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工程:四轮筛选,1800多人选20个,为何1年多后突然解散
提到中国的载人航天,我们大多数人很可能会脱口而出“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在着手筹备载人航天工程。
这项代号“714”的重大工程,由钱学森挂帅。“714”工程的保密性极高,最后从空军1800多名飞行员最后筛选了20人当预备宇航员。然而这项高度保密的项目仅仅在1年多之后就遗憾地结束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把时间拨回到过去,了解一下当年神秘的航天员选拔过程以及“714”工程的前前后后。
“714”工程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全国上下都在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就在这一天晚上,一个保密级别极高的会议召开了。参加会议的有当时航天部门的领导和各路专家,在这个会议上,大家受到“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也是更为让人激动的计划:把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也搞出来,让太空也留下炎黄子孙的足迹。
会议结束之后,很快就形成了会议报告呈送中央。1970年7月14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正式批准载人飞船计划。
即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开始选拔、训练航天员。
新中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项目就此诞生,代号“714”工程,因为正是在7月14日这一天毛主席批准了这个项目。
当时“714”工程由钱学森挂帅,我们的第一艘载人飞船则被命名为“曙光一号”。在当时的计划里,“曙光一号”将在1973年发射。
“曙光一号”的设计参考了美苏两国的经验,“曙光一号”的模型机从外部看就像一个倒扣的漏斗,和美国双子座飞船有几分相似。
随着正式立项,“714”工程的相关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了。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拔航天员?
载人航天是技术含量极高,而在当时也只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有成功的经验。而两个国家更是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视为绝密,对外界严密封锁。况且彼时,我们国家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都不算太好,想要获取一些资料更是难上加难。
一句话,要想搞载人航天,一切都要自己从0开始。
只选了20个
“714”工程在整个空军选材,最后只挑了20个。
新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自然而然地由空军和航天医学工作研究所承担。国家从相关单位抽调了一批得力的干部和专家组成工作组奔赴空军去挑选航天员。
苏联的首批航天员都是飞行员出身,比如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加加林就是航空兵歼击机飞行员。
而美国最早都是从空军试飞员里选拔航天员。
为什么呢?因为试飞员是飞行员中的“尖子”,他们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都要比普通飞行员更为优秀。而且美苏两国对候选人的飞行时间都有很高的要求。
然而当时我们没有条件照搬美苏两国的经验。
首先,当时空军就没几个试飞员,如果从试飞员里选择,选材范围就太窄了;
其次,那时候条件所限,我们飞行员的飞行时间很难达到美苏两国那样的高标准。
条件所限,我们只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经过专家组的考察和讨论,最后决定首批航天员从歼击机飞行员里选择——因为相比其他机种来说,他们各项条件更为接近航天员的要求;对于飞行时间的要求,我们也将之下降到500小时。
1970年10月的一天,航天员选拔队伍出发,新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就这样秘密地展开了。
如果从预计发射时间倒推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714”工程是典型的时间紧任务重。
据当时参加选拔的专家王德汉回忆,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专家组先后跑了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广州军区、南京军区下属的十多个飞行部队进行初步的筛选工作。
筛选的方式首先就是看档案。政治上可靠,思想作风过硬是第一个硬标准。如果这一要求没有达到标准,其他条件再优秀也不予考虑。
在政治条件之外,根据“曙光一号”飞船的设计要求,专家组挑选飞行员则是30岁以内,身高不能超过1.8米,体重不能超过80公斤,只能从歼击机飞行员里选。
在这些条件里,年龄是可以适当放宽的。最后入选的飞行员中就有35岁左右的战斗英雄。
按照这样的条件,专家组从1800多名歼击机飞行员中先选出了215名符合条件的。随后又把这215人过了一遍,又筛掉了一批了,剩下88名合格者。
这88名飞行员当然不会是最后的名单,88人还需要再进行一次复选。
