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奔驰宝马造电池,给世界500强「碳清零」,中国企业的碳管理生意经|数字化的秘密

为奔驰宝马造电池,给世界500强「碳清零」,中国企业的碳管理生意经|数字化的秘密

公众号新闻
在“双碳”巨大的“绿色蛋糕”面前,数字化成为建设零碳园区的加速度。


文|包校千
编辑|石亚琼
来源|数字时氪(digital36kr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双碳”大幕徐徐拉开,超千亿资本竞相涌入一个新赛道——零碳产业园。
近一年时间,包括天合光能、港华智慧能源、金风科技、西子洁能、嘉化能源等,无一例外地选择在市场爆发的前夜,押注下一个风口。
2021年,中国超过103亿吨的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7%,接近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其中,有31%的碳排放量来自2.5万多座的产业园区。
当工业制造领域全面脱碳的趋势已成定局,自然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型企业愿意躬身入局了。
也是在2021年,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工。这一概念的提出者——远景科技集团,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每年实现一亿吨的碳减排,并创造三千亿绿色新工业产值和十万个绿色高科技岗位。
对于零碳产业园,远景并不掩饰自己的目标:未来十年在全球落地100个零碳产业园。预计减碳超过10亿吨,相当于日本全国的年碳排量。

2022年,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投产,雄心壮志的背后,外界也看关注远景如何帮助园区做控碳和减碳,又如何兑现净零排放的承诺。


让“碳账本”透明可见

在碳中和道路上,在华世界500强企业走在了最前列。

今年8月,全球Top20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位于上海的张江生产基地,取得了该行业在中国的首个碳中和工厂权威认证。

张江生产基地于2002年建成,并在2011年扩建。这里是勃林格殷格翰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生产中心之一,而它的脱碳工程长达8年。

按照张江生产基地的脱碳顶层设计,工厂围绕能源使用、生产制造和物流管理等方面进行基建层面的脱碳改造。

比如,工厂增设了热泵机组回收冷水机组产生的热量,每年节约了2000吨左右的蒸汽消耗,减少280吨的碳排放;成排的太阳能光伏板铺设在厂房屋顶上,为工厂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

截止2021年底,张江工厂的能源效率较2014年提高了77.01%,累计减少了3100万元的能源费用,收益远远超过了脱碳项目750万元的投入。

不过,接入可再生能源还不足以支撑工厂的全面脱碳。“虽然欧洲药企特别关注ESG,并做了很多措施,但不同于钢铁、化工等流程制造业,生物制药企业更需要系统化的碳管理工具和方案。”远景碳管理业务总经理孙捷如是说。

2021进博会展台,孙捷现场介绍远景“方舟”碳管理系统和魔奇充电机器人

2021年底,孙捷卸任了远景和道达尔合资的分布式光伏公司CEO一职。这位常年和下游终端企业市场打交道的公司核心人物,在绿色能源和碳管理领域的经验达15年之久。

从远景起步于风电到布局分布式光伏业务,再向智慧能源管理和碳管理平台拓展,每个“从0到1”的背后,也都有他的身影。

作为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他在去年被调遣至远景智能,负责建立和发展远景智能的碳管理业务,这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双碳之后,行业都将看到这个未来巨大的增长点。以前瞻性著称的远景,不希望放过对于新业务的探索。

“数字化是低碳工厂升级为零碳工厂的重要基础设施,”孙捷表示,远景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帮助工厂建立一套可供追溯的数字化碳管理体系,“这恰恰是制造类企业普遍缺乏的。”

换句话说,远景首先通过数字化帮助解决企业碳排放的监测过程难以量化的痛点,提供一套透明、可视的“碳账本”。这套数字化零碳管理系统,被命名为“方舟”。

孙捷介绍,“方舟”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对价值链碳足迹的实时追踪,测算出企业需要减少和抵消的碳排放量。通过智能物联和数字化技术,远景帮助企业实现了这一点。

张江工厂是远景在生物制药领域拿下的第一单。数字化转型被这家百年药企提上了战略高度,二者观念上的一致性,让远景省去了大量的前期沟通成本。远景只需要向对方证明数字化能带来哪些肉眼可见的效益。

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的光伏屋顶

根据双方在今年4月签订的合作协议,远景主要从盘查、减排、抵消和认证四个维度帮助张江工厂实现近零排放。

物联是第一步,也是远景智能的优势所在。基于AIoT的思路,远景把工厂各类表计设备、减排项目等数据和信息接入到EnOS智能物联平台上。

EnOS是远景自主研发的智能物联平台,最早亮相于2016年9月。过去6年,它在全球连接和管理超过2亿台智能设备和约400GW能源资产。“方舟”系统正是基于这一数字化平台开发的应用。

