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生命维度,中国文化
· 这是第4865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水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2022年岁末真的挺特殊的,往外面走一走,见几个人,就会发烧。人类就像来到了潘多拉星球一样,连空气都要重新适应。在浑身疼痛的时候,我在写这篇文章,写着写着,倒也觉得挺疗愈的,心思被转移,去思考一些遥远的东西。
阿凡达(avatar),是梵语,意思是化身。化身是无穷无尽的、多面多样的,其本身就在启示我们,需要不同的视角去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因为任何所见所闻的现象,可能只是不同的表象,不同的化身。我们看不到全局,我们只是在感受碎片。
总有人有丰富的想象力、创意、美感、深意,告诉我们天外有天,而道是宇宙的奥秘。看《阿凡达》两部,深深感慨,西方人多么擅长表现东方智慧啊,这不也是他们的思想在寻找新的化身吗?
中国古人的思维里,是女娲(wā)创造了人。西方古人则认为是伊甸园里的夏娃(Eve)生下了人。《阿凡达》里,那个女神叫伊娃(Eywa),也是有着神树等等万千化身的能量女神。你看,卡梅隆大概是把中西两个女神结合起来,声音叠加,创造了个新词儿。
但是女娲和夏娃,都只是神话,神话里没有高深的思想和智慧,而伊娃有,她是道,道是一,宇宙本源的合一意识。伊娃的内核似乎来自老子和道德经。
其实在《阿凡达》第一部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所有纳威(Navi)族人的“辫子”连接在一起,把男主角杰克·萨利的人类肉体和阿凡达肉体合一,这些“辫子”连着的就是伊娃,她又再造了全新的复合生命。
人类的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军事上的船坚炮利核武器、生物上的顶级野蛮发展,能够瞬间让所有肉体归于虚无。在地球的特定时空里,地球人永远用三维眼光看世界,空间空间还是空间,占领占领还是占领,他们不知疲惫地拉帮结派,争夺互害,资源在枯竭,掠夺和侵占外星新空间,成为发展唯一的可能性。
而纳威人的世界,他们拥有别样的感应能力,能够彼此理解,感同身受(I see you),他们敬畏大自然,天道,懂得彼此协作。他们强调的是共生。最明显的是,奈蒂莉(Neytiri)的未婚夫主动放弃所爱,由衷敬佩新领袖驯服魅影的能力。他们的规则不是相互掠夺和侵占,而是群体利益最大化,敬畏万物,与万物共生,因为他们时刻信仰和感应着伊娃。
于是,他们所感受事物的层次,有了整体性的、普遍性的、群体性的升华。那不是一两个女巫和智者的特权,那是群体抽象智慧都有了新的层次。
物理学上,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就是四维,再加上层次就是五维。人在遇到任何困境的时候,如果停留在三维中,就会压抑、难过。但是你想啊,若是加上时间维度,事物都会变化的,人生未死都没有定论,时间会冲去悲伤,悔恨,甚至迎来很多质变。所以,千万别困住自己。当我们被困在新冠带来的疼痛感的一周里的时候,也要升维看它。
然后,我们再加入层次这一维度,不同层次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来把握的,人唯一对自己的改变都是思维上的突破,去跳脱困境,去接近智慧和灵性。人的生命维度应该随着历事而升高。
当一个三维空间里的郁郁寡欢的、双腿残疾的退伍战士,有了阿凡达这个化身之后,他突然有了不受时空约束的高维意识版本,他不断感受着纳威人的世界,不再恐惧,害怕,紧张,他慢慢充满了勇气和力量,变成了纳威族的领导人,完成了自我的真正升级。
《阿凡达·水之道》,从第一部的森林场景转向了海洋,从水的哲学来看待能量世界。卡梅隆称之为“水之道,连接万物,超越生死,亘古不变。”
我看到这个标题就很喜欢,原来在美国大片里,全部都是中国文化的影子。《老子·八章》 里写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几于道,水是最接近道的,卡梅隆果然是认真领悟过道家精髓的。
看了电影之后,就知道还有庄子的影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阿凡达·水之道》里的图鲲,英文是Tulkun,卡梅隆真是做足了细节。在他的设定中,图鲲是一种比人类更智慧的生物,它们有自己的语言、艺术、数学和音乐,但从不主动攻击外族,以防御的姿态对待外界的攻击掠夺。
《阿凡达》第一部中,那些会飞的翼兽,是森林里的代表。巨型的鸟,是神话/玄幻世界里必然的存在。纳美人把女妖翼兽称为伊卡兰(Ikran),这种神奇的生物有着像蜥蜴一样的鲜艳外皮,它们的翼展达12米。纳美人全身都没有毛发,头上长长的像头发一样的东西其实是他们露出体外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跟伊卡兰相连接,就可以驯服它们。灵性、玄学的力量,在那个五维世界里,显得很平常。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沟通成本、交易成本都很低,他们都可以彼此看见(I see you)。
狮鹰翼兽(即魅影)是潘多拉的空中霸主,与伊卡兰有亲缘关系,但其体型比伊卡兰大两倍以上,翼展可达25米,据说只有5个纳威人驯服过它。
在第二部中,杰克·萨利一家来到了海洋部落隐居,还能驯服海洋中能遨游海洋的“坐骑”——掠波翼龙,它们是潘多拉星球的飞鱼,能在水面掠过,短暂腾飞于空中。
这些巨大的“鱼”,巨大的“鸟”,让庄子瑰丽的想象力有了绝妙的视觉呈现。
你看,隐居也是纳威人会追寻的。如果自己会给族人带来灾祸,就隐姓埋名去隐居,去遥远的地方、最自然古朴的地方,应该是去天涯海角吧。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你看,形容不自由,就是羁鸟和池鱼,不愿意在樊笼之中,只有大自然里有鲲和鹏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我们的性灵,总要有翱翔的姿态。
《阿凡达》还让我想到了《山海经》。《阿凡达》里有神树,《山海经》里也是,那棵扶桑树,可供10个太阳栖息。而《阿凡达》的神树,无论是在森林还是在海洋,都是灵魂的栖息之所。
《山海经》里,鸟兽千奇百怪,山水千姿百态,生命自由自在。《阿凡达》里,锤头雷兽、斯塔姆兽、死神兽、蝰蛇狼、潘多拉猴、孔雀鹿、刺蝠、旋扇蜥蜴、精灵水、木精灵,各种组合就是海外版本的《山海经》。所以最近多是这种感慨——“中国神话宇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轮到顶级IP《山海经》?”
