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四粒
◎来源 | 智友学堂(ID:zhiyoucf88)已获授权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2022 -2035年)》。刚刚过去的双十二,实在是太冷清了,完全没有了往常购物节买买买的气氛。有人说,今年的电商购物节,堪比一届不如一届的春晚。如果双十一还能用疫情做挡箭牌,那么双十二来临之际,恰好遇到了我国防疫政策大转向。12月初,卫健委公布新10条,不核酸、不查码,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衣食住行都不会受到限制,对大消费板块来说是妥妥的利好。正如双十二展现的那样,大家yy的消费狂欢并没有到来。最近出炉的社融数据,贷款数据同比少增,存款却在增加。这也和当下的社会现象对应上,人们拼命存钱,却不愿意消费了。一句话概括11月的社融数据情况:政府发力稳增长,而居民、企业都不愿贷款了。3-11月存款数据蹭蹭往上涨——11月同比多增1.51万亿;
而贷款数据自3月来持续下滑——11月当月同比少增4710亿。存款对应的是储蓄意愿,贷款则主要能够反映购房购车的需求。暴跌迅速引发了大家的恐慌情绪,随后也发生了赎回潮。就拿我自己来说,暴跌后默默赎回了50%的银行理财,另外50%是因为没满一年的持有期,不给卖。至于贷款减少,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不敢买房了。不仅买房的人少了,还有一大批买房人试图“去杠杆”——提前还房贷。我身边一个亲戚告诉我,他最近在考虑提前还房贷的事情。但是银行告诉他,目前排队还钱的客户,已经排到了2023年10月。他贷款的那家银行,当前每月提前还贷的额度只有4000万。11月的居民存款同比多增1.51万亿,企业存款同比少增7457亿。企业存款会以发工资等方式转到了居民端;而居民端则以消费的方式向企业端转移。居民存款多增,而企业存款少增,说明在疫情的冲击下,大家认为未来还是充满不确定,就算手头有工资,也不愿意消费。从历史经验来看,居民存款多增,而企业存款少增,表明当下的经济修复较弱,需要更多刺激措施。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950亿,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减651亿。值得一提的是,从8月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多增,而且企业短期贷款已经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减。中长期贷款不断增加,表示企业还是愿意扩大生产和投资的。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国资企业的投资同比保持稳步增长,但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则同比持续回落。这样一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代表的是民营企业。也就是说,勇敢扩大投资生产的都是国企,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并不强。三个背离信号之下,市场推测,12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很高。或许还可以期待明年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也许还会给大家发钱。杭州一家新能源公司拿到了兴业银行价值8000万元的超低息贷款。据杭州日报,这笔资金用于项目生产设备采购,原有利率3.2%,政府财政部门补贴2.5%,客户实际融资成本0.7%。2021年,国有企业贡献了31%的全国税收,全年缴税53559.9亿元,同比增长16.6%。在此情况下,政策先向国有企业倾斜,再去扶持帮助民营企业。还记得前段时间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一大批中字头企业涨得飞起。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日前指出,未来在半导体、军工等一系列核心技术领域,一定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重的局面。国有企业本身经营相对比较稳健,面对高速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不见得能抓住和实现不同的技术路径,最实现市场驱动的增长。这里需要民营企业的参与,让他们去创业去研发,实现市场驱动的增长。只有国有和民营企业联手,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解决卡脖子难题,才会涌现出更多拥抱硬科技,踏实做创新的中国企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2022 -2035年)》。文件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10月的经济数据全线走弱,出口、投资、消费这三辆马车都出现了下滑。从8月到11月,我们出口罕见出现连续4个月(8-11月)同比增速下行的情况。或许是看到外需走弱的形势一时间难以逆转,如今转向刺激内需。居民、企业是内向生长的重要力量,只有他们都支棱起来,内循环才能真正发力。居民手里有钱,却不愿意出来消费、投资,没有消费,企业就没有活干,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三年疫情下来,居民和大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受了重伤。投资真的既考验眼光,又考验命运。
今年来高通胀、投资逻辑大变的背景下,我们整理了5个关于稳健理财的实操技能。
非常适合想跑赢通胀,不想在基金、股市里冒险的朋友,下方可以扫码免费领取。
声明:基金研究、分析和基金组合服务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