起初,EnOS通过动态数据的实时捕捉和分析能力,帮助“五大四小”运营风电场,提高发电效率。随着集团业务延展,平台陆续接入了光伏、充电、储能等设备,远景宣称EnOS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资产管理平台。

在张江工厂控制室内,“方舟”系统按照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排放指标分解、场地碳管理、能源追踪等脱碳流程,对能源设备的碳排放数据以及碳减排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

这一步,是工厂碳管理从物联到数联的过程。

EnOS实时监测园区内的能耗和碳排数据

孙捷表示,EnOS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数据进行洞察,形成针对不同场景的算法和策略,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从最初的新能源资产管理到如今的碳管理,远景遵循的都是类似的思路,来实现从数联到最终的智联。”

基于张江工厂的案例,远景在今年10月又把这一模式复制到了法国圣戈班集团在苏州的磨料磨具工厂和元气森林位于都江堰的气泡水工厂。

在行业内,尽管远景率先提供了数字化平台和工具,不过以孙捷对国内企业的观察:“客户不会轻易为一套SaaS软件服务买单,因此远景必须基于‘方舟’挖掘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对外输出一整套零碳解决方案。”


良币驱逐劣币

座高排放工厂要实现100%的可再生电力转换,仅通过接入绿电还远远不够。在勃林格殷格翰的张江工厂,远景以合同交易的方式帮助其从天津某太阳能发电站采购了电力绿色权益证书(简称绿证)。

绿证,即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所发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每一张绿证的产生,就意味着有1000度(1MWh)可再生能源电力已经上网或就地消纳。

由于国内的绿证交易目前没有交易所和交易平台,企业的购买途径只能通过场外交易。“不过,远景提供的价值绝不是单纯的撮合交易,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确保相关权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远景碳管理业务总经理孙捷强调。

一方面,由于绿色权益的购买渠道鱼龙混杂,导致绿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难以辨别,吃亏上当的例子数不胜数。

另一方面,话语权决定了定价权。当市场的天平倾向于卖方市场,只有少数既懂行、又有大量需求的企业客户,才有机会以更高性价比拿到现货。

针对这两大痛点,远景把这项服务纳入到给企业的整体碳管理解决方案中,一是帮助企业避坑,二是降低采购成本。孙捷表示:“在此过程中,既能让远景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又能让服务价值得到企业的认可。”

充足的绿色权益货源是远景提供这项服务的基础。这与远景EnOS 平台接入中国50%以上的风电资产和30%以上的光伏资产有关。“使用EnOS 平台的‘五大四小’发电企业本身也希望通过远景来帮忙销售绿色权益给终端客户。”

通过上游触达绿电资产,下游承接各类客户需求的能力,远景目前已经为苹果、宜家在华的大量供应链企业提供绿色权益交易服务。

孙捷表示,为了提高远景在绿色权益交易方面的专业性。早在2019年,远景就与国际组织RE100展开合作。今年3月,远景又被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评为金牌解决方案提供商。此外,远景与全球三大绿证签发机构I-REC、APXTIGR和GEC也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为了确保企业购买的绿色权益不会被重复计算或重复售卖,数字化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以前,企业花费200万买的就是一张纸,不知道是否被权威机构认可,现在他们不仅可以在方舟系统上下单、查询,全程追溯,还能对绿色权益进行分发。”孙捷介绍,“方舟”碳管理系统既支持管理购买的绿色权益,还能追溯绿色权益的“前世今生”,确保绿证货真价实。

把众多散户需求集中起来,在市场上拿到更低的价格、真实的货源,再通过数字化系统进行交付和管理。“绿证可以这样做,以后绿电也可以这样做,碳信用采购也可以这样做,”孙捷告诉36氪。

孙捷以今年为国际某零售巨头在华的300家供应商采购的100 万张绿证为例:“原来企业最头疼的不仅是怎么买的问题,还有怎么分配和管理绿色权益的问题。现在他们可以按照供应商实际申报的数额按需分配、实时核销,解决了传统方式量化难和过程不透明的问题。”

他承认,虽然在早期阶段,即便没有数字化,企业也能通过购买绿证来中和碳源,“但是数字化的价值在于存真去伪,同时成为了行业一站式的管理平台。这一定会成为接下来的趋势。”

