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赔钱!一直在赔钱!”多地出现“倒奶杀牛”现象:有牧民两个月赔掉十几万

“赔钱!一直在赔钱!”多地出现“倒奶杀牛”现象:有牧民两个月赔掉十几万

公众号新闻
文:南阳 编辑:刘培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爆料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原头鲜乳收购价屡创新低,原材料持续上涨,继2015年之后,“倒奶杀牛”再次上演。年初,河北省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运生用一篇文章“这是又要让我们‘倒奶杀牛’吗?”搅动舆论,随后,山东、内蒙古等多地也出现了“倒奶杀牛”的声音。

凤凰网《风暴眼》调查发现,2022年,北方多个城市牛奶采购价屡创新低,从2021年的4元/公斤、5元/公斤降到2023年1月初的3.7元/公斤、3.8元/公斤,而牛奶的相对过剩也让牧民出现不同程度亏损,额度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而网民热议的“倒奶杀牛”是这些牧民众多选择中的优选止损办法,也是国内外牧民的通用策略,是牛奶周期下行情况下的一种市场行为。

“两个月赔掉十几万”

“赔钱!一直在赔钱!”在河南养了15年奶牛的宋新,近来情绪很低落。

他是某奶业大品牌的采购方,多年来一直为该品牌提供新鲜牛奶。他感到自己遇到了“灾年”,牛奶的价格一直在降低,“整个2022年收购价一直在下降,最近更是降到4.1元/公斤左右,每公斤单价比往常便宜了一、两元左右。”

“这个价格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要知道一公斤牛奶的成本价就远高于这个回收价,在4.7元/公斤左右。”宋新对凤凰网《风暴眼》透露,除了收购价格低,企业收购量也在压缩。

往年宋新农场的牛奶可以随产随卖,产多少卖多少,基本每天的产量能控制在七八吨左右,“但现在乳企以各种理由拒收牛奶,而且从11月份开始,几乎是以每月15%的收购量递减。”

也就是说,宋新的农场,每运营一天,就亏损一天。宋新的牧场规模不算小,拥有600多头牛,完全靠夫妻二人喂养。家里三个孩子放寒暑假时会帮帮忙。这不是个轻松的活,基本上,夫妻二人会从年初忙到岁末,无暇顾及其他事情。然而,计算一年收益时夫妻二人惊觉:一年白忙活,11月以来已经连续亏损了十多万。

为减少损失,宋新决定“倒奶杀牛”——倒掉没被乳企收走的牛奶,同时淘汰掉产量不好的奶牛。未来如果行业情况还不乐观,他打算处理掉奶牛和牧场,退出这行,“不退出不行,到今年七八月份,如果情况还不改善,我们会亏损五六百万”。

河北陈鑫也遇到相似情况。他的牧场有二三百头奶牛,也跟某奶制品大品牌有长期合作,虽然能保障一些销路。但乳企收购价格并不如意,“太低了,只有3.7元/公斤、3.8元/公斤左右,加上今年的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综合下来还是亏损。”

当前,像宋新、陈鑫这种亏损的奶农比比皆是。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奶现象。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导致奶农倒奶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收购价下跌。

根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数据,从2022年年初开始,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就一直在下滑。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2月份第一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4.2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同比下降0.5%。到了6月第一周,平均价格降为4.14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同比下降3.0%。2023年1月第一周又将为4.12元/公斤,同比下跌3.1%。

具体到河北,河北省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运生于2023年1月1日在河北奶协发布署名文章称,如果按照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上的数据,将经测算的交易参考价最低不低于3.93元/公斤下调到3.85元/公斤,省内绝大多数奶牛养殖场已没有盈利空间。

