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疫情结束还有多久?全方位梳理你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附多文链接)
写在前面:这篇文章原创发表于C计划思辨教育,由于本公众号的主体限制,大多数在文中引用的链接无法查看。您可以点击链接或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有更丰富拓展阅读内容的原文。
这个月,或许你跟我们一样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两日,可能又经历了内心起伏,依然有种种困惑。
11月4日,呼和浩特一位五旬女子从高层坠亡,女儿被封锁在小区,无法接近自己的母亲(财新报道);11月18日,广州南沙体育馆方舱一名新冠感染者自缢,逝者曾跟自己丈夫倾诉对疫情的担忧(财新报道);11月24日,乌市一楼层高层发生火灾,尽管官方否认居民楼楼栋单元门因防疫而锁闭,但仍未解释小区里的地桩是否为防疫所设、私家车为何难以挪车等疑问,而这些障碍物导致消防车赶到后无法靠近火源,延误了救火时间。事件造成10人死亡,并引发人们对当前防疫政策和执行情况的极大不满。
当世界多国已陆续开放、甚至取消室内戴口罩的规定,中国多个城市正经历着秋冬疫情大规模的爆发和蔓延,数亿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在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防疫“二十条”措施后,各地执行状况不一、尺度不同反而让民众对防疫政策产生了更多疑虑和困惑;11月30日,广州各区取消所有临时管控区,让很多人在松了一口气之余,也开始担心,疫情是否会因此大规模扩散?个人的健康是否会受到威胁?我们需要为此做出哪些准备?
在C计划今年四月的文章中,我们详细梳理了相关问题。半年过去,病毒的致病性、政策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希望通过梳理一些最新的质量较高的文章,和大家一起理清一些核心问题:
奥密克戎的危害性究竟几何?这包括:放开后的具体威胁是什么?感染可怕吗?症状如何?感染后有后遗症吗?是否严重? 当下因防控导致的哪些问题需要被考虑? 个人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依然认为,科学、理性的研究和分析,始终是我们该如何面对、看待疫情的起点。
奥密克戎危害性几何
新冠死亡风险乃至新冠的整体危险程度,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会有差异。首先要知道目前流行的病毒毒株,三年期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虽然主要流行的依然是去年9月出现的奥密克戎毒株,但随着时间变化,各种支系也在变化,例如如今年4月引发上海疫情的是ba.2,如今更多是ba.5等。
评估一种病毒的危害性,两个重要的指标是感染病死率(病死人数/总感染人数)和死亡率(病死人数/总人口数,如每十万人口中有多少人死于新冠),一个共识是,随着病毒变异,感染病死率相比新冠病毒刚出现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奥密克戎,以及拿来做对比的流感重症率或病死率的统计,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式。对统计方式的误读和混用,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在阅读网络上的分析文章时,需要仔细留意和筛选。
关于中国的流感病死率为何比美国等国家低,可阅读:美国流感死亡率是中国800倍?
关于统计的差别:推荐阅读:
肺炎疫情:为何各国死亡率差异这么大
随着各个国家的逐渐放开,对奥密克戎的感染病死率也有了更新的统计和分析。根据分析,全面开放的越南,开放至今八个月病死率大概为0.03%;日本2022年至今的奥密克戎疫情感染病死率约为0.17%,其他地区和国家大概为0.1%~0.078%(新加坡)、0.15%(中国台湾)、0.16%(德国),奥密克戎的感染病死率已经逐渐下降乃至接近于流感(0.1%)。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武大团队研究发现,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40倍。
但需要提醒的是,不同国家的年龄比例、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不同,对病死率也会有影响;一些文章认为美国病死率较高(过去一周0.68%),推出奥密克戎的危害远高于流感,忽视了美国相比其他国家存在肥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疫苗接种率低等差异。
关于更详细的数据分析,推荐阅读:
评估奥密克戎的死亡风险并不简单,各国数据要怎么看?、防疫政策“大松绑”以来,新加坡重症率、病死率如何?
