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长高铁跨海大桥来了!浙北大爆发,苏南慌了
◎智谷趋势(ID:z gtrend) | 饶司机
它来了,它来了,全球最长的高铁跨海大桥来了!
11月30日,全长29.158km的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正式开建。
这座桥的建设难度,简直是地狱级。前期规划整整用了11年,总设计师都熬白了头。
你知道桥下的风有多大、浪有多高吗?看过钱塘江大潮的朋友,应该都懂。
你知道大桥周边环境有多复杂吗?一边是国家级的海洋生态保护区,一边是中国最大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稍微偏一点都不行。
你知道大桥的施工要求有多高吗?桥上跑的不是小汽车,而是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明显比港珠澳大桥更难搞。工期还特别短,要求48个月之内完工。
国家之所以倾注如此大的心血,是因为这座桥实在太重要了。往大里说,它是中国高铁“八横八纵”网络的关键节点。往小里说,它是贯通江南地区的生命线。
说起江南地区,就不得不提两大天团,苏南五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和浙北五虎(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
如果要问苏南和浙北谁更强?很多人都会选苏南,毕竟“苏锡常”和“苏南模式”概念早已深入人心。
但实际上,浙北地区这几年的发展势头更猛,经济吸引力更强。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浙北地区有38家企业上榜,苏南有31家。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第1、2、3、4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浙北有628家企业入选,苏南有475家。
根据各地统计局数据,2021年末浙北地区的常住人口比2020年末增加了62.4万,苏南则只增长了24.62万。
被苏南压了很多年的浙北,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嘉兴是一座容易被人忽略的宝藏城市。
它力压苏州、无锡、佛山和东莞,成为2021年全国唯一一个人口增量超10万人的普通地级市。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2021年全国人口总共才增加了48万人口。
当人口总量无法增长时,各城市就只能使劲浑身解数去挖别人的“墙角”,于是便有了风靡全国的“城市抢人大战”。
嘉兴新增的11.5万人口,原住民的后代只有不到1万人,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迁移过来的“新嘉兴人”。
嘉兴的新市民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非常高。2021年,嘉兴新引进博士983名、硕士4603名、大学生10.9万名。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23万人。
嘉兴对人才的吸引力为啥这么强?是因为它紧挨着上海吗?
是,也不是。
首先,我们得承认,嘉兴的发展离不开上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比如平湖(嘉兴代管的县级市),承接了很多上海汽车工业配套企业,2020年平湖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产值已达到220亿元,超过服装、箱包等传统优势产业,成为当地一号产业。
再比如嘉善县,曾经以木业为支柱产业,近年却成为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目前,嘉善30%以上的工业产品为上海配套,90%以上的工业投资直接或间接受上海影响而进入。
还有一个数据更夸张。过去五年,嘉兴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249个,其中有50%以上都是通过上海引进的。
……
但我们都知道,光有超级城市的辐射还不够,打铁还得自身硬。哪怕是天上掉馅饼,你也得找个大盘子,找准时机出动,才能接得到。
你看看帝都周边的城市,承德、张家口、保定和廊坊,哪一个混出了大名堂?它们2021年的人均GDP分别为4.77万元、4.2万元、4.03万元、6.5万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万元)。
客观上来说,这些城市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确实很难搞大拆大建。
其实嘉兴也遇到了这样的障碍,作为浙江省土壤最肥沃、平原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曾长期充当“长三角粮仓”的角色。所以,在改革开放前期,上海的制造业都转到“苏锡常”去了,没把小嘉兴放在眼里。
但是嘉兴人并没有躺平,而是充分利用本土资金、人才和资源,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激活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使得嘉兴农民的年收入达到43598元,比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还要高,冠绝长三角。
另一方面从小作坊开始做起,逐渐把制造业做大做强,搞出了纺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等六大产业,带出了颇具影响力的“嘉兴商帮”。
《2022胡润百富榜》中,嘉兴共有16人入选2022胡润百富榜,排名全国第16,超过了郑州、合肥、福州、武汉等省会城市!
