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总该与父母“闹掰”一次
完全没有与父母冲突过的人,他的自我,可能从来没有机会破壳而出。
离家出走的出动
《奇迹》剧照
冲突的意义
孩子是否有冲动反抗父母、是否有勇气来表达对抗,这在过去,好像不是一个问题。如果让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回忆,童年经常是这样一幅图景:淘气的孩子跟愤怒的父母,彼此一顿乱喊乱叫,孩子迎来一顿拳脚相加,哭泣、愤恨,然后慢慢归于平静。
所以河合隼雄在解释家人的意义时说:
“也许,人这种生物,为了完成心灵的真正成熟,必须体验一下受到否定评价、憎恶、愤怒、悲哀等感情。就是在体验这种感情的过程中,作为无法割断的人际关系,家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当孩子进行这些情感体验时,如果大人的共鸣太少,大人和孩子的纽带就会被斩断。孩子长大成人后,心里那个未曾独立的幼儿状态可能一直存在。而他们体验和表达各种情绪的通道,可能也过早被堵住了。
《都挺好》剧照
现在我在工作中会面对一些“90后”“95后”的年轻人,他们作为“鸡娃”一代的成果,硬件条件都非常优秀。可是他们往往体现出过于温顺的特质,非常听话,对工作更多表现出“收到指令”的状态,而不是本能地提出疑问,所以不太容易把讨论推向一个更深的层次。
有时候我会问他们:“你父母里边,至少有一位非常严厉吗?”“你跟父母产生过冲突吗?”这似乎是奇怪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关心我们这些即将成为记者的年轻人,到底有没有与父母冲突过呢?
因为我心里有一个答案。完全没有与父母冲突过的人,他的自我,可能从来没有机会破壳而出。自我,是一个人感知世界的温度计。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每天都是妈妈直接告诉他,今天要穿多少衣服,当他自己生活后,他会发现,天气预报上的“26摄氏度”,他不知道意味着是冷还是热。难道一个孩子,不应该自己出门站一会儿,来感受一下,今天到底该穿多少衣服吗?可是现在的孩子,多数人每天是没有能够出门感受气温的那一刻的,那种大人不在场的逃离感。我们这一生,总需要一些“气口”,那是自我与外物发生碰撞的时刻;是在跌跌撞撞中,感受到自我独特性的时候。
《过春天》剧照
有几个“90后”年轻人跟我聊天,会提到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他们成绩优秀,因为知道这样才能满足父母的期望。他们没有跟父母闹过不高兴,因为父母给予的爱太多,如果不感恩,岂不是显得自己很差劲?他们也不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但对于生活本身,好像早就失去了热情。他们非常善良,也非常敏感,一点小事没做对,他们可能就觉得自己崩塌了。
父母把他们训练成了一台精密仪器,答题永远对,为人处世也体面周到。而那种无力感,在我看来,是童年时期就被压抑的各种情绪。我们这一代人,对粗糙养育我们的父母,可以自由表达不同。但是下边这一代人,父母给予了那么多的爱与物质条件,孩子似乎从小就懂得,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去真正与他们“抗衡”。父母用爱包裹起来的要求,太沉重。
《小舍得》剧照
“我不同意父母的想法,我可以说出来吗?”“父母一句无心的评价,让我很难过,我可以告诉他们吗?”“跟父母吵起来,会是我很糟糕的表现吗?”
如果这些问题问我,我会说:“孩子,大胆说出来吧。”你有这样的疑问,就说明你在感受自己的内心。
成长,不是在永远做“对”的事情。
成长是每一个人的独特体验,
是你之所以为你,
而我之所以为我的密码所在。
成长,是碰撞之后产生的奇妙解脱,
用力大喊大叫、发生冲突,
又带着眼泪重新抱住父母的时候。
许多愿意为青少年写作和绘画的成年人加入了这本杂志的创作。科学、游戏、哲学、文学、心理学、艺术专栏的创作者不断地输送着前沿的研究和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试图回应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困惑。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2023年《少年新知》订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