝
▲
这套书的专业编者团队(部分)
坎贝尔·普赖斯,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埃及与苏丹藏品负责人,他曾亲自赴埃及绘制墓地地图;
弗吉尼亚·坎佩尔,雷丁大学古典学博士,曾于牛津大学古典学系获“利弗休姆早期职业基金”资助,进行庞贝古城的社会网络分析;
作者皆是相应领域的深耕学者
大卫·迈克尔·史密斯,利物浦大学希腊史前史博士,在希腊本土和基克拉泽斯群岛的考古发掘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定期为《考古报告》撰稿;
史蒂夫·阿什比与艾莉森·伦纳德,研究方向则是维京文明,他们分别是约克大学、剑桥大学相关学科的讲师。
可视化的时间轴
上,《古希腊》卷;下,《维京》卷
每一件文物都配有详细的年份、尺寸、材质
而右页的左下角,同样地,以人体剪影为比例尺,一眼便能感受到上图中壁画的高度。
别样解读千年文明
来自13个国家,47个博物馆的200件文物
“论博物馆藏品类别受人喜爱的程度,‘古埃及’仅次于‘恐龙’,屈居第二。”
古埃及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特征、丰富的内涵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埃及工匠所遵循的美学规范贯穿其文明始终,至今仍被人推崇。
博物馆里的古埃及文物,大多为我们呈现那些来自“富裕阶层”的物品,亦或者是他们的墓葬品。
古埃及人自然更愿意讲述那些能够铭刻于纪念碑上的宏大故事。
但在这本书中,你将有机会贴近他们真实的生活,那些甚至你我都有些熟悉的物品:比如上图这个龟形状化妆调色板。
又或者是,这个手掌高的袖珍棋盘。
埃及人非常喜欢棋盘类游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十枚棋子:五枚豺头,五枚猎狗头。棋盘上有着58个孔洞,看起来是让这些棋子绕着棋盘中心的棕榈树移动,以达到最终的目的地。
再比如,这双时尚的草编人字拖。
这双鞋来自约公元前1390-前1352年,由纸莎草和芦苇编织而成,这与今时今日的时尚潮流又有何偏差?只不过这样一双草鞋在当时也只有富人才能享有。
再比如,一条耗费数十年修复的珠串裙,一个简约高雅的彩陶、象牙首饰箱,再到一包公元前1327年的泡碱......
其中众多易于腐朽的有机物品,让我们更直观地窥见普通埃及人的生活,猜想他们的经历。
维京时代上起公元8世纪末,下至11世纪中叶,缺乏具体的时间界限和地理疆界。
虽然人们对维京人的普遍印象是野蛮、暴力的掠夺者,但本书中的文物揭示了一个更复杂的维京世界。
通过考察维京时代物质文化的变迁,勾勒出维京人的活动范围、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以及维京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变化。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见到完整的维京长船,这艘船还远不止直观看到的这般,甲板上还放置着一辆四轮马车、三架雪橇,以及众多动物遗骸,其中甚至有十四匹马的骸骨。
其上的帐篷形墓室,向后人解释着它的身份“船葬墓”。生前靠船只跨海劫掠的维京人,死后仍将船作为陪葬的重要交通工具,以供身后之用。
而这双骨质冰鞋,充分展现出兽骨在维京世界的广泛应用。你可以把它想象为今天的塑料制品,用途广泛,随处可见。
本书精选的文物,时间跨度上至史前时期,下到希腊化时期。
内容涵盖社会与家庭、艺术与个人装饰、政治与战争、葬礼与仪式等不同主题,展现了20万年来希腊世界的文化发展与变迁。
来自10个国家,56个博物馆的200件文物
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古罗马不仅仅是一座城邦、一个帝国,还代表了一种理念,一种对现代西方世界影响至深的文明。
这本书从生活器皿到祭祀用品,从艺术的表达到战争的工具,以多个维度呈现古罗马社会文化图景,讲述了古罗马千年文明史。
这些琐碎的生活用品代表的就是罗马的故事。
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在台伯河入海口附近创建罗马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陷落。
在这本书中,你将会明白为何罗马人将地中海称为“我们的海”(Our Sea)。
比如,一块在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时,被留在“烤箱”里的面包,上面还刻有面包师的名字及身份信息;
又或是,一块留有猫爪印的碎瓦片。
这套帮你走遍全球的《口袋博物馆》,用妙趣横生的文字、高清插图,生动展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及维京文明。
在专家的导读下,近800件文物将为你梳理文明发展的脉络。
无法亲自走上一趟的话,借着这套书,在家与孩子一起云游,也将是不错的选择~
本文为推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