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为何昏昏沉沉?大脑:是我在发送警告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感觉脑袋又昏又沉,迷迷糊糊不清醒?
有这样状态的你,如果是因为没睡好,那可得注意了:
大脑在向你发送警告信号,“脑子里垃圾太多了”。
在央视新闻的最新采访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把原因点了出来:
只有睡眠,才能把大脑屏障中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代谢掉。
△图源@央视新闻
以及,通过睡眠能调整白天的血糖、血压,从而让你和头昏脑胀说拜拜。
睡眠改善代谢健康
要知道,睡眠对血糖、血压的稳定作用,是通过调整在白天处于兴奋状态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达成的。
Diabetologia(《糖尿病学》)杂志上,马尔默隆德大学糖尿病中心的Neli Tsereteli、Paul Franks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们,发表了关于《标准化膳食条件下睡眠不足对血糖控制失调的影响》的研究。
为了研究“睡眠”(持续时间、效率和中点)和“血糖”的关系,研究团队招募了1102名18-65岁的总体健康志愿者,进行为期14天的观测研究。
其中,41%的志愿者来自英国双胞胎协会(Twins UK),包括了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
而“总体健康”的定义,为没有癌症、抑郁、饮食失调等9种疾病。
整个研究过程中,志愿者的早餐食用的是标准化测试餐。
由于一天中的血糖不同,实验排除了早餐以外的所有膳食,从而减少非睡眠相关的昼夜节律对血糖调节的影响。
餐食包含不同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
志愿者们被要求禁食8小时,期间只能喝水,然后只能吃标准化测试早餐,并且需要在10分钟内全部吃光光。
血糖监测使用了血糖监测仪(CGM,标有 Abbott Freestyle Libre-CE),每15分钟采集一次样本数据。
睡眠监测由一个带有三轴加速度计的腕带设备完成,同时兼具活动监测的作用。
为了解释餐后血糖反应的个体独特性/变化(个体间变异性)和重复测量产生的协方差结构,研究人员使用线性混合效应对数据进行建模。
研究发现,睡眠时长与餐后血糖反应之间,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相关性,但考虑到早餐含有的营养成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
睡得越长,吃的早餐含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早餐后的血糖会较低,控制得更稳定。
研究团队还发现了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与睡眠总时间的比率)与血糖控制之间有重要联系。
睡眠效率低,表明没睡好,第二天的血糖控制就与早餐吃啥没有关系了。
反过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睡得越好,第二天的早餐后血糖值就越稳定、越正常。
但要注意的是,睡眠这事儿也讲求过犹不及。如果睡太久睡太沉,睡眠效率超过正常水平时,这些人的餐后血糖会比正常值更低。
此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一种人内效应。
具体而言,就是志愿者们起床吃了高碳水或高脂肪早餐后,当天会睡得比平时更长,这也导致再次日的早餐后血糖降低。
这项研究表明,睡眠能够改善早餐后的血糖水平。
也就是说,睡眠可作为一个可干预的非药物治疗靶点,用于改善代谢健康。
总体而言,结论如下:
睡眠效率低,会使得次日早餐后血糖更高;
晚上睡得太多,会导致次日早餐后血糖低于正常值。
网友:好害怕,但今天的夜还要熬
那么,血糖过高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如果血糖只是短暂地高了一下,比如一次性进食大量的糖类,一般没什么大问题,片刻过后,血糖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
但假使血糖长期偏高,全身组织器官会受损,并伴随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抵抗力下降、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等。
尤其要关注的是,在血糖高时,脑细胞会因脱水造成脑功能受损,进而给人带来新闻里所说的头晕、昏沉等感受。
看了陆林院长的讲解,不少网友纷纷露出了害怕的神色,晚上九点不到就(嘴里说着)熄灯睡觉了:
当然,也有人做“道理我都懂但我不听”的孤勇者:
那个,看了这篇文章,今儿晚上你会早睡吗?
参考链接:
[1]https://weibo.com/2656274875/M9y9sA7TG?type=comment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845532/
[3]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25-021-05608-y
— 完 —
「人工智能」、「智能汽车」微信社群邀你加入!
欢迎关注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的小伙伴们加入我们,与AI从业者交流、切磋,不错过最新行业发展&技术进展。
PS. 加好友请务必备注您的姓名-公司-职位哦 ~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