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2022,三个女孩的“出走”故事社会2022-12-25 05:12撰文|张茜 编辑|刘兮出品|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尽管只有24岁,李卓群人生的一半光景已与公益结缘。在她七八岁时,母亲选择了结束生命。懵懂的李卓群不知道母亲为何而去,只感受到了家庭气氛的巨变。儿时的经历充满了遗憾,成长过程中,她也面临着不少同辈压力。李卓群一个人试图通过阅读和思考,寻找心灵的出口。她无数次许愿,期望遇到更好的大人。上中学后,学校组织去福利院一对一帮扶,那里住着精神障碍、身体障碍的儿童。与孩子们交流使李卓群有种与小时候的自己对话的错觉,“由此打开了一个气口”,压抑的童年得到舒缓。大学时,李卓群曾与远在贵州的山村小孩通信。小孩们分享日常中的小事是那么的单纯和敞亮,李卓群从中获得了反向治愈。随着年龄的增长,困扰李卓群的问题变成了“如何做一个更好的大人”,这是她行进公益的初心。当看到“公益真探计划”面向社会招募真探时,李卓群发现“自己想做的两件事结合在了一起”:她常年参与公益活动,也乐于探索未知的另一个世界。“公益真探计划”覆盖了如教育、临终、儿童保护、动物保护、非遗传承等亟待改变的十个议题。不管是否具备公益经验,真探们都可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实地探访,由腾讯公益和恩派公益提供支持和指导。童年经历让李卓然意识到“‘长大’这件事,尤其是‘平安、健康地长大’,是一件挺难的事。”她选择了儿童教育方向,“我自己曾经是一个儿童,可以做得更好吧。”■ 在真探路上的李卓群。(李卓群/供图)何嘉仪选的,正是李卓群之前参加过的与留守儿童通信项目“蓝信封”。转行到高校担任科研管理工作后,何嘉仪仍十分怀念曾经身在公益圈的自己。她大学时期主修非营利组织管理,毕业后组织过公益机构高管能力建设课程,认识不少公益人。六月底,在朋友圈看到“公益真探计划”招募信息时,何嘉仪动心了。她按照在公益机构的工作习惯,写了份详实的《计划书》,阐明了自己对项目的理解和可以提供的价值。进入候选名单后,五人选一个,经过专家评审后,她接到了录取电话。“我还挺开心的,能够用普通人的视角帮助更多人看到公益组织是怎么运作的,让大家放心地捐助。”银璐是腾讯的一名员工,平时有捐赠的习惯,少时几块钱,多时99元。她骨子里是理想主义者,却“服从了现实的种种要求。”六月底的一天,刷到“看理想”《从“我好emo”到“我又行了”,经历了什么?》一文时,银璐的心被戳中了——“我们可以试着当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人不是非要奋不顾身地活着,也不必向一切庸俗低头。尽管日常囿于平庸,但我们都手握‘出走’的机会。”在她看来,“参加公益活动是灵魂逃离的一个出口,也是对现实规则和既有秩序的反抗。”她登录公司内网,了解完“公益真探计划”的初衷和形式后,果断报了名。100个“真探”中,连同她,腾讯共有4位员工参加。从8月开始,真探们带着各自的问题陆续出发,前往中国56个地方、100个公益项目地探访。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孩,向另一些群体靠近。重庆,在李卓群的记忆中,比较时尚,是一个适合拍照打卡的网红城市。巫山,爱好文学的她曾在古诗里读到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而现实里,巫山县是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这么大的反差,引发了她的好奇。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贯通。重庆到巫山,五六小时的车程缩短至两小时。李卓群隔了一个多月,搭上了这班开往深山的列车。抵达巫山站后,还要坐大巴穿越县城,开上2小时山路方能抵达村子。山不停地绕,李卓群看到近乎垂直的石壁,眼泪快要兜不住,“这些人,十多年来怎么过的呀?”山区坚硬的岩石、层峦叠嶂的山景,美则美矣,却成为许许多多村民一代代被困在山里的阻碍。李卓群不是一个犀利的人。她对“真探”的理解,是“真实”。四天行程,一开始她有些拘谨。巫山县青年爱心志愿者协会的老师带她去摘核桃、割草,体验本地生活,她才放松下来。一位小朋友带李卓群往山的南边去,“爬上去气喘吁吁的。”她住在一个小房子里,灰瓦、白墙、蓝色的门,“屋檐下的鸟窝,窗角小虫儿的家,是只有她知道的小秘密。”房子虽漂亮,但缺水缺电,在八月天里闷热难耐,小电扇的转速总赶不上她写字的手速。从屋子里往外看,女孩爷爷和父亲种的竹子高高的,她按生物课本上的方法嫁接的月季矮矮的。李卓群的感受被放大,“这种交流十分宝贵,网络上把山区孩子塑造为某种可怜的固定形象,但真实交流的话,我们有互相学习,感受彼此。”■ 李卓群(左)在女孩家门前仰望竹子。