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废话不多说,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最近的一份重要的文件,一份对中国下阶段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的文件,也是一份注定在历史上留下重要地位的文本:中国共产党的20大报告。
在展开之前先说一下我解读的原则。
首先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一直是非常连贯的,所以我解读的时候除了说报告本身,也会联系到一些之前的政策特别是会后出台的文件,以便更好地理解前因后果,这也是我为什么等了一段时间才写这个稿子的原因。
其次我会聚焦我自己比较熟悉的产业发展领域,别的部分我完全不懂就不在这里献丑了。
然后由于报告内容非常多,考虑到篇幅我分国内和国际两期来讲,这期是国内。当然,这是我个人这段时间思考的结果,仅代表个人意见,大家就当听一乐。报告文本有3万多字,乍一看面面俱到,让人很难抓住重点。这并不是因为写报告的人水平不行不能精炼地表达,而是文件的每一句成绩、工作,都有对应的部门、对应的人,你必须写到,不然他会觉得,上面把我给忘了。所以一般我看这类报告,会从谈问题和困难的部分切入,因为问题和解决方案逻辑上是对应的,关键这块会比较言简意赅不会看了一半睡着了。第一段是讲十八大的时候也就是十年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藩篱日益显现;不可持续,难以为继,体质问题,利益固化,这话其实说得挺重的,因为这是正式的文件,它是不会进行类似“没抽到草神我要死啦”,这种夸张的表达的,说不可持续难以为继,就是字面意思,这样下去要嗝儿屁。判断非常清晰。这也是最近十年一系列重大改革和投资的逻辑基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判断,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和几个方面的安全还有许多重大问题。什么叫做科技创新能力强呢。我觉得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和美国,科技创新能力都挺强的,随着它们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了1910年代的时候两国的国力都已经显著超过了之前的世界霸主英国。之后的三十年战争其实是它们两个在争新一代霸主的位置,英国表示那我呢?对不起已经没你什么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科技创新能力很强,很多伟大的事业谈笑间就能完成,但是目前的判断是不强,这意味着对于产业升级带来大量发展机会的预期,短期内不能太高,而对于引领以新型计算机、人工智能、新能源、可控核聚变为代表的的下次科技革命的前景,暂时也不能下定论,还有很多难点要解决,有很多苦日子要过。而苦日子能过下去的前提当然是我们能确保自身的基本安全,但是粮食、能源、供应链和金融的安全,还有很多重大问题。然后就是第三段,对于世界局势的判断,这一段极其炸裂值得全文背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里“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个对外部环境的判断是跟之前不同的哦,说人话就是到了战略机遇快结束期。自2002年16大提出战略机遇期,已经过去了20年,一个时代的终结啊。
而什么叫做惊涛骇浪呢,那显然不是说会晕船会吐,而是一不小心就会沉船呗。而在这样颠簸前进的过程中,我们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得到加强,我们内部的问题也到了必须直面的时候,因为新科技革命的车轮已经迫在眉睫。5月12日,富士康发布了2022年Q1财报,受到苹果iPhone新机上市影响,该季度净利润达到294.5亿新台币,约合6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创下8年来新高。结合富士康整体营收1.41万亿新台币,净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2.61%。2.61%实在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只要汇率或者融资利率稍一波动就足以将这些利润完全吞没。而66.4亿的季度利润结合富士康全球超过66万名员工,意味着富士康最多最多可以给每位员工加薪三千块,它的利润就会被完全抹平。要知道那可是富士康啊,一方面它是全球数码制造领域最顶尖的公司,高科技制造业的代表,另一方面他又是三和老哥口中狗都不去的压榨人力到极限的代表,像这样的公司居然只有2.61%的利润。我们生产了数以亿计的iPhone,而生产这些手机的工人们却消费不起iPhone。这肯定是哪儿出了问题。其他行业会不会好一些呢?除了富士康所代表的机电行业,我国的出口结构中第二大类目是纺织行业。净利润率大致在3%左右,相差无几。第三大类目是钢铁出口,这个更惨,处于时不时就会亏损的状态。这些都是中国掌握了核心科技的行业,但它们只是全球供应链的部分环节,上游的原材料,设备和芯片的硬科技,以及下游的市场,依旧掌握在别人手里,他们仍然牢牢把控着定价权。说白了,没有定价权就挣不到利润,没利润就涨不了工资,涨不了工资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所有人都挣不到钱。那有没有可能我们通过掌握更多供应链核心环节,把定价权抢过来呢?2018年,苹果手机市场占有率14.9%,华为手机市场占有率14.7%,相差无几。2021年度苹果公司营收3658.17亿美元,净利润946.8亿美元,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17%,对4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60%。当年,华为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4%,高端手机市场占有率6%,仅为苹果的十分之一。华为曾经依靠海思麒麟突破了美国对高端CPU的封锁,携5G这一开创性的成果强势打开市场。占有率急剧上升,几年之内就与苹果平起平坐,2019年财报显示华为平均用工成本达到了80万人民币,超过台积电三星,却因为芯片制程问题被美国封锁,被迫退到了统计市占率时“Others”的位置。顺带一提,最近一个季度Meta(原Facebook)利润率下降52.2%,谷歌利润率下降26.54%,亚马逊下降9%,网飞下降3.51%,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居然还上升了5.41%。