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新生儿跌破1000万!为何越来越多亚洲女性不愿生孩子?

新生儿跌破1000万!为何越来越多亚洲女性不愿生孩子?

教育

1月17日,全国人口数据公布!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

但大家发现没有,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酝酿出台更多鼓励生育的措施。

比如今年就有人大代表建议,夫妻双方合休产假,男性至少要休42天。

2017年开始,西藏率先实行女职工产假一年的制度;

兰州的政协委员也在呼吁让女性休满一年产假,让她们愿意生二孩;

上海妇联的提议更加全面,“拟建议男性强制休育儿假42天”,“建立更多普惠性托儿所”,充分考虑到了消除女性职场歧视的因素。

而这些举措,真能让女性更愿意生孩子吗?

 我国人口即将负增长?

我国人口政策的风向转变,其实和人口结构面临的巨大挑战紧密相连。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我国人口将经历重大转折,在2027年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到2050年,将比峰值减少近一亿人口。

单纯数字上的减少,其实没有大问题,毕竟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还只是中国的零头,也不影响人家发展经济。

真正的问题是在人口结构上,未来我们将存在两个挑战——

  • 老龄化危机;

  • 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生儿比2019年下降了15%,有些地区的下降率甚至超过了30%!而在过去三年中,65岁以上的人口每年都有5%以上的增长。

老龄化现象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已经很明显了。7年前我还在报社当记者,到一个老社区去采访,目之所及全是老年人,家长里短全是“独居没人管”,“不敢一个人去医院怎么办”这种问题。

有位92岁高龄的老太太和我开玩笑,说:“在我们小区,70多岁的人有好多,我们都叫他们小弟弟小妹妹!”

△现在已经有了专门为独居老人设计的“智能水表”

严重老龄化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不断增加。

举个例子,我外婆活到了80多岁,一共生了四个孩子……前些年外婆住院,四家子女排了张长长的值班表,轮流床前伺候……即便是这样,两星期的ICU住下来,外婆的子女也有一半进了医院,毕竟这些“孩子”,本身也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

其他老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在我去采访的那个社区里,很多老年人尽管子女众多,也只能独居。

最后大家想了个“养老银行”的点子,就是由五六十岁“年轻点儿”的邻居照顾八九十岁的,在社区“存”下服务时间,等以后自己有需要,就再找更年轻的人来帮忙,算是“支取存款”。

一位50多岁的志愿者阿姨说:“我心里清楚得很,啥‘养老银行’?啥服务储蓄?以后年轻人越来越少,我找谁去提存款去?”

“现在老人都长寿,独生子女们大概率要照顾四个老人,除了双方父母,没准还要加上爷爷奶奶……你们小时候有多少人宠着,长大了就要用多少倍的力气去还债啊!”

这还是从家庭的微观上来说。宏观上呢?社会老龄化就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创造财富的人少了,领养老金的人却越来越多,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僧多粥少、入不敷出。

如今的解决方案是推迟退休年龄,之后呢?可能需要你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妈经常感慨外婆命好,生个小病,医保报销绝大部分费用。但说到底其实是那代人孩子生得多,几个孩子养活一个老人……可是,等年轻人都干不动了,新一代又“青黄不接”,到时候怎么办呢?

与此同时,世界上的另外几个超级大国,印度和美国,劳动力总数将至少持续增长到2060年。2050年,美国人口预计将从3亿出头增加到接近4亿;而印度到2027年,人口将超过中国。

可以预计,“人口红利”这个巨大的经济引擎,将在中国慢慢失速。

咱们国家人口结构的第二个问题,是性别比例失衡

自然情况下,人类初生婴儿的性别比是104个男性对应100个女性。而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计算,中国大陆的新生儿性别比在人口大国里位居第一名,为119,个别地区甚至高达177!

其他亚洲国家的性别比也一直比西方国家高。第二名韩国110,老三印度是108。

2020年,中国适婚男性人数较女性高出3000多万,相当于马来西亚一整个国家的人口。

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尼古拉斯·艾伯斯塔德(Nicholas Eberstadt)在他的《人口的未来》(The Demographic Future)一书中预测,到2030年,30多岁的中国男性将有超过四分之一未婚。

所以你才会听说中国有的地方彩礼价格水涨船高,年入几万的家庭要背上几十甚至上百万的“彩礼债”。

 为何越来越多亚洲女性不愿生孩子?

我生了三个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两个生在中国,一个生在美国。

所以在谈到“亚洲女性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以及“西方女性为什么还比较愿意生孩子”这两件事情上,还是有些心得的。

亚洲人为什么都不爱生孩子了呢?

除了高房价和高教育成本的“实力劝退”,这事儿与“女性权益保护”跟不上“女性意识觉醒”的速度,有很大关系。

什么样的女性会生育更多孩子?

