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高层透露:莫迪在中印边境大搞基建原来是这逻辑… |南亚研究通讯
■ 导言
一、引言
然而,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受不平衡发展的影响甚至更大。由于印度政府的重点在于发展那些人口多的地区,边远地区的发展被忽视了。加之“内线许可证”(Inner Line Permit)政策的推出,边远地区几乎丧失了发展旅游业以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机。
此外,军队也要为这些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承担责任。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后直到80年代末,为了延缓中国军队可能对印度采取任何攻势,为印度军队争取动员集结的时间,陆军刻意实行不发展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的政策。这样的政策一开始就预设了领土丢失的情况,其目的仅仅是为了阻止中国军队进一步深入内陆,试图减少领土的损失,而不是为了赢得战争。
现在看来,这些政策所造成的后果从各个角度来说,对印度都是灾难性的。首先,边境地区无法实现同印度其他地区相同水平的发展,这里的文盲率、贫困率和失业率大大高出其他较发达地区。
其次,抑制了对边境地区丰富自然资源的开发,不利于国家经济增长。而中国正是得益于强大的基础设施,才能充分开发西藏地区的大量矿产资源。此外,缺乏基础设施也制约了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极大延缓了边境地区融入全国主流的进程。这些地区的人民会认为他们受到了政府的疏远和差别对待,必然导致其对印度缺少认同、归属感,甚至持有怨恨心理。这进一步为pan乱滋生提供土壤,使国家面临重大内部安全问题。所以,东北各邦在不同时期爆发的pan乱活动并不奇怪,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ULF)、那加人(Naga)、米佐人(Mizo)和曼尼普尔人(Manipuri)的pan乱就是鲜明的例子。
第四,pan乱的爆发为外部势力干涉印度事务创造了条件,损害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使政府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平息pan乱。一方面,敌对势力能够利用当地相对于主流的疏离感,以最小的代价制造不稳定和分裂;另一方面,政府投入大量宝贵稀缺资源平叛,阻碍了国家整体的发展。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边境地区基建的落后限制了军队保卫领土的能力。印度陆军固然以骁勇善战闻名,但他们也离不开必要的作战资源。
四、边境地区现状
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边境地区发展的中央协调部门,并且需要专门为边境地区的道路、铁路和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分配足额资金,这些举措也将满足国家的国防需求。
六、环境审查
环境审查对于发展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来说同样是个阻碍,一些重要项目经常因缺少环境许可而被搁置。例如,锡金政府在未经国防部(MoD)批准的情况下将靠近实控线的一大片区域列为禁猎区和保护区,比如邦拉卡(Pangolakha)野生动物保护区、干城章嘉(Kanchanjunga)国家公园、措拉姆(Tso Lhamo)寒冷沙漠保护区等,而国防部实际上对位于实控线方圆50公里的区域是拥有强制管辖权的。但在没有得到邦政府、中央政府以及最高法院的环境许可的情况下,无法在这些禁猎区和保护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获得环境许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7到8年的时间。
可以理解,引入环境许可制度是为了限制那些不择手段的营利者在没有补偿性造林措施的情况下肆意砍伐树木,从而避免破坏环境。但从逻辑上讲,这一制度不应该强加给为国家安全建设基础设施的军队,毕竟军队在保护、维护甚至是加强基础设施方面有着引以为傲的记录。
讽刺的是,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事务竟然受制于我们自己的规则,严重影响了国防准备。基于此,最高法院正在受理一个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取消环境许可要求的案件,但这个过程要快,以便快速实施边境基建。
七、土地征用
印各邦政府在征收用于建设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土地的进程一直很缓慢。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治和利益常常占主导地位,造成了本可以避免的延误。到目前为止,一条通往达旺的备用轴线因为土地征用问题,在15年的努力后至今还没有结果。
如前所述,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无论有什么限制因素,土地征用都应迅速进行。必要的话,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以确保土地征用的迅速、高效。
八、自上而下的方法
由于各种原因,在边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只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在政治方面,很少有人理解和认可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政府和议会中,几乎没有人正式接触过国家安全和国防问题。因此,他们自然不愿意深入研究这些问题,而是依赖于相关官僚机构,但这些机构的认知同样非常有限。
其次,国家安全与政府官员关注的政治选区及相关问题无关,因此他们对国家安全表露关注完全是敷衍了事。他们更加愿意处理与选民有关的问题,在公众面前塑造良好的形象,以确保他们在未来能够连任。
第三,过去68年的经验表明,自下而上的方法并不奏效,我们在边境地区发展基础设施进展缓慢。现在是我们采取另一条路线的时候了。
最后,如果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诸如投入资金、征用土地、授权立法、提高政府官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建设合适的组织机构等,将能更好处理现在的问题。
九、改善边境道路组织(BRO)
由于利润低、成本高、安全限制和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设备,私营企业不愿意在这些偏远地区开展道路建设工程。此外,荒凉的地形以及缺少在危险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劳动力也是限制因素。因此,考虑到国家安全问题,中央和地方机构必须介入。
国防部下属的边境道路组织(BRO)的主要任务就是承接此类工程建设,但遗憾的是BRO尚有不足:
1.BRO的资源被浪费在非必要任务上,这些任务完全可以由其他中央和地方机构承担。
2.缺少组织和人力来完成计划内的所有任务。
3.缺乏先进设备,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荒凉的地区进行道路建设。
4.报酬低、待遇差,招不到人。
5.最重要的是,缺少足够的资金。
我们在与巴基斯坦接壤西部边境拥有相当发达的基础设施,这是我们对巴保持常规优势的原因之一。但我们在北部和东部边界的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对我们享有绝对的优势。中国在西藏体系庞大的基础设施使其在面对我们时具有绝对战略优势。拥有良好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诚然,建设基础设施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平均而言,从开始到完成一个项目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边境地区偏远复杂的山区地形使建设的成本成倍增加,分散成本压力则意味着更长的施工期。因此,我们越早开始,就越有利于我们的国家安全;我们越早开发自然资源,就能加快边境地区的融入进程。
上文已经提出了一些加快推进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如果高层对此有意愿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含义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做成很多事。希望我们现在开始还不算晚。
文章2022年11月11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南亚研究通讯《最新 | 印军高层透露:莫迪在中印边境大搞基建原来是这逻辑…》,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印度前陆军参谋长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