我们可以努力去掌握供应链,但我们的对手会在我们完全掌握之前翻脸,让之前所有的投资付之东流。并且这种封锁一直在持续加码,现在中国所有的芯片企业都遭遇了华为的待遇。这还只是华为所代表的通信数码这一条产业链,如果中国要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向前走,在十条赛道上有200个像华为这样的企业,会激起怎样的敌意,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封锁,这其实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封锁的模板就是现在的俄国。北美和俄国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阿根廷是我们的牧场,澳洲是我们的铁矿,中东是我们的油井,德克萨斯为我们生产硅片,过去四十年,这些都如同空气一样唾手可得,但如今,凛冬将至。我想这就是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这就是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这就是无法回避的深层次矛盾,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惊涛骇浪。中国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现在的困境大家都有所感受,各行各业的朋友也会有各自关于如何走出困境的思考。那在这个时候,充分了解我们国家的政治精英打算怎么做就很有必要。首先文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看似是把一些经常重复的提法,统合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之下,仿佛是在玩文字游戏,但其实它内有玄机。因为这五条当中后面四条都是我们的目标或者说是愿望,属于同一类东西,只有第一条“人口规模巨大”是客观的现实,如果这是一道英文阅读题而你又没看懂文章的话,这时候就应该选A。因为人口规模巨大,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所以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所以这个概念其实是在降低短期的预期,强调要有耐心。这个怎么理解呢?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其实世界上默默发生了两件大事儿,彻底的改变了全球经济的面貌,第一件是集装箱的普及,第二件是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数控设备的出现。这两件事情使得我们这个世界从物流和信息流层面被前所未有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现在深圳和硅谷和刚果的某个钴矿产区之间的联系,甚至要比1920年代底特律周边的三个小镇还要紧密。我们经常说,印度虽然人口体量跟中国相当,但它并不是像中国一样的大一统经济体。那我们同样也可以说,相比于二战之前,现在全世界基本上就是一个经济体或者说一个大帝国。而之前那十亿人口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帝国内部发达地区的现代化,或者说是中产阶级的现代化,它们通过占据高科技,金融,文化这些核心节点以及超量资源,把脏活累活特别是风险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从而规避了现代化的代价,相当于一二线城市自己现代化然后不转移支付了。而中国由于实在太大,如果我们也想复制那种的现代化,将会导致人上人和牛马的比例失调,资源消耗和地球环境之间的矛盾失控,于是现实地说,我们复制不了,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前提是要改变世界大格局,所以一来要强调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跟他们不一样,二来是要有耐心。而在这样的困难局面之下,我们强调了4条一定会遵循的原则,分别是共同富裕:我们不会抛弃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民群众,而实现一种类似非洲有钱人那样的少数人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条我没看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就是我们不会破坏地球;以及和平发展:我们不走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我们的底线很高啊,这也不搞那也不搞,那要怎么搞呢?首先是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做大经济体量。在4.1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提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很显然基本判断是,经过四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们国家依旧存在大量影响市场要素流通的堵点比如各地的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准入问题、管理和服务效率问题,也依旧有大量市场基础设施的缺失,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比如社会信用体系,这些问题都要解决,所以才有放管服,才有黑名单白名单,才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我怎么听说现在的基调是国进民退,要搞计划经济了?这是一些人在瞎带节奏,其实跟官方的基调不能说毫无关系吧基本上是相反的,尴尬的是还有不少人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从来就不是矛盾的,看着一个人拿着刀进来了,他有可能是要砍死你,但也有可能是来给你做手术救你的命,这是要分清楚的。打击平台垄断是为了维护市场;打击行政垄断也是为了维护市场;有些人掌握了资本不应该掌握的权力,潜在威胁到了国家稳定,需要管制;有些价格波动影响基本民生,需要托底,这些都是在避免你们玩崩了,是在维护市场健康发展。一是补短板,保障供应链的安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也就是说不能再依赖原本的全球化的供应链了,要打造一套自主的硬科技体系,典型的项目就是北京亦庄的28nm全国产化芯片产线,预计24或者25年会投产。