早婚女性。我奶奶那一辈,20岁结婚都算晚,正值生育能力高峰,结婚了很快怀孕,马不停蹄地生到40多岁,有些人10个娃都能生好了。

什么样的女性愿意抛弃自己的福利,任劳任怨带大十来个孩子?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自我意识没有完全觉醒的女性。

我爷爷是军人,一年最多能回两趟家,奶奶小学毕业,一辈子没工作过。就这么两地分居偶尔见面,我奶奶独自带大了6个子女,她也从来没怨言,因为周围人都这样。

2010年中国人口金字塔,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到了我妈这一辈,我妈学历是大学本科,她根本就不愿意多生。我妈说:“生一个体验下人生。人活一世,有时间干点别的事情难道不香吗?”

受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药”。当然也有特例,就是不用自己带娃的人士。超级直男癌徐波最大爱好就是“纳妾生子”,目前起码有八个孩子,各色人种……不过人家身家280亿,其后宫可以说都是勤劳致富的“打工人”。当然不属于我们讨论的普通人范畴。

至于普通女子,结婚生个孩子可真是太难了。不光是身体要付出代价,职业发展要受影响,如果不小心嫁了个没良知的,就变成了拉姆,孩子就是她们被要挟被绑架的软肋。

前段时间上热搜的“愤而自驾出走”的苏敏阿姨,结婚几十年,家务全包、丧偶式育儿,日常遭受各种奚落嘲讽,间或被家暴,丈夫还整天提防妻子“占自己便宜”。

△截图自“如是生活”的《逃出前半生》中苏阿姨的采访

很多网友说,感觉苏阿姨就是自己的妈妈、姐妹、七姑八姨,是男权社会里无数个身边的她。

如果生育的、养育的代价大部分都要由女性来承担,那么女人也只能选择用子宫投票,不婚不育保平安了。

岂止不肯生娃,现在的中国人,连结婚都不怎么情愿了。2020年,我国结婚人数只有813万对,相比峰值2013年,降幅高达39.6%!按照婚后三年生孩子的普遍规律,2023年,我国的新生儿出生率很有可能也会比2013年下降接近四成。

同时离婚率在不断攀升,2020年,每100个人结婚,就有53个人离婚,大部分提出离婚的都是女性。由此可见,像苏敏一样忍无可忍,并且有能力“无须再忍”的妻子正在增加。

△从1985年至今中国结婚及离婚人数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

看看我们的邻居韩国,由于职业上升通道的匮乏和房价泡沫,2020年和2013年相比,结婚率也下降了超过30%,他们的人口生育率,也在断崖式下降。

 逆转“低生育陷阱”?

最近,人口专家梁建章撰文表示:“出生人口塌陷之狼”真的来了——“中国已经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低生育率陷阱”是奥地利学者鲁茨于2005年提出的理论,认为一旦总和生育率低于1.5,那么扭转生育率下降趋势将会变得很困难甚至不可能。

而如今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于1.5,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甚至低到了0.7。

那么中国生育率下降的趋势能够逆转吗?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等人在2015年研究OECD(经合组织)和“金砖四国”过去30年的总和生育率后,总结了一组数据:

如表,在OECD国家和“金砖四国”共38个国家中,掉入“陷阱”后爬不出来的是大多数,爬出来的国家只有5个(丹麦、瑞士、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俄罗斯),挣扎以后又陷入进去的有2个。

那我们就来看看,爬出“陷阱”的国家都做对了什么?

先看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几近崩溃,死亡率骤升,总和生育率一度下降到1.16(1993年),被称为“人口灾难”。

此后,普京上台,原油价格上涨,经济回暖;普京大力鼓励生育,设立了荣誉父母勋章。2013年,俄罗斯的总和生育率回到了1.7。而在最近几年,随着经济下行,育龄妇女减少,生育率再次跌到了1.5左右。

人口专家认为,俄罗斯生育率暴跌是由突发事件造成的(苏联解体),这和战争灾难一样,属于人口减少的“急性病”,好像骨折,疼痛但不致命,恢复起来也比较容易。

相比之下,倒是生育意愿的变化,对人口下降有着缓慢但却致命的影响。

△普京为多子女家庭颁发荣誉父母勋章

再来看看另一个不仅成功爬出了陷阱,如今人口还能保持稳定增长的国家——瑞士。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瑞士人口从5百多万上涨到超过8百万,增长比例超过50%。

很多人以为这是瑞士福利高的原因,但其实它的秘诀在于“吸引移民”。瑞士经济良好,并同欧盟签订人员自由流动约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劳动力进入。

如今,瑞士是世界上外国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每4名居民中就有超过一人出生在国外。 

情况相同的其实还有美国。

尽管美国人供房压力较小,有些州二三十万美金就能买一栋有许多房间的大房子;法律支持多生,比如一些州甚至规定堕胎违法,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获得不菲的补贴;还有宗教影响,许多教徒信奉不能堕胎和避孕……然而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妇女同样不愿意多生,最多两三个孩子,就“金盆洗手”了。