等到嘉兴把产业基础打牢了,才有了上海大企业的“锦上添花”。既然深圳能够把东莞带入“万亿GDP、千万人口”城市行列,上海估计也能带飞嘉兴。
最近消息,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刚刚公布了全国第一批“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共5个城市当选,分别是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和嘉兴。
苏州和无锡都眼红的一项关键政策,居然被嘉兴抢走了。嘉兴越来越有“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的范儿了。
一说起绍兴,大家都会想起两样宝贝:黄酒和青瓷。
但实际上,当代绍兴最值钱的特产是上市公司。
根据@Data居士统计,截至2022年6月,绍兴境内总共74家A股上市公司,排名全国第16,强过武汉、天津、重庆、厦门、青岛等重点城市。
这74家上市公司,就是反映绍兴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
今年上半年,74家上市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934.08亿元,同比增长12.12%;其中39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这说明绍兴经济非常坚挺,没有被上海疫情拖下水。
74家上市公司中,有63家民营企业,占比高达85.14%,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集体企业较为弱势。这说明绍兴是真正意义上的“搞钱之都”。
据时代数据统计,这74家公司共来自20个行业。其中,工业机械行业居多,上市公司达到13家;其次是材料行业,有11家上市公司;第三是生物医药行业,有9家上市公司。这说明,绍兴的产业布局较为合理,既有承担基础功能的重工业,又有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时代数据统计,这74家上市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在研发方面的平均投入达到1.1亿元。其中,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的上市公司有20家。这很符合绍兴人的性格,要做就做第一。要知道,绍兴市两院院士总数已达到80人。
而且绍兴人搞研发,早就跳出了省域或国门局限,跟国际接轨了。
在《绍兴科创走廊发展规划》中,绍兴市政府提出:主动对接,全球排名前100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重点推进美国波士顿海外孵化中心、日本福井海外孵化器、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当然了,对绍兴这样体量的城市来说,不可能像北京、上海那样培养N个世界500强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来集中发力,培养细分领域的龙头。
据时代数据梳理,在74家公司中,有54家公司属于各个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占比超七成。
和绍兴一样,宁波也擅长把细分领域做到极致。
宁波目前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3家,其中单项冠军企业有45家,是北京和深圳的总和。
据《浙江日报》报道,自2020年以来,宁波已连续3年在“单项冠军企业榜”上保持全国第一。
从晚清开埠起,宁波就一直是全国有名的制造业基地。撑起宁波制造的底色是,分布在全市各地的12万家民营制造企业。
不过放眼全国,像宁波这样的工业大市少说也有十来个。可为什么宁波冠军格外多呢?
宁波干部胡汉平认为,在海量的制造业主体中,长出一群身怀绝技而又爱“钻牛角尖”的“扫地僧”。
早在2004年,宁波市政府就做过一次摸底调查,当时宁波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制造企业就有100多家。
到2020年,宁波的384家市级单项冠军企业中,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的企业有110家,占比29%;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的企业有262家,占比68%。
这些“扫地僧”虽然产品千差万别,但却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咬定青山不放松,专注研发几十年。
凭着20多年专注一根缆,在细分领域深海脐带缆市场占有绝对份额,东方电缆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20年度的单项冠军企业。
2009年,“东方电缆”现任总裁在英国留学期间,无意中看见了深海脐带缆,归国后就开始研发深海脐带缆,直到2017年才拿到第一个项目。这中间8年,只有不断投入,没有一分产出。
任何一次失败,都可能成为放弃的理由,可是“东方电缆”却坚持到了最后。如今东方电缆成为国内唯一能够制造深海脐带缆的公司,也意味着中国在这个细分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
宁波人有句老话,“外行不可去,内行不可丢”。
宁波企业家吴志光表示:“35年的创业实践告诉我,做企业就像撑伞,伞面撑得越大,应对狂风的能力就越差。反过来,只有紧紧握住伞柄,才可能在风雨里走得更稳更远。”
因为宁波企业“立根总在深涯中”,所以不仅不惧风浪,反而风浪越大,越发挺且直。
这几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供应链危机和俄乌战争,非但没有阻碍这些单项冠军企业前进的步伐,反而助力他们进阶。
2020年,全市384家单项冠军及培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达5511.54亿元,同比增长25.60%;利润总额596.95亿元,同比增长25.82%。