因为28nm其实在芯片工艺当中是单位晶体管成本最低的,因此只要部署环境不是像手机笔记本电脑这样体积受限的环境,用28nm其实是最划算的。在别的赛道比如飞机发动机和数控机床,也有类似的项目在进行。
二是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掘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相信看到这串清单大家都能想到很多公司和项目的名字。搞高科技这一部分其实是以前一贯精神的延续,只是措辞更加的坚决,比如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而且篇幅也更大,除了第四部分讲高质量发展当中讲到发展高科技之外,第五部分讲教育也是主要在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显然接下来我们不仅是产业政策,教育和金融相关的政策也会围绕搞定高科技来部署,一些明显阻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障碍,大概率会被铲除。第三点就要提到消费了。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把供给和需求两头这样并列起来说,很关键,很关键。这是什么意思呢?结合刚才的案例,我们的产业利润如此之低,全都是因为我们不掌握高端产品的生产技术吗?数码我们被卡脖子,纺织业我们也被卡脖子了?玩具我们也被卡脖子了?农产品我们也被卡脖子?电动车我们也被卡脖子了?没有吧,我们真正被卡脖子的点其实挺少的。那为什么我们的企业高端低端都能生产,但生产的主要是低端产品呢?这是为什么呢?好奇怪哦。因为中国人太穷啊。为什么美国的普通老百姓去costco买东西(一家成本控制和质量都非常好的连锁店),而中国占据同样生态位的是拼多多呢?没有一个足够大的能消费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消费市场,产业升级怎么往下走?新的增长引擎如何形成?越是新的产业,它在早期阶段性价比越是不高,这样的东西是没法在过于贫瘠的土地上的生长的。这就要说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包括之前的全面脱贫了。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搞那个全面脱贫的运动,好像就是纯粹去送钱的一样。前不久有个很火的电影叫《隐入尘烟》,那里面的男主叫做马有铁,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本身又能干又勤劳,会种地会养猪会盖房子,操作很娴熟,但是他一直在被坑,被家里人坑,被种粮大户坑,被村干部坑,被粮贩子坑,一年到头挣个两三千,坑到最后他连买个电视机的钱都没有。这样的人如果能给他足够的教育,足够的法治支持,他是不是可以当个种粮大户,或者出来打工,哪怕是去富士康,去送个外卖,他的收入,他的消费是不是会成倍的增长。这就是把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村官派驻每个村的意义所在啊。再比如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为0.19辆,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为0.88辆,中国现在每年换新支撑着2000万辆的汽车销售,那如果我们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能到达美国的水平,做到人人有车开,那就是一年接近一个亿的汽车销量啊。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共同富裕,特别是现在北京上海车牌都一号难求,归根结底是空间不够了,那就必须让中西部,让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富裕起来,实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而所有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来说,就是双循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很多人看到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总是觉得中国要闭关锁国。我觉得这其实是个说法的问题。你要说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现在就特别符合这个双循环的定义吗?其实是有的,那就是美国。如果让我来总结这套新发展格局的话,我会说,全面学习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以我为核心的科技,市场,供应链,资源循环,用中国的科技,服务于中国市场,但这样势必导致友邦惊诧,你想干什么?显然高层笔杆子的情商要比我高得多,于是就发明了一种委婉的说法。总结来说接下来的发展格局就是这个三合一的结构,要推进市场化改革,高科技创新型发展,共同富裕做大国内市场,进而实现双循环。这个理想很美好,思路看起来也很清晰,但问题是,眼下的确困难,你随便去逛一下街看一下商场机场火车站,就能感受得到。什么共同富裕这种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东西显然是不能应对目前市场信心不足消费下滑的问题的。那有没有可以解决当下困境的方法呢?之前经过一些国家的实践检验,似乎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给老百姓发钱,不是50、100代金券那种发,而是直升机撒币。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在提议给老百姓发钱,也测算过中国有这个能力,相信大家也都在关注类似这样的更激进的刺激政策会不会出台。11月8号,有一位大佬在人民日报上发了一篇文章,叫作《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显然就是在展开细说。里面有这样的描述,扩大的内需必须是有效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需求,是可持续的需求。财政和货币政策要在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不稳时出手,做到适时适度、精准施策,不能搞大水漫灌。