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不掉的碳排放咋整?干了行吗?
一想到伏特加,你一定会条件反射般想到那燃烧喉头的灼热感。这种被称为是“燃烧的水”的烈酒,据说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蒸馏酒。现在,每年都会有 45 亿升的伏特加,灌进地球人的胃里。
在曼哈顿的一家叫“Bathtub Gin”的地下酒吧里,酒鬼们同样爱喝这款酒,但他们喝的可不是一般的伏特加,而是“空气伏特加”。
传统伏特加一般是用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蒸馏制成烈酒,最后兑水。这个过程不仅会产出碳排放,还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大概 35 升水只能制 1 升蒸馏物。
而“空气伏特加”,则仅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反正最终就是乙醇和水的合成,科学家开始想办法了。
空气伏特加丨kingssleeve.com
首先透过电解将氢气从水中分离出来,释放出氧气,然后将氢气与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一起送入“碳转化反应器”系统,就产生了乙醇。最后再与水结合,就变成了“负碳”伏特加。
地球人为了低碳,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说完喝的,我们也说点吃的。
去年,中科院还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为淀粉,取得了国际意义上的突破性进展。一时间,人们戏称“用空气做馒头”、“未来吃西北风就能饱”。
论文已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丨《科学》
又做酒,又做馒头,这听起来是要做成一桌菜?但这些人为固碳背后的“厨艺”可不简单。
用空气做馒头
让二氧化碳重新进入碳循环
人为固定二氧化碳,有几种常见的路径。一是将碳捕捉后,封存在地底、海洋深处,一个字概括就是“堵”;二是将二氧化碳通过生物或化学过程,再转化成其他化学品的方案。
这里不得不提中科院曾提出过的“液体阳光”概念:利用光电催化等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等绿色燃料,完成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与存储。
在这个过程中,“面目可憎”的二氧化碳就相当于重新进入碳循环。“堵”不及“疏”。
在这里面,甲醇还大有用处呢!甲醇如果进一步经过各种生物化学催化,还能转变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淀粉,关键是从合成速率到效率上都远远超过当前的农耕水平!
而这,便是去年中研院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为淀粉的创举。既回收利用了二氧化碳,又能拿来生产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粮。
利用人工途径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丨中国科学院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目前主要由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二氧化碳和水转化而成。自然界的淀粉合成与积累,涉及 60 余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
中科院马延和团队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 11 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
按照目前技术参数,理论上 1 立方米的生物反应器,每年可以生产相当于五亩玉米地年产量的淀粉。
未来,不知道科学家们还会把二氧化碳拿去做成什么吃的呢。
人为固碳只是看起来很美?
先别太高兴,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并不能让人马上就能吃上馒头。
只有人工合成淀粉的经济可行性,能与传统农业生产比肩甚至更高,才有可能让工业车间生产模式完全取代植物原料的提取,节约耕地和淡水资源的同时,降低人类生产对地球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再说说世界上最大的碳捕获工厂 Climeworks 所做的尝试。他们在户外架设了直接空气捕获(DAC)设备,远看就是几个塞满风扇的集装箱。
当风吹起附近地热发电厂喷出的蒸汽云团时,这些“集装箱”就会发出轻柔的嗡嗡声,开始抓碳。丨climeworks
思路很简单:既然二氧化碳已经多到用生物固碳手段也搞不定,那直接把它们“抓”起来呢?
