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or中国女孩通? 诺奖得主被爆性骚扰多名中国女生超10年! 校方正式调查
最近这几天,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任职中国的大学、会拉二胡会吹葫芦丝,学过气功打过太极的“老中国迷”兼“中国女婿”菲利普·迪布维格再一次被国内外的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然而这一次,并不是什么好事。
1
德高望重,但为非作歹10年?
美国当地华人圈知名的公众号“一亩三分地”在10月份发文介绍这位诺奖得主后,留言区里有位女士爆料他曾性骚扰中国女同学,而且远远不止一位,不止一次,至少持续了10年。
该公众号认为此事事关重大,于是给这条留言做了置顶操作。
随后,这位女网友的留言得到了其他人的确认和回应。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一句:
这位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老院长到底是中国通呢,还是中国女孩通呢?
虽然爆料的同学们是在中文公众号上留的言,但仍然引起了多家美国和英国主流媒体的重视。
美国的彭博社,NBC新闻,财富杂志以及英国的“独立报”这样的顶级媒体都给出了报道,还有若干中小型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2
美英主流媒体如何报道?
美英主流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基本都是最近这几天发出的。因为这件事情目前并没有定论,所以这些大媒体只是阐述事件本身,而没有去进行什么评论。
以英国的“独立报”为例,我们摘抄一下它报道的重点部分:
“美国一所大学正在调查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性骚扰指控,该经济学家的律师将这些指控视为‘职业竞争’。
菲利普·迪布维格 (Philip Dybvig) 的律师安德鲁·米尔滕贝格 (Andrew Miltenberg) 告诉美联社,因研究银行倒闭问题而获得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菲利普·迪布维格 (Philip Dybvig) 在过去几周受到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Title IX 办公室(编者注:这个办公室指的是美国《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也就是关于性歧视与性骚扰的一条而成立的办公室)的质询。
米尔滕伯格说,这些指控“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迪布维格是该大学的长期银行业和金融学教授,他没有立即回复那些要求他对此事做出解释的电子邮件。
处理校园性骚扰投诉的 Title IX 办公室自 10 月以来已经联系了至少三名前学生,就索赔问题采访她们。她们是彭博社报道的七名前学生之一,彭博社采访的大多数女性都不愿透露姓名。”
好了,至此我们已经看出了诺奖得主本人的态度:否认一切指控!
那么,诺贝尔奖委员会又是什么态度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托尔.艾林森( Tore Ellingsen) 告诉彭博社,负责监督该奖项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联系了该大学,以确保他们有一个公平的程序来处理这些指控。
艾林森告诉彭博社:“只要大学还没有确定迪布维格做错了什么,我认为我们就应该为他的伟大科学成就举行一场公正的庆祝活动。”
好了,我们也看明白了,那就是:只要此事没有坐实,那诺贝尔奖这边的一切就都不受影响。
那么,该教授所在的校方又是什么态度呢?
该大学发言人朱莉弗洛里告诉彭博社,学校不会对具体案件发表评论,但会严肃对待性行为不端,并将调查任何指控。
最后,迪布维格的律师米尔腾伯格还表示,他对这些指控出现的时间点持怀疑态度,并指出这些指控是在诺贝尔奖项宣布之后但在预定的颁奖典礼之前浮出水面的。
“我们相信,这是一种职业竞争的局面。”
3
作为普通网友,我们怎样“看到”真相?
这个事情被曝光出来之后,其实网友们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些网友当然直接斥责这位教授的不端行为:
也有个别网友提出了反向的理论:
有一说一,在目前没有任何实凿证据的情况下,广大网友想尽可能辨明这件事的真伪,或者说哪怕看清一个真实的轮廓,只能靠自己这三样东西:
1. 理性;
2. 逻辑;
3. 生活经验
而魔鬼往往藏在细节里。于是,我们下面说一个很关键的细节。
名叫xiang的“爆料人”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细节,而且是已经被双方确认了的细节,那就是:
多年前迪布维格教授曾拉着她(xiang)坐在他腿上拍照。
现在,戴布维格方承认拍过这张照片,但坚称当时Xiang是自愿坐在他的腿上的。他的律师说:“我不认为戴布维格主动把她拉到腿上,或者要求她坐在他的腿上。是她想拍照,然后坐了过去。”
那么,通过此“坐腿”细节,我们是可以对这个事情的真伪有个基本判断的。
爆料女生称诺奖得主要求她坐在他大腿上拍照,而诺贝尔奖得主则称当时是她自愿,主动要坐他大腿上拍照的。当然,爆料女生立刻驳斥了他。
就算我们相信诺贝尔奖得主说的是真话,那请问,如果你是一个正直而有原则的人,或者哪怕你仅仅是一个维护外表体面的人,那么,即便女生提出了坐在你大腿上拍照,你会答应吗?你会答应吗?你会答应吗?