然后后文又说,推动两者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也就是说,还是寄希望于供给侧本身的升级去带动消费,比如说哪天高端芯片搞定了,那国产手机品牌就会支棱起来,会带动手机的消费,再比如哪天VR成熟了,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大产业,带动VR相关的消费,同时全要素生产率高了,利润高了,那自然工资也能涨起来,消费就会起来,内循环就会加强。但这个远水解不了近渴啊,现在大家是真的没有钱,如果没有更直接的手段的话,消费下滑导致投资下滑,导致失业率上升,进而消费再下滑的循环很可能就难以避免了,这怎么处理呢?后面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要有效挖掘内需潜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妨碍国内大循环的各种障碍,尤其要重视在极端情况下,实现中等水平可循环。我理解就是,如果短期出现比较大的经济问题,我们不准备用透支未来的方式去确保短期的增长,而是用脸硬接,扛过去,真到了极端困难的时候要至少保证大家能吃饱饭。事实上我们在2008年和2016年的时候,分别用大水漫灌的刺激政策,避免了潜在的经济危机,刺激政策的效果好到很多人都没有感觉到我们曾经经历过危机时刻。那为什么这次却反复强调不搞大水漫灌呢?还是要回到前面对于问题和困难的判断。因为前期刺激政策导致的房价高企,社会分配不公,年轻一代上升受阻,等等问题,已经躲不开,绕不过。因为战略机遇期随时可能结束,惊涛骇浪随时可能到来。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想很可能,下阶段经济政策重点是要确保在惊涛骇浪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国家生产力战斗力都是很强的,是如狼似虎的,而不是费拉不堪的,有什么刺激政策需要留到那时候再用。那在这样的一个比较困难的局面下,我们想要继续推进从原本的粗放式发展路线转型到高质量发展,如何保证转型顺利进行呢?在中国上一次重大转型的时候,我们通过前期30年的博弈,抓住机会成功融入了一个有市场,有技术,有资源的全球体系,这个体系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增量,是改革开发得以成功的基础。而现在这一轮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正在向我们关闭,那进一步转型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什么地方呢?这些改革,包括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所谓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随着金税三期、金税四期这样的数字化税收征管系统开发部署,那些明目张胆的偷税漏税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时。当然也包括房地产,金融,地方保护主义,学术腐败等等。搜罗一波会后各部门新出台的文件政策就会发现,各个领域都有大动作。比如房产税,之前很多人觉得现在楼市那么萎靡,是不是房产税就黄了?然而,10月31日,财政部发文支持深圳率先进行财税改革,直指房产税。比如金融市场,10月25日,发改委等六部门发文,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像阿里、腾讯、小米、蔚来等等以前接受过外商投资或者注册在海外开曼群岛之类的公司可以回国上市了。同一天,深交所表示,认真做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各项准备,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这些显然是在建设为科技创新服务的金融系统,曾经“上市门槛极高,但是一上市就可以永远躺着赚钱”的格局将被打破,也意味着,一直极度缺乏优质标的,以致被股民吐槽为“赌场”的中国股市可能要迎来一大批值得投资的优质公司了。再比如上半年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直指地方保护主义。甚至连一些长期以来非常厚的壁垒都在被打开缝隙,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围绕电子烟“转正”的争议旷日持久并且非常敏感,这可能是在传达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的信号。这些改革措施没有一条是小打小闹的,每一条都是在向阻碍发展的利益集团开刀,我想这些就是所谓的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而且这里说的利益集团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逮捕几个贪官,打倒几个奸商,然后就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了。我们自己很可能就是某些利益格局的一部分。房价上涨的时候大家买不起房,网上一片都在骂,房价下跌的时候大家资产缩水,消费萎缩,网上还是一片骂。股市不健康网上一片骂,真到了自己买的股票退市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没有既得利益者会轻易放弃到手的东西,这是人之常情。怎么办?二十大报告用三个篇章讲了这个问题,分别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法制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就是要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在法治框架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改革过去十年确实在持续进行,但最显著的是在军队和文化舆论领域,在经济发展领域还不是很显著,大概顺序是要先确保国家安全,确保惊涛骇浪的时候没有人抢方向盘,才能去动更大的利益格局吧。说完了下阶段的前台发展格局和后台改革思路,那么在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20大报告明确告诉我们,是一套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文中说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说的已经不能再明白了,它的内涵有六条,分别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我想这些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因为一旦发展出现困难,就一定会有一些流派的极端思想出现,我自己的观察主要是有三派。