在上述的分析文章中,也提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基础免疫情况也会影响新冠的死亡风险。但数据分析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1、年龄越大新冠病死率越高。根据台湾的数据,台湾在2022年(奥密克戎时期),病死率60-69岁为0.2%,70-79岁为0.73%,80-89岁为2.53%,90岁以上为6.56%。在其他国家,也都呈现出了类似的规律。在60岁以下的群体中,感染新冠后的病死率极低,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奥密克戎的威胁仍在。
2、接种疫苗能有效减少感染病死率。相比只接种1针,全程接种、接种加强针的人群中,感染病死率又会更低。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2019冠狀病毒病死亡個案報告初步數據分析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1月30日00: 00)
然而截至2022年11月11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6.38%,而80岁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为65.7%,80岁以上老年人加强针接种人数只占8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40%。(数据来源:财新:8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不足70%)
作为对比,新加坡除了晚开始接种的5-11岁小孩,其它年龄段——包括各年龄段老人,早在7月全程接种率已经超过95%;美国平均疫苗全程接种率为68%,但65岁以上人群中,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3%、加强针接种率为67%(纽约时报数据)
相比之下,中国中老年人,尤其是80岁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比率并不高。有分析指出,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和逃逸性强,一旦放开,假设中国也同香港一样16%的人被感染,参考香港灭活疫苗的病死率数据,按照当前80岁以上65.7%全程接种率评估,80岁以上老人中依然会有28万人死亡。推荐阅读:寒冬中的疫情,中国面对奥密克戎,会有多危险?
尽管奥密克戎的毒性减弱,对于个体来说,被感染后依然会存在担忧。感染后出现的症状和反应严重吗?除了重症,轻症、无症状患者需要住院吗?对于病毒,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信息?为此做哪些准备?
无症状感染者
在11月的统计中,全国已报告23.5万例感染者,近9成为无症状。这意味着什么?
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携带新冠病毒,但是因为3个主要原因(①奥密克戎变异株毒性降低,②已接种疫苗,③个人身体差异),并没有变现出来咳嗽、发烧、咽干、味觉嗅觉失灵等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无症状感染者依然具有传染性,但由于没有明显症状,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无症状者有一定概率后续会出现症状,但症状也较为轻微。
轻症患者
轻症患者一般会出现一些咳嗽、低热、身体不适,经过5-7天后可以自行痊愈。对于轻症患者,国家卫健委在今年3月份的新冠诊疗方案中也表示:轻症患者不必入院治疗。中国的新冠轻症患者为什么不住院了?
对于无症状、轻症感染者,目前的应对方式也是隔离避免进一步引发传染,而非治疗为主。在财新的文章中,香港病毒学专家也指出奥密克戎感染症状轻,不应该再继续称之为“肺炎”。
重症患者
根据目前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但就目前看来,本轮疫情中出现的重症患者比例较低。根据11月30日的数据,本轮疫情累计三十万余感染者,现有确诊三万余名,其中99名为重症患者,且绝大多数为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
新冠后遗症指一些新冠患者在康复后一段时间仍有疾病症状持续的这一现象。但具体而言,康复后多久还有症状、有哪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这些都没有明确的限定,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采用的定义是在新冠感染后4周后仍然持续有症状或健康问题,而英国则采用了12周的时间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三年间病毒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研究针对的是2020-2021年期间的“COVID-19”,不是现阶段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对于论证奥密克戎的危害并没有说服力。但仍有不少自媒体会采用“移花接木”的伎俩——将国内外研究中关于早期新冠病毒后遗症的研究转接到论证奥密克戎的危害性上,在阅读时要仔细甄别。
如何解读和鉴别关于后遗症的各种新闻与研究?推荐阅读:说说我是如何解读新冠后遗症的新闻与研究、新冠后遗症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为之恐惧吗?
