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变异病毒的肆虐,境外赴华人员的行前手续一直在加码,现在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终于出现了简化。17日,中国驻美国、西班牙、丹麦、荷兰等国大使馆相继发出通知,登机前的检测将“三取消一保留”。也就是取消登机前7天核酸检测;取消自我健康监测要求;所有乘客,不论接种灭活疫苗、非灭活疫苗、未接种疫苗,不再要求任何IgM抗体检测;保留行前48小时内“双核酸”检测。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布消息:5月20日起,取消登机前第7天的核酸检测,取消登机前7天的自我健康监测要求,取消所有IgM抗体检测。赴华检测均改为:起飞前2天内2家不同实验室交叉“双核酸”+1次抗原检测,其中第二次核酸检测须在起飞前24小时内。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发布消息:5月19日起取消赴华人员航班起飞前7天首次核酸检测;无论是否接种疫苗或接种何种疫苗均取消血清IgM抗体(含N蛋白)检测;取消对既往感染史人员(曾确诊新冠肺炎或虽未确诊但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肺部CT或X光检查要求。
所有自西赴华人员均进行“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无论是否接种疫苗或接种何种疫苗),即航班起飞前48小时、24小时内分别在同一领区两家不同指定检测机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航班起飞前12小时内在指定检测机构进行一次抗原检测。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5月18日发布消息:所有赴华乘客取消登机前第7日核酸检测,对所有人群(包括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已全程接种灭活或非灭活疫苗人员)均不再要求抗体检测,不再要求提交疫苗接种证明、《自我健康监测表》。所有赴华乘客须实施7天严格闭环隔观管理,请在登机前第2日(莫斯科CMD)、第1日(莫斯科ГЕМОТЕСТ)(例如:4月8日航班,须于4月6日和4月7日检测)分别在莫斯科指定检测机构进行两次集中核酸检测(以采样时间为准),均无需再进行血清抗体检测。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则发布消息:自2022年5月18日起,自丹麦赴华的未接种新冠疫苗或未完整接种的乘客,登机前需进行“双核酸”检测,不再进行血清抗体IgM检测。具体检测要求与已完整接种新冠疫苗人员“双核酸”检测要求一致,也没有起飞前7日首检。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通知:自2022年5月17日起(以赴华航班从荷兰起飞日期为准),驻荷兰使馆对从荷兰乘机赴华旅客登机前检测及健康码申请具体要求更新。拿英国小伙伴经常需要经荷兰中转回国来说,赴华航班起飞时间在17:00前的,登机前24小时内进行双核酸(PCR)检测;登机前12小时内进行一次快速抗原(antigen/Ag)检测。
赴华航班起飞时间在17:00后的登机前12小时内进行双核酸(PCR)检测。比前者少了一次抗原检测。中国驻荷兰领事馆的通知还强调:5月17日起,登机前检测要求不再与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挂钩,但仍请所有旅客如实申报接种情况。如完整接种新冠疫苗后申请健康码,距离最后一剂疫苗(不包括加强针)接种必须满14天。例如:最后一剂疫苗接种日期为1月1日,则最早的双核酸采样日期为1月15日。对于完整接种未满14天的人员,即使登机前所有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我馆也不审发健康码。
这些通知均表示此次登机前检测要求调整系根据疫情、病毒变异特点等因素做出的安排,将视疫情形势和境外输入情况动态调整。
根据疫情形势及时简化境外赴华人员的检测程序无疑兼顾了必要紧急的国际旅行和抗疫两者的利益。不过,对于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华人华侨和 留学生来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能雨露均沾呢?英国4月通货膨胀率从3月时的7%升到9%,达到自1982年40年来的最高水平。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期间,日常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上涨,其中近四分之三的涨幅来自于4月价格上涨了54%的能源。上个月能源价格上限调整后,一个典型的家庭现在平均每年要支付1971英镑电费和天然气费。
截至4月的过去12个月内,主要的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为:天然气95.5%;电力53.5%;汽车燃料31.4%;家具和装修用品10.7%;餐厅和酒店8%;食品和非酒精饮料6.7%。餐馆和咖啡厅所有出品也在涨价。此前为了减轻疫情对企业的打击下调到12.5%的服务业增值税在4月份恢复回原来的20%。一年前每升汽油平均价格为1.26英镑,4月升到了1.62英镑,是国家统计局记录的最高价格,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格兰特·菲茨纳(GrantFitzner)在谈到最新数据时表示:“随着能源价格上限的提高,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大幅攀升,4月份通货膨胀急剧上升。本月的增长约有四分之三来自于此。”他补充道:“金属、化学品和原油成本也在继续大幅上涨,商品出厂价格也在上涨。”成功帮助英国渡过08年金融危机的前英国央行行长金恩(Mervyn King)则认为英国在疫情期间的放水刺激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他表示:“央行去年的刺激措施是一个错误,错误在于,世界各国央行都非常自信,认为通胀将直接回落至目标水平。”
