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教授专栏|新年回想:恐惧与希望
良知和良心是2022年的稀缺品,勇气和骨气是2022年的奢侈品。但希望总是在恐惧的漩涡中升起,信心总是在绝望的低洼燃起!
2022年持续不停的奥密克戎病毒战、陷入胶着状态的俄乌热战、和见不着硝烟的中美科技脱钩冷战,不断地将这个世界撕裂,让世界陷入史无前例的恐惧中。
从武汉封城开始对病毒不可知的恐惧,到随时因“红码”有家难归,到随意被围困在家中感到无助,到任性地被判定为密接者而进入方舱,到任意地被筛选走进大巴,在半夜中上路走向不可知的世界,终于等到了全社会解封的消息,但换来的不是如释重负的社会恢复正常运转,却是奥密克戎病毒长驱直入。三年来一次又一次的恐惧,在2022年终结的时刻依旧在大地上蔓延。
一场大家预先未曾料到的战争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这样离奇登场了,但几乎没有人想到会是同样离奇的结局。圣诞节在乌克兰上空的警报声提醒大家,这场战争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不仅冲击欧洲的和平,而且成为美俄角力的新铁幕。
抢夺世界霸主的对抗赛,高科技成了赛道上的主角,核心是谁能掌控半导体产业的领先地位,这攸关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无人机甚至导弹技术的提升。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围剿,意在釜底抽薪,彻底扼杀中国超越美国的科技能力,中美科技领域的脱钩不可逆转。
新冠疫情将走向终结。回首三年的抗疫旅程,我们缺乏的是常识与科学,每一次的封城拷问的是我们每个人的良心与良知!
在病毒肆虐三年后,随着中国抗疫政策的改变,全球最终都无法逃脱群体免疫的定律,只有透过疫苗与感染才能最终战胜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之初,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英国科学家曾被众人诅咒,但谁又想得到我们得以重新正常生活,只能与病毒共存。
科学在这场疫情中展示了力量,战胜病毒的最佳武器依旧是疫苗,而且是新型的mRNA疫苗,是新冠特效药。医学突破不能依靠喊口号来实现,人定不见得能胜天!愚昧更不可能让我们走出疫情!
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规律,病毒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异。这一切也不会因权力与意志发生变化,也不会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偏爱任何一方。常识不可缺!
顺从这一规律并做出明智决策者,最有可能以最低限度的损失走出困局。新加坡这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国度,抗疫政策不断调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像这个小国那样会“抄作业”,疫情刚刚暴发时的封城经验来自中国,疫情进入第二年之后的开放经验来自欧美,同时又会依据本国的疫情变化收放自如。封控不意味着剥夺一个人基本自由和生存权力,开放也不意味着失序与错乱。谦卑不是懦弱,而是内心的强大。新加坡没有心理负担,也不需要顾及脸面,可以自由地选择来自全球各地最好的疫苗和药物。
政治在疫情控制中本来就不应该扮演任何角色,却常常取代了我们的基本认知。
这场既不是热战也非冷战的疫情之战,拷问的是每一个人的良心与良知。当权力不受到任何制约,隐藏在防护衣后面的正常人也会变得歇斯底里、不可一世,甚至疯狂。任何异议的声音都有可能被看作挑衅,任何人善良的质疑都有可能沦为人民公敌。这时又总是不缺帮凶在旁兴风作浪,他们不喜欢用脑,他们喜欢盲从,到头来一夜之间发生戏剧性的转变时,连自己都来不及掉头,只能煞有介事地粉饰自己过去的表演。
但不必为他人的愚蠢动气,更不要为他人的自私伤肝。对一些人而言,别人的苦难永远不是苦难,他们甚至身处自由之地却昧良心地高唱赞歌,无视别人死亡、挨饿和破产。对另一些人而言,只有亲身经历别人的苦难,才有可能打开他们的眼睛,改变他们的认知,唯一可能触动他们的就是让他们亲自感同身受别人的苦难。
这场战役,没有人有资格在尘埃落定之前就声称自己是胜利者,就声称完成了一场完美的抗疫战,更不该在别人发生不幸的时候不放过嘲笑他人的机会,因为历史的评判不会只发生在昨日,也不会在今日。当世界走出这场病毒的噩梦之后,回首往事,对他人的嘲笑犹如空谷回声,好像是在嘲笑自己。不同的疯狂不就在大国之间轮流上演吗?虽然看似全然不同的两个极端,但本质上如出一辙,都过分夸大了个人的意志与力量。
一个好的制度远远超越一个伟人,一个健全的治理模式胜过随心所欲的发号施令。
突如其来的180度的大转弯魔幻般上演,人们经短暂的兴奋立刻掉入无所适从的恐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任何的准备和调适,说撤退就撤退了。曾几何时,不想核酸被逼核酸,如今想要核酸却不见踪影。
2022年的岁末在另一种的恐惧中打上了休止符,噩梦并没有如我们所期盼的那样消失,恐惧在此达到了顶峰。野蛮管控易,科学治理难,病毒以过去从未见过的速度迅速蔓延,但我们仅仅希望我们的生活回归正常。
俄乌战争将走向胶着。在战争面前,我们不该有双标,不必为“侵略”做任何修饰和重新定义,更不能因自己的好恶失去了对是非的评判!