原理也很简单:风扇将空气吸入后,机器内的高选择性过滤材料再吸附二氧化碳。等“吸饱”之后,风扇会关闭,同时收集器开始加热到 80 至 100℃ 之间,高纯、高浓的二氧化碳便被释放并收集起来了。
之后,他们再将抓来的二氧化碳和水混成“汽水”,打入地底等其钙化成石头。这个方案比较安全,它不像种植森林那样,在变暖的地球上会因为腐烂、砍伐或燃烧来释放碳。一旦碳变成岩石了,它就去不了任何地方了,不存在二氧化碳泄漏风险。
但就目前来看,DAC 捕碳架设成本高,但效率偏低。果壳算过一笔账:Climeworks 年吸入量仅为 4000 吨,想要阻止全球变暖,到本世纪中叶,每年需要从空气中清除 100 亿吨二氧化碳……相比起来,简直杯水车薪。
现实是,过去几十年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大致有 54% 被自然过程所吸收固定,剩下的 46% 则留存于大气中。
再具体到中国,低碳转型、双碳目标是我们作为负责任大国坚定不移的战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表示,中国的碳中和需要构建一个“三端共同发力体系”:
三端共同发力体系
电力端:电力 / 热力供应端的以煤为主应该改造发展为以风、光、水、核、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和非碳能源为主;
能源消费端: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用能以绿电、绿氢等替代煤、油、气,水泥,交通用能、建筑用能以绿电、绿氢、地热等替代煤、油、气;
固碳端:不管前面两端如何发展,在技术上要达到零碳排放是不太可能的,真正要做到“零碳电力”也只能寄希望于遥远的将来。因此,我们还得把“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用各种人为措施将其固定下来。
因此,“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在未来尤为重要,虽然这些都还在探索阶段。
技术和认知都要从 0 到 1
碳才能从 1 变 0
丁仲礼院士总结,从现阶段看,只有生态系统固碳才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系统固碳的重点在于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一在于保育,二在于扩大面积。
用生物固碳,依然还是基本盘。在这方面,我国在自然碳汇禀赋方面具有优势。
就像视频中楼博士说的,“只要愿意干,就能干得好。”
但面对自然环境,我们同样需要未雨绸缪,发展科研,将实验室的成果落地,真正为人所用,切实保护环境。目前,通过 CCUS 技术固碳,还在等待技术突破和落地应用,从“0 到 1”的技术突破,都是为了“从 1 到 0”的去碳。
技术探索上的低碳,需要坚持;个人行为上的低碳,同样需要坚持。眼下,将空调调高一度,选择绿色食品、绿色出行……都是切实可以减少碳排放的行为。
你还知道哪些低碳生活方式?丨图虫
如今,各种绿色生活平台、“碳普惠”平台层出不穷,通过低碳行为记录,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低碳展现在人们眼前。
比如,我们熟悉的蚂蚁森林,就用“绿色能量”作为激励,通过远方的一棵小树、一株海草、一平米保护地……让网友们参与低碳生活更有成就感,提升“低碳意愿”;同时也通过开放合作,不断丰富低碳生活场景,让网友们更方便、也更容易坚持“低碳行为”。
你的每一次低碳行为,都有机会成为远方的一抹绿色丨蚂蚁集团
在“意愿”和“行为”提升的同时,正确的“低碳认知”也不能掉队。要想调动人们在“吃穿用住行”都有环保意识,科普低碳行为的基本原理,讲清这样将能促成什么改变,是重要的一步。
于是,秉承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低碳、如何做好低碳的初心,果壳联合《科技日报》和蚂蚁森林,共同推出低碳科普项目“低碳实验室”,通过“楼博士 Dr.low carbon”的讲述,从现实生活中一个个小而具体的场景入手、科普低碳概念、提升公众低碳认知、积极倡导低碳行动。
比如,你知道节约一碗饭,能省多少碳么?如果每人节约一度电,能有多么客观的规模效益么?绿色出行为什么很“行”?火出圈的“个人碳账户”到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楼博士都可以给你答案!
当“低碳”不牺牲个人生活便利,不阻碍社会健康发展,这个概念就自然会从认知和意愿,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为。
这样,通过种树育林、科技进步、个人行动共同发展,我们才能响应国家号召,在 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
这一切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大到产业转型、国际竞争力提升,小到个人生活观念、消费行为的升级,改变正在悄然发生。未来还会有哪些新鲜的低碳趣闻?我们一起期待。
参考文献
果壳商业科技传播部出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