复选的地点定在北京,这些参加复选的飞行员到了这个时候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参与什么项目。他们只知道去北京参加体检,但体检有什么项目?为什么要体检这些他们一概不知。
88名飞行员被要求严格保密,不能和家人同事通信或是打电话。
复选的要求更高,不仅是更为复杂的医学标准和航天要求,之前的政审全都要再来一遍。复选组由政工组、医学检查组、航天项目检查组、后勤组和医务保障组组成,全部工作人员就达上百人之多。
88名参加复选的飞行员统一住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单独住在一个小楼里。到了这里,保密要求更为严苛。不仅不能和外界通信,彼此之间也不能讨论和任务有关的事情。
多年之后,老兵方国俊回忆到那个时候家里很着急,因为完全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一连几个月都没有消息。
复选的标准更加严格,来给飞行员们检查的都是各科室的一把手。但是那个时候其实也不知道到底航天员应该是什么标准,于是只能采取“一切从严”的筛选标准。哪怕你只是有胃炎、疝气等小问题,都会被淘汰出局。
通过严苛的体检之后,还要通过相关航天要求的测试。那时的测试也很有时代的印记,飞行员们在测试之前,都要先和其他人朗读红宝书。
其中一项测试是晕机检查。也就是让飞行员坐上改装后的飞机去模拟太空中的失重飞行。测试飞机是经过改装的安-2。
测试开始之后,飞机在短时间里又是盘旋又是翻滚,还会忽上忽下。参与测试的人一会感觉身体很轻,一会又感觉有千斤重物压在自己身上。人会不同程度地发生鼻塞,黏膜充血,眼睛产生黑视,耳鸣脑胀等现象。
等所有项目完成之后,88个人只留下了33人。
这33人也不全都是最后的幸运者,专家组会根据他们的条件,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再对这33人进行一次筛选。
1971年5月,经过四轮筛选,专家组最后留下了20人。这20人可以堪称是当时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了,他们正式开始了预备航天员的生涯。
到这个时候,他们自然也知道自己将肩负着何等神圣光荣的使命。因为纪律要求,虽然他们很少说什么豪言壮语,但是他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戛然而止?
航天员选拔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更为关键的训练了。
1971年5月12日,空24师师长薛伦,空34师副师长李振军等人同时收到一封绝密电报。电报上要求他们马上放下手里的所有工作,必须在5月14日去北京空军招待所报到。
虽然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薛伦等人还是按时抵达北京。
5月15日,薛伦等人奉命参与一个秘密会议。到了会上,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他们来负责筹备航天员的训练工作。会议决定薛伦为筹备组组长,李振军负责政治思想工作。
他们的办公室被安排在空军学院,保密级别很高,直接归空军司令部领导,连空军学院的院长都不知道他们这一帮人的任务是什么。
接下任务之后,薛伦等人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们先是考察了在建设之中的四川西昌机场,还去北京航空学院请专家给航天员上课,讲授各种相关的知识。
眼看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航天员们也在挥汗如雨地紧张训练。但是突然之间,这一切都戛然而止了。
1971年11月中旬,“宇航训练筹备组”被解散,飞行员和工作人员们也全部返回各自部队或单位。
从70年开始到71年结束,不过短短1年多。随着项目的解散,大楼里人去楼空,一切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为什么“714”工程会突然停止呢?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事件,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我们国家当时科研水平、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国家还有多项卫星开发计划正在同步进行,拿不出太多的资金来支持载人航天。
综合考虑之下,不得不暂停载人航天工程。
虽然“714”工程因为种种原因戛然而止,但是他们所积累下来的大量资料,所做的各项实验和探索,都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暂时搁浅,中国载人航天的伟大征程却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此后,国家在“863”计划中确定研发载人飞船。
1992年9月21日,我国正式重启了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此时离1970年已经过去了22年。
虽然晚了22年,但是这一次我们的脚步更为坚定,更为踏实。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把杨利伟送入太空。
距离1970年,已经过去了33年。
33年前,航天前辈们的遗憾正在被一个个地弥补。
而更为辽阔的星辰大海也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
若觉得文章不错,请点亮右下角的“赞”和“在看”,在右上角为「八米外」设置星标,让腾讯接收到您喜欢本号的电波,彼此不再错过
战略互补号plus
本号致力于传播多元化观点,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点赞+在看,让好文绽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