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双碳两周年,碳阻迹发布中国碳管理十大洞察及趋势|最前线

双碳两周年,碳阻迹发布中国碳管理十大洞察及趋势|最前线

科技

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就碳数据现状及未来、企业碳管理的演变(碳关税)、碳管理市场规模、个人碳账户、碳交易商机等作出十大趋势分析。


文|贾博鑫
编辑|苏建勋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以来,中国的碳中和进程已从概念提出加速推进至激发各行业变革,这一背景下,企业如何挖掘并释放自身碳力量,成为各方思考的重要话题。

9月23日下午,2022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在北京举行,碳排放管理软件和咨询解决方案提供商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在现场发布了《双碳两年碳管理行业十大洞察及趋势》报告,就碳数据现状及未来、企业碳管理的演变(碳关税)、碳管理市场规模、个人碳账户、碳交易商机等作出趋势分析。

晏路辉表示,“碳中和+”已经成为时代新的创新引擎,各行各业跟碳中和相关的事物应运而生。碳中和切切实实从一个话题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生产,也切切实实让各个行业都在重新再做一遍。

他同时表示,中国企业碳中和驱动力深化演变正在进行中。

第一个演变是政策层面,从国内的压力现在已经逐渐演变为国际国内双重压力,倒闭企业开展碳管理。

第二个演变是品牌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品牌的角度考虑碳中和这项工作的投入产出比,并希望通过差异化提升品牌竞争力。

第三个演变是从传统的供应链关系演变到了更多维度,例如投资者与被投企业,银行与信贷企业的上下游关系。投资机构会要求被投企业也要提供碳排放的数据,或者碳排放管理的信息,淡马锡、高瓴、红杉等几乎所有的顶级投资机构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承诺,要带动被投企业一起实现碳中和,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了。

晏路辉认为,碳管理的终局,是无处不在的碳将被数据化、可视化以及价值化,碳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跟每个国家、每个企业以及每个个人都息息相关。

“现在参与到碳管理的企业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碳管理过程当中,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管理碳排放,践行减排行动,并且最终达成碳中和目标。”他表示。

以下为晏路辉演讲实录,经36碳编辑: 

过去两年,对大多数碳圈从业者来说,是难忘的两年,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也发现了一些行业的变化。

目前,搜索引擎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碳管理的定义,我们给出对碳管理这个名词的定义,作为1.0的版本,也供大家参考。

我们对碳管理的定义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国家、地区、企业、产品、项目、活动以及个人等进行碳排放计算,并开展碳减排措施的管理行为。”

我们也对企业碳管理做了定义,即“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企业出于政策、市场和品牌的压力或者动力,量化碳排放,找到经济和技术可行的减碳的点,制定合理的减碳措施,并且通过碳交易等方式,来对企业的碳排放量以及碳减排量等碳资产进行管理的行为。”

接下来,我为大家做中国碳管理领域十大洞察的分享。

洞察一:碳中和从全球共识到全球行动

过去两年,从媒体报道标题的层面,我们就能感受到碳中和的热度,比如战略性布局碳中和,这是一个超越十年周期的超级风口、国运之战,为什么说碳中和是未来中国40年的大机遇等等。

从搜索引擎来看,“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碳中和的百度搜索指数同比增长了40倍,头条指数的搜索就更夸张,达到了816123%。巴黎气候大会的《巴黎协定》,促使中国相关的碳排放企业同比增长100%,而“双碳”目标提出来之后,创业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达到500%,从3407家增长到了22502家,也足见“双碳”目标对于中国社会的巨大推动力。

同时,我们观察到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后,中国的碳排放相关创业企业数量两年同比增幅近100%,而双碳目标提出后的两年,创业企业的数量同比增加了500%,从3407家增加到了22502家,可见双碳目标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力。

从投资的角度看,过去十年、二十年受资本追逐的消费、互联网,逐渐转向了当前的碳中和及硬科技。根据清华大学和中金公司之前做的一个预测,中国未来30年投入到碳中和赛道的投资额度将达到140万亿,未来30~40年,碳中和已经成为一张名牌,是少有的不确定性非常低的赛道。 

