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员工,只补短板,不抢饭碗?
文 | Rickzhang
中国信息化已经达到新的历史进程,二十大报告中特意强调要将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中国实现数字强国、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一系列数据显示,正因为之前从数字经济的发展中获取到了好处,中国企业正在不断投资提升自己的数字化水平。
因此,从近两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已经到了市场起飞的临界点。
据研究机构测算,截止2021年12月31日,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
而根据中青报披露的数据,大数据和信息化产业,“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另外,截止2022年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5.3%,数字化工具的普及率达74.7%……
因此,当下很多企业对自己的业务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的重视程度都较之前更高。
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数字化(OA、ERP、BMP等)是工业和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如今AI、数字孪生的新时代,已经达不到管理效率再度提升的作用。
这也意味着中国信息产业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期。
为了搞清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要点和发展趋势,金蝶和中国管理模式研究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一起,对中国上市企业中最近连续三年收入和盈利都为正的700多家“高韧性”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57家企业做了一个调研。
“我们从中发现总结出来一个共同的特征,数字转型是推动企业高韧性、企业高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金蝶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在2022年金蝶全球创见者大会现场演讲中,特意对此做了调研总结。
(图: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演讲现场)
在他看来,这些企业正在发生的变化代表着中国企业转型的趋势,“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从‘数字化’向‘数治化’转变,通过建立数字化转型文化并在内部取得共识,同时重视数字化人才建设等方式,推动企业通过数字化的运营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双轮驱动企业高韧性增长。”
实际上,不管是数字化、数智化还是最新的数治企业转型,相关战略的推进都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指引,以企业的经营发展价值为目标。
某种意义上讲,数治企业转型是途径,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企业能产生新的价值。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和能力,驱动商业核心的变革。
在他看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就是建立数字化的企业战略模式与文化、掌握数字化技术能力、以及将数据视为企业的战略资本。
所以,徐少春认为大中型企业想要从数治企业转型中获得发展机遇,就需要补齐短板,真正建立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文化,才能找到下一轮发展的基石。
一、数字员工
徐少春认为,当前中国企业信息化转型到了4.0时代,正在从“数智化”向“数治企业”发生转变。
经历20多年的发展,现在中国大中小各类型的企业都有属于自己,并且已经使用很长时间的管理信息系统,甚至对于很多中大型企业来说,各个细分的部门可能都有不同平台和不同软件的管理系统。
企业日常的审批、流转、财务等等信息都已经在其中深扎,并且养成了员工的使用习惯。
在调研中金蝶发现,有44%的高韧性企业都处在这个阶段,也就是将数据与智能化工具相结合,利用AI等方式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效率。
这是现在还在发展的企业“数智化”转型,包括了数字化和智能化。
但数智化转型依然存在盲区。
当前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是企业已经在管理系统、流程系统、客户管理,甚至于设计、生产等领域都引入了数智化体系,并形成了可以降本增效的一系列方法论,然而仍有两块业务现在还是以人力管理为主,数字化手段为辅。
那就是人力和财务。
一方面,这两块业务完全是以总公司管理层为中心的运转模式,就使得在集团类型企业层层分公司都必须设置相应的部门,使用大量人力来完成总公司业务流转的需求。
哪怕企业推动数智化转型,为这些岗位配备各种各样的财务、税务软件,但真正在这些软件上进行审批和数据录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的工作,也依然是完全由人工进行。
这极大拖累了数智化企业转型带来的效率提升。
另一方面,企业真正需要的实际上是能照顾他们市场使用习惯,并能在底层打通现在已经采用了各个分支领域所用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和业务。
“这两块业务,需要特别的技术方式来解决”,金蝶中国执行副总裁、研发平台总经理赵燕锡表示,新的技术要推动两个领域数治化与业务进行对接和整合,“要建立健全的数字治理体系,要能够推动经营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和模型驱动转变”。
换句话说,既然从单独软件技术角度不能解决问题,那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让数字技术帮助企业从企业治理角度来解决这些难题呢?
