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ChinaFocus聚焦中国论坛全球生命科学峰会(上海)圆满举办!
1月9日,新年伊始,China Focus Global Life Science Summit Shanghai Day走进上海张江,在长三角国创中心盛大启幕。本次活动就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跨境合作、跨国药企在中国合作策略、本土药企创新与国际化、涉外机构及使领馆协同合作、Biotech生存发展等议题进行探讨。本次论坛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指导下,由CUBIO、美柏医健主办,卫材中国、京新药业、天港医诺、华润双鹤、药联社支持,聚集了跨国药企(MNC)、上市药企、Biotech、使领馆、投资机构等组织的高管、创始人、CEO等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人物,为参会者奉上了一道产业和资本、研发与商业的“开年饕餮盛宴”。
China Focus论坛历时5年时间,与JP Morgan会议同期举办,今年第一次在国内举办,邀请到了政府、企业、使领馆、投资机构等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聚一堂,交流碰撞,回顾2022年,展望2023,解读发展趋势,探讨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会议由美柏医健合伙人戴有文先生主持。
首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党委书记谭瑞琮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谭书记表示:长三角国创中心作为综合性的平台机构,秉承开放、合作、创新的原则,集聚了国内外高端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全国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构建和科技服务,来支撑科技的高质量发展。
谭书记指出:生命科学领域是体现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典型学科,也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上最有可能实现从跟跑转为并跑、领跑,生命科学创新研究和医药产业化已成为我国重要软实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初步以长三角为引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区域协同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谭书记强调:从长三角国创中心的战略布局出发,定位于科学到技术的成果转化,融入国家战略部署与长三角区域创新需求,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积极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与转化服务,同时为科技中小微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
而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沪苏浙皖合作共建的长三角国创中心,业已成为贯彻中央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的一股举足轻重的核心力量,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增砖添瓦,为我国生命健康行业腾飞打造坚实基础!
随后,美柏医健战略合作副总裁李昕欣致辞,她回顾美柏自2018年发起China Focus跨境合作的历程,并持续在旧金山、波士顿、费城、汉堡、维也纳等全球生物医药的重镇所形成的品牌影响力。
紧接着,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天港医诺创始人、恩凯赛药创始人田志刚教授做了题为“Immunotherapy targeting NK cells”的重磅主题演讲。作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NK细胞领域专家,田院士介绍了围绕NK细胞开展癌症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抗体、细胞治疗等多项技术转化平台建设和落地情况。此外,田院士也介绍了天港医诺和恩凯赛药团队在NK细胞肿瘤免疫领域取得的众多突破性技术成果,管线布局和临床进展,其首款抗体药物也于近日获得了FDA临床默示许可。两家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伙伴,进一步完善各个管线在全球的布局和临床推进。
合成免疫技术将催生智能化、多功能的NK细胞,合成的NK细胞的时代已经来临; 异体免疫细胞是“细胞成为药物”的关键,而外周血是异体NK细胞药物的最优来源; NK细胞的研究要注意差异化发展战略,非基因修饰的NK细胞有巨大价值,NK细胞的受体值得利用;
NK细胞药物与抗体药物的组合策略,可以提升NK细胞的通用性,实现智能操控,精准抗癌。
第二场主题演讲的嘉宾是波士顿咨询合伙人、董事总经理胡奇聪博士,他的主题演讲为“2022~2023年全球生物医药跨境趋势解读”。
对比全球创新药市场,海外创新药市场潜力巨大。而当前中国创新药的覆盖度,对于创新药的支付能力仍有待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有较大空间; 全球创新药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韩等发达市场。国内创新药降价压力大,国谈进入医保目录降价幅度扩大,同质化竞争严重,进一步压低创新药在国内市场的生存空间。 中国的医保谈判、带量采购、过短的药品专利期等因素,使得中国的创新药企普遍面临盈利周期短的困局; 当前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不足,本土企业大多聚焦国内市场,相比国际领先药企海外市场扩张明显不足; 国际化是必由之路,但也面临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海外临床能力、自建团队的商业化能力、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的挑战。
随后,会议进入“2023年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中的新机遇”的圆桌对话。本场对话由施维雅全球业务拓展亚太区域总监王昕女士担任主持人、嘉宾分别是卫材(中国)事业开发及管线规划部负责人孙赫女士、诺华全球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业务拓展中国区负责人宋君博士、辉瑞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战略及业务发展总监郁莉女士。