而这位诺贝尔奖得主非但欣然应允,而且还挺开心的样子。任何一个稍微明事理的人都会觉得这有问题吧。
事实上,欧洲很多大学都有教职人员不能和学生谈恋爱的明确规定。
如果是真爱呢?
如果是真爱也行,那教职人员需要辞职,然后想怎么爱就怎么爱。
一个人的学术成就和他/她的道德品德必然成正比吗?
显然并不是,因为这两者没有逻辑上的必然关联。但是在尊师重道普通大众的意识里,早已把德高望重的诺奖得主默认成了一定是道德水准也同样高的人。
这也是很多人放松警惕,放弃质疑,放弃思考的根部原因。
4
遇到这类事情我们怎么办?
虽然这些“爆料”留言都发生在中文公众号上,但这些美国媒体依然很快挖掘新闻,进行调查,整理和报道。他们丝毫不怕给他们的祖国——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丢脸抹黑”,至少目前没有让这个事情不了了之。
其实这就是作为“第四权”的媒体在一个社会中的重要性。
性骚扰这个事物,广泛发生于世界各个国家,是现代社会的顽疾。无论是言语挑逗,还是身体接触,都属于性骚扰的范畴。而校园性骚扰,职场性骚扰更是每天都发生在大多数国家的“常态”。
坏人坏事哪里都会出现,但关键看怎样处理,怎样解决。
性骚扰一词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在学术界流传开来,并于 1977 年开始成为一个法律概念。在那之前,女权主义法律学者凯瑟琳.麦金农( Catharine MacKinnon) 提出了工作场所骚扰构成性别歧视的论点,但在1964 年,美国联邦法官此前拒绝了这个想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了1978年,美国三个州法院同意了麦金农的观点1986年,美国最高法院也同意了。
到了1997 年,75% 的美国公司为所有员工制定了强制性培训计划,以解释法律禁止的行为以及如何提出投诉,并且有95% 的公司制定了举报性骚扰和请求听证会的申诉程序。
当代欧美社会对性骚扰的态度非常严肃,名人性骚扰就更会成为“不可饶恕”的罪孽。
一旦证据确凿,除了要面临法律上的严惩,还要面临全社会舆论方面的鞭挞。这样的“名人”真的可以实现这两年的网络流行语——社会性死亡。
具体到诺贝尔奖得主这个案子,欧美的媒体肯定不会让它过去,撤热搜、降热度是想都别想了。但最终的真相是什么,我们还要等待司法机构的调查确认。
总结一下吧:
无论在哪个国家,什么场合,也无论我们是何性别,面对性骚扰时,无论情节轻重,都要第一时间果断说不。
现实是,如果正义有理的一方退一步,那么邪恶无理的一方就不是进一步,而是至少进十步。因为后者远远比前者更不管不顾,更肆无忌惮。
------End------
文:土浪漫
英伦大叔(ID:UK07788915668)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英伦大叔”,获取最新最快的英国资讯。
往期精彩回顾:
凉凉? 最关键时刻, 一句涉华言论, 到手的首相宝座要飞!?
坐轮椅, 拄拐, 淋雨, 万人灵前痛哭! 手握大权却从未干政, 女王何以受人敬仰?
24年换来“鳄鱼泪”! 唐山主犯当庭忏悔却不对受害女性道歉, 辩护人也被痛骂?
你可以执行命令, 但也应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良知! 93岁老夫妇也要被强行方舱?
国内致癌添加剂, 国外零添加! 偷换概念,顾左右而言他,何时是头?
英伦大叔,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致力于传递最新最快的英国新闻与政策解读,
为海外华人提供签证、教育、创业类相关信息
欢迎关注英伦大叔,及旗下各平台帐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