我们注意到,行业更替的速度远远超过想象,很多优秀的人才开始关注并且进入到碳中和这个赛道。在目前互联网整体普遍裁员、反垄断的大背景之下,碳中和这条百万亿级的超级黄金赛道,也是史上第一风口,成为了最顶级人才关注的方向。

猎聘网发布的《2022Q1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的热门细分领域中,新发职位增长最多的是碳中和领域,同比增长408.26%。

根据Caya的碳管理人才洞察报告,双碳相关从业者已从双碳目标提出前的约1万人,增长至目前的10万左右,2025年预计相关从业人员数量会增长至50-100万人。

随着社会经济向低碳方向转型,人力资源转移也在悄然进行。

洞察二:碳中和让所有行业都重做一遍

目前,碳中和+已经成为新的创新引擎,各行各业跟碳中和相关的事物应运而生,包括碳中和的办公室、碳中和的商场、碳中和的月饼、碳中和的会议、碳中和的有机奶……我们也看到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如循环经济、以租代买、废物再利用等。还有各种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新名词,包括碳手印、Scope3+、Scope4等等。

此外,这两年提出碳中和目标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年提的碳中和目标也越来越有新意,有的企业提出不光自己要中和掉一年的碳排放,也要中和掉历史上所有的碳排放,包括今天来到大会现场的微软还有高瓴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的投资机构不光中和掉自己的碳排放,也要帮助被投企业中和碳排放,像淡马锡、高瓴等等也正在践行这样的行动。还有一些品牌企业不光是中和掉自己运营层面的碳排放,他们也开始关注他们的供应链,帮助供应商一起实现碳中和,如来到大会现场的苹果公司、欧莱雅等等。 

碳中和从一个话题,开始逐渐渗透、影响着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也确实会让各个行业重新再做一遍。

在碳中和新的话语体系之下,我们今天这场会议当然也要做成碳中和,但遇到了一些挑战。去年大会上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CO2舞台,但是我们发现这个舞台太个性化了,导致存储以及运输的成本都非常高。

大致也测算了一下,重复利用这个CO2舞台的碳足迹甚至超过重新搭建一个舞台。所以今年我们选择了一个相对规整,可模块化的长方形舞台,这样材料和资源就循环利用起来了。

按照惯例,我们计算了本次大会的碳足迹,包括会场用能、搭建过程当中的交通能耗和住宿、现场所有的资源消耗(细化到印章、麦克风盒等),还有现场所有的嘉宾来到会场,参加会议所引起的交通和住宿碳排放,也包括茶歇的碳排放,都是我们需要去计算的碳足迹。

我们模拟计算一下,一场同等规模的大会按照传统方式会产生51.19吨碳足迹,正是因为我们一起在践行绿色会议,用各种可持续的手段去让这个会议变得更加低碳和绿色,所以我们将这场会议的碳排放降低到了31.02吨碳排放,整体降低了40%左右。

同时我们也跟去年十周年大会的人均碳排放做了一个比较,去年的人均碳排放是56.1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今年略微降低了一点,降到了54.43千克,这主要得益于大家一起来践行绿色会议。 

洞察三:中国企业碳中和驱动力深化演变进行中

我们看到的第三个变化是中国企业碳中和驱动力深化演变进行中。企业侧在碳中和新的话语体系下,与其等着被动逼着做,倒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开拓出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去年我们还在说中国的企业开展碳管理核心的三个驱动力是政策强制、品牌以及供应链的压力等。 

今年我们看到一些明显的变化,包括政策层面从国内的压力现在已经逐渐演变为国际国内双重压力,倒闭企业开展碳管理。比如有些企业开始受到一些国外政策的压力,开始有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让企业开始来关注它的碳足迹,并且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推动更多的产品走向碳中和。