快速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吞噬牧民利润

在试图追踪牧民亏损的原因时,陈鑫、宋新等多位牧民都将矛头对准了日渐上涨的养牛原材料。“其实今年价格降的不多,只是原材料上涨太快,压缩了牧民的利润。”陈鑫表示。

宋新也透露,今年11月份以来普遍行情不好,再加上今年养奶牛的成本大幅上涨,饲料牧草都涨价,牧场或牧民的成本就被大幅压缩。

奶牛养育的主要材料为玉米、青贮、压缩玉米片、辅助精料、豆粕等。“玉米2021年时还是1.2元/斤, 2022年就涨到1.6元/斤,青贮从2021年的600元/吨涨到现在的700元/吨,压缩玉米片涨到80元/吨至90元/吨,辅助精料也涨了100多元/吨。”宋新表示。

玉米、青贮等原材料单价上涨,从2021年就有征兆。2021年中下旬,连绵不断的暴雨倾灌华北地区,导致当地玉米田地多数被毁,玉米、青贮等储备出现短缺。进入2022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家大宗商品贸易也随之受影响,玉米等饲料价格继续上涨。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玉米月平均价格3.07元/千克,同比上涨5.9%,豆粕月平均价格5.21元/千克,同比上涨38.6%,玉米和豆粕价格分别于12月和11月创新高。

原材料的上涨不仅压缩北方牧民的利润空间,也不同程度困扰南方地区牧民。家住江苏的张勋感慨道,相对北方,南方的牧民压力更大,“牛吃的玉米,我们可以直接在本地收购,但其他的食物,比如牛吃的草之类的,我们都得从北方运输过来,成本更高。”

今年,张勋的牧场收入勉强覆盖了成本,但销量乏善可陈。据他介绍,乳企的牛奶销量也不好,为了缓解压力,乳企要么压低收购价,要么找各种理由拒收牧民的牛奶。

陕西的李利虽然不会受制于下游奶企的压价,他把自家牧场的奶牛产下的牛奶,直接加工后售卖,譬如配送鲜奶、酸奶、水果捞炒酸奶等,但李利今年的利润空间也深受原材料困扰。

“我们产业线平均每天销售600斤左右的奶,以往净利润能高达50%。今年不行,奶牛饲料,像玉米、豆粕、麦麸都在涨,现在一斤奶的成本是逐年增加的。”李利表示。

产能相对过剩   “倒奶杀牛”或属于市场行为

看似违背常理的倒奶杀牛现象,事实上是国内外养殖牧场普遍采取的节流策略,目的是控制成本,并防止奶价进一步下跌。

全国的奶源市场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李利表示,受地域影响,北方牧场多,南方牧场少,又因为牛奶的保鲜期短,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把北方的鲜奶直接供应到南方,所以北方产能容易过剩。

一方面是因为生牛乳的保质期比较短,冬天时保存最长,可以保存三天,夏天时顶多两天。李利解释,“北方多余的生牛乳库存就成了问题。今天的不倒掉,明天产的奶就没地方放了,牛奶储存条件有要求,只能储藏在冷藏罐里,放到外面一天就坏了。牧场每天产好几吨奶,靠附近村里人买的几十斤,根本不顶用。”

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对凤凰网《风暴眼》称:当前中国的原奶业遭遇到比较大的供求失衡影响,部分地区供应大于需求,这是个阶段性节点,也是当下行情所致,属于市场行为。此前,2015年至2018年我国也出现过牧民倒奶的现象。

2015年,青海、山东、河北等地先后出现“倒奶杀牛”事件,当时的河南省新乡市畜牧局对媒体表示,合作社每天约有6.5吨的产量,收奶企业只能消化5.9吨,确实出现了滞销情况。2015年至2018年,养殖行业进入调整期,荷斯坦奶牛存栏量从2014年的857万头下降到2018年的504万头,下降幅度超过40%,养殖企业普遍业绩难堪。

经过三年多行业调整,2018年之后,奶价触底反弹,直到2021年一直处于上涨态势。赚钱效应下,更多养殖户加入进来,牛的价格迅速上涨,青年牛的价格达到2.3万到2.4万元/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11月乳制品产量2848.9万吨,产量同比增长2.8%。与此同时,受疫情和大宗商品贸易影响,养奶牛的成本逐月递增,牧民利润迅速被压缩。

