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成高血压了”,高血压新标准发布,专家:可能诊断出更多中青年患者!财经2022-11-13 16:11“90后已经不敢看体检报告了。”作为进入职场4年的95后,姜明(化名)对此深表赞同。而在经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重回高血压人群行列后,他补充了一句,“90后看完体检报告后还不能松气,因为那个标准可能会下调。”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下称“《指南》)。按照新《指南》,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毫米汞柱)。这意味着,原本血压值处于130/80mmHg~140/90mmHg区间的人群将从“正常高血压高值”人群被转入高血压人群。1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指南》实施后,中青年人群中可能会诊断出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上亿人的烦恼:(标准)一下调,我成高血压了“你看到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了吗?”起初,朋友发来的一则消息让姜明有些莫名其妙,但在翻看近期的体检报告单后,他傻眼了。报告单显示,姜明体检时的血压检测值为135/78mmHg。按照此前国内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40/90mmHg),这一结果尚在体检单备注的参考区间内,属于“正常高血压高值”。但随着新诊断标准的启用,他又被划为高血压患者。姜明最新体检报告单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三年前,姜明曾在员工体检中被检出高血压(收缩压约145mmHg)、高尿酸。当时,他刚工作一年,因为饮食作息不规律、经常陪客户喝酒而身体不适。对于高血压的结果,体检报告单建议“减少饮酒,避免熬夜,调整饮食习惯,少吃糖油混合物”。姜明非常抗拒接受印象中这一“中老年疾病”的降临。出于对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等并发症的恐惧,他积极地调整饮食、加强运动,最终在一年后的体检报告单中成功“减压”。此次国家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姜明“被动”回到高血压患者行列,受震惊程度不比几年前小。“可能国家认为在这个区间内(130/80mmHg~140/90mmHg)一样会有患(并发)病风险,而且相对于低血压的人群,患病率更高。”姜明说。中国是高血压人数较多的国家。据2022年卫生部门统计,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到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27.9%,这个数字表明,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有3个患上高血压。从发病原因看,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家族病史,属于原生性高血压。然而,更大比例的发病是由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属于继发性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心脑血管病不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而且已成为中国居民首要死亡原因之一。值得警惕的是,此次高血压诊断标准调整后,国内高血压患者人数可能翻番。中青年患者人数将提高5大健康处方优于药物干预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美国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修改为血压≥130/80mmHg,取代了之前的140/90mmHg。今年最新发布的欧洲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将高血压界定为130/80mmHg以上。换言之,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开始认可130/80mmHg这一高血压新标准。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495629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几年前,由国外机构主导的国际双盲临床试验曾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另一组把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结果发现,后一组的高血压患者遭受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的风险相对更小,因此推动了国际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调整。不过,出于慎重的态度,以及对药物治疗、服务成本的考量,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而是在之后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中补充提示了这一情况,即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不适症状,把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可能对减少脑血管病、心肌梗死等情况更有利。此次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改动,是建立在国际研究和后续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于此前已经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胡大一建议,以最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目标积极治疗,对应地可能要增加药物,通过运动、饮食等多方面调控。如果没有其他疾病(如肾功能不好等)或出现不适,老年患者也应以130/80mmHg为目标调控血压,因为血压降低并不会导致脑缺血。胡大一提醒,目前,国内患有高血压的年轻患者非常多,与此关联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缺乏运动、大量饮酒,饮食不健康、肥胖等。其中,肥胖人群容易患有睡眠呼吸暂停,这一病症也与高血压相关。超重或肥胖者,如通过管好嘴,迈开腿,吃动两平衡,用3-6个月把体重下降10%,血压、血糖、甘油三酯和脂肪肝会全面好转。而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和心理疾病也会导致血压大起大落,这种情况下的血压不平稳,无法单靠吃降压药解决,还需要通过调控情绪“治本”。“我觉得(新标准实施后)可能会诊断出更多的中青年患者。”胡大一特别强调,对于血压值在130/80mmHg~140/90mmHg之间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建议不一定马上用药,而是采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五大处方,即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精神、心理、睡眠处方,戒烟限酒处方。医生呼吁更多的复方降压片研发由于庞大的患者基础及长期服药需求,国内抗高血压药物一直被公认为拥有广阔市场。此前,在140/90mmHg的诊断标准下,沙利文研究院数据显示,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已经由2013年的457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885亿元,且市场规模还在增加。未来,随着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更新,叠加患者知晓率和治疗率的提升,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集采对高血压患者是最大的喜讯,现在应该说用药更便捷了。”正如胡大一所说,自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来,国内高血压药物市场已经迈进“角分时代”。以常用降压药为例,缬沙坦集采后每片仅0.1元,氨氯地平片也低至每片0.07元。此外,医保谈判也促进了临床和产业端实现共赢。以2017年医保谈判新增的高血压药物阿利沙坦酯(信立坦)为例,其在2017年首次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信立泰(SZ002294,股价31.78元,市值354.29亿元)的该药物销售额和销售数量都迎来了快速增长;2021年再次通过谈判续约国家医保目录的支付价格为4.3元(240mg/片)。目前,更多企业加大了高血压药物的研发力度。在国内,11月4日,信立泰发布公告称,SAL0107(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以新药2.3类报产获受理,该产品上市后将与公司已上市的1.1类降压药信立坦形成战略协同,进一步丰富公司心血管领域的创新产品管线,覆盖更广泛的高血压患者人群,提升公司在慢病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外,由Idorsia公司与杨森联合开发的在研药物aprocitentan,是一款靶向双重内皮素(endothelin)受体的口服小分子,其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优异,有望成为30年来首个基于新机制的降血压药物。作为临床医生,胡大一则期待未来市场上能有更多的单片复方制剂,比如复方降压片,供患者选择。“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有痛风等其他疾病,一天可能要吃两、三种甚至更多种药。我认为患者吃药的方案不应该很复杂。单片复方制剂可以让患者服药更方便,我常概括成‘一口水一片药,早上起来忘不了,一天都平安,能把血压降好’。”胡大一表示,还应该更多地提倡联合用药,针对不同人群可以研发不同的复方制剂降低血压,而不是单一用药。记者|林姿辰 编辑|董兴生 卢祥勇 盖源源校对|孙志成|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