今年“两会”的时候,小米的雷军提案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则提出加快电池碳足迹方法论的研究,推动中欧电池产品碳足迹的协调和互认。企业家们都已经非常关注碳足迹相关话题,欧盟边境碳税对中国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尽管这个政策落地还有几年时间,但是我们看到有些头部的企业,例如巴斯夫、陶氏化学等已经开始计算数万种产品的碳足迹,并且开始倒逼更多的企业如中国制造型企业,进行碳足迹计算和披露。

第二个演变是品牌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品牌的角度考虑碳中和这项工作的投入产出比,并且真正迈出了最难也最重要的第一步,例如第一个碳中和的零售商场-SKP、第一个碳中和的有机奶-伊利的金典有机奶、第一个碳中和的正谷巧克力、月饼以及第一个碳中和的碗豆奶-小蛙植饮等。这些都是从品牌的角度,希望通过差异化提升品牌竞争力。

第三个演变是从传统的供应链关系演变到了更多维度,例如投资者与被投企业,银行与信贷企业的上下游关系。投资机构会要求被投企业也要提供碳排放的数据,或者碳排放管理的信息,淡马锡、高瓴、红杉等几乎所有的顶级投资机构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承诺,要带动被投企业一起实现碳中和,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了。

洞察四:“运动式减碳”向“理性化减碳”转变

我们看到的第四个变化,或者说将来的趋势,就是对碳中和来说,运动式的减碳一定会向理性化的减碳进行转变。这里有两个极端的现象,第一就是这两年大家都疯狂追逐碳中和,运动式的减碳这个现象非常严重,所有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以社会倒退为成本的方式去追求碳中和,都是我们认为的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碳中和的手段,我们把它归为运动式的减碳。

另外一种,因为最近的地缘冲突,能源安全成为欧洲多数国家巨大的挑战,所以短暂性的不可持续的使用化石能源的方式,也是我们看到的客观现象。

但我们相信,也与欧洲很多机构,包括政府、机构、企业等等交流并反复确认过,这确实是一个不可持续的短暂性的倒退。但全球碳中和的趋势是不可逆的。类似的道理,我们偶尔会感觉到某一个冬天会非常冷,如果因为一个冬天特别冷就去否认全球百年升温的趋势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碳中和目标之间如何权衡二者的关系,我们给出的答案就是要碳中和又要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对碳中和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基于客观事实,基于数据来做判断和决策,未来需要更加精细化和数据化的管理,指导我们整个碳中和的进程。

洞察五:碳数据化是实现碳中和的第一步

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这是碳管理行业的根基,我们相信没有科学的碳管理,就不可能实现碳中和。 

碳管理的根基是碳排放计算,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总结出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碳足迹标准的缺失,尤其产品碳足迹计算的标准还是以国外为主,所以本土化的落地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看到可喜的现象是无论国家层面、协会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推动产品碳足迹标准的制定。

第二点,重复计算。大家平时会用到一些出行平台,在每一个出行平台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绿色的积分,但是人的低碳行为是只有一次。换言之,一次低碳行为可以在不同的平台重复获得积分,所以在整个社会产生了明显的重复计算。

当然,有一些地方也采取了创新举措,比如北京市政府建立了一个MaaS平台,用户在某个平台上拿到碳减排积分之后,会自动跟这个MaaS平台进行一个数据的互通,用户在别的平台上获得碳积分的时候就会自动被识别出来,因而就无法重复获得对应的碳减排带来的收益。 

此外,另一个存在重复计算问题的是绿电使用。绿电如果被某些企业采购用于碳中和后,原则上这部分新能源不能用于到当地电网碳排放因子的加权中,否则也存在重复计算。

第三点,碳排放因子。它是企业进行碳管理的基础设施,这里面包括企业组织层面会用到的国家或者国际机构发布的一些碳排放因子,也包括计算产品碳足迹,像国际的一些LCA数据库的排放因子。