(李卓群/供图)在探访过程中,李卓群也发现了些问题:“老师直接对孩子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就不资助你,换一家’之类的。这样会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巫山县青年爱心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4年,“以18岁以下失去亲情无人抚养的孤儿、事实困境特殊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助学帮扶。”受限于学历或经历,机构老师秉持好心做事,但偶尔忽略了与孩子们的沟通措辞,在李卓群听来有些许不妥当。起初,李卓群不好意思开口,毕竟在拥有十几年帮扶经验的前辈面前,她自认还是“学生”,经验不足。随着体验的深入,她强烈地意识到——时不待人。在福利院做志愿者的时候,李卓群还不觉得“公益是一个需要速度的事”,因为福利院的儿童已拥有相对完善的成长体系。身处大山之中,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她有些按耐不住了。儿童救助、儿童保护、儿童心理……方方面面需要建设,而人力又是那么稀缺,“每件事花上一两年,很多孩子的命运就此丧失了改变的机会。”她必须如实地反馈自己所看到的,努力提出问题。最终,李卓群卸下了顾虑,讲出了真实的想法。她没想到,主动提出建议反而“给了彼此一个打开的机会,他们也在慢慢修正。”当真正走进实地,公益不再像是放在旁边“一块静止的石头”,它给与人们更强的参与感及改变的冲动。时至今日,李卓群仍对每个月一至两次的线上交流会期待有加。讨论的主题涉及各个领域,不再局限于儿童教育。通过“公益真探计划”,她认识了近二十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热烈讨论,互相扶持,其中五六位更成为了亲密伙伴。“‘真探计划’对我个人是蛮重要的,让我跟很多人产生了思想的交集。有些想法以前最多可能写成小说,而现在有机会落地的话,确实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银璐请了一天公益假(腾讯员工每年有一天),周四晚上,从北京飞到了四川。落地翌日,开车去昭觉县——悬崖村(阿土勒尔村)所属地的路上,崇山峻岭,高耸壮观,路途却十分危险,“很多土路,坡度极陡,如果下大雨的话,一定会山体滑坡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常见于媒体的捐助地区,实际走访时,她感到“依然十分落后”。参加“公益真探计划”之前,银璐从未去过大凉山。自小在平原地区长大,四川大山的地理风貌给她的感官带来了冲击。冲击更大的则是孩子。银璐来自高考大省山东,在接受不同阶段教育时,总爱琢磨“教育是否有更好的可能”。因此,她选择了“捡回珍珠计划”。该计划由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发起,旨在为帮助家境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与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的同事一起,银璐拜访了4位来自昭觉县三岔河镇拢恩以打村小学的受助孩童。一个孩子家中,进门处架着一大口锅,生着火煮着东西。走近一看,是喂猪的猪食。地上散落着个头不大的土豆,是他们的主食。屋里没有书桌,没有台灯,写作业只能到院子里,蹲着或者趴在地上写。■ 小学老师李宁(左)与银璐(右)家访中。(银璐/供图)还有一个孩子,刚巧遇到她从山上回家,背着一筐的萝卜。大筐压着她的身躯,高过了一半。女孩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就在探访前两周,爷爷去世了。只不过8岁的女孩,已是家中干农活的主力。她的小手晒得黑红粗砺,全是老茧,指甲许久没剪,里面都是泥土。他们都是留守儿童,或父母离异、去世,或在外务工。每家不只一个孩子,从小要干许多农活,还要带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弟弟妹妹。全家住在一间大屋子中,虽然空间不小,也有灯,却黑洞洞的,显得逼仄昏暗。“如果没有外界力量介入,这样家境的孩子很可能辍学。他们以后的命运,也难有更好的选择。”由于躲避战乱等原因,老百姓迁移至此。“当年逃难时,这里可是桃花源。过了不到200年,风水宝地变为天险之地。地理环境没变,社会发展却变了,给人带来的命运冲击,有些是可以选择的,有些是不可以选择的,这些重塑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回到北京后,银璐找了些关于彝族和乡村的书来读,包括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她尝试从社会的演变历程中,探寻那些变和不变的因素到底是如何影响一代人,以及当中的个体。