这是一场无需思考就可以定性的侵略战争,为此不必为“侵略”做任何修饰和重新定义,尽管我们可以为俄罗斯的今日惋惜,也可以不齿美国的咄咄逼人。
中国本是这场战争的旁观者,却从一开始就被推上了舞台中央,不情愿地成了发生在欧洲的这场战争的主角。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历史有其趋势,错误地站在历史的一边就可能承受不可挽回的代价。
战争爆发之前,不同阵营早就泾渭分明。中俄友好关系不封顶,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刻就成为负资产。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对俄罗斯的狂热支持也成为佐证,更不用说缺失基本的同理心,尽情地挖苦嘲笑受难者。逻辑只有一个,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在战争面前,我们本不该有双重标准,那就是始终如一地选择站在被侵略的受害者一边,不管是受到北约狂轰滥炸的塞尔维亚人,还是被俄罗斯侵略的乌克兰人。谁能解释在近代受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西方列强侵略的中国,竟然会有如此多的民众在为侵略者辩护!
持久的战争让中国不幸地成为这场战争的受害者。战争发生之前,中国与乌克兰保持着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乌克兰不仅是中国的“粮仓”,而且是中国获得先进制造技术的来源地。这一切随着战争的爆发发生了大逆转。
美国主导的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波及到中国,中国除了被动地执行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制裁措施,没有其它选择。
战争犹如雪上加霜,世界经济未走出新冠疫情,又遭受陷入萧条的威胁,受影响的远远不止是欧洲各国。
战争还加速了国际关系格局的重组。在美国对中国进行精准包围的战略下,这场战争使得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受到冲击,中国、美国、欧洲、甚至俄罗斯四足鼎立的时代不仅未能成真,反而让时有龃龉的欧美关系发生巨变,欧美联盟进一步巩固,北约进一步北扩,影响力甚至东扩到亚太地区。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超强地位,不仅未被削弱,反而被强化了。
如今这场胶着的战争无法预料终局,如果相互妥协的和平无法实现,这将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
2022年阿富汗战争落幕了,美国黯然结束了这场没有胜利的战争。但战争的恐惧似乎从未离开过我们。在2022年的岁末,不少人都在发问,战争的阴影会降临到我们的头上吗?我们仅仅希望那些喜欢在干柴上玩火的人们远离我们。
芯片大战将无可避免。美国芯片追杀令是要重复对华为5G技术的封杀战略,这是20世纪美苏星球大战在21世纪的翻版,全球化的风光不再,但竞争不能演变为战争!
俄乌战争重创了俄罗斯,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竞争者的地位更加突出。在美国试图阻止中国超越自己的关键时刻,美国因对中国的疑心与恐惧加快了与中国高科技脱钩的进程。
一场热战没有停息的迹象,另一场科技冷战已杀气腾腾。
但这场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芯片大战,在中国却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目。美国众议院议长佩罗西飞往台湾访问,在中国社交媒体引发一夜的热血沸腾,但华盛顿祭出对中国芯片企业的封杀令,将高达31家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的黑名单,围观者却少而又少。
美国发动这场芯片大战,试图在中美科技实力较量中出奇制胜,这几乎可以说是20世纪美苏星球大战在21世纪的翻版。
精准打击是拜登政府选择与中国竞争的核心战略,而半导体行业俨然成为中美高科技脱钩的第一战场。美国芯片追杀令无疑要重复对华为5G技术的成功封杀战略,芯片大战就是要让长江存储、寒武纪科技等企业步华为之后尘。
美国组建“芯片联盟”围堵中国,逼迫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荷兰就范。美国商务部在10月开始出炉的封杀措施,在全球范围内严格管控向中国出口芯片以及半导体产品和设备,甚至不允许美国公民与企业参与大陆企业生产和研发先进半导体。美国还不断游说甚至威胁荷兰和日本停止向中国出售可用于芯片生产的先进设备。
中国企业无疑是芯片大战的最大受害者。虽然短时间内管制措施不会影响14纳米以上的芯片,但中国半导体行业无疑首当其冲,任何需要大数据服务的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都需要高端芯片,也会感受到第二级冲击。而欧美国企业也深受其害,对中国的出口受到出口管制的影响,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以上。
美国现今的做法不是确保在半导体领域保持一两代的领先,而是尽可能地将中国远远抛离在后面,这必须透过长达十年以上的出口限制才能成效。为准备这场将持续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芯片大战,美国政府已提供了527亿美元用于半导体的生产和研发,并为相关企业提供240亿美元的信用保证。
中国在半导体核心技术与基础研究领域明显落后,高端人才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在美国发起芯片大战之后也拿出上万亿元来支持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但这是否足够弥补曾经犯下的战略失误?
