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视角的变化
· 这是第4828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秦朔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微信公众号“浙江宣传”最近发表的《“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在网络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我认为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段话是——
这段话告诉我们:防疫只是手段,让社会正常化才是目的。
如果疫情防控的决策视角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那是非常可喜的。
之前主要的决策视角是:突发的、未知的疫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构成了重大威胁,所以要如何如何。这是正确的,而且在2020-2021年也取得了放诸全球的优等效果。
新的视角是:在疫情已经进入第三年,国内外对奥密克戎的规律已经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之后,社会经济的正常化将是最优先、最根本的决策考虑。能正常化的,就正常化。
即使还存在一些隐忧,也要以平常心去应对,因为这个“忧”和2020年始自武汉的那个“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从疫情防控角度,人口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正常人,易感人群(如老人),感染者。请注意,这里所谓的正常、不正常不带有任何歧视,只是为了讨论之便。
社会经济正常化的最重要标志,是让正常人先正常起来,过正常的生活。也就是说,只要他不是感染者,他的生活和工作就应该和疫情前一样,一切如常。
大家为什么对“一刀切”和层层加码、扩面、延时感到不满?因为明明是正常人,却被各种束缚捆起来,无法创造应有的价值。
这不仅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活力,影响收入,影响身心,更重要的是,如果大量正常人不能正常工作,他们如何对年长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尽责?如果整个经济、就业不振,国家的物质基础弱化,这才是对老龄化社会更严重、更长远的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是非常确定的。
我相信,广大老人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女是正常人,却因为与其自身无关的原因,经常不能上班,不能出差,不能做业务,待在家里吃老本,孙子孙女也不能到校上课。
把社会经济正常化作为根本遵循,则各级政府就要换一个视角考虑问题。
以前地方之间比的是,看谁能把疫情最彻底地压住,不管为此采取的措施会影响到多少正常人的流动。
现在地方之间应该比的是,看谁能让社会经济的正常化程度更高,同时还能保证疫情不会失控。
当然,让正常人正常起来,并不意味着什么防控措施都不要了。我们还要继续推动个人卫生“三件套”“五还要”,还要进行科学的、必要的、有意义的检测。如果工作性质适合在家办公或混合办公,可以继续保持。但从决策思维上,不应该再用冻结正常人流动的方法防疫。
千万不要觉得,对正常人的影响就不算什么影响。“防疫至上”就是这样的思维——只要是为了防疫,再怎么影响正常人也无所谓,反正你也没有感染,你挺正常的。它不明白,人的正常性的主要内涵,是正常工作、生活、社交、出差等等,远不只是不被感染。现在大家对感染的担心,已经大大低于对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的担心。
接下来再看看易感人群的问题,特别是老人。
老人接种疫苗,确实要尽快扩面。这是一项迫切的工作。
但也不能把这个问题的危害性过度拔高,自己吓自己。一定要做很细致的区分。比如,农村老人有多少,他们的空间居住和聚集状态是怎样的?城市老人多,密度高,但他们经常在家,或在小区里,是不太到外面的。长期居家的老人,有没有必要经常拉出来做核酸?随意长时间封控,对原本正常的老人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通过分析目前已有的重症、死亡案例,老人被感染和基础疾病之间的传导关系到底怎样?如何更好地防范和治疗?
更不能简单拿外边的一些重症和死亡数据进行内推,动辄就是一旦放开要死多少人的结论。先给出一个大数,让谁都不敢再说三道四。
不是说不能算账,而是说要科学算账。首先,奥密克戎的情况和之前病毒的情况不同;其次,中国的防控情况和外边的情况也不同;第三,并没有谁主张不顾老人安危、什么防控都不搞。现在需要的是分地区、分类型,真正切实做好老人防护工作,包括老人真的需要隔离时,在物理上、技术上、心理上需要哪些特殊考虑?要多做实实在在的事,而不是把老人变成挡箭牌,谁一提出政策调整就挡上去,却并没有在老人真的被隔离、被转运或因病需要立即就医时,作出有针对性的考虑和准备。
对于易感人群中的密接者,也要实事求是,不是只有收到社会隔离点这一条路。
关于感染者,我们要有平常心。现在已经有大量关于感染者以及他们如何痊愈的信息与数据,要通过科普缓解不必要的压力。通过数据分析,也可以建立多种处理模型,不是只有方舱一条路。
现在有些地方发债建方舱,这是要慎重考虑的。即使是必要的,也要检视一下,这种建法是不是有“防疫至上”的问题。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面对新冠疫情,决策无疑需要慎重。
疫情防控的利益相关方很多。人是利益的动物,国家的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往往会被某些利益相关方加入利己的动机和行为。这也需要明辨。
中国经济有着充满韧性的基础,但2022年疫情的此起彼伏,的确让我们听到了一些基础层发出的嘎嘎作响的摇动声。自己还能撑多久?家里还能撑多久?企业还能撑多久?地方财政还能撑多久?这些问题是现实的。
在此关键时刻,必须回到原点,回到根本,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什么是原点和根本?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原点和根本。这就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正常状态。
疫情进入到奥密克戎这种状态、这种阶段,而且我们已经有与其打交道的经验了,确实到了转变思维,将疫情防控的着眼点从“极限化防控不正常”转向“最大化推动正常”了。
不是不防控,而是在防控时,要多问一些更根本的问题,作为准绳,校正防控。比如对于来(返)人员进行“三天三检三不”,如何理解“三天”?规定是,“三天”时间按市民落地核查登记或采集信息72小时计算。举例说,某人27日下午7点从上海飞抵深圳做了核酸,28日做了,29日上午做了、下午4点出了结果,这时距其抵达深圳机场是45小时,但已经三天三连阴了,是否不必等到72小时再赋绿码?还有,按照明文规定,“三天三检三不”者可以住酒店,但事实上,又会出现街道给所辖酒店打电话、只接收本区域市民、不接收外地居民的情况。这都是思维和态度的问题,即到底想不想推动正常化?
当然,任何决策都不是单向度的,一定会有权衡、折中。但在大的决策取向上,需要更加清晰,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不断优化。
如果决策思维能调整,地方官员因为怕问责而扩面、加码的动力也就没有了。在过去,即使马路上一马平川,商场食肆里空空如也,只要无“阳”,就是成绩。而从现在起,这可能是负面的KPI,因为你是以损害经济社会正常化为代价的。
当一个社会是由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正常行为所构成时,我们也会有更好的心态、条件,去解决少数不正常的问题。视角变了方向变了,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最后再强调一次,本文讨论的正常、不正常,没有任何歧视的含义。其实,绝大部分感染者也只需要几天就变得正常。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更加努力地朝着正常化方向,迈出更大的步伐呢?
我期待也相信,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明辨大局与根本的,从决策视角到实际行动的变化,正在发生。
注:“三件套”是指: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五还要”是指: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