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在人间|2022,三个女孩的“出走”故事

在人间|2022,三个女孩的“出走”故事

社会

撰文|张茜  编辑|刘兮

出品|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



尽管只有24岁,李卓群人生的一半光景已与公益结缘。

在她七八岁时,母亲选择了结束生命。懵懂的李卓群不知道母亲为何而去,只感受到了家庭气氛的巨变。儿时的经历充满了遗憾,成长过程中,她也面临着不少同辈压力。李卓群一个人试图通过阅读和思考,寻找心灵的出口。

她无数次许愿,期望遇到更好的大人。上中学后,学校组织去福利院一对一帮扶,那里住着精神障碍、身体障碍的儿童。与孩子们交流使李卓群有种与小时候的自己对话的错觉,“由此打开了一个气口”,压抑的童年得到舒缓。

大学时,李卓群曾与远在贵州的山村小孩通信。小孩们分享日常中的小事是那么的单纯和敞亮,李卓群从中获得了反向治愈。随着年龄的增长,困扰李卓群的问题变成了“如何做一个更好的大人”,这是她行进公益的初心。

当看到“公益真探计划”面向社会招募真探时,李卓群发现“自己想做的两件事结合在了一起”:她常年参与公益活动,也乐于探索未知的另一个世界。

“公益真探计划”覆盖了如教育、临终、儿童保护、动物保护、非遗传承等亟待改变的十个议题。不管是否具备公益经验,真探们都可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实地探访,由腾讯公益和恩派公益提供支持和指导。

童年经历让李卓然意识到“‘长大’这件事,尤其是‘平安、健康地长大’,是一件挺难的事。”她选择了儿童教育方向,“我自己曾经是一个儿童,可以做得更好吧。”

■ 在真探路上的李卓群。(李卓群/供图

何嘉仪选的,正是李卓群之前参加过的与留守儿童通信项目“蓝信封”。

转行到高校担任科研管理工作后,何嘉仪仍十分怀念曾经身在公益圈的自己。她大学时期主修非营利组织管理,毕业后组织过公益机构高管能力建设课程,认识不少公益人。

六月底,在朋友圈看到“公益真探计划”招募信息时,何嘉仪动心了。她按照在公益机构的工作习惯,写了份详实的《计划书》,阐明了自己对项目的理解和可以提供的价值。

进入候选名单后,五人选一个,经过专家评审后,她接到了录取电话。“我还挺开心的,能够用普通人的视角帮助更多人看到公益组织是怎么运作的,让大家放心地捐助。”

银璐是腾讯的一名员工,平时有捐赠的习惯,少时几块钱,多时99元。她骨子里是理想主义者,却“服从了现实的种种要求。”

六月底的一天,刷到“看理想”《从“我好emo”到“我又行了”,经历了什么?》一文时,银璐的心被戳中了——

“我们可以试着当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人不是非要奋不顾身地活着,也不必向一切庸俗低头。尽管日常囿于平庸,但我们都手握‘出走’的机会。”

在她看来,“参加公益活动是灵魂逃离的一个出口,也是对现实规则和既有秩序的反抗。”

她登录公司内网,了解完“公益真探计划”的初衷和形式后,果断报了名。100个“真探”中,连同她,腾讯共有4位员工参加。

从8月开始,真探们带着各自的问题陆续出发,前往中国56个地方、100个公益项目地探访。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孩,向另一些群体靠近。



重庆,在李卓群的记忆中,比较时尚,是一个适合拍照打卡的网红城市。巫山,爱好文学的她曾在古诗里读到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而现实里,巫山县是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这么大的反差,引发了她的好奇。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贯通。重庆到巫山,五六小时的车程缩短至两小时。李卓群隔了一个多月,搭上了这班开往深山的列车。

抵达巫山站后,还要坐大巴穿越县城,开上2小时山路方能抵达村子。山不停地绕,李卓群看到近乎垂直的石壁,眼泪快要兜不住,“这些人,十多年来怎么过的呀?”山区坚硬的岩石、层峦叠嶂的山景,美则美矣,却成为许许多多村民一代代被困在山里的阻碍。

李卓群不是一个犀利的人。她对“真探”的理解,是“真实”。四天行程,一开始她有些拘谨。巫山县青年爱心志愿者协会的老师带她去摘核桃、割草,体验本地生活,她才放松下来。

一位小朋友带李卓群往山的南边去,“爬上去气喘吁吁的。”她住在一个小房子里,灰瓦、白墙、蓝色的门,“屋檐下的鸟窝,窗角小虫儿的家,是只有她知道的小秘密。”房子虽漂亮,但缺水缺电,在八月天里闷热难耐,小电扇的转速总赶不上她写字的手速。

从屋子里往外看,女孩爷爷和父亲种的竹子高高的,她按生物课本上的方法嫁接的月季矮矮的。李卓群的感受被放大,“这种交流十分宝贵,网络上把山区孩子塑造为某种可怜的固定形象,但真实交流的话,我们有互相学习,感受彼此。”