之前有一些纯学术机构非常纠结,我们的产品碳足迹是否都要从最原始的原材料开始计算?这当然是一个理想模式,但在中国这样一个数据收集都还存在很大挑战的背景下,这样的方式就非常有难度。 

目前来看,现在大多数中国企业连上游的一级供应商的数据都无法收集完整,就更无法去谈它去追溯更上游的数据,所以这也导致产品碳足迹的计算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或者是企业要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碳足迹的计算。

所以,我们希望倡导一种“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优”的进阶模型,让企业第一步先能够把自己的碳足迹算清楚,再通过品牌影响力的倒逼,让上游的上游,上游的上游的上游,一步步才有可能去提供数据,这才是一个可行的路径。

碳排放因子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都是一个普遍采取的用于计算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当然我们的前提也是我们选的这些排放因子是相对比较权威的排放因子来源,这些数据才能够被采纳。

第四点,数据采集。数据采集难一直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企业开始接触碳排放碳管理的时候,是不清楚应该如何去收集碳排放的数据,或者是收集哪些数据,或者是总部知道收集这个数据,但是我的分子公司却不知道如何收集数据,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行业痛点?借大会这个难得的机会,碳阻迹也发布了碳云SaaS产品的最新升级版。总结下来,碳云有几个核心的优势:

1、基于碳阻迹过去1200家客户的实践经验;

2、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3、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客户使用的门槛,比如说像企业碳核算,可以让一个不懂碳的人,在几分钟之内轻松完成碳排放数据的收集; 

4、利用所有可能的人工智能的措施,例如自动匹配碳排放因子,尽量让用户减少额外的操作,让用户的体验逐渐趋于完善;

5、基于碳阻迹咨询团队、研究院以及其它外部顾问团队持续对碳云产品的加持和赋能。

近期,碳阻迹团队联合清华大学等专家团队一起做了一个研究报告:《中国电网排放因子研究报告》,通过这个研究我们也复现了国家在2015年0.61千克每度电的电网排放因子,也复现了近期国家发布的每度电0.58千克的排放因子。所以基于这个研究模型,我们也非常有信心的做了一些预测,在未来中国新能源比例不断提升的前提下,2025年中国每度电的碳排放将降低到0.52千克,在2030年降低到0.43,2050年降低到0.13,在2060年趋近于0。

这个碳排放因子到底意味着什么?每个企业提出碳中和目标的时候都在衡量做碳中和的投入产出比,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才能实现碳中和,所以这个排放因子的预测数据可以作为企业评估将来碳排放的参考。 

洞察六: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

我们的第六个洞察就是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的预测: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1099亿元,在2030年将达到4504亿元,在2060年将达到43286亿元。

我们认为,碳管理行业区别于大多数咨询行业。比如很多人觉得做碳管理非常类似于做会计审计或者传统的咨询,但是为什么碳管理的天花板却这么高呢?我们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点,碳不光是一个数据,还是一个可以交易的资产,所以它能够跟交易结合起来,其增长空间以及弹性是非常强的。

第二点,碳能够跟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一个强关联,所以它的想象空间就会比大多数传统行业更大、更辽阔。

《中国碳管理市场的规模预测》是碳阻迹联合灼识咨询做的一个共同的研究,结合碳阻迹团队对于行业的know how以及灼识在资本市场持续对行业分析的经验,我们做了一个严密且大胆的预测。 

我们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企业碳管理和咨询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658亿,其中企业碳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占比是51%,企业碳管理咨询服务市场规模大概是49%;到2060年,企业碳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4.1万亿,其中产品碳足迹软件和咨询业务的占比都将高速的增长,碳交易以及低碳产品佣金的收入也将占据一个很大的份额。 

全球市场中,我们观察到三家明星级碳管理公司,两个在美国,一个在欧洲。Watershed,它刚刚完成7000万美金的新一轮融资;Persefoni刚刚完成了一亿美元的融资;欧洲的Normative完成了3100万美金的融资。我们也看到Watershed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金,全球碳管理市场的独角兽跑已出现。

