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二十条有多难?该如何破局?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的观点
「二十条」发布后的实际情况
第二条: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第四条: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连续 5 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人们希望得到明确的说法:凭什么被判为密接?为什么仍然要封小区,甚至实行大面积的静默管理?「二十 条」里的相关要求为什么没有执行?
然而得到的标准回答通常是:我们接到上级通知……根据专家研判……。
“密接”和“高风险区”如何判定?
我相信即便只是快速地扫了一眼,你也不难发现,防控方案对密接判定的规定可以说是非常细致入微的(附件中还有个 “5-1 交通工具密切接触者判定指引”,规定得更细)。判定密接的标准动作是:流调工作人员必须把一个感染者 2 - 4 天内的所有行动轨迹,所有接触过的人,都要详详细细地调查出来。你不妨自己回忆一下自己最近 4 天都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你一定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然而流调人员要在 2 小时内抵达现场, 24 小时内完成报告。
那么,到底要投入多少人力资源才能完成一个感染者的流调呢?为此,我专门请教了一位疾控中心的主任医师,她是这么回答的:
一般来说,病例居住地、工作单位各一组人,每组 2 个人,再加上其他辅助人员,最起码 5 个人完成一个病例的全方位工作,这已经是最低配置了。我们去现场排摸轨迹判断密接,还要现场采样看环境污染情况,编各种短消息,填写各种系统数据,写各种报告……事情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我们现在有 7 个中队,每个中队 30 人左右,大概总共 200 多个流调人员,24 小时不停地轮班,平均三天就要干一个通宵。就是这样的人员配置和工作强度,也就是能应付平均每天 30 例左右的新增感染者。
按这位疾控医师的说法,流调工作人员与感染者数量之比最低也要 5:1 ,否则就很难做到“及时准确”判定了。换句话说,一个日新增超过 100 例的城市,需要 500 个流调人员,超过 1000 例的城市,需要 5000 个流调人员,这还是最低标准。并且,不是随便拉一个人过来就可以做流调工作的,他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如果专业能力不过关,也不可能做到“及时准确”。
就在最近这几天,重庆的日新增感染已经突破 7000 例,重庆有 3.5 万个流调工作者吗?广州的日新增超过 8000 例,广州有超过 4 万个流调工作者吗?北京的日新增感染者已经突破 4000 例,北京有 2 万个流调工作者吗?
判定密接是划定风险区的基本前提,如果密接都无法准确及时判定,风险区的及时准确划定也就不能指望了。
所以,“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的出现就不奇怪了。
如何破局
医师:就是你说的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地方是宁可“错杀”,也不能“漏网”。在判断密接的过程中,将同住人一起管控,同时将工作场所涉及的范围无限扩大,并号称为“高风险传播链”上的风险人群,这是将之前取消的次密,以另外一种名称改头换面取代。许多地方行政领导一句话,从严立马执行,我们搞专业的人就只能靠边站了,「二十条」也不能阻止从严的“手势”和“口径”的层层加码。
汪:我感觉各地每日公布的新增数据,已经成为了各地政府部门“功与过”的风向标了,然而因为过度防疫造成的次生灾害却没人评估。这是不是行政领导宁可过度防疫也不愿科学精准的原因呢?
医师:是啊,你现在是不是只看到过领导因为防控不力被处罚的,有看到过因为过度防疫被处罚的吗?就算有,也是罚酒三杯而已。疾控中心现在就是背锅侠,老百姓有气都撒在我们头上,以为是我们随意判定,扩大范围,老百姓哪里懂一个感染者至少需要 5 个人跟上才能做到科学精准。
汪:那前段时间上海迪士尼乐园出现了病例,结果有将近 1 万人被判为密接,您觉得这合理吗?
医师:如果严格按照防控方案第九版,那是有点过严了,但这个锅让疾控背也是不合理的。
汪:那您觉得,现在的局面该怎么破?
医师:我只能这么说,新冠是乙类传染病,只不过现在按照甲类管理,如果能回归按照乙类管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如果还继续按照甲类管理,恐怕这个冬季会很漫长……
让甲类的归甲类,乙类的回归乙类。
这是否才是破局之道呢?不知你们怎么看?
- End -
成为这部科普影片的一部分,【寻秘自然3】群演招募
正在举办世界杯的卡塔尔,是怎样一个神奇国家?(不光是壕)
客服咨询
加入社群
欢迎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