■ 李卓群(左)在女孩家门前仰望竹子。(李卓群/供图

在探访过程中,李卓群也发现了些问题:“老师直接对孩子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就不资助你,换一家’之类的。这样会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巫山县青年爱心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4年,“以18岁以下失去亲情无人抚养的孤儿、事实困境特殊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助学帮扶。”受限于学历或经历,机构老师秉持好心做事,但偶尔忽略了与孩子们的沟通措辞,在李卓群听来有些许不妥当。

起初,李卓群不好意思开口,毕竟在拥有十几年帮扶经验的前辈面前,她自认还是“学生”,经验不足。随着体验的深入,她强烈地意识到——时不待人。

在福利院做志愿者的时候,李卓群还不觉得“公益是一个需要速度的事”,因为福利院的儿童已拥有相对完善的成长体系。身处大山之中,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她有些按耐不住了。儿童救助、儿童保护、儿童心理……方方面面需要建设,而人力又是那么稀缺,“每件事花上一两年,很多孩子的命运就此丧失了改变的机会。”她必须如实地反馈自己所看到的,努力提出问题。

最终,李卓群卸下了顾虑,讲出了真实的想法。她没想到,主动提出建议反而“给了彼此一个打开的机会,他们也在慢慢修正。”

当真正走进实地,公益不再像是放在旁边“一块静止的石头”,它给与人们更强的参与感及改变的冲动。

时至今日,李卓群仍对每个月一至两次的线上交流会期待有加。讨论的主题涉及各个领域,不再局限于儿童教育。通过“公益真探计划”,她认识了近二十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热烈讨论,互相扶持,其中五六位更成为了亲密伙伴。“‘真探计划’对我个人是蛮重要的,让我跟很多人产生了思想的交集。有些想法以前最多可能写成小说,而现在有机会落地的话,确实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银璐请了一天公益假(腾讯员工每年有一天),周四晚上,从北京飞到了四川。

落地翌日,开车去昭觉县——悬崖村阿土勒尔村)所属地的路上,崇山峻岭,高耸壮观,路途却十分危险,“很多土路,坡度极陡,如果下大雨的话,一定会山体滑坡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常见于媒体的捐助地区,实际走访时,她感到“依然十分落后”。

参加“公益真探计划”之前,银璐从未去过大凉山。自小在平原地区长大,四川大山的地理风貌给她的感官带来了冲击。

冲击更大的则是孩子。银璐来自高考大省山东,在接受不同阶段教育时,总爱琢磨“教育是否有更好的可能”。因此,她选择了“捡回珍珠计划”。该计划由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发起,旨在为帮助家境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

与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的同事一起,银璐拜访了4位来自昭觉县三岔河镇拢恩以打村小学的受助孩童。

一个孩子家中,进门处架着一大口锅,生着火煮着东西。走近一看,是喂猪的猪食。地上散落着个头不大的土豆,是他们的主食。屋里没有书桌,没有台灯,写作业只能到院子里,蹲着或者趴在地上写。

小学老师李宁(左)与银璐(右)家访中。(银璐/供图

还有一个孩子,刚巧遇到她从山上回家,背着一筐的萝卜。大筐压着她的身躯,高过了一半。女孩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就在探访前两周,爷爷去世了。只不过8岁的女孩,已是家中干农活的主力。她的小手晒得黑红粗砺,全是老茧,指甲许久没剪,里面都是泥土。

他们都是留守儿童,或父母离异、去世,或在外务工。每家不只一个孩子,从小要干许多农活,还要带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弟弟妹妹。全家住在一间大屋子中,虽然空间不小,也有灯,却黑洞洞的,显得逼仄昏暗。“如果没有外界力量介入,这样家境的孩子很可能辍学。他们以后的命运,也难有更好的选择。”

由于躲避战乱等原因,老百姓迁移至此。“当年逃难时,这里可是桃花源。过了不到200年,风水宝地变为天险之地。地理环境没变,社会发展却变了,给人带来的命运冲击,有些是可以选择的,有些是不可以选择的,这些重塑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回到北京后,银璐找了些关于彝族和乡村的书来读,包括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她尝试从社会的演变历程中,探寻那些变和不变的因素到底是如何影响一代人,以及当中的个体。“这段经历增长了我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视角,丰富了我看待社会、看待阶层的宽度和深度。”




年初,何嘉仪本打算申请“蓝信封”的通信大使。签承诺书前,她担心时间不够,无法履行一年半的承诺,退缩了。

“蓝信封”由中山大学学子于2008年创办,理念是“聚集一群人,用书信的方式,宽慰一群人”,已发展为覆盖广东、湖南、河南等地区乡村学校的公益项目。

何嘉仪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前同事转发“蓝信封”的招募广告。久而久之,她产生了熟悉感。后来她知道,前同事是“蓝信封”的创始人之一。“哪怕他离开了机构,还是念念不忘,可见‘蓝信封’的生命力有多顽强。”这是吸引她探访的理由之一。

“蓝信封”的办公室在广州市区中大商圈附近,是比较核心的位置,办公室却仅有几平米,房间里挤着十来个人,小隔间堆满了材料,主要是孩子们的信件。刚到时,何嘉仪有些手足无措,“大家都在忙,感觉帮不上什么。”

