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重磅文件发布,强调内向生长!2023年经济要怎么看?

重磅文件发布,强调内向生长!2023年经济要怎么看?

公众号新闻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智谷趋势”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作者 | 四粒

◎来源 | 友学堂(ID:zhiyoucf88)已获授权


12月14日晚,一则重磅文件出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2022 -2035年)》。


在眼下这个关键时刻出台这份文件,有何深意?

刚刚过去的双十二,实在是太冷清了,完全没有了往常购物节买买买的气氛。

有人说,今年的电商购物节,堪比一届不如一届的春晚。

如果双十一还能用疫情做挡箭牌,那么双十二来临之际,恰好遇到了我国防疫政策大转向。

12月初,卫健委公布新10条,不核酸、不查码,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衣食住行都不会受到限制,对大消费板块来说是妥妥的利好。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正如双十二展现的那样,大家yy的消费狂欢并没有到来。

最近出炉的社融数据,贷款数据同比少增,存款却在增加。

这也和当下的社会现象对应上,人们拼命存钱,却不愿意消费了。

当强预期遇上了弱现实,未来经济会如何修复呢?

我们今天借助社融数据来解读一下。

社融数据是反映社会投资消费的晴雨表。

一句话概括11月的社融数据情况:政府发力稳增长,而居民、企业都不愿贷款了。

当下的社融数据存在三个背离。

第一个是居民贷款和存款的背离。

具体为:

3-11月存款数据蹭蹭往上涨——11月同比多增1.51万亿;

而贷款数据自3月来持续下滑——11月当月同比少增4710亿。

存款对应的是储蓄意愿,贷款则主要能够反映购房购车的需求。

还记得11月那一波债市大跌吗?

债基、银行理财几天就就把全年的收益给跌没了。

暴跌迅速引发了大家的恐慌情绪,随后也发生了赎回潮。

既然连银行理财都不安全,那还是乖乖存定期吧。

于是,老百姓又把大笔的赎回资金搬回了存款账户。

就拿我自己来说,暴跌后默默赎回了50%的银行理财,另外50%是因为没满一年的持有期,不给卖。

至于贷款减少,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不敢买房了。

11月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718亿。

在居民消费贷款存量中,房贷的占比高达70%。

房子都无人问津了,居民中长期贷款能好吗?

不仅买房的人少了,还有一大批买房人试图“去杠杆”——提前还房贷。

我身边一个亲戚告诉我,他最近在考虑提前还房贷的事情。

但是银行告诉他,目前排队还钱的客户,已经排到了2023年10月。

现阶段是允许提前还房贷的,就是额度早就没了。

他贷款的那家银行,当前每月提前还贷的额度只有4000万。

第二个是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的背离。

11月的居民存款同比多增1.51万亿,企业存款同比少增7457亿。

一般来说,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的钱是要相互流动的。

企业存款会以发工资等方式转到了居民端;而居民端则以消费的方式向企业端转移。

居民存款多增,而企业存款少增,说明在疫情的冲击下,大家认为未来还是充满不确定,就算手头有工资,也不愿意消费。

从历史经验来看,居民存款多增,而企业存款少增,表明当下的经济修复较弱,需要更多刺激措施。


一边是未雨绸缪加大储蓄,一边是担心未来提前还贷。

面对暴风雨,资产负债表们毅然决定了减负前行。


第三个是企业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背离。

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950亿,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减651亿。

值得一提的是,从8月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多增,而且企业短期贷款已经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减。

中长期贷款不断增加,表示企业还是愿意扩大生产和投资的。

但是短期贷款减少要如何解读呢?

这块我们要借助统计局发布的投资数据来看。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国资企业的投资同比保持稳步增长,但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则同比持续回落。

这样一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代表的是民营企业。

也就是说,勇敢扩大投资生产的都是国企,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并不强。

三个背离信号之下,市场推测,12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很高。

或许还可以期待明年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也许还会给大家发钱。

免费领取稳健理财课


前几天,我刷到了一条10月份的新闻。

杭州一家新能源公司拿到了兴业银行价值8000万元的超低息贷款。

贷款的利息有多低呢?

