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 阴与阳的一体两面 —— AMD Radeon RX 6900 XT Liquid-Cooled 装机展示
CHH ID:privater
最近几年,几家显卡厂商都逐渐发力自家的显卡设计,从最初黑不溜秋的涡轮盒子,逐渐演变到开始把更多汽车,科技领域的设计风格融合进来,虽然 AIB 依然是杀马特为主,但是 Nvidia, AMD, Intel 几家的最新公版设计确实都很有特色:
之前有过开箱合订本,这里就不再赘述:Intel,AMD,Nvidia 公版显卡开箱合订本
而这次开箱的东西,相对更加罕见一点,而下面这个,就是它的盒子:
是的,我没有开玩笑,这货甚至都没有一个外壳彩绘,有的只是个条形码,例如我这块就是分配给华擎的,仅有个产品编号,连序列号都没印出来:
不吊胃口了,直接进入正题吧,盒子打开后是这样:
是的,你没看错,这就是这次开箱的主角 AMD Radeon RX 6900 XT Liquid-Cooled,名字十分拗口,而看到后面你可能会更加合不上嘴。
全家福,除了散热器上有个塑料保护盖子,唯一的配件就是 4 颗螺丝钉了,让你把冷排固定在机箱排风口上面
拆开本体,不知这个正脸大家觉得如何?有没有被清爽到?
其实搭配 120mm 风扇并不是第一次,或者说 AMD 所有过去的公版显卡但凡水冷的,其实都是 120mm 一体水,例如 Vega 64 水冷版,同样也是 350w TGP:
而之前很多 2080 Ti 也是 120 一体水,所以别看现在大家都把 360 装到了显卡上,其实这个趋势是最近才开始的:
不扯远了,既然都是公版,我们拿来跟 6900 XT 风冷版做个比较,两者长度其实是一样的,PCB 也是相似的:
翻到侧面,可以明显看到水冷版的厚度刚好是两槽,而风冷板是 2.5 槽,这在一些小型 ITX 机箱上就是能安装和不能安装的区别:
还有个细节,6900 XT 公版的顶部一圈红色仅仅只是塑料装饰,而水冷版则是独有的红色 LED 灯条:
要我说这次 6900 XT 水冷板设计的一大亮点就是这个透明的小管道,不仅内部是 LED 照亮,关键是它本身其实水冷管的一部分,这种把水冷作为展示的设计在分体冷头上比较多,但是对很多一体水显卡设计来说似乎是头一遭,因为大部分一体水的显卡,冷管其实都是直接从核心上面引出去,所以显卡中段几乎都是被遮挡的状态,当然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后面:
背面两者就比较相似了,均是一体化的金属背板保护,只是风冷板在下面写了个 R,同时各种序列号等信息贴在了背面:
而 6900 XT 水冷版的序列号其实隐藏在显卡下面:
接口部分也是这代 6000 系公版的卖点之一——完整的集成了 USB-C 输出,这对于 Apple Display 等使用 USB-C/DP 输出信号的显示器来说真的是最大的恩赐。
万幸 AMD 在新的 7000 系上继承了这个设计,没有像 Nvidia 一样浅尝辄止,老实说我完全不懂为何如今的显卡都是 3x DP + 1 HDMI,谁家里需要那么多 DP 口接屏幕,多一个 HDMI 不好吗?或者像 AMD 公版这样把一个 DP 换成 USB-C/DP :
装机前最后再横向比较一下同一代的几张公版卡,依次是 3090 Ti,6900 XT LC,6900 XT,3080 Ti,Arc A750:
阴
我选用的机箱是 Formd T1,这么优秀的外观设计,如果选择一个粗旷的机箱不免浪费,FormD T1 虽然没有记录安装过这个显卡的先例,不过我知道很多 240 一体水显卡很难安装进去,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冷管太长,幸好这张卡是 120mm AIO,我们主板一边风扇排风,AIO 冷排就能安装在下方,而距离又正好把水冷管长度抵消,实在是很完美:
我的 Formd T1 使用了 2 + 1 + 2 的结构,主板那边 2 槽长度,安装利民 x47 薄扇,GPU 这边留下 1 槽给背部走线,然后剩下的两槽给 GPU 安装:
得益于 Formd T1 灵活的设计,这样 PCIe 电源线,CPU 电源线和水冷管都能靠着这多出来的 1 槽空隙的到妥善安放:
正面,目前其实是180度倒装状态,正常情况下风扇会顶置方便顶部排热:
迫不及待亮机试试,Radeon 红色 LED 亮起,包括周边一圈的 LED:
LED 把水冷管照亮,实际看起来更加漂亮,不过一点美中不足的是这个部分的 LED 是红色恒亮,如果能调整成动态 LED 会更加衬托出水流动的感觉。
系统进入顺利,关机后盖上盖板:
正面,这种无风扇的视觉冲击力,正是水冷玩家所最追求的简洁:
主板部分,之前的配件和平台,Asus x570 + 5800x3D,EVGA 850GM 电源,其实如果真要折腾,也许能赛下海盗船 120mm AIO 给 CPU,但是那走线就太极限了:
背部:
再次开机,灯光亮起:
显卡面翻转一下,方便展示:
接下来我们安装好 Formd T1 的侧板,显卡若隐若现:
正面,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朦胧感,带着一丝神秘:
该卡的 GPU-Z 信息:
我测试了一下 3Dmark Time Spy 循环,热成像仪图如下:
屏显信息:
文章写道这里,也许很多人会犯嘀咕——你标题说的阴与阳,你只谈了阴,阳是什么?
别急,这里其实还大有文章,我们再次打开机箱,重新取出这张卡审视一下:
让我们从背后打开它,拧下 8 颗螺丝很简单就能打开背后的保护金属背板,可看见 AMD 的易碎贴都不需要动:
让我们拆下贴着序列号的底部,秘密快要揭晓了:
我们再取下 IO 接口和顶部螺丝:
我不知道这一瞬间,有没有让你感到震撼,在它优雅的华盖下,竟然是如此工业风的设计:
GPU 中心是散热模组和冷头,但是并没有使用传统一体水冷的管道直接连着核心,核心上面就是水泵,而是通过第二级水路把水导向了右侧的水泵:
估计 100 个用户里面,就一个人会拆开它,但是当他看到这些藏在里面的细节和考究,不正是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吗?
让我们再看一下这个顶部的水冷管,是的它是真的是水冷通道的一部分不是装饰:
所以我们再比较下市面上常见的一体水冷卡,几乎都是从核心部分引出水管,虽然功能上无可厚非,但是就是缺乏了这多迈出的一步,让功能稍稍对设计妥协的决心:
分离开的顶盖,可以看到那一圈的 LED 灯条以及水冷管上的 LED 灯:
而且我之前留下的悬念,这个一体水冷究竟是谁制造的呢?硕大的 Logo 就不多解释了:
是的,你没猜错,我打算以这个状态继续装机:
那么取下华盖的这面就是那桀骜不驯,棱角分明,代表着力量和冷酷和阳刚: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Formd T1 竖置也是非常优秀的散热方式: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想 DIY 不仅仅是获得一个分数,组装一台冰冷的机器。
它更像是一次理性和感性的碰撞,尤其是 SFF 平台,让硬件在科技与艺术的交叉口的到升华,这样一种装机,也是独特的体会。
很可惜的是,虽然 AMD 和 CoolerMaster 的工程师们投入了大量精力把这张卡设计成如此的精致,最终这张卡其实并没有进入零售市场,所以这也是这张卡稀少的原因之一。它最初是作为 OEM 电脑组装机成品搭配出售,直到后来随着显卡市场的变化,部分流回到了 AMD ,然后又因为某种方式,AIB 又拿到了小部分这批卡,然后再卖给零售市场。
最后,也一如既往附上热成像和温度照片,其实因为一体水冷的卡散热并不主要靠外壳,所以其实除了能看到内部的热区,并没有多少变化:
冷排的温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