这就是金蝶提出来的“数治企业”。
(图:金蝶中国执行副总裁、研发平台总经理赵燕锡演讲现场)
赵燕锡认为企业数字化的探索和实践已进入第四阶段,从过往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进入“数治化”,即“用数据管理企业”。
在他看来,既然没法改变企业中心化的管理思维,那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数字员工,利用各种技术实现对重复人工的替代,最终让这几个不好实现数智化转型的岗位完成转型。
“可以形成一个虚拟的员工形象,利用这个形象,调取平台的数据进行挖掘,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人事管理的依据。”
而在刚刚结束的全球创见者大会现场,全球领先的企业SaaS管理云服务厂商金蝶,携手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重磅推出全球首个EBC(企业业务能力)企业管理领域的数字员工。
按照赵燕锡的介绍,这次发布的数字员工相比原本的财务机器人有三个变化,首先是继承了原有的自动化能力,包括基于规则的自动化和基于界面的自动化,比如说财务方面的自动记账、自动结账等,人力方面也有很多重复性工作可以通过这个数字员工接手处理,解放专门的人力操作,提升效率。
其次,这个数字员工更加人格化,不再是一个机器人、工具,而是一个陪伴者,与管理者一起共同分析和共同推进工作。
第三,就是技能升级。基于数据和算法的方式,再结合企业的实践,可以实现智能费用的审核、企业财务数据分析、以及企业人力资源调配等实践。
通过AI和数字人技术,金蝶推出的这个数字员工可以帮助企业把所有需要人力重复处理的工作放到线上,由系统产生的数字员工负责统一处理,大大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关键,此次发布会上,金蝶推出的不仅是以“AI+RPA+大数据+人格化”等技术融合的有形象、有绩效、有档案的数字员工,更是能帮助企业快速、个性化建立以及管理数字员工的能力平台。
目前,金蝶云EBC已推出多个岗位的数字员工,并提前预置100多种员工技能,通过一体化数字管理平台,以EBC理念对数字员工进行交互、监督、训练和管理,实现人与数字员工的“人机”协同办公,帮助企业实现大规模自动化。
这个平台不仅能实现降本增效,更强化了企业的数据驱动能力。这也让每个企业都能高效、迅速构建能力出众的“数字员工”,开启元宇宙工作模式新时代。
二、发展趋势
数字员工不是一个新概念。无论是微软、阿里还是华为,甚至很多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都做了类似数字员工的设计。
比如微软推出的数字人小冰,已经跟万科合作打造了数字员工崔筱盼,在2021年2月1日“入职”万科财务部。
她在万科内部有工号有编制,还可以通过邮件以及内部系统,与各部门同事和客户联系。整个2021年,崔筱盼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高达91.44%。
再比如2021年9月,华为在大会上推出首个虚拟数字人云笙,在现场做了简短互动后,云笙将作为新员工正式入职华为云,主要负责形象宣传和AI对话、答疑等工作。
另外,快手的虚拟主播关小芳,是2021年11月推出的首个基于多模AI捕捉驱动能力和实时真实感渲染打造的虚拟主播,能够在直播间和粉丝实时互动交流、与真人主播相互配合、或连麦互动,目前已为苏泊尔、拉芳等品牌推广。
实际上,这些平台要么是开发了数字人的基础技术,希望通过打造数字员工的方式,一边探索数字人技术的应用,一边寻找数字人技术与实体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要么就是将自身的需求与数字人技术紧密结合,重点应用在对外关系联络和形象展示上。
对企业来说,只有那些可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促进发展速度的应用,才可能得到重点关注。
我们观察到,金蝶的数字员工应用也颇具价值。
一方面,大企业所做的都是基础领域的研发,他们是在做数字人乃至于元宇宙方面的探索。
(图:金蝶数字员工演示现场)
很多数字人的应用,是建立在企业形象和对外发声的基础上。他们很多关于数字人的技术非常先进,也成为金蝶等专业平台搭建数字员工的基石。
另一方面,金蝶做的数字员工更贴近于企业实际的业务需求,相当于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工具与抓手。
金蝶希望通过利用好基础平台提供的各种工具,来满足企业补齐数治化转型短板的目的。
而构建在对话交互AI、自然语言处理NLP、虚拟人、特定领域业务流程自动化RPA、特定领域技能自学习与成长(机器学习、真人协助)、元宇宙等基础上的数字员工,是金蝶以“AI+RPA+机器人”等多重技术深入融合应用,创造的高度拟人化的新型工作人员,数字员工与普通员工可以一起构成公司的劳动力。
