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今日大雪:补以养身,勤以养志,静以养心

今日大雪:补以养身,勤以养志,静以养心

其他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有书聆音 · 主播 | 柠檬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当雪花随风潜入,园中的青竹被染白了枝条时,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就到了。


《月令七十二候解》中说: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作为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仲冬时节正式开始的标志。


这是一年之中阴气最盛的时节,也是顺应天时、富养自己的最佳时机。


此时的我们应读懂大雪的节气智慧,调养身心、与天地万物同频共振,安度生命中的“大雪”时光。



寒气方盛,补以养身


《遵生八笺》中说:

“仲冬之月,寒气方盛,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勿发蛰藏,顺天之道。”

岁至大雪,时值仲冬,云层中积累的寒气会逐渐下沉,最后化作漫天大雪,飘散于天地之间。


此时的我们,很容易会被寒气侵袭,阳气外泄。


因此大雪时节,一要注意保暖、去寒就温,避免被寒气所伤;二要切忌贪暖过度,导致体内阳气外泄。


最重要的是,一定顺应天地之势来调整饮食和作息,随万物一起蛰藏,富养好自己的身体。


1.“食补”养阳气


药王孙思邈曾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益寿延年,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大雪前后,天地封闭,不仅是万物生机封藏的关键期,也是我们进补滋养的好时机。


此时进补,不仅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身体畏寒怕冷的现象;


还能把各种营养物质所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阳气的生发。


所以老人们常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食补不等于乱补。


大雪前后,气温骤降,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变慢、消化能力降低。


此时进补,宜温补为主,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不仅能够温补阳气,还能养胃健脾,可谓一举多得。


2.“睡补”驱寒气


老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好的睡眠,不仅能够减少人体损耗,还能帮助人体补充营养。


崇尚“天人合一”的古人们认为,最好的养生,是顺应身体的修养之道,依照自然的正常运行规律来调整作息。


所以俗话也说:

“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


不过,大雪之后日出变晚、日落提早。


如果还按照以前“晚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很容易扰乱我们身体内的阴阳平衡。


因此,大雪养生,须顺应昼短夜长的自然规律,把作息调整为“早卧迟起”:


尽量早点入睡,并且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活动。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身体拥有足够的修养时间,也能避免我们被深夜的寒气所伤。




潜龙在渊,勤以养志


《礼记·月令》中说:

“仲冬之月……为充实之月,不可发泄者,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故也。”


仲冬之月始于大雪,这是个闭藏不发的季节,此时的万物以“潜龙在渊”的状态休养生息。


但闭藏不是为了终止,而是为了借用这段时间自我修整,勤勉积蓄、自我充实。


老话也说:“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


一分勤勉一分收获,在潜伏期足够勤奋努力、充实自己,爆发期才能收获满满、好运降临。


所以大雪时节,重在勤以养志,用勤奋努力,为未来的一飞冲天积攒实力。


1.勤能补拙,蓄养底气


曾国藩曾言: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资不是限制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懒惰才是。


骄矜怠惰,即使天才也无法成就大业;


身勤体快,就算是笨鸟也能一飞冲天。


西汉司马迁,以残缺之身亲访古迹,广交四方豪杰,最终编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明朝李时珍,以常人之躯游历山水,亲尝天下奇花异草,历遍天下名山大川,最终写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


曾国藩自己,以书生之身督训练兵,“以勤治事”练就湘军,最终从“天下第一笨人”逆袭为“千古完人”。


勤能补拙,古今皆是如此。


我们也只有在人生中的大雪时节,顺应天道、勤以为常,用不懈的勤奋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蓄养自己的底气。


2.勤能聚财,富养志气


老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没有人不憧憬诗和远方、向往更加美好的未来。


可惜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金钱的铺路,诗和远方的美好,就只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没有任何对抗风险的能力,都不用风吹雨打,稍有一点意外就会瞬间崩塌。


在饱经生活的摧残后,许多人志气大减,放弃了理想,随波逐流、听从命运的安排。


我们无法抗拒风险的到来,但却可以加倍勤勉、以勤聚财。


正如古人所说:“生死不由命,富贵全在勤。”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工作,定能在追求梦想时,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岁至大雪,不要让外在的“寒冷”消磨了自我的意志,而更应该以勤养志,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托举。




阴极阳生,静以养心


中国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


一候鹖鴠(hè)(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大雪之后,天气寒冷,连寒号鸟都被冷得闭上了嘴巴、停止鸣叫;


