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感染3.3万无重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97%?新冠真的已经变成了Hello Kitty吗?
随着国家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政策出台,新冠疫情防控的“清零”与“共存”之争,再次成为网络热点。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广州卫健委公布的一组数据,如同火上浇油一般,让争议变得再次白热化,而广州的这组疫情数据,也迅速登上了热搜,成为经久不息的热点话题。
根据广州卫健委公布的数据:
自10月22日至11月15日,广州本轮疫情累计感染33166例,无一例重型、危重型患者,其中无症状感染者逾九成。
2022年11月14日,广州市新增本土新冠感染者5124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4977例,轻型及普通型147例,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达97%。
累计感染3.3万人无重症危重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97%,难道新冠真的已经不足为惧?难道曾经在全世界收割了无数生命的吃人恶虎,已经变成了温和无害的Hello Kitty吗?
如果新冠已经变得如此温和无害,那我们还有必要这样严防死守吗?
然而,阿宝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出于医生的习惯,我翻看了一下北京市的疫情数据。
下面这两条曲线,深红色的是北京每日新增确诊数据,浅红色的是北京每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除了极个别时间点之外,在巨大部分时间里,深红色曲线都位于浅红色曲线的上方,也就是说新增确诊数量高于新增无症状数量。
我们再看北京市公布的具体数据:
10月27日至11月13日14时,北京在定点医院救治本土新冠肺炎病例1187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412例、轻型752例、普通型21例、重型2例。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从10月27日至11月13日,北京本轮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占比34.7%,轻型感染占比63.4%,普通型感染占比1.8%,重症感染占比0.2%。
由于样本量的不同等原因,不同地方的统计数据有一些差别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别的不说,仅就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而言,北京的34.7%,与广州的“逾九成”乃至97%,着实差别有点太大,大到了不太好用常理解释的地步。
如果单看统计数据,北京感染者的病情,不仅普遍比广州“重”,也比很多其他地方“重”的多。
问题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北京的确诊比例和重症比例,都不应该高到在全国如此“鹤立鸡群”的地步。
是北京流行的毒株比别的地方毒力更强吗?不是的。目前全国流行的都是奥米克戎变异株,没有任何报道说北京流行的毒株有什么特别。
是北京的疫苗接种率比别的地方低吗?似乎也不是的。新冠疫苗可以降低感染率和重症率,这已经是科学界共识。做为首都,北京在推行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接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北京的疫苗接种率,包括老年人接种率,在全国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是北京抗疫水平不行,遗漏了大量无症状感染者么?这个大概没人会信。
是北京医疗水平差救治能力差,导致感染者病情普遍比别的地方重吗?这个,似乎更没人信了。
据我所知,北京目前对所有感染者全部应收尽收,所有人都得到了最妥善的治疗。其中,所有有重症风险的感染者,比如老年、肥胖、有慢性病等等,会及时给予口服Paxlovid治疗。
Paxlovid是中国批准引进的新冠特效药,根据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实验结果,该药可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近90%。
那么,是不是很多轻型患者症状特别轻,轻到了完全可以忽略的程度,导致的统计口径差异呢?
似乎也说不通。
一位参与过北京新冠患者救治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北京诊断的轻型患者,基本都有发烧和咽喉部不适等症状。
在这里多说一句:老百姓想象中的轻重,和诊疗方案中的轻型重型中的轻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一个人感染新冠,咳嗽咳的嗓子出血,高烧40℃,嗓子疼得如同含着刀片,他肯定觉得自己属于重型。
不好意思,按照标准,你这大概率属于普通型,甚至可能是轻型。
所谓的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不是看你有多难受,而是看你生命危险程度。
你到了不吸氧可能会活活憋死的程度,你才够得上重型。你到了不用呼吸机就活不下去的地步,你才够的上危重型。
所谓的“轻型”,绝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症状轻到和无症状没有明显的界限。
所以,我就不明白了,同为炎黄子孙,同样感染的奥秘克戎,为什么北京和广州的数据,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
广州3.3万感染者无重型危重型,这可能是因为时间还没到,毕竟患者感染后,从潜伏期发展到重型危重型有一个时间过程。而广州这3万多感染者中,仅14号一天就新增5千,很多人才刚刚感染,距离发展成重症还有一个过程。
但是,这似乎仍然不足以解释,北京和广州悬殊巨大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我的观点一直很明确:之前国家的‘“动态清零”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现在国家对防疫政策做出必要调整,也是正确的。今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如果有一天国家放弃清零选择“共存”,那相信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谨慎权衡的,我们应该无条件支持国家的决定。
但是,无论我们选择哪条路,我们都要让公众有个正确的心理预期,有个必要的思想准备。
如果老百姓都带着一种逗弄Hellokitty的心态去招惹一头猛虎,那会出现什么后果?
如果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我们应该用翔实可靠的数据,让老百姓明白这么做的必要性和原因。
如果我们放弃清零选择共存,那我们也必须用翔实可靠的数据,让老百姓明白我们将会面对什么挑战,我们将会面临什么困难,我们将会付出什么代价。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举国一心,众志成城,一起迎接挑战。
这种互相“打架”的数据,必然会造成民众思想的混乱,必然极大干扰我们抗疫工作的军心士气。
做为一名医疗行业的老兵,做为一名北大医学博士,我无法理解两地数字的巨大差异。
是两地流行的病毒不同?是两地人种不同?是两地对国家权威部门第九版指南的理解不同?是两地对病情的判定标准不同?还是有什么我们无法理解的特别原因?
阿宝百思不得其解。
相信有此疑惑的人不止阿宝一个,希望有关部门能为大家解惑。
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广州,加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