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深度好文)
伪善的人,都喜欢空谈人类之间的抽象大爱。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什么是教养?
我很认可一个回答:“看过很多书是受了教育,把看完的书放回书架才是教养。”
教养是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气质,是在俗世中仍能保持卓越的灵魂。
到了某个年纪,你就会发现,人生总有些风雨逃不掉。
有些人明明眼看雷雨交加,却还是甩你满身泥泞。
但总有人,哪怕自己浑身湿透,也不忘弯腰扶你起身。
有教养的人,总是善良得恰到好处,温柔得不争不抢。
不动声色的体贴
曾有一位读者分享过他的故事。
小的时候,在他家小区门口,总有一些农村的老人家在摆摊卖菜。
每次家里没菜了,父亲都会让他拿上现金去那里买,还嘱咐他不要讲价。
他很疑惑,明明可以去超市扫码买到更新鲜的菜,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拿零钱去买路边摊呢?
父亲回答说,老人年纪大了不太会用高科技的东西,这些现金,能让他们方便一些。
钱不算多,但也许刚刚够他们吃一顿热乎的饭,看一次病。
对于那些起早贪黑出来摆摊的老人来说,这份不着痕迹的体贴,可能就真的撑起了他们生活下去的动力。
很认同一句话:“真正的善良,是行善而不扯起善良的旗帜,是积德不需要人见。”
谁人没吃过生活的苦?成年人的底线,不过是想求一份体面的活法罢了。
别人的脆弱,不是我们彰显高贵的垫脚石。一个人的体贴,不该大张旗鼓地践踏在他人的尊严之上。
总有人,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做了好事,而有的人却默默用行动告诉你,有他在。
教养,是了无痕迹的温暖传递,不必向对方言明。我对你好,却不希望你难堪,你也不用觉得有负担。
不说明不戳破,不是因为不能,只是因为不想,一人脸上有光,远远抵不过做人的情义和做事的道义。
人,活的就是一个人情味,做过的事情不用人尽皆知,但求问心无愧。
一旦做一件事的目的性太强,雪中送炭也会变成对他人的苦苦相逼。
最高级的教养,就是刚刚好的留有余地,刚刚好的不动声色。
无需提醒的自觉
嫂子怀孕后,给宝宝买了一屋子的玩具。
有一天,一对夫妻带着女儿来串门,嫂子客气地说:“去房间里看看,有什么喜欢的都可以玩。”
说实话,我当时心里有点担心,生怕这个8岁的小女孩,把宝宝的房间弄乱了。
然而小女孩却一直站在门口,我问她怎么不进去,她说:“这不是我的房间,不知道能不能进。”
我挑了几个玩具拿到客厅陪她玩,看得出来她都很喜欢。
临走时,嫂子说可以让她带几个回去。
小女孩想了一下说,这些都是给宝宝准备的,自己不要了。
真正的教养,无关于年龄,而是能否用自我约束的能力,拒绝内心本能的欲望。
古人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内不愧于心。”
真正有教养的人,不论人前人后,心里都有一杆秤,时刻掂量着自己的言行。
而想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品性,观察他下意识的反应就够了,越是微小的细节,越能看出一个人教养的高低。
就像大家都排着长队时,不去插队;别人输入密码时,礼貌地看向别处;开车经过有积水的地方,减速让行人先走。
不需要响亮的口号,不需要言语的督促。他们早已把自觉,内化成了日常的习惯,自然而不刻意。
诚然,这个社会有很多法则,白底黑字写清楚的,是为了管教不知分寸的人。而那些没有宣之于口的,是为了净化我们自己的心。
最高级的教养,就是恰到好处的让人舒心,无需提醒的让人放心。
发自内心的善意
罗翔老师曾说过:
“伪善的人,从来都喜欢空谈人类之间的抽象大爱,喜欢向众人表达自己的博爱之心。”
你永远猜不透他们天使的面孔下,是否藏着恶魔般的欲望。他们嘴上说着为你好,为你受了多少委屈,其实背地里不知道耍了多少阴招。
曾看过一张暗藏深意的漫画。
掉进深坑里的人卖力求救,深坑外的人也伸出援手,两人却因为距离太远而遥遥相望。
可是在坑外,明明就有一架可以救命的梯子。
深坑里的人心怀感激,抱有希望,而深坑外的人,卖力伪装。
其实,生活中那些让我们觉得无能为力的瞬间,并不是苦恼于事情有多难解决,而是想不通人心竟然这么深不可测。
假好人比真坏人更可怕,张扬在外的坏,我们至少可以提防。可是深藏在心的恶,总能轻而易举地取得我们的信任,伤人于无形。
黄渤说,自己当年穷困潦倒的时候,身边的人勾心斗角,没一个好人。
可是当自己成名之后,身边的人总是对他关怀备至,全都是微笑的面孔。
而黄渤深知,对他冷眼和祝他成功的人,分明就是同一拨人。
这些人从未发自内心地对待过他,不过是见风使陀,达到自己的利益罢了。
若你见过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就会发现认识了这个人,就能了解他的心,赤诚没有隐瞒,热烈而不掺杂虚假。
我们当然都明白,人人有私心,但我们更懂得,做事不能没了良心。
最高级的教养,就是不做修饰的待人诚恳,发自内心的为人善良。
这奔忙的一生,有人不顾真情,有人只图名利,慢慢地,就丢了教养。
跨越时光,阅人无数,过去的事就算了,走散的人就忘了吧。
唯愿以后你深交的人,能守住底线;相守的人,本性足够纯良;遇到的人,都是真心想与你四季作伴。
点亮在看,感谢那些困境中拉过自己一把的人,感谢那个历经世俗,却不忘教养的自己。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订阅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