洞察七:碳交易是一种最性感的商业模式

这两年,我们在跟客户交流的时候,从碳管理每次谈到碳交易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心动。对企业来说,节能减排这件事情还有机会为之带来收益,还能赚钱,这就“诱惑力”十足了,所以称碳交易是一个最性感也是最有弹性的商业模式。

对碳交易来说,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就是碳价,另一个核心指标就是CCER。《中国碳价预测报告》也对CCER的价格也做了一个预测,今年CCER价格由于供小于求,冲到了七八十元每吨,达到史上最高。 

随着CCER重启,供给将逐渐放大,CCER价格也将短暂回落,到2030年降低到63元/吨,随后将逐渐上涨,预计在2040年CCER价格将达到266元/吨,2050年508/吨,2060年达到1265/吨。 

上面提到的碳配额以及CCER不光在强制管控的市场可以流通,在企业自愿碳中和市场也可以用于碳抵消(购买配额或者CCER,主要是CCER,抵消掉自己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我们最优先推崇的是企业通过自己的碳减排,走向碳中和。那些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尽量用碳移除的方式(如森林碳汇、CCS等负碳项目)。

对碳抵消来说,我们也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关注。

从项目的维度,我们鼓励碳清除的项目,鼓励长期碳存储的项目,鼓励多重生态价值的项目,鼓励有普惠价值的项目。

从项目提供方来看,我们特别鼓励企业购买或者是投资到有潜力的碳减排相关的初创企业,购买它们碳减排项目的碳减排量,或者投资它们,让它们有机会在还不够成熟的时候获得急需的资金去长大、去发展,将来它才有更大的机会去服务于社会,把它的减排技术利用到更大的领域当中。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企业,鼓励企业周期性的复盘,及时调整碳抵消的策略,规避洗绿的风险。 

目前我们讲的碳交易主要还是企业之间的碳交易,而个人碳交易在全球范围内目前还是一片空白。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并且将大会场景做成了个人碳交易的闭环。我们认为企业开展碳交易是为了让社会碳减排成本最优化,而个人端开展碳交易是通过各个场景闭环,让个人增强碳足迹意识,并且有更多参与到碳减排行动的机会,继而倒逼企业生产更加低碳的产品以及提供更加低碳的服务,从C端推动全球碳中和的进程。

洞察八:所有企业都将建立碳账户

我们分享的第八个洞察是所有的企业都将建立自己的碳账户。 

碳账户是企业建立一个面向员工或者是用户端的计算碳减排场景的减排量,产生碳积分,并且可以用于兑换一些权益的低碳创新闭环。

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自己搭建或者选择成熟的碳账户云平台来推进员工和用户碳账户的建设工作。一般而言,碳账户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低碳场景开发、碳账户系统平台建设以及权益兑换设计等。

关于低碳场景,我们鼓励可以实现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这两年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碳减排场景数据平台涌现出来,例如低碳出行、绿色办公、资源节约、材料替代以及效率提升等。

碳阻迹在2017年开发了碳中和领域第一个碳账户类小程序“全民碳交易”,用户量迅速突破3万(当时碳圈的核心人群不超过1万),真正实现了第一次破圈裂变传播。

近期碳足迹打造的碳账户,整合了主要的低碳场景,也在产品上不断迭代和创新,预计完整产品将在10月20日正式对外发布。目前接入或与碳阻迹开展碳账户合作的企业有十余家,包括北汽集团、PSA新加坡港务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中国银联、长城汽车以及中国建设银行等。碳账户云平台可以使企业轻松接入(无需自行开发),将技术难度和决策成本降到最低。 

洞察九:碳中和终将服务于主营业务

我们分享的第九个洞察是:碳中和终将服务于主营业务。碳中和这两年的兴起,很多企业也比较困惑,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很多企业一开始以为碳中和只是一个风口,说过去就过去了,所以重视程度并不够,只是把碳中和作为一个PR的内容做做传播。

