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吓人了!高盛预测了2075年的世界格局...
近20年前,高盛经济学家首次发布了对金砖四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测。十多年前,高盛团队对这些预测进行了更新,并将范围扩展到70个新兴和发达经济体。
近期,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采用新数据和新方法,发表了覆盖104个经济体、时间线由2050年延长至2075年的最新长期预测。高盛经济学家在报告中总结了全球经济通向2075之路的四大主题:
主题1:人口增速放缓拖累全球潜在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增长已从全球金融危机前十年的年均3.6%,放缓至新冠肺炎大流行前十年的年均3.2%。高盛的预测表明,未来1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低于年均3%,此后将逐渐下降。经济放缓将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均产生相对广泛的影响,这主要反映了劳动力增长放缓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在过去50年里,全球人口增速减半,从每年2%下降到目前不足1%,预计到2075年,全球人口增速将降至接近零。
主题2:在亚洲经济体的带领下,新兴市场的趋同趋势保持不变
尽管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实际GDP增长都有所放缓,但相对而言,新兴市场的增长继续超过发达市场。与发达经济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持续减小意味着新兴市场在全球GDP中所占比重将继续逐步上升,全球收入分配将转向这一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经济群体。高盛预计,未来30年全球GDP的重心将更多地向亚洲转移。
主题3:“美国十年”难以重演
过去十年,在大型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相对表现一直好于预期,这是独一无二的。但历史表明,这种情况在未来十年很难再现。美国的潜在增长率仍明显低于中国、印度等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我们预计美元近年来的异常强势未来十年或将不复存在。
主题4:全球不平等减少,国家内部不平等增加
二十年来,虽然全球化发展未受到充分肯定,但受益于此,在过去20至25年中新兴市场收入趋同,使得全球收入分配更加平等,而高盛预测这种情况仍将持续。然而,虽然经济体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有所下降,但单一国家内的不平等却开始加剧。而在政治层面,上述全球视角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对全球化进程提出了重大挑战。
中国、印度、美国成为三大主要经济体
对于日益重要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高盛预测表明,中国的潜在增速正从2010至2019年的7.7%放缓至2024至2029年的4.0%以及2030至2039年的2.5%。其中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是一大主要拖累因素,将使中国潜在增速远低于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部分亚洲国家。
同时高盛判断,中国将在2035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一些读者可能对此时间线预测感到意外,但关于这个问题,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中国已经缩小了与美国GDP的大部分差距。中国GDP相对于美国GDP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12%上升到目前略低于80%。其次,尽管高盛进行了大幅下调,但其经济学家仍指出,中国的潜在增速仍明显高于美国,预计两国在2024至2029年间的潜在经济增速将分别为4.0%和1.9%。第三,除潜在增速的差异外,高盛预计未来10至15年,美元相对于人民币的部分实际高估可能将不复存在。
如果将预测范围延长至2075年,中国、印度和美国将成为世界前三大经济体,届时印度将刚刚超过美国。有意思的是,由于美国的人口前景更乐观,预计其潜在GDP增速届时将显著超过中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埃及等国人口迅速增长前景乐观,如果实施适当的政策和制度,这些国家也可能跻身世界主要经济体。虽然预测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体量到2075年将超越美国,但高盛的预测同时表明,按人均GDP计算,美国的富裕程度仍将是中印的两倍以上。
主要长期风险:保护主义和气候变化
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更远的未来尤其如此。高盛经济研究团队认为两方面因素是影响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和收入趋同的重要因素:
首先,民粹民族主义导致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化逆转的风险。根据高盛的评估,到目前为止,全球化发展尚未出现逆转,但该因素已至少导致放缓。全球化逆转风险已经明显存在。全球化是减少各国收入不平等的重大力量,如果要确保全球化继续发挥这样的作用,需要做出更大努力,在各国内部更平等地分享全球化效益。
第二,气候变化带来环境灾难的风险。高盛认为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对立的——许多国家已经能够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 “脱钩”,因此,对于全球经济整体而言,没有什么实际理由说明这个目标无法实现。但是,实现可持续增长需要在经济上做出牺牲以及全球协调共同应对,这两点在政治上很难实现。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理性发布高见。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投行君最近拉了一个资管圈交流群,仅面向保险、银行、信托、券商等业内资管同仁,实名免费入群,有兴趣的朋友可在文末扫码投行君的微信。
知识星球《投行圈子》已正式上线,将打造金融圈最靠谱的实名人脉拓展平台。加入后还可以获取海量实用专业干货、进入业内人士云集的私域交流群。目前超过3000位同仁加入,各位老铁速来扫码集合。
↓点击关注投行精英,对话窗口回复“干货”,获得投行干货大礼包↓
要想每天都看到我们的经典文章,只需点亮“星标”
商务合作以及金融同仁资源对接、入群请添加投行君。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话题,你⼀起来吧?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识星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