今年8月,远景与中国节能协会、钛合认证等机构共同起草了中国首个可量化的《零碳工厂评价规范》。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六星“零碳工厂”为业界最严格要求,即在评价分数达到100分的前提下,工厂需在无碳抵消的同时实现零碳。在评级考核中,温室气体减排内容的占比最大,高达40%。

尽管工信部曾于2018年5月发布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的国家标准,但并没有涉及碳排放的核算和碳足迹的追踪。“由于‘双碳’背景下的新国标尚未出台,中国目前只能以国际ISO 14064标准下的GHG计算和验证准则,以及英国标准协会发布的PAS2060标准为参照,”孙捷如是说。

在国标出台前,远景碳管理业务目前主要服务对象集中在外资企业,“他们更加拥抱ESG和双碳,不需要做额外的市场教育,只要能解决实际需求,是能够得到企业的信任和认可。但来找我们合作的国内企业也越来越多。”在巨大的市场机遇下,孙捷认为远景已经占据了一定优势。

零碳“最后一公里”

除了参与“零碳工厂”的标准制定,远景还推动零碳产业园的落地。自2021年起,全国“零碳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2022年4月,远景首座零碳产业园在内蒙鄂尔多斯竣工投产。孙捷说,当地风光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更低是选址首要的考量要素。一期项目80%的电量由地面光伏、屋顶光伏和周边的风机直供,其余20%与电网交易。

为了平衡园区每年上亿度的自发绿电,远景部署了大规模储能,并通过与电网柔性互动的手段,来抑制风光发电的波动性。

整体上,市场目前规划建设的零碳产业园,主要集中在氢能、风光储氢氨一体化和锂电产业园区。而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之所以集成了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产业链,根本原因是为了促进远景三大业务之一的远景动力,通过产业链整合的方式降碳。

远景动力工厂,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系统

今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要求电池企业从2023年开始对重要原材料进行供应链尽调,2024年7月1日起公开碳足迹。由于欧洲碳价是国内的数倍,如果企业碳排量控制不得当,出口时将支付高额的碳差价作为碳关税,甚至在2027年如果超出碳足迹限值,电池无法再向欧洲出口。

在园区一期竣工并投入运营的首日,远景邀请了上游电池配套的正负极、电解液、隔膜材料等企业,和下游车企主机厂的董事长参观,当场就有人决定签约入驻。

政府对此也喜闻乐见,在土地、待建厂房和风光资源方面给予远景一定的帮扶。不过更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变革推动了产业的集体转移,高耗能产业从分散变为集中式管理,让产业链距离“零碳转型”的目标更进一步。

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零碳园区,标准要高于碳中和(即净零排放)。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碳中和园区属于近零碳排放,允许采用碳汇、碳信用来抵消碳源,让计算值趋近于零。而零碳园区则是在无碳信用抵补的前提下的零碳排,因此显得极为苛刻。

位于鄂尔多斯的远景零碳产业园一期工程

眼下,“零碳园区”从建设、评价到认证尚未出台国家标准。随着市场热度不断被催化,这一赛道迎来了混沌期——毕竟,目前现有的产业园距离所谓的“零碳”,都还差“最后一公里”。

为了100%零碳的目标,实现路径一定从原材料供给到生产制造再到最后的包装和物流运输,产品的碳排放需要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清零。

然而,由于碳足迹的捕捉难度巨大,排放因子法是目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最为普遍的方法,即“采购量X碳排因子=碳排量”的计算公式。

孙捷说,这种方式虽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但是不能精准地展现出供应链的实际碳排的情况。“例如供应商做了一些节能减排的举措,企业并不会因为上游碳排减少而降低成本。”

理想状态下,供应商需要积累一手的碳排因子数据库,但孙捷坦言,这一阶段为时尚早,“硬要实现要花费不小的代价,企业目前最高效的碳盘查方式则是从财务计算法转向生命周期评估法(LCA)。”

这种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计算模型,通过获取产品或服务在生命周期内所有输入或输出数据得出总的碳排放量,主要适用于对微观层面的碳足迹计算,被较多应用于产品和服务方面。

基于LCA模式,远景在今年4月针对欧洲市场发布了“零碳电池”。首批产品交付给奔驰前,已经获得了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南德颁发的碳中和认证(PAS2060)。

区别于传统手动填写Excel的收资方式,上游供应商接入“方舟”系统后,系统可直接采集工厂的能源表计数据和企业ERP 系统数据。完成收资后,系统会根据遵循欧盟PEFCR 电池规则进行计算。

“现阶段,远景希望把数字化的碳盘查理念向市场推广,让各个环节的排放热点可识别、可追溯、可计算、可跟踪。”孙捷说,这种试验性尝试得到了汽车主机厂的青睐,帮助远景开始大展拳脚。

