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俄入欧的BTR-4MV1步战,外形时髦,火力强大
来源:蒋蒋的兵工厂
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辆乌军装备的装甲车行驶的视频,还特意拍成了黑白片,这种装甲车在乌克兰以BTR轮式装甲车系列为主的装备中显得特别特殊,因为他是乌克兰BTR装甲车发展的终极版BTR-4MV1步战车,至今只有一辆原型车,从6月份就投入战场,直到今天还没损失,也真是比较幸运。
首先需要讲一下BTR-4的来历。BTR-4由位于哈尔科夫的莫罗佐夫设计局设计,马雷舍夫工厂制造,长7.65米,宽2.90米,高2.93米,采用前置500马力3TD二冲程柴油机,最大公路时速可达110千米,航程700千米,水上速度10千米。BTR-4不含附加装甲时重量为17.5吨,据称可以增加7.5吨的附加装甲,这辆车采用了发动机前置,炮塔和乘员舱后置,非承载式结构底盘,防雷结构和装甲,螺旋桨推进器,侧开式尾门结构,可以说是在BTR的传统结构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后的结果。但是这货还是保留了BTR的很多特征,比如前部的大尺寸防弹车窗,侧面倾斜式装甲,侧面乘员射击口,而这些都会阻碍其增加附加装甲增强防护。
随后莫罗佐夫设计局推出了改进型BTR-4E,车体优化了水上航行能力,无人炮塔取消了PKT机枪,反坦克导弹增加到四枚,本来印尼买了,结果后来被其退货。于是2013年莫罗佐夫设计局又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BTR-4MV,车头重新设计,装甲挡风玻璃和侧窗被去掉以提升防护能力,加装跳板式尾门,并参加了IDEX2013阿联酋国防展,但是倾斜侧装甲和射击孔依然保留,也没获得任何订单。而到了2017年莫罗佐夫设计局和马雷舍夫工厂又展出了其改进的BTR-4MV1,终于脱掉了BTR的设计,向西方主流步战车的设计靠拢了,可谓脱俄入欧,然而连乌克兰陆军自己也觉得BTR-4MV1问题多多,假如不是前线重装备损失过多的话也是不会接收的,不过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BTR-4MV1轮式步战车长7.878米,宽2.965米,高3.05米,重21.9吨,加装附加装甲套件为23.6吨,安装有一台道依茨BF6M1015CP柴油机配合艾里逊自动变速箱,功率450马力,最大行驶速度110千米/时,水上两栖速度高达10千米/时,续航里程700千米,坡度60%,边坡40%,可跨越0.6米台阶和2米壕沟,车尾安装了螺旋桨,可水陆两用,乘员3人,可载7名步兵,配备了三防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BTR-4MV1的车前部重新设计了楔形车头,前部车窗改成了两个带潜望镜的舱口,车辆四周装有提供驾驶员360˚视野的外部昼夜摄像头。车体侧面改成了带螺栓的垂直装甲,增加了大量的附加装甲。该车基础装甲可全方位抵御北约7.62x51毫米穿甲弹。弹道防护符合STANAG4569标准3级,前弧可承受至少12.7毫米子弹的命中,车辆可承受相当于8千克TNT的地雷爆炸。在增加大量附加装甲后防御力能够达到4级,正面可抗200米外14.5×114毫米穿甲弹、30米外155毫米榴弹破片,车辆侧面则能够抵御300米外12.7mm重机枪弹打击。从外表来看实在是时髦不少。其乘员舱也采用了对置乘员防雷座椅,取消射击孔,并采用了带侧开小门的跳板式尾门。BTR-4MV1还在炮塔四周安装了格栅装甲。
BTR-4MV1采用了先进的BM-7Parus遥控武器站,该炮塔配备一门ZTM-1型30毫米自动加农炮,能够发射APT(穿甲曳光弹)和APIT(穿甲燃烧曳光弹),弹药最大射程为2000米,HEI(高爆燃烧弹)和FT弹药的最大射程为4000米,备弹300发。一挺备弹2000发的7.62毫米PKT机枪安装在主武器的左侧。副武器包括备弹149发的KBA-117(AG-117)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和6个安装在炮塔前部两侧的902V烟雾弹发射器。
该型炮塔配备了数字化火控系统,包括双稳系统、轨道OE-VN观瞄系统,集成白光、红外、激光测距/照射通道,可将视频显示在炮手和指挥官的显示器上,具备夜战能力,能够探测约5千米距离的目标,可在10千米/时的速度移动射击,还可打击低速的敌方空中目标。炮塔右侧安装有2个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Stugna-P/屏障反坦克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串联破甲战斗部能够穿透800毫米的带反应装甲的均质装甲,高爆破片战斗部破片个数600个,还可配备温压战斗部。白天射程100至5000米,最远能达到6.5千米,夜间则缩减到100-3000米,最大射程的飞行时间不超过14.3秒,工作温度范围从-40到+60度。
BTR-4MV1在2022年5月31日才完成装甲车的全周期工厂测试,结果6月份人们就发现这辆车出现在了俄乌战场,对其数量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其仅有一辆原型车,另一种是乌军订购了3-4辆,持仅有一辆车表述的更多些。从本次视频看,该车确实是在前线隐蔽开进,可能由于其改进的防护与遥控武器站的性能比较好,因此一直到现在还幸存,运气实在是好啊!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到群聊或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