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代地标铸造“国家名片”
《大国建造》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延伸了自《大国崛起》之后的“大国系列“,继《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一起,共同构成了以“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大国交响曲”。《大国建造》第二季,延续了“探寻建筑工程的奇迹”的构思,选择新时代十年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工程,以“因势赋形”“地下之弦”“民生之基”“铸冶荣耀”“聚能追光”为主题,选择了近40个重大工程项目,其中既有带“最”概念的超级项目,也有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集中呈现更绿色、更科技、更智慧的大国建造理念,展现大国建造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所呈现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形成了凝聚时代精神的国家名片。
从古到今,建筑可以说都是时代的史诗。建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并不是冰冷的存在。歌德曾经说过,建筑是流动的音乐。本季的《大国建造》,展现的正是时代流动的音乐主旋律。我们看到了占地面积近82万平方米厦门新会展中心,超过18万吨钢结构纵横而成的闽南大厝,在千年众望中,展望未来、呼唤回归;我们看到了建设者在人类生存最极端的高海拔、低温、缺氧条件下,建设青海玛尔挡水电站,为人民带来光与热的福祉;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峡谷之王的天山温宿大峡谷中,一座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巍然挺立,这座相当于80多层楼高的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世代梦想;我们看到了正在建设的珠海未来新地标双子楼,在智能焊接机器人的帮助下更好更快地实现“高楼万丈平地起”的奇迹;我们还看到了用十年时间建造的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为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充沛的热量……纪录片所呈现的这一切,都是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现代化奇迹的缩影,是中国人民奋斗精神、追梦热情的写照,也是中国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和体制优势的集中体现。正如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言,建筑是“文化的记录者,历史之反照镜”,从五集纪录片中,从那些建筑奇迹中,观众听到的正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脚步,看到的也是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
《大国建造》第二季所选择的“建筑”案例,无论是来自南海之滨还是来自西北高原,无论是处在繁华都市还是处在高山峡谷,都体现了摄制团队对所表达主题的执着坚守。他们历时5个月、跨越10万公里,克服千难万难、千险万险,采用4K超高清拍摄来达成最好的影像呈现,以航拍、高速摄影、水下摄影、360度全景、穿越机拍摄等各种可能的技术手段,完美表现了一座座超级工程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奇观,突出了这些不同风格、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巨大建筑工程的典型性、代表性、现场感。闽南大厝的长空展翅,都市双子塔的迎风而立,千米高坝的横空出世,都在视觉传达的壮美和文化气质上对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观看震撼,而那一横一竖的结构、一砖一石的细节,也深度解读了这些建筑的工程元素和科技含量。建筑奇观、技术含量、时代记忆,使这部纪录片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录价值和观赏价值。
作为一部具有人文追求的纪录片,本季《大国建造》不仅记录建筑和建设,同时更是记录建筑中的人。所以,我们从纪录片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建设者”,既有建筑的规划师、工程师、设计师,也有许许多多普通工人、普通市民、普通关联者。作业面上的蜘蛛人谭培伟,阿克苏做手抓饭的阿布力孜夫妇,厦门新会展中心项目建设负责人孙德畅,广州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项目经理张美飞……一方面纪录片呈现了他们的专业性、奉献精神和敬业态度,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他们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他们感受到的大时代冲击和使命感。这一个个人物,就像纪录片主题曲所唱——“赤子的心,青山看见”。在这种展示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也大多呈现出一定的个性,有的热情洋溢,显示出青年一代的青春朝气;有的老成持重,表现出更多的东方智慧;有的幽默风趣,刻画了当代工人的生动活泼。这些人物为纪录片注入了中国建造的温度,使这个关于建筑的纪录片有了人间烟火气,有了血肉丰满的感染力,也正如古人所说, “人与天地并立为三,非天地无以见生成,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 。天地人、天时地利人和,借人而化育了这一个个光辉熠熠的国家名片。
作为一部纪录片,本片中风格上体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浪漫主义抒情气质。这不仅体现在满篇带有诗意和文采的解说词上,像“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燕尾归脊寓意远方的游子总会在春天归来”,“江苏淮安,张开羽翼,仿佛500年前吴承恩在这里写下的《西游记》未完待续”,“百年一沙,绽放出一朵未来之花”等等,文字与画面,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同时更体现在那些充满意境和韵味的影像和运动画面中,朝云夜雨、暮鼓晨钟,蓝天白云、天高风轻,沧海落日、月明星稀这些特殊的自然转折点,结合作品中的建筑轮廓、建筑造型、建筑寓意和建筑中的那些顶天立地的劳动者,共同创造了一种诗的意境,一种意在言外的表达,一种对祖国如画、生命如歌、时代如奔腾不息的江河的赞美之情。虽然我们还期待纪录片能提供更有时间流动感过程更丰富的故事过程和现场细节,期待更深更多地解读那一座座辉煌建筑背后的专业秘密和技术奇迹,但是我们依然会被这种大气磅礴、诗情画意的审美风格所深深感动,而纪录片中的一座座建筑工程则成为了留在我们心目中难以忘怀的中国名片和时代纪念碑。
(作者:尹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