■ 办公室堆放的蓝信封。(何嘉仪/供图)

好在来之前,恩派公益的志愿者给真探们打了预防针,“不要指望人家安排好一切,勇敢地探寻自己想要的东西。”何嘉仪主动找接待自己的女孩要来一沓资料,边翻阅边做笔记。

通过实地考察和翻阅资料,她发现十几年的通信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作为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好,人类成长史的一部分也好,值得挖掘和分析。但他们目前没有资金和人力去做。”这成为了何嘉仪记挂心间的事。

探访时间虽短,何嘉仪却感觉自在而放松,“想了解的,想做的,都能够触达。”

今年刚转正的一位女孩冬冬,与何嘉仪是同乡兼校友。“如果不是因为‘真探’活动,我们根本不会相遇,也不知道有这么多联结。”

两人相见在一个周五的晚上,广州下着濛濛细雨,街上车水马龙。何嘉仪等了一会儿,堵车的冬冬姗姗来迟。“她看起来经历了一天的工作,脸上有些疲惫感。刚坐下来,便马不停蹄地需要回复工作的消息,两部手机忙得不行。”

边吃边聊才发现,两人都是客家人,来自粤东西北的河源,原来“蓝信封”第一个援助的项目便是她们共同的家乡。“一瞬间拉近了距离。”

在乡村待久了,人很难产生向上的行动力,需要外力打破原来的惯性。“这个小姑娘是非常幸运的,接触到‘蓝信封’,打开了向外的通道。他们家三个都考上大学了。”

原来,冬冬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家里三个孩子,她是长姐,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十几年前,她开始透过信件和在中大读书的姐姐聊自己的困惑,包括青春期的烦恼、朋友之间的小插曲、对自己的不自信等。姐姐是冬冬坚定的支持者,提供了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建议和指导。

冬冬不仅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还反哺“蓝信封”,也在从事助人为善的事,“播下的种子长成了,她的树荫也能照顾其他人。”

何嘉仪问冬冬:“蓝信封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她不假思索地说:“是一束光般的存在。”

探访回来,何嘉仪向朋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后,竟然发展了一个月捐人。“她完全不懂公益,听了我们的故事后,愿意去影响更多的人。”

何嘉仪将自己的观察写成了一份7000字的调查报告,反馈给了“蓝信封”的工作人员。

公益一直强调理性,可人心是肉长的,“感性认识比理性重要很多。我看到公益组织可持续循环的过程,像是投下一颗石头散开的涟漪,有些是直接的影响,有些是间接的。”对个人而言,“一个人从自己的本职工作跳出来,投入到感兴趣的事情上,是一种自我疗愈。”


文中冬冬为化名。封面图由银璐拍摄。)
更多故事,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在人间Living”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或在人间living栏目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任何方式使用;已经由本栏目、本网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在人间Living”或“来源: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违反上述声明的,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在人间|网红栓Q哥与他被嫌弃的江湖在人间|满床的ICU与超负荷的重症医生在人间|感染高峰下,一个农村养老院的冬天日元贬值,让多少日本人“离家出走”?16 里溪晚秋的桔黄明黄熬走恶婆婆的孝顺媳妇,决定“离家出走” | 人间励志! 21岁美国小伙大病一场 崩溃抑郁想自杀 竟被”离家出走”治愈了?!3.6元,能买断一个女孩的命“流浪气球”故事:2万米以上高空何以成为探索热点?扯白||每个女孩的成长里,都有一位“小姨”走资派复辟资本主义的土壤肥沃中国互联网“出海抢单”,三个领域大热如何简约高效地约到HPV疫苗?| 6个女孩的真实分享“华人女神”颜宁弃美,回国!当年“负气出走”的她,刚刚发文回应了...一个女孩的逆袭:从厌学,考试倒数,到深受家长喜爱的特教老师(下)在人间|76岁日本老人决定死在中国在人间|鄱阳湖大旱之年,江豚和渔民都在努力活下去“少爷和我”故事背后:我们对财富的渴慕,如何走向扭曲微视频|2022,这些瞬间你还记得吗?看完500万网友围观的“专升天”故事,我忽然明白什么是“烂圈子”…一个“宇宙编年史”故事的诞生 | 专访《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姑妄说之,姑妄听之在人间|2022年岁末,一位高龄肿瘤病人的艰难转诊路一个校长的“出走” ——跟着钱志龙访学十国逛水洞偶遇亿万富婆2022,三个女孩的“出走”故事去墨尔本、布里斯班“卷界次生代”城市!那些悄悄“出走”的悉尼华人们为了破圈手游画质,联发科天玑9200讲出旗舰“芯”故事在人间|一个30岁卖菜女的寒冬2022,又一批AI大牛从大厂出走了【教育】10岁孩子离家出走,别再以为是小事,一组数据告诉你出走率有多高女大学生被恶意P裸照,54万人在线意淫,他们企图毁掉一个女孩的一生……在人间|武汉放开后,制氧机救了她母亲也聊老年痴呆和医学诊断故事征集|2022,最让你难忘的回忆是?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