金蝶的数字员工不是发布个产品了事,而是要统一规划与逐步构建 “数字员工”业务中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探索数字员工服务与营运的规律,最终帮助企业形成围绕数字员工产生的发展优势。
目前看,金蝶的数字员工恐怕是数实融合时代,数字人技术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途径。
三、数字员工的背后
在发布相应调研报告的时候,徐少春着重讲述了招商港口带给他的震撼。
2022年全球外贸需求退潮,原本热得发烫的海运贸易遇到了运价腰斩、船舶运力过剩等等不利局面。
但就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国首屈一指的港口管理集团——招商港口却拿出了一个亮眼的成绩单。
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显示,招商港口总营收121.22亿,同比增长6.45%;归母净利润27.53亿,同比增长13.11%。
这种增速不光在中国港口管理集团中排名第一,同时也在全球港口集团的运营增长上占据头把交椅。
究其原因,徐少春发现招商港口十年前就启动了数据和指标标准的梳理和制定,为全面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而且最近这几年来,通过业务和IT团队高度融合,以敏捷开发持续交付的研发体系,通过SAAS模式打造智慧化港口,利用AI、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提高运营效率、智能水平、服务质量以及生态价值”。
在他看来,招商港口在疫情期间的成功,是建立在保持不间断智能化运营,并通过业务的全面数字化为“以数治企”打好了基础。
(图:金蝶数字员工人才选拔展示现场)
金蝶推出的数字员工,实际上是希望利用技术和AI的学习能力,帮助企业搭建一个可以动态成长的数字员工,解决企业无法利用系统研发来推动部分细分领域数治化转型的痛点,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这其中对企业家来讲有两个思考。
一个是解决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升维的方式。
不是点对点的去解决问题,而是将系统培养成一个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让AI来帮你处理那些用系统和简单数字化语言无法勾勒出的业务。
在整个科技选择的过程中,标准化是最重要的,不论是业务流程还是数据标准化,都是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的大前提,不然系统就无法打通数据。
实际上,数治企业转型最终带来的不是单点的数字化,它需要联动打通,才能够做到整个的数治化,把不同价值链环节有效地联通起来。
另一个思考是,以往企业在人力、财务等方面的管理是层层堆叠的中心化。但现在形成一个数字员工,就会让它无所不在的帮企业去整理相应的业务,也就产生了一个实际上去中心化的方案。
相对于数字化时代下基于大众化、规模化导向的相对确定性需求,数治企业业态打破了供需之间的信息壁垒和传统中心化的信息壁垒,从传统单向链式节点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升级为生态互联的环式价值网增长方式,并且技术、科学、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和螺旋式上升带来更多新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方式。
结论
由于数据不断产生,业务不断互联网化,这使得越来越多企业,哪怕是制造业的企业业务,也可以用数据的方式存在。
再加上智能设备的渗透率非常高,以及5G的普及和数据存储与算力云时代的出现,以数字化和智能化结合为核心的下一个时代,已经若隐若现。
徐少春对此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催生立足中国、比肩国际的数字化管理,“金蝶将坚守初心,攻坚克难,突破一个又一个‘卡脖子’技术,逐步实现国产软件对世界一流的赶超,与中国企业一道,成为构筑数字中国的强国力量。”
现在中国正从简单的模式创新,迈入到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新经济时代,且即将进入新经济硬核时代。
在这个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一体的数治企业转型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毕竟,数治企业不单在于技术,更关乎人;不单是一种工具,更是战略本身。
因此,企业家在做数治企业转型的时候,更多是要考虑如何与自身的发展策略匹配,最终形成企业整体的发展优势,而不是单纯为了建立数治企业而做转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