据杭州日报,这笔资金用于项目生产设备采购,原有利率3.2%,政府财政部门补贴2.5%,客户实际融资成本0.7%

国企敢扩大投资的背后,是国家铆足了劲地发补贴。

国企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器。

2021年,国有企业贡献了31%的全国税收,全年缴税53559.9亿元,同比增长16.6%。

在此情况下,政策先向国有企业倾斜,再去扶持帮助民营企业。

这其中,有稳住经济大盘,也有资源配置的考量。

还记得前段时间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一大批中字头企业涨得飞起。

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日前指出,未来在半导体、军工等一系列核心技术领域,一定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重的局面。

国有企业本身经营相对比较稳健,面对高速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不见得能抓住和实现不同的技术路径,最实现市场驱动的增长。

这里需要民营企业的参与,让他们去创业去研发,实现市场驱动的增长。

只有国有和民营企业联手,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解决卡脖子难题,才会涌现出更多拥抱硬科技,踏实做创新的中国企业。

12月14日晚,一则重磅文件出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2022 -2035年)》。

文件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在眼下这个关键时刻出台这份文件,有何深意?

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

10月的经济数据全线走弱,出口、投资、消费这三辆马车都出现了下滑。

尤其是出口。

从8月到11月,我们出口罕见出现连续4个月(8-11月)同比增速下行的情况。

或许是看到外需走弱的形势一时间难以逆转,如今转向刺激内需。

只是,内需的情绪有多冷,大家也能感受到。

居民、企业是内向生长的重要力量,只有他们都支棱起来,内循环才能真正发力。

居民手里有钱,却不愿意出来消费、投资,没有消费,企业就没有活干,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

三年疫情下来,居民和大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受了重伤。

放开是好的开始,但是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

眼下第一关,就是如何熬过第一波疫情高峰。

投资真的既考验眼光,又考验命运。


今年来高通胀、投资逻辑大变的背景下,我们整理了5个关于稳健理财的实操技能


非常适合想跑赢通胀,不想在基金、股市里冒险的朋友,下方可以扫码免费领取


扫码免费领取

5天的时间,教你用5大实操技能打理闲钱:

1、银行存款那么多,怎么存才更好?
2、手把手教你买国债和券商收益凭证
3、一套可以一直收租的“金融房子”
4、攻守兼备的投资利器—纯债基金
5、普通人如何便捷配置美元资产?

免费名额仅限前200位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声明:基金研究、分析和基金组合服务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华商怎么看?重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上面已经定调了!23年经济怎么干?中央重磅文件定调: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港股的第41次“千点考验”,怎么看?怎么办?重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逆向考研”“反向留学”再引热议,对此你怎么看?她爱上枪侠,甩了ABC?普京签署重磅文件!俄乌战争性质变了未央播报 | 中央定调2023年经济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机票瞬时搜索量暴增挪威交响诗 (八)从弗洛姆Flam—到盖朗厄尔Geiranger 登仙一处【宏观市场】防疫优化与新一轮疫情如何影响2023年经济预期—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东京在召唤7-暴走东京重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未来,不同人群怎么看?A股跳水,下跌原因是什么?刚刚,国务院再发重磅文件!张文宏:新冠终将成为季节性流行病、为什么北方人感觉症状更严重卫健委通报:我国疫情放开后,全国新冠死亡病例数公布,专家们怎么看?2023年经济第一大省怎么干?迎接2023!西雅图太空针塔跨年烟花升级回归,无人机伴飞,怎么看?疫情以来的首个晚宴扎心!多数加拿大人觉得今年过得比去年惨!86%认为明年经济要大衰退中国战“疫”进入新阶段,新华社发布重磅文章!10月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工业、消费、投资走势怎么看?国家统计局权威回应六部门出手,能源电子产业迎重磅文件!推动"光储端信"全面发展教师资格报考人数10年翻了66倍,舆论怎么看?重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扎心 ◇ 多数加拿大人觉得今年过得比去年惨!86%认为明年经济要大衰退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定调明年经济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这些重点2022各行业的低迷,能否成为2023年经济的拐点? | 年终盘点《2023 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发布,网络安全再次被强调【信息安全三分钟】2023.02.042023年经济展望:冬天来了,但是春天还很远 | 经济学人财经给搞不懂中国大胜美国与中国大败美国的差别的朋友们支一招秃头!2023春招,我到底要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律所?无忧周报|周日美国春晚Super Bowl,要怎么看比赛? Disney和Zoom宣布裁员,美国有18%成年人使用药物帮助睡眠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