没有什么是不能搭配组合在一起的,恣意生长,恣意毁灭,一切皆有可能。上文所说的掠波翼龙就是旗鱼、鳄雀鳝和飞鱼的组合。这都需要设计师的文化底蕴、技术和想象力。电影大工业的发展,让一切的组合变得充满了精致工程细节,让二维图片变成了三维甚至五维的体验。
《山海经》是人类文明的童年时期,先民与自然关系密切,他们以敬畏柔和的姿态对待天地山川,将万物赋予灵性。虽然《阿凡达》的故事发生在2154年之后,但它跟人类史前时代没有什么差别。人类最有灵性的时代,可能就在远古。
在《山海经》中有一只精卫鸟,她原是“炎帝之少女” ,后来在东海溺死了——复归于自然,变成了鸟。但她并不甘心被自然(整体)所消融,于是,“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 (陶渊明 《读山海经 》)。你看,人心是多么复杂啊。并不是某一种形式回归自然就能满足的,人要有大的精神力量。
有人说,“陶渊明从神话中所接受的最深刻的影响,不是诗文中出现的几个神话人物形象,也不是神话带给他的遨游仙界的想象力,而是物我一体的精神,是这种精神影响下崭新的物我关系。这深刻的关系表现在对拟人手法的大量运用上,也表现在‘化物’以回归自然的生命实践上。”
古今中外,大家都想找到回归自然的方法,西方人都找到了“化身”。
《东坡易传》其实也是一个“水之道”的世界,他写道:“阴阳一交而生物,其始为水。水者,有无之际也。离于无而入于有矣。老子识之,故其言曰:‘上善若水’,又曰:‘水几于道’。圣人之德虽可以名言,而不囿于一物,若水之无常形,此善之上者,几于道矣,而非道也。若夫水之未生,阴阳之未交,廓然无一物而不可谓之无有,此真道之似也。”
水德象征的是心胜于物的状态,你看最后那个手无寸铁的孩子赢了,那个能感应到伊娃存在的奇丽——杰克和奈蒂莉的养女,能够调动自然的灵性力量,救了她的母亲和妹妹。
水能随物赋形。水无常形,所以是超越一切常形,不囿于一切外在事物的自足的精神。海洋部落接纳了来投靠隐居的杰克一家,无私地给予一切,整个纳美人,是相互感应彼此身上气息的相互协作的人。
水心是什么?所遇有难易,然而未尝不志于行者,是水之心也。遇难而不退,始终要实践,在《阿凡达·水之道》里面,所有的人都在战斗,包括小女孩们。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路,修自己的路,迈自己的坎,渡自己的劫,永远都不退缩。惟水为能习行于险——只有水能够习惯于在艰险之处运行。卡梅隆有一种“沉船”情结,《泰坦尼克号》里拍,《阿凡达》里也拍。大概人生的大风大浪就是这个样子吧。
水至柔。水不是靠力争的,而是靠心通的。纳美人用神经系统相互感应。人有时候也是,感同身受这件事,靠蛮力靠压迫靠灌输靠教诲是没用的,是非也是生硬的,只有心能相通。
水即变。譬之于水,知其所以浮,知其所以沉,尽水之变,而皆有以应之,精义者也。一切万物,终究是变化的。盛衰一瞬间,变化一瞬间。幸福亲密和生离死别也是一瞬间。杰克的其中一个孩子,在战斗中牺牲了,不得不说,生命都是莫测的,即便是充满了灵性,依然有疏漏,生命依然是无常。其实中外都强调家文化,一家人在一起,家人是软肋,也是铠甲。
作者:清华硕士,秦朔朋友圈创始主编,上海作协会员。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姐(id:shuijie00000)。视频号名为:中年好友苏东坡。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