而我之所以会在美国生老三,是因为教会朋友常来劝我,说“偶然得到的孩子是上帝的礼物”,以及医生全都苦口婆心让我生下来,还有身处“两个不少,三个不多”的中产社区里。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美国人的总和生育率也在不断下降,近两年徘徊在1.7左右,和中国的数据其实相差不多。但美国并不存在人口结构的问题,因为它是个移民国家,目前每年约有100多万移民进入美国。

外来移民不仅为美国提供了年轻的劳动力,其中的少数族裔更是生孩子的中坚力量,比如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间——

传统意义上的美国白人(WASP)净增长只有1.2%;

非裔美国人,增长12%;

西裔(主要是墨西哥人)和亚裔,各自分别增长了43%……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少数族裔会成为美国的主流。

总而言之,某个国家,要想走出低生育率陷阱,必须出台鼓励生育的高福利政策,但光有高福利还远远不够。先来看几个失败的例子——

瑞典立法规定父亲可以休产假,休假越多奖金越高,最高可以领取135000克朗(约10万人民币)。孩子8岁之前,父母可以将工作时间缩短最多四分之一;

德国规定妇女每生一个孩子,每月将能得到一笔可观的补贴。停职在家的父母能够拿到相当于税后收入2/3的补贴,每月最高1800欧元(约14000元人民币)。政府还提出要建立25万个托儿所,延长学校授课时间,帮助有工作的母亲。

法国政府规定,生育一个孩子,每月奖励177欧元直到三岁;三年内生二胎,老二每月再获得600欧元直到6岁;生老三获得900欧元直到18岁。

丹麦规定,夫妻双方能够享有的带薪产假最多有一年多,生育津贴每周有4005克朗(4000多人民币)……

如此诱人的政策有用吗?有点儿用,但都无法扭转大局。

那么,中国会以什么方式走出人口“人口陷阱”呢?我们可以边走边看。

不过,作为一个亚洲女性,我个人还是非常支持“计划生育”的。虽然改变了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和人口结构,但起码也让“男女平等”这四个字深入人心,大大地增加了女性受教育的机会,提升了中国人口的总体素质。

从个人的角度讲,起码我是真心不愿意活成自己奶奶和外婆那一辈的女人的样子;

至于日渐消失的“人口红利”,不妨一边鼓励造人,一边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毕竟“人造人”(机器人)在很多领域已经开始以一当百了嘛。


本期福利

最新国际学校教育资讯、牛娃分享、大咖讲座、独家探校&超多K12干货大礼包分享!尽在 “爸爸真棒”国际教育群 !

添加小助手微信,限时免费开放加入。👇👇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人口首次负增长,新生人口956万!面对育率急剧下降,如何为想生孩子的人创造条件?(附视频&演讲稿)红楼梦中荣国府的“荣”字秘密切掉健康的输卵管,为何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做?烈酒崛起反超啤酒!美国人喝酒为何越来越“烈”?生育成本、职场歧视、婚姻恐惧:为何越来越多中国女性不想要孩子德州新法案:鼓励生孩子,生得越多,抵税越多!一年回收1亿吨,美国为何越来越喜欢回收我国废弃混凝土,它们用这些要做什么?赢取100万新币的机会来了!全亚洲女性都可参加[咋舌]加拿大屋主卖房血亏$34万!“赔本买卖”越来越多,有两大原因!越来越多的女性担任美国大学校长职务壕!澳洲女首富将捐出$410万福利庆生,抽取41名员工每人$10万!是她!多伦多医院迎来2023年第一名新生儿,加拿大人口今年将破4000万!延安整风是中共普及教育的开始新能源车「坟场」为何越来越多?刷短视频、看李子柒,中国人为何越来越焦虑?拼多多为何越来越“土”了没人愿意生孩子, 日本政府急了: 生孩子就给钱, 二胎免保育费!《2023中国人口预测报告》:新生儿4年内或将跌破700万四川省取消生育登记的结婚限制,越来越多欧洲女性只要孩子,不要男人嘉靖大礼议事件后,士大夫们为何越来越不要“碧莲”?生育​率全球垫底,“不快乐的韩国人”不愿生了?幼儿园出现关停潮:这一届女性不愿意结婚,也不愿意生小孩了...澳洲街上越来越中国了!越来越多澳洲人爱买中国制造,路上随处可见丁学良:穷人翻身的机会为何越来越少?首届就出哥大!连续3年有藤!最冷申请季,这所广深老牌校如何越来越强?暗黑势力又做挣扎。。。。女性不想生孩子的7个理由,「没钱」竟没上榜没人愿意生孩子,日本政府急了:发钱!生孩子就给钱!16岁男生筋膜枪按摩眼睛致白内障;明天起香港口罩令全面取消;日本新生儿跌破80万人......|酷玩日爆疫情后美国本科入学人数下降8%!为什么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大学无用论”?烈酒崛起 反超啤酒,美国人喝酒为何越来越“烈”歌曲里的故事-此情可待上海生育率全国最低,为什么越富的地方越不愿生孩子?美国针对中国的战争言论,最近为何越来越多?同样的“数学事件”,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