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最新一期的《军迷之眼》对我军主力轰炸机型轰-6K进行了报道。看完这其节目,南部战区空军飞行员孙陆宇中校说的一句话令笔者印象最为深刻,那就是:“在外交上抗议一百次,其实不如你轰炸机摇一摇翅膀”!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轰-6K在我国国防安全中定海神针一般的地位。而经过不断升级、改进后的轰-6K轰炸机在现代战争中完全可以做到一剑封喉,是真正意义上的岛链终结者。
孙陆宇中校是在珠海航展进行地面展示的轰-6K轰炸机的飞行员。参展的这架轰-6K首次展示了我军装备的某型空射高超音速导弹,这意味着我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意思的是,由于轰-6K和美军下一代隐身轰炸机B-21同属中远程轰炸机,而且两者的最大起飞重量、最大载弹量和最大航程也都几乎相同,再加上轰-6K亮相航展正值美军B-21即将亮相之际,显然我们有着向美军秀肌肉的意思在里面。可能有小伙伴会疑惑,轰-6K能和B-21比吗?人家可是隐身轰炸机啊。其实不然!如果你说轰-6K不能和B-2相比较,那是非常正确的,毕竟后者是真正的战略轰炸机,不仅隐身性能出色,而且最大航程和最大载弹量都要比轰-6K强。但是B-21只是中远程轰炸机,不仅定位和轰-6K一样,最大航程和最大载弹量这两项关键数据也和轰-6K完全一致,除了隐身性能出色,其它方面和轰-6K并无二致。笔者认为,对于中远程轰炸机而言隐身性能并不是必需品。现代化战争条件下,哪怕是B-2这样的隐身轰炸机,如果面对的是中俄这样的军事强国,至少在战争前期,也只能当做远程导弹的空中发射平台。而我们的轰-6K,虽然不隐身,但却有着远超B-2和B-21的远程打击能力。试想一下,直接在对手防区外发射空射高超音速导弹,不仅载机非常安全,而且打击时效性极高,导弹还无法被拦截。这打击效率不比B-21慢悠悠地飞到目标附近再投掷制导炸弹或者发射亚音速巡航导弹要高得多?这倒不是说B-21性能不强,而是能够发射高超音速导弹的轰-6K的远程打击能力是真的太强了。有博主根据轰-6K的机长数据(约36.3米)计算得出了其携带的这款高超音速导弹的弹长约7.3米,弹径约0.79米,弹重在3吨左右,最大射程在1500公里左右。轰-6K的最大航程约80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3500公里,也就是说轰-6K能够对最远5000公里外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美国关岛距离我国只有3010公里,也就是说,美军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内的军事基地都处于轰-6K的打击范围之内。甚至是美军位于印度洋上,距离我国4500公里的迪戈加西亚岛军事基地也逃脱不了轰-6K的精确打击。如果把载机换成具有空中加油能力的轰-6N,那么珍珠港也将在打击范围之内。这款高超音速导弹重量在3吨左右,轰-6K一次可以携带4枚,而我军目前轰-6K/J/N的数量超过了200架,也就是说我军具备了在极短的时间里发射800枚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试问第二岛链内有哪个机场、军事基地,或者是海军基地能够承受这一击。这也印证了孙陆宇中校的一句话:“在现代作战中,我们的飞机(轰-6K)完全可以做到一剑封喉”!可以说,我们的轰-6K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岛链终结者。反观美军的B-21,虽说在携带将于2023年服役的JASSM-XR隐身巡航导弹后也具备对5000公里外的目标进行远程打击的能力。但是JASSM-XR属于亚音速巡航导弹,飞行全程花费的时间至少5倍于高超音速导弹,打击时效性非常差,而且在面对中国“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防空反导一系的拦截时,导弹突防的概率也要低很多,整体打击效率无疑要差很多,不仅无法做到第一时间里打垮对手,甚至连打蒙对手都做不到。这就导致了世界军事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理论上更加先进的B-21隐身轰炸机的远程打击能力反而比不过非隐身的轰-6K轰炸机。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美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的拉胯,是它造成了B-21如今尴尬的境地。在之前介绍B-21的文章里,笔者曾经谈到B-21的三大优势之一就是具备网络中心战能力。而这项战力的核心之一就是能够使用无人僚机。虽然官方暂时还没有披露轰-6K是否具备使用无人僚机的能力,但是不用想都知道,如果空军有需要,无人僚机功能分分钟就能加上去。并且轰-6K的3人制机组其实是非常适合操纵无人僚机的。这也印证了节目中孙陆宇中校的一句话:“它(轰-6K)在不断地升级、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增加我们的弹型弹量......"有了无人僚机功能之后,轰-6K就能够在执行一些比较威胁的打击任务时,先使用无人机试探甚至摧毁对手的防空系统,为轰-6K下一步的行动创造条件。事实上央视曾经以CG动画的形式展示了轰-6K连续投放四架“砺剑-1”大型喷气式隐身无人靶机的画面,“砺剑-1”虽然大多数时候以靶机的身份亮相,但是其本身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通过更换载荷舱内设备的方式化身为电子战无人机或攻击型无人机。所以轰-6K使用无人僚机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有意思的是,在采访的最后,孙陆宇中校一句“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在某一届的中国航展上,我也能够驾驶着新一代的空中作战平台参与其中”表达了对轰-20的期待。细细品味这疑似画蛇添足的一句话,是不是感觉轰-20真的快要来了呢?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到群聊或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