在本轮原奶行业低谷期,河北农业农村厅率先出台纾困政策,对乳品加工企业发放喷粉补贴资金。据了解,2023年1月20日前,相关乳企将获得4000万元喷粉补贴资金。所谓“喷粉”,是指液体的原料奶经过灭菌、喷雾干燥等处理,成为奶粉状态。

有牧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喷粉是从12月份开始的,现在喷粉都不好喷,有时等待喷粉的奶车能排好几公里。袁运生在署名文章中称,据不完全统计,日前河北省每天喷粉储存的富余生鲜乳在4000吨以上,每天占用企业资金达1600万元以上。

但宋新表示,这种补贴也多是针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一些大企业每天生产几百上千吨奶,这种类型企业从2022年10月就已经开始将牛奶喷成奶粉了,而像宋新这种一天几吨甚至不足一吨的牧民喷粉,根本不现实。“量太小喷粉成本更高,因为设备开动一次都是一个价,生产基础成本不会因为加工成本变少而降低。”

行业整合加快 散户加速退出

鲜奶回收价格连续下滑,牛奶相对过剩,行业人一致认为当前环境下的消费疲软是关键原因之一。然而,在消费者看来,居高不下的产品价格才是让他们止步的重要原因。

凤凰网《风暴眼》走访不少商超发现,鲜牛奶价格根据净重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有的小型商超净重500ml鲜奶价格标价7元左右,1.8L的鲜牛奶价格在20元左右。

另外,在天猫京东这种线上平台,牛奶价格更高。伊利鲜牛奶1.9L两瓶装活动价52.9元,平均下来13.92元/500ml;蒙牛全脂鲜牛奶250ml6瓶装64.9元,平均每500ml价格21.6元。

大品牌之外,每日鲜语鲜牛奶250ml*12瓶装活动价94.1元,平均每500ml价格15.68元。君乐宝450ml价格9.65元,6瓶装活动价57.9元。

或许为避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反应,奶企们普遍有高招。有街头门店负责人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有些牛奶的价格看似没变,但净重减少。他以箱装蒙牛纯牛奶为例,“以往250ml24袋装的一箱可以卖到26元,现在价格没怎么变,但净重减到了200ml”。

2020年以来,中国生鲜乳收购价不断上涨,带动终端零售价的上涨。2022年,虽然生鲜乳收购价进入下跌模式,但终端零售价却没有随之下跌。据中国价格信息网监测,到2022年11月份,全国监测城市鲜奶平均零售价格每斤5.67元,环比涨0.4%,同比涨1.4%。其中,袋装鲜奶每斤5.25元,环比持平,同比涨1.4%。盒装鲜奶每斤6.09元,环比涨0.7%,同比涨1.5%。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奶农叫苦不迭,纷纷倒奶杀牛,一方面却是消费终端奶品涨价的尘嚣,整个乳业似乎陷入怪圈。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在上游牧民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乳业公司整体表现亮眼,2022年三季度平均盈利4.9亿元。一些公司虽然盈利增速没有往年高,但普遍实现营收增长。

2019年至2022年三季度乳品行业平均营收净利情况。

部分乳企2022年三季度营收净利情况。数据来源:wind 制图:凤凰网《风暴眼》

以占市场份额近半的蒙牛、伊利为例。蒙牛2022年上半年营收实现491.98亿元,同比增加6.21%;净利润为37.51亿元,同比增加27.32%。伊利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实现938.61亿元,同比增加10.42%;净利润为80.53亿元,同比增加1.08%。

朱丹蓬称,第一梯队伊利、蒙牛的逆势增长,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强的压迫感。乳企整合的速度将进一步加速,头部乳企的红利会越来越大,中小型乳企的日子会越来越难。

