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丨邵立晶:用基础物理研究拓宽人类认知边界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苏菁菁
邵立晶的办公室位于北京大学最北端的朗润园,但他的实验室却是穹顶之上的星辰大海。
现年35岁的邵立晶是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中的引力波、黑洞、中子星等极端物理现象。
“我们从哪里来?”“是什么样的物理环境孕育着我们这些智慧的生命?”研究这些人类从诞生伊始就在好奇的问题,正是邵立晶的日常工作。
邵立晶(左四)与他的科研团队
从人类探测到的首例双中子星并合事件,到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拍摄,再到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的拍摄,这些很酷的人类基础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他都深度参与其中。
“推动人类理解世界的认知边界”
朗润园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园中有许多只猫。邵立晶喜欢逗逗这些小猫,有时还会在讲座中将小猫的照片展示给学生们看。
邵立晶对物理的热情起源于高中。那时,他经常翻阅图书馆中的各类书籍,其中有一本书最为特别。他虽然读不太懂,但还是反复阅读了多次,每一次都津津有味。
这本书名为《时间简史》,宇宙的起源与命运,时间的起始与终结,这些古老却恒久命题就这样留在了邵立晶的心中,成为一颗兴趣的种子。
进入北大后,邵立晶一路求学,如愿成为了一名天体物理学家。以宇宙为“实验室”,邵立晶检验着引力理论,不断延展着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边界。
2011年,邵立晶开启了对引力本质的系统研究。时至今日,他的若干工作被收编至国际知名的引力物理教材,他创新性地利用脉冲星,提出了检验时空对称性的方法,为基础物理理论“添砖加瓦”。
作为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国际合作组织的一员,邵立晶参与了2019年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拍摄,以及今年5月公布的人类首张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的拍摄。在EHT中,他的工作是从引力理论的角度,比较黑洞的预言与照片中的观测结果是否一致。
初见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时,邵立晶感到非常惊喜。“我们的结果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黑洞的情况一致。广义相对论已有百年的历史,对黑洞阴影的预言也过去了很多年。当时的人们无法进行如此高分辨率的观测,我们现在终于可以逐渐地将这些细节补充进去。”
“地球上经历了多少事情,对吧?”邵立晶感叹道,“但整个星空却保持一种安宁的、一种永远都照耀着你的状态。人类认识这个世界是有一定边界的,我们希望推动人类理解世界的认知边界,这样,人类整体的知识体系就会变得更大。”
“让国内的基础物理研究走向舞台中央”
邵立晶常调侃自己为“无用的博士”。
“因为我做的一些研究,可能在这个时代不太有用,但我相信很多年后,这些研究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邵立晶说。
而不确定背后的无限可能,正是基础物理研究的魅力所在。
二十世纪初诞生了量子力学理论。那时的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这个“有些听不懂”的物理理论将给百年后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今,从半导体到芯片,从激光到显微镜,这些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存在,无一不是量子力学的产物。
邵立晶相信,基础物理研究的进步将促进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才至关重要。为此,他几乎将一半的精力都投入教学之中。
邵立晶在格致论道论坛的演讲
邵立晶所讲授的《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等课程是理工科中最为艰难的基础大课之一。虽然课程内容抽象晦涩,但邵立晶却总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他曾在北京大学第二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理工科类一等奖,同时,他还拿下了包括“最受学生欢迎奖”在内的所有单项奖。
激发学生对基础物理研究的热情、帮助学生跨越知识的难关并不轻松。为了讲台上的一节课,邵立晶常常要准备十几个小时。
“从知识点的串联,到课堂氛围的调节,我需要在备课时进行无数次的预先构想。”邵立晶说,“我希望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教学问题,让物理知识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出现。”
邵立晶还特别开设了一门名为《广义相对论与天体物理》的课程。在授课中,他从基本的爱因斯坦理论框架出发,辅以最新科研热点,希望帮助同学们更加高效地将基础物理理论与自身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
“在基础物理方面,我们曾远远落后于欧洲和美国,现在我们终于能够站在世界舞台之上。”邵立晶说,“我希望有更多人才投身于基础物理的研究之中,参与更多大型国际项目,让国内的基础物理研究走向舞台中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