“这段经历增长了我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视角,丰富了我看待社会、看待阶层的宽度和深度。”年初,何嘉仪本打算申请“蓝信封”的通信大使。签承诺书前,她担心时间不够,无法履行一年半的承诺,退缩了。“蓝信封”由中山大学学子于2008年创办,理念是“聚集一群人,用书信的方式,宽慰一群人”,已发展为覆盖广东、湖南、河南等地区乡村学校的公益项目。何嘉仪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前同事转发“蓝信封”的招募广告。久而久之,她产生了熟悉感。后来她知道,前同事是“蓝信封”的创始人之一。“哪怕他离开了机构,还是念念不忘,可见‘蓝信封’的生命力有多顽强。”这是吸引她探访的理由之一。“蓝信封”的办公室在广州市区中大商圈附近,是比较核心的位置,办公室却仅有几平米,房间里挤着十来个人,小隔间堆满了材料,主要是孩子们的信件。刚到时,何嘉仪有些手足无措,“大家都在忙,感觉帮不上什么。”■ 办公室堆放的蓝信封。(何嘉仪/供图)好在来之前,恩派公益的志愿者给真探们打了预防针,“不要指望人家安排好一切,勇敢地探寻自己想要的东西。”何嘉仪主动找接待自己的女孩要来一沓资料,边翻阅边做笔记。通过实地考察和翻阅资料,她发现十几年的通信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作为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好,人类成长史的一部分也好,值得挖掘和分析。但他们目前没有资金和人力去做。”这成为了何嘉仪记挂心间的事。探访时间虽短,何嘉仪却感觉自在而放松,“想了解的,想做的,都能够触达。”今年刚转正的一位女孩冬冬,与何嘉仪是同乡兼校友。“如果不是因为‘真探’活动,我们根本不会相遇,也不知道有这么多联结。”两人相见在一个周五的晚上,广州下着濛濛细雨,街上车水马龙。何嘉仪等了一会儿,堵车的冬冬姗姗来迟。“她看起来经历了一天的工作,脸上有些疲惫感。刚坐下来,便马不停蹄地需要回复工作的消息,两部手机忙得不行。”边吃边聊才发现,两人都是客家人,来自粤东西北的河源,原来“蓝信封”第一个援助的项目便是她们共同的家乡。“一瞬间拉近了距离。”在乡村待久了,人很难产生向上的行动力,需要外力打破原来的惯性。“这个小姑娘是非常幸运的,接触到‘蓝信封’,打开了向外的通道。他们家三个都考上大学了。”原来,冬冬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家里三个孩子,她是长姐,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十几年前,她开始透过信件和在中大读书的姐姐聊自己的困惑,包括青春期的烦恼、朋友之间的小插曲、对自己的不自信等。姐姐是冬冬坚定的支持者,提供了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建议和指导。冬冬不仅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还反哺“蓝信封”,也在从事助人为善的事,“播下的种子长成了,她的树荫也能照顾其他人。”何嘉仪问冬冬:“蓝信封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她不假思索地说:“是一束光般的存在。”探访回来,何嘉仪向朋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后,竟然发展了一个月捐人。“她完全不懂公益,听了我们的故事后,愿意去影响更多的人。”何嘉仪将自己的观察写成了一份7000字的调查报告,反馈给了“蓝信封”的工作人员。公益一直强调理性,可人心是肉长的,“感性认识比理性重要很多。我看到公益组织可持续循环的过程,像是投下一颗石头散开的涟漪,有些是直接的影响,有些是间接的。”对个人而言,“一个人从自己的本职工作跳出来,投入到感兴趣的事情上,是一种自我疗愈。”(文中冬冬为化名。封面图由银璐拍摄。)更多故事,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版权声明凡注明“在人间Living”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或在人间living栏目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任何方式使用;已经由本栏目、本网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在人间Living”或“来源: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违反上述声明的,本栏目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