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数据,骗了所有人!
前言:
理论很抽象,有时理解起来很难。要深刻得懂也容易,就是用心切身体会。
由来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坚信每年12%的通胀率,于是时时处处跟此对比:
买个安全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心里会犯嘀咕…能跑赢12%的通胀率么?
做一笔保险理财投资,千百个不愿意…能跑赢12%的通胀率么?
国家推出个人/商业养老金,参加个锤子啊…能跑赢12%的通胀率么?
如果手里持有一笔现金,更如同手捧烫手山芋、并有深深的负罪感…每年通胀12%啊,这钱毛得多厉害!
12%的年通胀缘由在哪呢?
在2016-2017年的那轮房价暴涨。
跟现在楼市萧条天壤之别,那时全国房价疯了的普涨,少则涨幅50%、多的翻了一倍不止,为什么房价涨得这么猛呢?
全民都在找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广被接受——钱印得太多了。
钱是什么?M2啊!
一查数据不得了,若以2000年为起点、每年的M2涨幅可都在10%以上,年涨幅超12%,也就是钱的数量每年增加12%以上。
而自1998年房改后,中国的房价年均涨幅多少呢?大概百分之十几。
房价的涨幅跟M2的涨幅近乎一致,也就让大家坚信“房价的上涨就是因为钱印多了,且房价的涨幅会跟M2的涨幅相近”。
既然M2、也就是钱每年增加12%,那物价自然也会每年上涨12%,可不就是每年的通胀率12%么?!
“12%年通胀率”的共识由此深入人心。
当然这里的通胀率并非具体指物价上涨,而是指钱的购买力,即一年前100元能买到的东西、一年后必须得掏112元才能买到。如果一年前的100元在一年后没变成112元、那就是亏了12%。
这些解释非常合理,且通俗易懂。
有金融术语“M2”、“通胀率”,显得很专业、并非出自普通人之口;有房价上涨的实证案例,大家也有切身的感受;有最简单的算术计算,100元的东西涨价12%可不就是112元么?小学生都会算啊。
很遗憾,它是错的。
更遗憾的是,虽然它是错的、但很多人已被它洗脑。
纠偏
估计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钱是怎么印出来的,我直接说结论吧:
(企业/居民)贷款就是印钞,贷款的过程就是印钞的过程,M2主要是由贷款创造的。
钱(也就是贷款或者M2)增加12%、物价必上涨12%,有一个根本性错误、即认为“只是钱在增加、而商品和服务等社会财富没有增加”,而现实不是这样的。
不管是企业贷款用于生产、还是居民贷款用于消费,虽然他们贷款都是在印钱、但期间都有增量财富创造…钱的数量是增加了,但商品也增加了。
整体物价的涨幅,要看整个市场的商品/服务数量跟整个市场中流通货币数量的关系,可有些钱被创造出来并不一直在流通、可能会以存款(当然是没被放贷出去)的形式被沉淀下来,这样印出来的钱又少了一部分、对物价的冲击再次减少。
那怎么知道整体物价的涨幅呢?看CPI。
现实也是这样的,虽然M2增幅年均12%以上、但CPI涨幅却一直相对稳定。
从2000年始,除了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和2011年中部分月份的CPI涨幅超6%外,其他的绝大多数月份CPI涨幅几乎在3%左右、甚至部分月份的涨幅还是负值。
今年的CPI涨幅年初设定在3%左右,而直至现在还没有一月的CPI涨幅达到3%,全年也就2%左右。
结论就是,虽然M2每年涨幅超12%,但物价并没有每年上涨12%、而是整体较为平稳。近二十年物价涨幅如下图:
当然有人不信CPI,一是觉得数据有假,二是觉得跟自己感受不同。
任何正常国家的统计数据都基本可信,当然会有统计瑕疵、但更多是技术原因,如果你非要阴谋论不可信、那我也没办法。
之所以感受不同,是因为CPI涨幅跟股票指数一样、有成分商品和权重,只有成分商品上涨CPI才会上涨、且权重越大涨幅越大,CPI的统计数据中就有猪肉价格、且权重很大,所以猪肉价格上涨就会引起CPI较大涨幅。
你经常喝贵州茅台?每瓶由之前的几百元涨到现在两三千,肯定会觉得物价涨得厉害,可在CPI中却体现不出来,因为CPI不统计茅台的价格。
国家选择什么成分商品和权重,跟这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相关…CPI中猪肉权重大,说明中国人爱吃猪肉、且吃的多。
影响
我们确实需要关注通胀、但不应过度,反而更应关注自己的实际收入或劳动价值的实际购买力。
举个例子。
十年前,一个馒头的价格是0.5元,你的月收入是3000元,可现在一个馒头的价格涨到了1元,但你的月收入却涨到了8000元。
物价涨没有?涨了100%,因为馒头由0.5元涨到了1元。但你受损失么?
没有,因为你的收入涨了166%、由3000元涨了8000元,你的劳动购买力更强了。
很多人会想,如果馒头还是0.5元一个、但工资却涨了166%岂不是更好么?!
好是好,但实现不了。
要知道印钞放水是发展或刺激经济的一种手段,不放水可以、你的收入也别增长了,馒头0.5元一个可以、你的收入将永远是3000元。
关于通胀率,我们还可以用心去感受。就年通胀12%来说,你去年买的东西、今年整体上涨12%了么?别老活在理论世界里、要现实中去感受。
当然感受也会有偏差,大多数人都会对涨价的东西特别敏感、而对不涨价或跌价的东西却忽略不见。
上半年汽油每升涨到10元时、很多人觉得物价飞涨,可现在又降回了7元左右、却无人再提;某时段猪肉涨幅较大、很多人感叹吃不了,可我们生活中的电子/家电产品等却几乎一直在降价,还有我们家庭使用的水、电、燃气、暖气等一直都很稳定。
被错误知识洗脑,结果就是被收割。
因为相信“年通胀12%”,所以内心特别焦虑,整日忧心忡忡钱会快速贬值、尤其是手里有现金的时候,而焦虑对身体是极其有害的…没钱可能不幸福,但有钱后反而更不幸福了。
其次就会乱投资,因为怕钱在手里贬值啊。于是买了P2P、买了金融传销、买了信托、买了股票…要么暴雷、要么套牢,最后把自己的钱都折腾没了。
当然还有更惨的,在不仅亏了钱、还背了债。
因为相信“年通胀12%”,所以去银行大量借钱(比如年利率8%以内的钱)、之后再买房,本想着房价涨幅超过贷款利息赚息差,结果却是房子不仅没涨甚至还跌、但债务却得月月按时还。
存款、保险、理财、固收、养老金…虽然收益低,但都有它的用途和适应人群。股票、房子等长期涨幅高,但短期可能会跌、而我们都是生活在小周期里的。
还相信“年通胀12%”的人、还相信“通胀率跟M2涨幅一致”的人,该换换脑子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