第一派我称之为刻舟求剑派,他们觉得过去几十年不是发展得挺好吗,勃勃生机万物竞发啊,为什么不照搬延续之前的操作呢?小高带得蛮好的你给他去换了干什么你告诉我!这样的论调有时候跟一些我爸爸那一辈的朋友吃饭喝茶,有些人能滔滔不绝聊上几个小时,别人都插不上话。第二派我称之为幻想乡派,他们对于某些外国或者过去的某些时代有着粉红色的幻想,就觉得我们应该按照那个理想国去如法炮制。搞笑的是这个流派分为很多种表现形式,分别对应到不同的外国和不同的历史阶段,互相之间表面上水火不容,但他们背后的逻辑高度一致,其实就是被某本经书感化了然后不停地在那儿念经。第三派我称之为抱团取暖派,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经济下行阶段,就更不用把异类当人了,这种流派主要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日本,现在又有抬头之势。而20大报告提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明确地在说,这些我们都不搞。我们一定要随着局势变化而改变,问题导向,守正创新,不能刻舟求剑。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坚持人民立场、自信自立、问题导向,不去背任何外来的经书。我们一定要胸怀天下,不搞极端民族主义。在接下来这个注定动荡的世界当中,我们决定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去扮演那个理性、稳定的角色。我觉得这显然是在向外传达一种强烈的对自己掌控力的自信以及确定性的预期。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取得成功,最好的加入时机是一百年前,其次就是现在。以上就是我对20大报告国内部分内容的解读,接下来说一点我自己的想法。首先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20大报告希望向外传递的确定性,感觉上我们的宣传不太给力,没有传递出来。我最近做了一圈身边的小样本调查,大家普遍表示不知道我们现在在干嘛,但如果我们仔细看了就会发现,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到发展格局的转型,再到改革的支撑,再到背后的指导思想,非常的系统,我自己看的时候有一种读高手写的代码的快乐。而现实是,各种各样的说中国要闭关锁国的,说要搞计划经济的完全不着调的论调,在那里广为流传,动摇着大家的信心。第二点,既然接下来注定会有一段困难的阶段,真心希望大家都能苟住,不要乱投资,不要超前消费,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家人,祝大家都能平安渡过这个冬天。活下来,苦练内功,成为下一轮增长当中最强大的那个。
我自己觉得接下来的机会一定是长周期的,并且一定是要跟我们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型相适应的。
比方说我认识的所有投资人当中最近两年业绩最好的,就是一个投超级硬科技的。再比如我经常看一个节目,在各大平台都有,叫做睡前消息,他们最近似乎在做类似中国版浑水的工作。这个就很有意思。
因为这样的定位在过去是明显不成立的,中国股市创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国企坏账问题的,人家奉旨乞讨你整天在那里揭人短,那不是很不礼貌吗。但如果我们真的要转型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服务的话,类似浑水这样的监督机构就很有必要啊。
十年前,当我们意识到原来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难以为继,就有了对硬科技的万亿级的投资,有了中国制造2025,有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有了全面脱贫。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致力于在惊涛骇浪之下拿下下一轮科技革命,动作只会更大,如果你现在还在那里税务筹划偷税漏税,还在那里做假账、老鼠仓,那就是站在新发展格局的对立面了,收手把阿祖,外面全是共产党!最后就是,改革总是知易行难,从明末东林党坐视西北民变,到清末李鸿章坐视维新派失败。“我看到了危机的存在,但我不想改变”。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反复上演。那么这次会不同吗?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共产党跟之前那些人不一样。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还不是注定陷入内卷的大一统王朝,这里说的不是我们没有统一台湾哦,而是我们在早已连为一体的世界上占据的利益版图还很小,甚至可以说,我们还处于满清入关之前的状态,还没有正式向外拓展。而和满清入关之前所不同的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对外博弈的履历。比如,军事上,我们拥有抗美援朝这样与世界第一强国直接抗衡并取得胜利的“立国之战”;工业上,我们在苏联撤援、西方封锁的大背景下一步步成为世界最大工业国;环境层面,中国已经全面禁止国外洋垃圾、固体废弃物的进口……不论是军事、经济,还是环境,中国都不再被动地、逆来顺受地承担一切后果。再者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我们和第一之间不再有缓冲地带,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拥有“韬晦”发育的机会。这也是过去的经念不通的原因。接下来,大概率会是当面锣对面鼓的、有来有回的博弈。如果只是把视角向内看,只盯着内部市场,的确会看到内卷。如果调转视角向外看,这就是万物竞发的外向增长的能力,是围棋中不断蓄积的“势”。在这一轮全球博弈当中,虽然一段时间的困难不可避免,但我相信我们最终会赢,到时候新的全球格局将会为改革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源。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