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生息 顺势而为 |社评财经2023-01-15 10:01图/视觉中国近来各地纷纷宣称此轮疫情感染高峰已过。人们也观察到,各地市面热度逐步恢复,人间烟火气重又出现渐趋繁盛的迹象。值此之际,很多人都希望经济快速重启,大干快上,只争朝夕,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给弥补回来。此心此情可嘉,不过社会作为有机体,需要一个疏导、疗伤和善后的阶段,病去如抽丝,而经济运行也自有其运行规律,所谓“疤痕效应”的去除,也需要一段时间。总之,社会生态的修复,社会心理的充分复苏和回暖,经济运行引擎的检修和盘整,新动能的培育和蓄势,是经济复苏和畅旺的前提。当前应该把生活困难群众的纾困工作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做好失业救助和再就业扶助工作,探索以工代赈等诸多有效的举措来减缓失业压力。另外,要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对企业的济困工作,从税收和贷款等方面更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好了才能减少裁员,减少失业,增加就业。此外,各有关方面应当多策并举,通过发放消费券、房贷缓缴、房贷利率下调、租金和房贷抵税等方式减轻人们生活负担,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喘息之机。相对于社会人心的和谐稳定,这些钱多花一点是值得的,属于把钱用在刀刃上。面对就业压力,一方面要鼓励大众创业,对夜市和路边摊等就业形态采取更为包容的态度,更善待平台企业,更积极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当充分盘活存量资源,助力服务业等业态重启,积极帮助众多小企业主“复业”。这些小企业主有经验、有人脉、有网络、有资源,之前不少是因为疫情反复扰动被迫歇业。各级政府应更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重启资金,并为其解决此前遗留的债务纠纷提供助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抗疫三年,成绩有目共睹,也暴露出一些公共卫生和社会治理体系的短板,应针对这些短板加大相关投资。比如充实基层医疗,完善分级治疗和转诊制度;加大对养老尤其是农村集中养老的投入;在社保医保方面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和层级等等。总之,疫后加大科教文卫方面的投入是各方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老百姓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凸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指标,本应是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能够切实解决看病难、就医难,缓解养老和教育资源紧缺等问题,功莫大焉。这些投入的当期资本回报可能不明显,但对改善人们的心理预期,构建和谐社会氛围,很有裨益。而且这些事业本身也能创造不少就业。考虑到消费发挥引擎作用尚待时日,人们依然需要基建投资的当期拉抬作用。与以往狂飙突进的大基建相比,可能需要更多发力于“精准基建”,比如完善和打通城市圈和城市群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大跨省市协调力度,解决断头路,减少交通卡点,加大城市群和城市圈融合程度,为在特大城市内部解决住房问题比较困难的群众,提供更多上班就业消费的便利。此外,在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中,加大老旧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力度,解决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痛点和难点。这些涉及到种种细活儿,可能不如大型基建那么让人感觉痛快,但通过对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嵌入”,对民生和经济的滴灌效应更为明显,对当期就业的拉动效应也更为直观。在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面,也应更加聚焦在诸如生物医药、清洁能源、食品安全等关涉到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方面的创新。此外,还应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当前一些地方出现电力和燃气供应不足,不是市场化过度的问题,而是市场化不足或伪市场化的问题,是上游过度垄断下游无序放开造成的。以中国人民的智慧、吃苦耐劳和创业精神,只要与民生息,顺势而为,既不疲惫懈怠,又不急于求成,分清轻重缓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抓住关键环节,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大力收拾人心,改善预期,则克服当前的困难,重整山河,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日可待。责编 | 刘思言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