对于早期新冠后遗症的研究,可以参考2021年在曹彬研究组在柳叶刀发布的针对1千多位武汉新冠感染者的研究,大约68%的新冠幸存者出院6个月后仍有“疲劳或肌肉无力”等至少一项持续的症状。根据2022年8月《柳叶刀》对4千多名患者的研究,COVID-19患者(2020.3-2021.8期间感染)在发病后90-150天的持续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呼吸时疼痛、肌肉疼痛、听力丧失、嗅觉丧失、四肢刺痛 ,全身乏力等临床表现;12.7%患者的症状与COVID-19有关。具体可阅读:新冠长期后遗症对照研究。
对于奥密克戎的后遗症研究,可参考2022年6月18日《柳叶刀》发表的报告。结果表明,与以前的新冠病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导致后遗症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该研究通过观察5万多位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以及4万多名德尔塔病毒感染者,有4.5%的奥密克戎患者出现后遗症,德尔塔感染者出现后遗症的概率为10.8%。
关于早期新冠或奥密克戎所导致的后遗症,随着时间推移、数据积累,或许还会有更多的研究结果面世,需要研究者和公众们密切关注。无论是奥密克戎或其他新冠病毒株,以上研究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两个特征:1、后遗症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与感染时的病情严重程度高度相关;2、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遗症也会呈现下降趋势。例如曹彬研究组发现,在半年时68%的患者还有至少一个症状,但到一年时,比例下降到了48% 。
2022年10月,《自然通讯》期刊做了迄今为止关于新冠后遗症的最大规模研究之一后,公布了一重磅结果:无症状感染后未观察到后遗症,染疫之前接种了疫苗的人出现后遗症的风险较低。
冰冷的数据之外,你也可以这里读到新冠亲历者的真实情况。同样,在阅读时需要注意个体差异,以及不同时期感染不同病毒的严重程度。通过个案获得更具体、生动的感知之外,也需要回到宏观数据,获得更全面的认知。完整汇总600个新冠感染经历的留言,希望可以解答你的疑虑。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相比感染后短期的病痛或长期的“后遗症”,对曾被感染人群的歧视,或许才是更大的后遗症。
/ 历史无阳的招工歧视 /
病毒已经发生变化,政策应该对应调整
在四月的文章中,我们提到面对奥密克戎两个应有的基本共识:
对清零政策的辩护之一,强调奥密克戎的高传染率,会带来数量庞大的感染者,进而带来严重的医疗挤兑。如今,更充分的数据证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并不需要特殊治疗,应避免其占用方舱或定点医院等医疗资源。公共管理者或许更应将其投入到强制转运中的人力资源和管理成本,投入到分级诊疗和管理中。如当前一些社区已经开始实践,根据感染者家庭的具体情况,允许一些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而不必然强制转运。
《中国新闻周刊》也对分级诊疗问题、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做了讨论:防疫中最宝贵医疗资源应该留给谁?普通方舱缺乏照顾重症的专门医疗条件,在高峰时又存在收治人数饱和而医护资源不足的情况,无法及时对老年人进行医学监测,这些都会加剧高危老年人从轻症转重症风险。当前投入到方舱建设中(用于隔离、治疗无症状、轻症病人)的大量资源,更应匹配到对重症病人及脆弱人群的治疗和抢救中。
在这方面,邻居越南的经验值得关注:越南在放开之后,不再举行大规模全员核酸,避免了轻症、无症状患者出于担忧和恐惧而产生的医疗挤兑;对高危人群包括有严重症状的人群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及时发现中重症感染者,并施加早期治疗。使医院可以集中精力治疗中重型病人,导致病死率进一步下降。不再全员核酸,仅公布中重症患者,开放后的越南怎么样了、此外还可以阅读财新文章:面对疫情高峰期的医疗挤兑 香港是如何解决的?
