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破一种垄断【油条报告】
数据库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用以按一定数据结构组织、存储、管理数据。
传统上国外数据库大厂牢牢占据市场优势,但近年来由于国内核心领域注重数据安全,开始扶持国内数据库厂商与云厂商,使用它们的数据库产品。
一大批国内新兴数据库企业开始涌现,在国产化浪潮下蓬勃发展。
都在抢夺的数据库有什么用?
国外发展成熟,国内企业蓄势待发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手握海量的数据似乎就掌握了一门庞大的生意。而作为按一定数据结构组织、存储、管理数据的仓库,近年来国内数据库行业涌入了大量的资本,一些数据库相关企业也开始了IPO(首次公开募股)之路。
如手握KingBase数据库的人大金仓继2021年7月获得多方投资的近亿元资金后,2021年12月又获得了太极股份投资的近2亿元资金;手握TiDB数据库的PingCAP也在2021年7月获得了红杉资本中国领投的数亿美元E轮投资。
仅仅2021年,国内数据库厂商的融资次数就超过20次,数额超30亿元。
另外,致力于国产数据库产业化的天津神舟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舟通用”)的大股东——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梦”)也分别于今年11月、12月顺利IPO过会。
显然,国产数据库正在受到社会各界资本的广泛与日益关注。
而关于数据库,最常见的理解就是一个用来储存文本、图片、数字、音频、视频等信息的软件,更大范围来看,数据库实际上还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一个可以发挥数据搭建、读取、写入、修改、维护与管理功能的大型软件。
数据库的存在,使海量的数据信息得以保存,其也能接受外部应用的请求,对数据进行存取操作。有了这些数据库,各种软件才得以储存各类交易、运营等信息,以供企业或用户使用分析。
按照目前数据库的发展,数据库按架构模型可分为集中式数据库(数据集中存储在设备中)、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计算机中);或按数据模型分为关系型数据库(以二维表形式存储结构化数据)、非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按部署模型分为本地部署数据库(数据储存在本地服务器上)、云部署数据库(数据储存在云计算资源上)等。
而这其中,当属关系型数据库发展时期较早。
1968年,IBM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IMS,进入20世纪70年代,关系型数据库开始成为主流。随着1975年SQL语言(一种结构化查询语言,可编写代码语句)的提出,IBM DB2、Oracle(甲骨文)等商业关系型数据库诞生。
经过时间的发展以及影音、文档、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大幅增加,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才开始应运而生。
目前,发展较早的关系型数据库更为成熟,占据份额更大。数据显示,2017-2021年,全球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份额超过80%。
另外,或许是海外数据库发展时间更早更长,从数据来看,2017-2021年,全球数据库前5名市场份额一直被国外厂商所占据,其中,Oracle、Microsoft、IBM、AWS稳居前4。
☉数据来源:慧博投研
国内高校背景数据库公司与云厂商正在崛起
然而,在国内信创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国数据库及其应用把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可不是什么好事。如2013年棱镜门(一项由美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事件的爆发,就表明了一国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也加大了国内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国产数据库系统的迫切性。
曾在21世纪前,全球数据库基本就被美国三巨头Oracle、MySQL、SQLServer垄断,而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以这3巨头为代表的海外数据库开始席卷国内市场。
不过,随着国家863计划“数据库重大专项”的设立,不少大学积极投入了国产数据库的研究。1999年,国内首个数据库“人大金仓KingbaseES数据库系统”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研究下正式创立与诞生;2000年,出自华中科技大学的达梦数据也正式成立。
另外,国内另外2个数据库大厂——南大通用也是南开大学下属的天津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之控股子公司,源于航天系统与浙江大学的“神舟通用”也与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深度合作。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拥有高校背景的数据库厂商才逐渐抢占了国内被海外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
从2021年国内本地部署模式的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份额来看,达梦当属国内专注于数据领域厂商中份额排名最前的厂商,其次是人大金仓。
☉数据来源:中银证券
在2021年上半年,达梦该市场份额仅5.7%,2021年下半年就增加到了11%,与第一名Oracle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数据来源:中银证券
在多个传统国产数据库企业中,采用全自研路线的达梦产品具备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代码自主原创率高达99.9%,安全性也属于当前国产数据库最高安全级别,可对Oracle数据库实现平滑迁移。
而在达梦发展的背后,除背靠大股东中国软件外,或许也在于国内党政国产替代给予了机会。
这主要在于美国棱镜门事件曝光后,不少使用美国IT公司产品的政府开始警觉,党政用户的替代需求开始萌芽,进入政府采购名单就成为了重要的机会。
显然,达梦抓住了这一机遇,在党政领域具备突出优势。2019-2021年,党政占其公司收入比重就接近或超过了50%,整个企业的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57%。
而作为份额第二的数据库厂商,人大金仓数据库产品也广泛服务于电子政务、金融、国防军工等60多个关键领域,南大通用、神舟通用也分别在金融与运营商、航天军工及政府领域具备优势。