宋新也透露,蒙牛、伊利这些大品牌不仅利用自身影响力向牧场或中小企业出售旗下精饲料品牌,还会利用给中小企业贷款方式增加话语权。“由于农业行业贷款难,很多中小企业选择向资金雄厚的大品牌贷款,这些大企业也有贷户管理小组,他们会根据中小企业表现选择贷款额度等,而‘表现’标准多是有没有按照他们的计划养牛、淘汰牛或是否引进他们的饲料产品等”。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内以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和体系发生彻底改变,直到当下,国内的养殖业模式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散户逐渐退出,规模化、集中化成为养殖大势所趋。而像宋新、陈鑫、张勋、李利这样的中小型牧场生存境况也越发艰难。

宋新正在观望。乳企制定的每月递减15%的采购计划还在继续。这意味着,他面临的牛奶过剩问题依然存在,亏损还会扩大。每挨一个月,就亏损一个月,他自己盘算了一下,如果等到今年7月,还没有转机,他会果断止损,宰牛卖厂。否则,他可能会把家里的老底都赔个精光。

(文中宋新、陈鑫、张勋、李利等均为化名)

    👇【 热门活动推荐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你妈妈喊你回家买房!”多地发“返乡置业”福利,热度却已明显下降i-Weekends | 舌尖现象:话在嘴边死活想不起是怎么回事?火必裁员20%;低于马斯克承诺,推特被裁员工仅有1个月赔偿金;Paxlovid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龙卷风健康快递 224“倒奶杀牛”再现!牛奶宁愿倒掉也不给穷人喝?真相果真如此?北京多地出现“扫码送大鹅”,这是啥套路?有人稀里糊涂就开通了账户加拿大多所高校出现“违规现象”:学生交了钱,却从未出现过!这些学校违规率竟高达95%...官方回应“白肺”现象!警惕!澳洲多地出现此真菌,可致严重呼吸道疾病及胸肺感染!世卫警告:威胁全人类健康呼吸机8刀,纽约$2.25亿新冠物资正在赔本大甩卖元宇宙里炒房?!一栋虚拟房子十几万刀,还各种抢不到,这就离谱....感染者一直不做核酸,一直在社会面活动,怎么办?这地回应恭喜Z老师成功出海,优才移民两个月无加急速批!五十年代的”三四十块养活一家五口“是怎么回事?全美鸡蛋疯狂涨价, 多地出现“蛋荒”,原来是因为这个……望文生义是如何发生的?不老女神50岁未婚被骂“赔钱货”,她霸气回怼:姐要你管?全球首架C919验证飞行开启;日本多地出现历史性强降雪丨科技早新闻多地现“倒奶杀牛”!奶牛被杀掉卖肉,奶农:有的牧场1个月能亏几十万真到了“倒奶杀牛”的时候?河北4000万补贴乳企,业内这么说→澳洲湿纸巾特价引爆华人抢购潮,“几十箱几十箱往家搬!”网友批:“毫无羞耻心!”多间超市已断货可怕!18岁少女只是看了一眼,几秒内被骗走十几万血汗钱!不是往事的往事奶农陷入“倒奶卖牛”困境,需求不振,收购价走低警惕!18岁少女几秒内被骗走十几万,是她打三份工辛苦攒下的血汗钱!“倒奶杀牛”恐上演,为什么你买的牛奶却没降价?澳男吐槽:1小时射多次、总共十几次!澳洲精子短缺,捐精者被当“奶牛”榨!A片都是50年代的!一百年前,爱因斯坦走进上海“梓园”的那个良夜“赔偿没有209万!”王思聪这次忽悠了谁?“建议上调1万+,请不要再贱卖自己的房子!”多地二手房业主抱团“保卫房价”我开剧本杀门店,亏掉十几万多地倒奶杀牛,这是经济危机要来了吗?感染者一直不做核酸,一直在社会面活动,怎么办?天有异象!安省多地出现“通天光柱”!好像世界末日!元宇宙里炒房?!一栋虚拟房子十几万刀,还各种抢不到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