本月早些时候,英格兰银行预测今年晚些时候通货膨胀率将达到10%。它警告称,这种压力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率飙升。目前普遍预计,英格兰央行利率制定委员会将在6月份将银行利率上调至1.25%。财政研究所(IFS)警告说,贫困人士受到物价上涨的冲击最大,因为他们的家庭开支燃气和电力占比更高。最贫穷的家庭将其家庭总预算的11%用于燃气和电力,而最富有的家庭仅为4%。其称:“4月份,收入最低的10%人口实际通货膨胀率达到10.9%,比最富有的10%人口的实际通货膨胀率高出3个百分点。”关注生活水平的智库Resolution Foundation高级经济学家杰克·莱斯利(JackLeslie)表示:“没有人知道这些压力会持续多久,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政府必须在这场危机即将结束之际,为那些低收入家庭提供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支持。”财政大臣苏纳克对此评论说,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政府“无法完全保护人民”不受通胀上升的影响,但他正在“尽可能提供重要支持,并随时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据《泰晤士报》报道,除了早前已经宣布的给每户家庭200镑的补贴外,财政部官员正在制定给英国家庭一次性增加 300 英镑、500 英镑甚至 600 英镑 补贴,为家庭能源账单提供减价优惠,以及减税等的计划。智库 Civitas 发现,自 2019 年以来,NHS 对中国供应链的总体依赖度增加了两倍,现在每年向中国订购 62 亿英镑的医疗设备。Civitas 调查了政府救灾清单上的 228 种医疗物品,其中包括药物、测试、医疗设备和个人防护设备 (PPE)。
该团队发现,2020 年有 17% 来自中国,高于新冠疫情前的 6%。现在多达三分之一的医疗测试和诊断设备以及 30% 的个人防护装备来自中国。几乎所有医务人员使用的口罩(90%)、一半以上的手套(54%)和近 80% 的绷带都来自中国。Civitas 负责人罗伯特·克拉克说:“在疫情之前,只有 6% 的重要医疗用品来自中国,现在已飙升至近六分之一。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每年向中国支付超过 60 亿英镑进口基本医疗用品”。这家机构担心未来的地缘政治争端可能影响 NHS 的关键医疗用品供应。此前另一份报告发现,尽管一线员工人数保持不变,但新冠以来,NHS 的官员翻了一番。Policy Exchange 智库的分析显示,2 月份有 14,515 名官员在英国 NHS 和卫生部工作,高于 2020 年的 7,883 名。这些数字还不包括政府卫生部门,例如在疫情中变得更膨胀的英国卫生安全局。英国执政保守党一名资深议员,因为涉嫌强奸和性侵罪而遭到警方拘捕。伦敦警方证实,警方是在2020年接到举报,并经过了过去两年的调查之后,在昨天采取拘捕行动的。他涉嫌多次犯下的强奸及性侵罪行,则发生在2002年至2009年的七年内。被捕的这名议员年龄在50多岁,现在已经保释。警方并没有透露这位被捕议员的姓名,据信是一名没有在保守党政府中任职的后座议员。这名被捕议员还被控滥用公职以及违反公职人员的公众信任等罪名。
报道还指,目前共有56名英国下议院议员被指有性行为不端的问题。英国执政保守党首席党鞭哈瑞斯则表示,在这名议员接受警方调查期间,将不会返回议会工作,但保守党不会暂停其党籍,直到警方调查结束后再作出决定。Burberry去年实现了销售和营业利润,但在伦敦的表现仍然“疲软”。Burberry 报告去年收入增长 23% 至 28.3 亿英镑,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 38% 至 5.23 亿英镑。但公司表示由于公司依赖游客,伦敦市场仍然“面临挑战”和“疲软”。它说:“在强劲的当地需求和改善的游客流量的推动下,中东地区继续增长。我们的前景取决于新冠的影响和中国大陆消费者支出的复苏速度。”在纪念女王登基铂金禧年期间,伦敦地铁将会罢工,两个关键交通要点车站停止服务。RMT(全国铁路、海事和运输工人联盟)的地铁员工投票决定停止6月3日(星期五)尤斯顿(Euston)和格林公园 (Green Park)这两个车站的服务。罢工将持续一整天,将会影响途经这两个车站的Victoria, Jubilee, and Piccadilly线路服务。伦敦交通局表示,预计在行动期间,这两个车站将保持开放。这两个车站是参加白金汉宫附近庆祝活动的游客的主要交通站点。庆祝庆祝女王登基70周年期间预计大量游客涌入。一个月前,Netflix宣布十年来首次用户下降。周二,它宣布对加利福尼亚的美国办事处裁员。Netflix 表示,裁员是由于公司收入下滑所致。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业务需求而不是个人表现驱动的,这使得裁员特别艰难,因为我们都不想和这些优秀的同事说再见。”今年 4 月,这家流媒体巨头透露其在 2022 年前三个月失去了 20 万订户,并警告称预计下一季度将有 200 万订户退出。虽然 Netflix 在全球拥有 2.2 亿订户,仍然是市场领导者,但近年来随着迪士尼 Plus、HBO 和亚马逊 Prime Video 等竞争对手的到来,它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欢迎关注更懂英国的微信号
“英国大家谈”(ukdajiatan)
— The End —
文/刑天, 编辑/Yugi,
文章参考 The Sun, Sky News, Daily Mail
Metro, BBC, The Guardian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任意输入关键词
搜索你想要看的各种英国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