中国内外部的情况变化非常快,部分政策落地对外企的传统业务冲击很大。MNC依赖成熟产品,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在中国的发展; 基于现在中国市场环境的发展,全球对中国的业务越来越重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也越来越重;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新产品的投资包括两个部分:自有管线的产品在中国第一梯队进行研发和投入;从中国的市场信号来看,MNC都在战略性地推进中国的业务,包括把原有的、非核心的资产剥离; 因为真正的first in class的出现,2022年成为真正的中国创新元年,同时best in class也有望突破,中国正在从仿制药大国转向创新药国家转型,MNC对中国创新充满信心; 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而且通过重组、设立基金付款、直接汇报总裁等措施,支持中国市场的BD业务。
第一场圆桌对话过后,来自硅谷银行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行业的客户关系负责人Katherine Andersen女士分享了“Healthcare Investment and exits”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她详细回顾了2022年美国和欧洲市场生物医药的投融资、上市、退出的案例。
接下来会议进入“‘创新+国际化’战略布局下的药企全球发展路径”的第二场圆桌对话。L.E.K合伙人及中国区业务负责人王景烨先生担任本场主持人,嘉宾为复星医药战略发展中心副总经理李梅女士、维亚生物首席创新官兼维亚生物创新中心负责人戴晗博士、瀚宇药业董事/副总裁兼秘杨笛女士、康哲医药首席投资官姜非博士。
嘉宾们认为:
中国药企的国际化有一定成绩。但随着中国出口逐步增大和企业国际资产融合能力提高,很多企业更愿意搜集中国以外的创新资源,比如是拓展海外市场和注册临床;
除了美国市场,欧洲注册报批偏保守,可以更多关注东南亚市场、拉美市场、一带一路国家,找到差异化的全球化路径;
即便在去年投资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依然有企业频繁出手;
中国企业出海的关键因素取决于产品定位、技术创新、创始人团队、战略考量等,这些往往是海外合作伙伴考察的重点;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必须有合作共赢的态度。只有目的明确,才能获得项目收益最大化。同时,欧美市场规范性比较高,商业化布局必须聚焦能够共赢的合作伙伴。
至此,上午会议的议程全部结束。
随后,会议进入第三场“中国涉外机构和驻华使领馆视角下的各国生物医药发展协同新机遇”的圆桌对话时间,该场对话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罗本进博士担任主持人,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大中华区医疗健康行业组长朱清宇先生,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上会药融圈分会秘书长、原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官员张熊先生,丹麦驻上海总领馆丹麦科济创业中心健康与生命科员创新事务官员郭煜博先生,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董事长/所长全丹毅博士担任嘉宾。
中国药企走出去开展创新药注册,面向发达国家做商业化推广,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是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式;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医疗板块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两国政府大力支持双方企业、高校的合作;无论是科研还是临床,澳大利亚全球化的药品监管政策,将加速新药全球上市的速度; 丹麦领馆作为平台可以提供对接资源,政府资金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也可以作为一个支点,撬动北欧资源; 非洲市场它是一个多层次碎片化的市场,资源非常丰富,人口红利巨大。虽然与其他地区相比,非洲市场总量不大,但增速很快。但整体来看,非洲的医药工业水平比较薄弱,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中国企业应该重视补充缺口性调度,重视后端产品落地、研发、采集化、做出真正好的药,促进国际性的合作。
第四场圆桌对话由约印医疗基金合伙人张亮先生担任主持人,幂方资本合伙人喻晶博士、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投资副董事樊毅超博士、洲嶺资本投资副总裁徐婧博士担任嘉宾,他们一同就“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资趋势探讨”进行对话。
2022年宏观经济下行、国际政治经济不稳定、疫情各种政策使得各行各业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微观上,技术开发周期并不是爆发性的持续进步,市场处于相对冷静、行业下行阶段;
投资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行业投资节奏并没有变化,继续保持自己的投资节奏,应对外部环境带来一些挑战;
当整体市场迷茫的时候,对于比较新的机构,反而是一个投资节点。挖掘真正临床需要的稀缺性的技术和产品,投资更需要把项目的本身逻辑摸清楚;
2022年从整体数据来看,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募资金额都是过去10年比较好的年份,2023年国家经济政策环境会逐渐好起来;
第五场对话则聚焦“未来5年中国'Biotech们'的生存发展之道”,该圆桌由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创业导师、亦弘商学院创业导师曹进先生担任主持人,上药集团研发管理中心副主任、全球研发合作部总经理柯樱女士、复宏汉霖全球战略与项目管理总经理盛严慈先生、盛世泰科创始人&CEO余强博士、元启生物CEO丁元华博士担任嘉宾。
未来中国企业在制定战略和布局的时候,需要共同面对全球供货体系的考验和全球商业化考验的问题,这需要企业掌握好海外商业化板块; 创新型公司的管理结构和大公司稳健发展、成熟的管理模式不匹配,当大企需要转型创新,成立控股子公司、或者混合所有制公司几乎是必然的; 国内对创新的理解是既要创新,又要风险可控,还要能赚钱; 临床开发方案要有前瞻性,同时药获得核心领导人才、坚持原创,保持健康成长活下去,这或许是关于新药开发如何创新的一个答案。
当主会场的圆桌对话热烈讨论时,来自国内的博安生物、硬核酸、亨利制药、标新生物、徐诺药业,以及大洋彼岸的ARC Medical Inc分别进行了项目路演,与会的投资机构代表与项目方进行深入的交流。
至此,2023China Focus Global Life Science Summit Shanghai Day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本次会议上,嘉宾们从政府和市场、宏观和微观、大药企到创新药企、投资人和被投方等多个视角,分析、回顾、展望2022-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本次会议的举办地虽然设在中国生物医药核心地区上海张江,但却能与大洋彼岸的旧金山同频共振,长三角已然成为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热土和高地,也正在一步一步将来自中国的创新传向全球。
关于CHINA FOCUS®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