2021年,527家宁波单项冠军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达14.54亿元,是规上工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2.55亿元)的5.69倍;平均利润1.34亿元,是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0.20亿元)的6.88倍。
创新,是宁波人不变的灵魂。
晚清民国时期,宁波人就创造了百余个中国“第一”:第一艘商业轮船、第一家机器轧花厂、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味精厂、第一家灯泡厂……
如今,宁波人再次引领风骚,拿下全球产业链百余个单项冠军。
苏南和浙北地区的斗富比赛,已经持续了上千年。
除了定都临安的南宋一朝外,浙北地区似乎一直比苏南地区差一截。
水运时代,虽然苏南和浙北都处于京杭大运河沿岸,但苏南地区离“黄金水道”长江更近,与长江腹地沟通更方便,农业和工商业自然就更发达。你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都是苏州在前、杭州在后。
陆运兴起后,浙北地区还是吃亏,杭州湾天堑犹如一把利刃把浙北劈成了两半,杭宁绍南部又有大量的丘陵山区,严重阻碍了公路网和铁路网的建设,对制造业的发展颇为不利。
连港澳台同胞和外国企业家(甚至包括浙江籍华侨),都更倾向于投资苏南。比如说,中新工业园区落地苏州,台湾企业齐聚昆山,德国企业在太仓扎堆。
不过,外资的天量投资也给苏南带来了“甜蜜的烦恼”。
2006年时,苏南地区外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达到66.32%,外贸依存度超过100%。
其中,苏州市外商投资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达到55.9%,无锡达到40.99%;苏州外资企业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0%,无锡达到72.5%。
据“正解局”分析,苏南受到外界经济形势影响特别大。
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同当头棒喝,苏州企业出现大范围经营困境,开工率急剧下滑,正常开工数不到三分之一,出口降幅超过20%。
这几年,国际经贸摩擦升温,经济保护主义的盛行,给外向型经济的苏南带来了不小挑战。
在苏州,诺基亚工厂、韩国三星电子代工厂、硬盘生产商希捷科技等相继宣布关停、撤离。
据统计,2021年苏州、无锡和常州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69.9亿美元、38.1亿美元和30.7亿美元,在全国只能排第11、15和19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看似高大上的国际企业,典型如苏州的医疗器械产业,强生、富士、飞利浦等巨头云集。
其在苏南的主营业务却集中于生产加工环节,很难对本土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创新力不足。
过度依赖外资的另一后果是,苏州新兴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发展滞后,比重偏低,很难在短期内填补外资抽离后的空间。
相比之下,早年被外资冷落的杭州则闯出了另外一条路,培育了阿里巴巴、哇哈哈、农夫山泉、海康威视等超级民营企业,在做大制造业的同时也把互联网、金融、文旅等现代服务业带了起来。
在全国工商联正式公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杭州以41家上榜企业的成绩,打败了北上广深,位居全国第一。
在工信部发布的“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榜单中,杭州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上深。
在“新财富”杂志发布的《中国内地城市金融竞争力50强》中,杭州再次位居全国第四位。
很明显,杭州的产业结构比苏州更抗外部风险。
2016年至2021年,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比北上深广都高。仅2021年一年,杭州的常住人口就增长了23.9万,数值超过全国绝大多数省份。
如果照整个趋势发展下去,浙北地区很可能迎来千年以来的第二次良机,在经济和人口总量上超越苏南地区的良机。
参考资料:
1、《“2022中国企业500强”出炉 46家浙企上榜》,浙江日报,2022.09.07
2、《长三角城市上半年居民收入对比:哪个地方居民最富裕?》,奇怪月光,2022.10.27
3、《地级市人口变局:嘉兴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排名第一,目标瞄准万亿GDP》,21世纪经济报道,2022.08.10
4、《入选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为什么是“小城”嘉兴?》,每日经济新闻,2022.12.01
5、《越观察丨绍兴科创走廊发展规划发布,将给绍兴带来什么?》,浙江新闻客户端,2022.12.03
6、《绍兴74家上市公司半年报出炉,谁最赚钱?》,绍兴发布,2022.09.06
7、《A股资本地图绍兴篇:73家公司上市,市值逾八千亿》,时代数据,2021.12.07
8、《宁波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宁波晚报,2021.09.23
9、《宁波:以4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居全国之首,“冠军”成林背后秘诀何在》,浙江日报,2022.08.05
激情按压,柔情扫码
一个极有料的视频号
大家好,我是智谷趋势总编辑黄汉城,十万级畅销书《中国城市大洗牌》作者。最近我开了个人视频号,文字不方便说的,我们改在视频里聊,欢迎扫码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