接着,阴气盛极、阳气萌动,山林间的老虎开始求偶;


再往后,马兰草一类的植物,也会受到阳气的影响,于皑皑白雪之中抽出嫩绿的新芽。


这是个死寂与生机交替的季节,也是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季节。


只有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的人,才能守得“阴极见阳生”,享受属于自己的暖春。


所以,在人生中的大雪时节,不如随天地万物一起放慢脚步、静待花开。


1.静心独处,保养精神


农谚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冬天的雪,由小到大,从群山到江河;仲冬的冷,由远到近,从野外到窗边。


这生机萧索的天地景象,给人以死寂之感,容易让人心绪不宁、情绪低落。


而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心为一身之主,心绪的波动,很容易导致精神疲惫。


《黄帝内经》上也讲:“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静心,能摒除多余的杂念;独处,能让自己与心灵对话。


静心独处,能让心绪稳定、心平气和,能降低精气神的消耗,使得精神收藏。


所以,大雪养心,最应该做的不是求助外援,而是向内求索、静心独处。


2.静坐读书,丰盈灵魂


《格言联壁》有言: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意思是说: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我们修心也离不开读书。


读书,是富养心灵的很好途径;静坐读书,则是冬季必备的养心良方。


大雪之后,寒意越来越浓,但就像诗中所言:“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这种迎面而来的寒意,反而能让人保持头脑的清醒,更适合读书学习。


而读过的书,将会化为骨肉、融入血脉,让我们见识到天地之宽广、众生之万象;


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广阔的胸襟以及更丰盈的灵魂,陪伴我们安然度过人生中的每个大雪时节。



《说文解字》中说:“冬,四时尽也。”


很多人都认为,冬季是四季循环的终点。


殊不知,在寂静的冬雪之下,蕴藏的却是勃勃生机。


只要熬过风霜雨雪的洗礼,就能迎来生命中的转机。


世间万物都是如此,于我们而言,亦是如此。


所以,大雪时节,补以养生、勤以养志、静以养心,以全新的姿态、以待春来。


最后点亮【在看】,愿你我都能于人生中的寒冷时节,富养好自己,余生皆顺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两陈皮一两金,配壶白茶养身心梁冬推荐 | 365个珍贵养身方,每天学一个,人正、心安、喜悦!陈韵金皮,新会小青柑~百年老树普洱,茶汤红润亮泽、柑香扑鼻,秋冬品饮滋养身心!加了艾草的养身运动裤,挺阔有型,温暖你整个冬天大雪:寒冷总是意味着,寒冷正在过去Nature:补充丝氨酸有望缓解糖尿病相关周围神经病变大杂烩周日大雪围城!纽约三大机场将瘫痪,道路交通中断…连江华男年仅38岁,勤恳工作5年却因意外此断送团圆梦!一家老小的经济支柱骤然离世,全家失去依靠。懒人饮食养身大法,坚持1个秋冬,气色越养越好!今日霜降:最快乐的养身,是贴秋膘相见恨晚的养身杯!1个顶3个,冬天用又暖又爽!康复修炼首选「古法八段锦」:补元气,增强免疫今日大雪:阅尽世间繁华,不如踏雪归​家梁冬推荐 | 24节气日历、365个珍贵养身方……大爱这份中式美学!中老年舞韵瑜伽 :强身健体,养身姿,提气质与这四种人深交:养识、养志、养心、养人养身之道,陕西小米特别懂!古训:多与高人来往,勤与能人共事,乐与众人分享,常与亲人相伴入职承诺年薪18万,实际收入9万多!法院判决:补足差额69500元余生最好的活法:早睡觉,勤读书,多存钱节气·大雪 | 大雪至,万物藏居家防疫攻略:补充蛋白质增强免疫力,全家都缺不了它皮皮虾:【硅谷创业者们的福地Buck's】在快节奏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这果子真神奇!心事重、睡不着的人吃一点,养心补血又健脾,非常好!破壁机不再落灰,这几个食谱用起来,简单、营养又养身七个2023必看跨年演讲:世界正在悄悄奖赏,勤奋厚道的人。24节气日历、365个珍贵养身方……大爱这份中式美学!李大眼:我们都是神农的后裔我在Krefeld (2)我在Krefeld (1)孩子就是不听话,怎么办?结合黑脸和白脸的教养心法​抗原试剂盒已排单到明年;马斯克将卸任推特CEO;小米开启年底裁员:补偿N+2;本年度最后一次油价下调丨邦早报明日大雪丨生起炉火,烤透世间清寒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