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看到合订本
★ 关注备份号防失联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文丨漫天雪
疫情三年,到了翻篇的时候。网友们翻出了许多专家在这三年中曾经说过的话,发现有人像变色龙一样,在每个阶段都身段灵活姿势优美,现在“合订本”一出,才发现他们光着腚。
人们要求前后一致,这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人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你不能说A是非A;不能一会儿说因为A,所以B,一会儿说,因为A,所以不能B。
如果一个人面对同一件事情,给出前后矛盾的解释和结论,那么要么有一个是错的,要么全错,不可能全对。假如他现在并没有说以哪个为准,仅从学术角度考量,他至少是学问不精,昭告自己的观点不值得被严肃对待,由此丧失信誉,失去了一个严肃的科学家的声誉;若从动机衡量,就已经不能担当科学家这个名号,而大概率变成了投机分子和宣传家。
因为科学家的上司就是科学,不是别的。
比方说一个经济学家,假如他说,货币扩张是错的,但是每年扩张3-5%却是有利的;或者说,价格管制是不对的,必要时还是要管制一下。那么你就可以认定他不是一个严肃的经济学家,他实际上已经否定了经济学,在受政治动机的驱使而沽名钓誉,。
其他科学,当然也是一样。
逻辑一致对于科学至关重要。一个人若前提错了,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只要他逻辑一致,至少说明他错得真诚。但是一个人若在同一前提下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那他就不仅错、而且坏了,就是辱没科学了。假若他再在某种力量加持下不允许质疑,那么仅从这一点,就可以判定它不科学。因为真正的科学,不仅从来不怕质疑,而且欢迎各种质疑以验证自己的正确。
当然,我们自己也不能逃避“合订本”质疑:你们谁敢把自己这三年来的观点都搬出来,看看有几个人前后一致的?
我们敢。经济学敢。
之所以敢,是因为经济学有一个根基:财产权。我们所有的讨论,都是从私产原则这一永远不能背离的伦理准则开始的。只要正确理解了私产原则,就有坚实的“锚定”,跑偏不了的。
从一开始的戴口罩、对口罩实施价格管制,一直到现在回归正常后个人生活如何安排,我们反复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守根本性的私产原则。一个人只要在产权范围内行事,即不侵犯他人财产权,他可以做任何事。
因为价值是主观的。事实上说价值主观,本来就是赘述,只要说价值,当然就是主观的。因此风险判断,永远是个人的事,不能进行统一规定。即便一个病,明天就要死,也不是限制人们自由的理由。
我们将这个原则贯彻始终。所以我们不怕“合订本”。
正因为我们坚持私产原则,因此我们不是(被污名化了的)“躺平派”。我们也多次重申,一个人、一家企业或机构、一个社区,如果按照私产原则对防控做出严格的要求,外人无话可说。
一个人害怕病毒感染,不出门,谢绝一切来访,谁不戴口罩就不跟谁交往,有什么问题吗?完全没有。一个养老机构,老人们身体羸弱,即使没有疫情,产权人也要求必须测温戴口罩,有什么问题吗?也完全没有。
任何行动皆有成本,你做出这个决定,自我负责即可。即使现在告别健康码了,有些商家还是要求你扫码才能进,有什么问题吗?没有。那是他的财产权。他之所以不会这样做,是因为可能会面临顾客的杯葛,大家就不愿意去了,他的利润下降了。
市场经济就是这样一种经济体制:你有完全的个人主权,在产权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利润机制在时刻提醒你,你的偏好在多大程度上无视了他人的愿望。它的好处是明显的:只要你在乎利润,你就得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他人偏好的方式增进自身的利益,由此打造一个交换合作共赢的美好社会;如果你不在乎,只要你认为代价可以承受,那就可以径自偏离主流社会的轨道,追求特立独行的个性化生活方式。
正如米塞斯所说:
人类的进步大都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从一小部分人偏离大多数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开始,直到他们的行为最终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接受,从而形成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如果将权力赋予多数人,让他们规定少数人可以想什么,可以谈什么,可以做什么,那么,人类的一切进步都会就此中止。
所以我们一直反对的是:因为一部分人的偏好,把另一部分人封在家里,让他们无法自主判断风险满足自己的价值偏好。一个人不应当把自己的偏好凌驾于他人之上,更不应当要求所有人服从统一的安排。
一切交给私产原则,就好了。私产原则是我们社会得以维系和存续的根基。哪里奉行了私产原则,哪里就自由交换、和平合作;哪里违背了私产原则,就必然矛盾冲突不断。
希望通过这三年,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也不枉我们经历的苦难。
有人总是对强大的力量充满崇拜,希望它规划一切。他们不理解私产原则,进而错误地认为,一旦实行私产原则了,那不是没人管了,任由病毒肆虐了?
这种错误就跟说“自由就是为所欲为”一样粗劣。自由当然不是为所欲为,自由就是财产,就是在私产原则之上的自我负责。
事实上,在私产原则下,可能会有比公有之下更严的规则,惩罚也更迅速而严厉。那不是因为其他,只是因为那关涉产权人的利益。
例如一条道路产权明晰化了,产权人会允许你在他的道路上飙车、酒后驾车吗?
当然不会。
他会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手段,防范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一旦他不这样做,路上全是杀手,谁还敢上他的路?一旦客流量减少,他的道路价值和收益就下降,路边的房子租售不出去了、广告没人投放了,面临的将是巨额亏损和投资失败。
私营的保险公司也会利用“价格歧视”的办法约束相关人员。他们会进行背景调查,实行风险池的严格划分,避免保险中的再分配现象。例如你有飙车、酒驾、频繁交通事故的历史,你的保费将会提高,而那些安全审慎的驾驶员,会享受保费优惠。
当然,这也不妨碍另外一个人,我就是要建一条允许飙车的道路,提前约定,责任自负。这同样是他的财产权。
重要的是两点:第一,这都交给消费者自愿选择,没有强制。第二,市场会在利润和竞争机制的指引下,自动发现一种最佳的规则,无法满足多数消费者偏好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
而一旦这条道路公共化了,那么公共道路的临时代管人,就必然从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去设定一条统一的规则,强制所有人遵守。至于这条道路到底价值几何,消费者到底偏好什么,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因为那跟自己没多大关系。这时候人们就别无选择了,什么是最好的规则,也不知道了,因为人们没法通过自愿行动表达真实的偏好了。
所以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公共,必然一刀切,只看从哪里切;公共的,无自由。
这跟疫情防控,是一模一样的道理。现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我的身体我做主;我开的餐馆,要不要继续采取防控措施,交给消费者的真实行动和金钱投票去检验,我的财产我做主。许多人现在非常恐慌,自行把自己再封一段时间,避过高峰期,没问题,经济学不持意见。
不要放大恐慌,行动展示偏好。许多人说现在国家不管了,好怕怕,无症状感染其实感染很严重,云云,但是一说下馆子,跑得比谁都快,说明他其实不怕。
就像我的泰山大人,昨天说,今年过年,要不你们就不要回来了,现在这没人管了,病毒传染得厉害。然后就提着保温杯去老年中心打麻将去了,那里面可是熙熙攘攘全是高危人群。你要是真的年三十还没回去,他会一个接一个电话:咋回事啊,饺子都凉了!
题图:Nikolo Balkanski
欢迎扫码识别或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米塞斯《人的行动》精·读·训·练·营,现价:365,每多100人涨价一次。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