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遇冷、赛道仍火热,2023年硬科技如何破局?
先进制造、长时储能、基因编辑,这些听上去离普通人遥远的硬科技名词背后,其实是大国博弈、能源革命、粮食危机等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时代命题。也因此,基于动荡不安的大环境,近两年硬科技一直是投融资的热门话题。但比起消费、内容等其他赛道,硬科技显然门槛更高,更需要时间的加持。
文 | 线性资本合伙人曾颖哲 董事总经理黄松延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局势,很多投资机构会相应的调整策略。从线性的角度来看,我们从成立之初就定下始终相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技投资的理念,无论是早些年它并不像今天这般受关注,还是最近两年异常火爆不少人转行来做科技投资,这些「冷」与「热」的情形并不影响线性的投资策略:我们坚信科技投资的价值,特别是原创技术对产业改造的未来,它一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动能之一。
2022年我们在市场上看到大家最关注的领域莫过于 AIGC、新能源、新材料等等。对线性来说,我们不追热点,从 2014 年成立之初到现在,始终不变的就是关注前沿技术+产业方面的投资,持续看好助力产业升级的前沿技术,到目前为止主要关注的领域可以总结为以数据智能、数字新基建、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及传统领域的新技术变革(如生物医疗、材料、能源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
生命科学
能源
先进制造
创投行业有个说法,最好的产品是在用户端被慢慢打磨出来的。国内市场的场景优势在先进制造这个领域体现的尤为明确:国内有最好的场景,有最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而且国内市场巨大,如果技术研发与产业优势能够得到有效结合,就会带来巨大的价值。
前沿技术的转化机制是巨大挑战
当然,这其中也会有很大的挑战。
前沿技术,特别是线性所说的原创技术,它往往是一个学科方面的研究,偏向发明创造,它代表着高壁垒、在世界范围内领先。这些科研的源头往往在高校。当高校教授、科学家离开过去熟悉的科研环境,进入一个创业的环境中时,需要遵循从「科研」到「产品」,再到「量产」和「市场」这一步一步的发展过程,如何将这个过程串联起来,这对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其次,既然这些前沿技术是为了落地在产业中,那么科学家就必须对产业的现状、产业方头疼的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甚至,更好的情况是他/她能从产业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知道这些「未来的客户」想要什么。
因此我们说,我们投资的并不仅仅是「科学家」或者「技术人」,更准确的形容,应该是「科技企业家」,以及有潜力成长为「科技企业家」的人。他们能够不断的学习和调整自己,实现从科学家到创业者再到企业家的转变。这是个人的转变,同时也是一个初创企业技术产品化、产品商品化的发展过程,欧美技术企业在这方面做得相对更成熟一些,比如 Google,两位创始人读博士期间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职业经理人担任管理者。简单的说,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儿,寻求突破,突破不了,就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他们这套成熟的机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那么如何学习?这里其实就是资本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它可以提供平台和资源,给科学家和产业界之间建立一个更好的对接界面,彼此了解。一方面可以让科学家在研发过程中做取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产业界看到前沿技术已取得的突破,相信合作共赢的价值。
与其他领域相比,科技投资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投资回报周期很长。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前沿技术落地产业是一个很需要耐心的事情。而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里,如果问我们对 2023 年有什么判断,我们比较确定的是,从目前被投公司的发展和融资情况来看,越是强技术驱动的公司、能真正解决产业问题的公司,他们无论是在商业市场上,还是投融资市场上都更有竞争力。2023 年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预测,但是强技术驱动的公司会走的更远,这是十分确定的。
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多做一些长期不变的事情
在不确定时期,我们内部一直在强调 be adaptive,be resillient, 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句话说我们无法决定客观事实,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对事实的理解和态度。适应宏观和不确定的情况不是躺平什么都不做,而是在这些时期多去做一些长期不变,穿越周期的事情,比如我们在过去一年要求团队对投资领域产业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这会让我们对行业有更丰富和全面的认识,它带来的直观好处是我们在看项目时可以出手更快和果断。
如果抛开工作,其实不确定的环境比较容易让人看到自己的局限性,从另一个角度让人更好的了解自己,这也是一种收获。
顺境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顺风顺水,但只有逆境才是试金石。我们相信「相信」的力量,be adaptive,be resilient。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