而谁又能笑到最后?美国因对中国的恐惧,造成华裔的恐惧,因被怀疑对美国的忠诚和泄露机密,1400多名华裔科学家已经在2021年离开美国回到中国,这能否为中国的科技突破如虎添翼?
芯片大战凸显了政府对市场的强行干预,这与美国批评他国政府的一贯做法背道而驰。政府权力介入市场让美国可以随意决定是否可以批准企业向中国出口相关的产品和设备,并借此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在芯片大战中受到重创。
人类的记忆总是短暂的,刚刚过去的全球化浪潮即便充满瑕疵,过去四十年全球的快速发展还是有赖于大家的相互依存。
2022年世界的对立已经无法弥合,当大国之间的竞争无法避免,人们只是希望竞争不会演变成战争,这个世界没有比和平与安宁更加宝贵的了。
在2022年的尾声,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勇气和平凡人的骨气,我们等到了国门重新打开。展望明天,我们离不开流动的思想,也离不开这个星球的良性大循环。
我们终于告别2022年。在2022年逝去的时候,有多少时日让人焦虑,让人忧愁,让人悲伤,让人落泪,让人无语,让人愤怒?!你看到愚蠢当道,常识被弃,权力膨胀,自由受阻。你经历了生死存亡的瞬间,你目睹了撕心裂肺的离别。不管你被贴上“清零派”,还是“躺平派”的标签,在生死面前,你的无力显示了人类的渺小,无一例外。
过去365天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从中所显现的对弱者的同情,对生命的珍惜,对自由的向往,对正义的追求,都在拷问你我的良心与良知。不管你是挺俄派,还是挺乌派,我们对是非的认知,对善恶的判断,也凸显了我们可否守住道德的底线。
在风云变幻的世界里,如果我们有一线希望,我们都应该将所有的机会让位于和平,竞争绝不意味着冲突与对抗,不应该是冷战,更不应该是热战。
在2022年的尾声,我们要倾诉的故事太多,我们要分享的故事太难。无力问世事,无语问苍天,是2022年的写照。
但我们不能失去希望。
在2022年的尾声,我们看到了希望。在抗疫三年之后,1月8号国门就要重新开启,尽管病毒不可能随之消失,但意味着封关与封城时代的结束。“封”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持续,就如长城也无法阻挡异族的入侵,闭关锁国祸害中华民族。
在2022年的尾声,我们看到了希望。年轻人的勇气和平凡人的骨气是支撑起我们的脊梁,我们绝不能去重复我们不想重复的历史。尽管2022年有太多不堪回首的记忆,但我们除了挺胸直面,没有其它选择,我们都情不自禁地为重重乌云中艰难地透出的一缕阳光欢呼雀跃。
在2022年的尾声,我们看到了希望。自然规律不可违背,接受病毒无法清零这一道理就是回归科学。这再次提醒我们,无知的代价是巨大的,愚蠢的后果是可怕的。这也告诉我们,流动的思想无法禁锢,迁徙的自由不可剥夺,无人愿意让他人控制和决定自己的思维和未来。
在2022年的尾声,我们看到了希望。疫情控制优化的措施刚刚颁布,浙江、福建和四川的企业家立即组团,奔赴他国寻找商机。过去的四十年,就是靠着中国人在艰难环境中的求变能力和生存耐力,我们才找到了全球化时代提供给我们的难得机会。给我一点亮光,我自能走出我的路。中国人不屈的精神,是中国的希望,中国得以在艰难中依旧前行,未来可期。
在2022年的尾声,我们看到了希望。世界一起走向与病毒共存但开放的新局面,岁末前在印尼和泰国上演了两场热络的“外交派对”,让世界终于可以走出三年互不见面的“冷和平”。谁都知道逝去的美好时光不再重现,尽管竞争取代了合作和共赢,但在今时今日,只有这个星球可以良性地大循环,人类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2023年来了!带着无法摆脱的恐惧,但总算隐隐约约听到希望的脚步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