除这4大数据库厂商外,上图可见,华为、阿里巴巴在2021年国内本地部署模式的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中也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同时,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的发展及影音、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日益增多,基于自身在公有云的优势,华为、阿里巴巴在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方面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合计21%。
☉数据来源:慧博投研
随着信创风口的发展、政策的支持,国内数据库厂商与云厂商有望在党政、金融、电信及各重点行业的核心高端数据库产品替换浪潮中更进一步。
后起的初创公司,在细分领域仍有机会
国外发展成熟,国内企业蓄势待发
与海外数几十年发展历史的数据库厂商相比,我国传统数据库厂商如达梦、人大金仓的成立时长较短,许多初创企业更是近几年才纷纷冒头。
不过,虽然国内传统数据库厂商及云厂商正逐步侵占原被海外厂商占领的市场,但庞大的市场容量、新兴的数据库构架与技术、政策的支持还是给予了诸如PingCAP、星环科技、巨杉数据库等新兴厂商发展的机会。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的数据量50ZB,但预计2025年全球数据体量可增至175ZB,实现大幅增长。
☉数据来源:华西证券
而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表示,在我国运营、生产、社交、电商数据的日积月累下,预计2025年我国数据总量将达48ZB,占全球27%以上,跃居世界第一。
另外,目前国内政府及有关部门已认识到数据安全自主把控的重要性,并逐步在金融、党政等行业开展数据库国产替换。如邮政银行的新一代核心系统、中信银行的卡中心客户服务等业务、农业银行的大数据平台项目所用数据库已分别被华为、中兴通讯、南大通用所替换。
未来,该步伐也将继续向工业、电信、能源、交通等领域全面推进。
届时,无论是预测下的庞大增量空间还是潜在的替换空间,都会诞生出不少对数据库产品的需求。而在这些庞大的数据体量下,认识并运用好数据,初创企业也将争取到不小的市场份额。
另外,目前全球仍是关系型、集中式数据库为主,但越来越多半结构或非结构化数据的出现及业务高并发量的要求,使非关系型、分布式数据库的优势愈发凸显。
与关系型、集中式数据库相比,非关系型数据库可非结构化信息,分布式数据库则凭借弹性、业务敏捷的特性,可支持海量数据的并发处理,用于高频发、吞吐量大的互联网、金融等场景。
这也给新兴数据库厂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事实上,目前初创企业领域已有一些优秀代表。
如今年12月,作为中国唯一入围国际权威机构Forrester的Forrester Wave报告的数据库厂商,2015年才成立的PingCAP在首次参评时就获得了“卓越表现者”的称号。
这背后,就有赖于其研发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TiDB数据库,该数据库在云原生架构下,不仅减少了迁移工作量,也具备了交易处理及数据分析的能力。
作为一款既支持在线事务处理也支持在线数据分析的融合型分布式数据库产品,TiDB适用于数据规模较大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生活服务领域、物流行业。据悉目前TiDB已被全球超1500家企业用于线上生产环境。
另外,另一家专注于分布式和数据云技术的公司——星环科技,其业务目前也覆盖了国内能源、金融、政府等领域,客户涵盖了江苏银行、中国石油、中国南方电网等大型企业,未来也将在信创领域持续发力。
整体上,或许在传统数据库领域,初创企业很难超越国外老牌数据库厂商及国内传统厂商,但通过分布式等架构对非关系型及高并发场景进行数据库替换,新兴厂商还有很大的机会。
国产替代可能难度在哪?
海外厂商覆盖广,优势仍然存在
当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外数据库厂商自然有自身优势,而拥有几十年发展历史、巨大市场份额的它们在未来的替代浪潮下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这对国产数据库厂商而言也将会是不小的替代挑战。
以海外巨头Oracle为例,其在安全性、可伸缩性、并行性、兼容性以及开放性等技术性能方面具备着突出的优势。
在安全性方面,Oracle的安全机制获得了17家独立安全评估机构的认可以及最高认证级别的IOS标准认证,其高可用性数据库方案Oracle Data Guard能保护数据、发挥数据容灾功能,最大程度保障数据库的安全,使客户放心使用其数据库产品。
再比如开放性方面,Oracle在C语言的底层开发下,不断加入了Java语言标准并支持大多数编程语言,远超诸如SAP等竞争对手仅几种语言的支持,进而给其他技术与平台提供了更大的兼容度。
而在各种领先的技术性能优势上,不少海外数据库龙头在关系型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上还提供了自身特有的功能,形成自身具备更高便捷性的SQL“方言”,在提高用户在各数据库间转换的成本时,也提高了用户粘性。
一些技术人员也表示,虽然目前国产数据库已经可以逐步替代海外传统数据库,但或许是由于用户粘性的缘故,其使用国内数据库的“顺手度”仍不如海外传统数据库。且除了得花费小几年时间进行企业核心系统数据库的替换外,后续还得继续在运行方面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此外,海外传统数据库的行业覆盖范围也更广,如50多个行业中,Oracle可覆盖其中的90%,但国产数据库目前仅覆盖30%而已。
整体而言,与国产数据库相比,海外的传统数据库厂商通过几十年大量全球顶级的科学家的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稳定性和易用性上远远超过国内近几年才涌现出来的厂商。
故而对国内传统厂商以及各类初创公司而言,要想进一步替代海外传统数据库在国内的市场,还得继续优化自身数据库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行业适配性。
当然,在数据库国产替代进程中,这些海外传统数据库也没有“坐以待毙”。如Oracle在中国对数据安全可控的市场要求下,已经开始寻求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在2016年与合作十多年的神州数码达成协议后,今年10月双方仍续签了数据库一体机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或许可以成为未来数据库国产替代浪潮下,海外传统数据库厂商努力维持自身在国内数据库市场上的份额或地位的方法。
不过,无论海外厂商如何操作,对我国而言,在信创的发展下,为了一国的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数据库国产化大概率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一重要趋势,而这过程即使挑战颇多,恐怕也难阻挡国产数据库逐步崛起。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黑镜》
本回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