但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众对于碳中和的反馈都是越来越积极正向的,只把碳中和当作PR活动的企业可以适时调整一下思路了。

我们认为,碳中和既然成为未来几十年最明确的一件事情,大家如何结合自己的业务,能够跟碳中和结合的更紧密一点,那肯定会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机会。碳中和一定需要为主营业务带来增值,这是所有企业都要去想的一件事情,如何利用碳中和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大的话语体系,能够让自己的企业跟它结合的非常巧妙,对主营业务带来直接的提升。

所以,对外做到不洗绿;对内做到真正提升主营业务;这是企业做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也终将服务于主营业务。

洞察十:碳管理的终局,是无处不在的碳将被数据化、可视化、价值化

双碳两年,我们的最后一个洞察,也就是碳管理的终局:无处不在的碳将被数据化、可视化、价值化。 

以终为始,考虑清楚它的终局也就更利于我们去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路径,并且非常笃定地执行下去。关于碳管理的终局我们也给出了一些思考和理解,我们认为碳管理的终局是无处不在的碳将被数据化、可视化以及价值化。

碳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跟每个国家、每个企业以及每个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低碳数据化的道路上奔跑,并且通过更友好的可视化的方式与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用户、客户、供应商、投资机构等开展碳披露方面的交流,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在碳资产化的道路上开拓进取。

现在参与到碳管理的企业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碳管理过程当中。

最后,让我们一起探索碳中和和碳管理,算好每吨碳、管好每吨碳!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碳阻迹发布中国碳管理十大洞察及趋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高通发布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将与网易、Adobe深入合作|最前线半数学生首考就拿下好成绩?PTE考试首次发布中国考生洞察基本每家银行都在做绿色金融!双碳目标两周年:绿色信贷逆势增长,多家银行试水个人碳账户香港科技大学江门双碳实验室博士后招聘:双碳政策/绿色金融方向芯驰将向宁德时代供应百万MCU芯片,年底出货量达300万片|最前线生活费很贵凯度发布中国消费市场洞察报告,即时零售带动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6%大数据产业链图谱及趋势分析拥有《魔域》《征服》等游戏IP的「网龙」,任命首位虚拟数字人CEO|最前线实惨新股诞生,「洪九果品」上市三日无交易|最前线开出首家全球旗舰店,MAIA ACTIVE线下快跑|最前线英伟达发布汽车大算力芯片Thor,性能达Orin8倍|最前线Forrester发布《中国市场DTC业务发展专题研究报告》,立足本土化DTC的三个阶段|最前线【绿色金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绿色金融月报(2022年9月)《三体》动画定档12月3日,B站推出49部国创作品新内容|最前线比尼亚加拉还高的加拿大瀑布合作终止、员工离职,申请破产的FTX「众叛亲离」|最前线我以前写过一个美国社保的文章,这会儿把它找出来。。业绩预期爆表,比亚迪前三季度赚了过去三年净利润总和|最前线华大北斗启动上市辅导,现估值约15亿|最前线报告下载 |《2022电商大促核心趋势洞察及“双11”科学备战锦囊》让Meta每年损失100亿的APP隐私功能,却让苹果广告高歌猛进|最前线没开发布会,价格大涨,苹果悄声发布新款iPad|最前线Fandom游戏行业报告:玩家对于NFT持有压倒性的负面看法|最前线喜茶首家「手造店」关闭,曾卖出100多元一杯饮品|最前线酸菜猪脚面为奔驰宝马造电池,给世界500强「碳清零」,中国企业的碳管理生意经|数字化的秘密Gartner解析2023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36氪专访赛迪: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场景革命十大洞察CPU和GPGPU市场现状及趋势离婚净身出户与鱼死网破的悲剧永安行发售国内首款氢能自行车,售价12800元|最前线【MIT CEO Energy Community】企业碳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宜家北京推出可持续主题活动,竹子、食物废弃物也能做原材料|最前线依托Apple Watch,苹果或将于2024年推出健康保险服务|最前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