今年3月份,远景就数字化零碳动力电池超级工厂与奔驰达成合作。7个月后,远景动力宣布为宝马下一代电动车型提供新款锂离子电芯,同时为其新建一座30GWh产能的零碳电池工厂,并计划于2026年投产。

从目前来看,中国在电池技术、制造和产业链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但在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论方面存在空白。为了应对国际国内对电池碳足迹要求,远景召集了产品碳管理专家,意在推动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和方法学。

结语

自远景创立以来,其野心一直是攻占全球市场。如今,虽然SAP、Salesforce 、西门子等大型软件公司,都在围绕碳管理拓展业务,但并没有绝对的行业引领者胜出。

“这有点像战国初期的群雄混战阶段,”孙捷说,远景目前在零碳板块的业务发展策略侧重于构建生态体系,抢占市场先机,“赚钱不是主要目的,胜败取决于我们通过标准制定和应用实践,服务和赋能了多少客户。”

截至目前,部分世界500强企业首选与远景合作。因为合作协议的保密性要求,这些名单尚未对外公开。

为了扩大市场影响力,远景通过与必维、TuV南德、SGS、TuV莱茵等国际知名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方式,来探索数字化碳盘查在线核查认证模式。

在线核查不只是为企业提供便利,更是为了遏制核查过程中数据被篡改的现象,提高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在传统认证模式下,企业通常请外部机构撰写报告,很多信息和指标无据可查。而利用数字化系统自动上报数据、可追踪溯源的特性,极大程度上能够减少类似现象的发生概率。

面对眼前巨大的“绿色蛋糕”,孙捷说,他和团队下一步准备让更多的系统集成商和渠道合作伙伴加入进来,“一旦在市场形成推广效应,生命力将非常强悍。”

36氪旗下官方公众号

真诚推荐你关注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一家全球化企业的碳管理生意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MIT CEO Energy Community】企业碳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22跟供销社打交道,农资是个好生意吗?|数字化的秘密世界杯落幕,懂数智营销的品牌这次彻底不慌了|数字化的秘密如何在楼房里,玩转数字化养猪?|数字深圳 特别企话IDC数字化转型峰会|数智赋能,烽火推进新时代数字政府建设加速向前中央定调!深圳发力!全球招商大会吸引投资近9000亿元!万亿级平台企业落地深圳!两家世界500强牵头在千亿地方国企,如何单枪匹马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的秘密小鹏汽车计划自研电池,前宝马电池人才加盟负责|36氪独家刚刚,宝马造了辆车,简直是变色龙!超1000人协同作战,1年多上线31套系统,「东方雨虹」的数字化「速度」|数字化的秘密在仓库、门店里,他找到餐饮食材供应链的进击之路|数字化的秘密2023第一波福利!世界500强的寒假实习,给你安排上了~头部动力电池厂商未来拼什么?数字研发技术|数字时氪深度研究3年投入超150亿,「三一重工」的「灯塔」征途|数字化的秘密香港GEM(创业板)市场:IPO、通过上市聆讯「清零」,或明年改革在美国229.丢魂买房、流浪女来全球第三大酒店集团,如何「玩转」数字化|数字化的秘密感谢中国企业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改变——这些海外员工讲述在中国企业的真实感受万科用一个AI工具,让房地产企业「集体破防」|数字化的秘密奥迪发了一张内涵海报,奔驰宝马至今不敢回应?109亿!又有新能源车企下场造电池,重要供应商股价应声下跌35%不再种草莓了中国高铁的速度、中国企业的精神、中国制造的意义——这些海外员工讲述身处中国企业、观察中国的真实感受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的新形象——这些海外员工讲述在中国企业的真实感受双碳两周年,碳阻迹发布中国碳管理十大洞察及趋势|最前线孩子的青春期,需要成长的是父母​世界500强,中国企业遮羞布生死时速:车企造电池还要迈过两道坎丨数字时氪·深度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带动当地市场良性竞争,给世界经济注入新鲜血液——这些海外员工讲述在中国企业的真实感受疫情营收暴增70%,销量全球第一,藏在浙江的「隐形冠军」|数字化的秘密世界500强企业亮相,中国35家上榜!深圳数量追平北京,快手滴滴格力等16家落榜左不一定进步,右不一定保守10年,16万篇文章, 发现662家公司数字化的秘密|36氪新风向亏得女子杀猪这项新生事物没在全国推广开来宝马BMW集团管理培训生招聘正式开启!世界500强,偏爱留学生,毕业3年内可投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