未来,放开是必然趋势。什么时候彻底放开?如何进行科教宣传,避免造成恐慌和医疗挤兑?进口疫苗、疫苗注射、特效药批量生产等的时间表是怎么样的?如何进行居家隔离的指引?民众亟待看到更清晰、透明的政府工作规划和进展。
疫情防控的终极目标,在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无疑是缺乏免疫保护的老年群体。在清零政策的逻辑下,中国采用的是大规模封控、强制隔离的方式,以防止病毒扩散,保障最脆弱群体的安全。而当这一策略持续到第三年,民众早已不堪重负。针对性地加强脆弱群体的防护,则是更为有效的策略。推荐阅读:我们如何保护保护中老年人和脆弱人群?
然而半年过去,如上文所述,中国的老年人口接种率仍不理想。当然,推进中老年人的疫苗接种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对于病毒的恐惧、传统上认为不出门就不必打疫苗、担心疫苗副作用等观念,让中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意愿不强。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指出:老年人疫苗犹豫背后,也指向了老年人对于疫苗接种的恐惧、背后的接种医疗政策不清晰、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在国外的一些研究中,接种疫苗后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国内相应的研究、数据、分析较为缺失;除了大喊口号,面对本轮奥密克戎的来袭,中国必须要思考制定更加实际的做法:例如通过社群沟通与加强信任,提高疫苗接种意愿,并制定具体落地的公共卫生政策,发布明确的时间表和不同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对比数据。
这部分也可以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策。
如果没有透明、明确的接种目标和时间表,保护脆弱的老年群体将始终成为坚持清零政策的借口。值得关注的是,12月1日,财新最新报道透露,关于中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指标已经下达,在2023年1月底之前,80岁以上的人群疫苗接种率提要提升至90%。而这一指标将通过何种方式达成,依然值得公众的关注和监督。
另外,转变疫情防控思路,还面临法律上的错置。
新冠虽然和病毒性肝炎、乙脑等传染病都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但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之所以能够采用封锁、隔离等方法,对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是因为目前中国把它按照甲类传染病来管理(乙类甲管)。甲类传染病有霍乱、鼠疫等。(《传染病防治法》第4、41、43条)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0年第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未规定为甲类传染病,系因其并未达到鼠疫、霍乱两种疾病的高致死率,但因新冠肺炎具备如下特征:人际传播、无特效药、危害较大,故应按照甲类防控措施,保证其在可控范围内。
时间过去了近三年,当初“乙类甲管”的实质理由已经变化,因为新冠已经有特效药,并且危害的程度已经大大减轻。国家卫健委应该积极作为,对新冠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法律定位。
疫情期间,个人还可以做什么?
疫情之下,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积极接种疫苗,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重视科学与科普。了解科学知识,避免对病毒过度恐慌,向家人与朋友进行科普,仅转发来源可靠的文章。 就事论事,理性讨论。避免立场先行,用开放的心态,倾听并平等地对待不同观点。 诉诸法律、诉诸制度。尤其是针对在现有的法律政策框架下,因为层层加码或一刀切的执行而侵犯公民自由权(如无依据的临时封控)、隐私权(如泄露流调信息)、人格尊严(如带有侮辱性质的暴力执法)和财产权(如强制入户消杀、扑杀宠物)等行为,我们需要坚定地使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 积极参与互助,给身边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哪怕是心理上的支持。 积极发声、行动,参与公共治理。推动防疫政策讨论和制定的透明化,需要更多的公民参与和呼吁。
结语
疫情已经进行到第三年。虽然有“国务院二十条”等优化措施不断推出,部分城市调整了封控力度和隔离地点,但疫情管控仍是主题,我们仍远没有恢复自由的生活。
根据历史学家的说法,大流行通常有两种意义上的结束:一种是医疗意义上的结束,出现在发病率和病亡率大幅下降的时候;另一种是社会意义上的结束,发生在人们对疾病的恐惧逐渐消退的时候。
这都需要政府、社会在科普教育、政府信息公开、公共卫生政策等方面的持续努力。
愿我们通过科学的关注、呼吁、参与,早日实现这一天。
推荐阅读
▷ 俄乌之战:信息迷雾背后的事实梳理与是非判断(附多文链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