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本强烈推荐的书!
在被反复安利了5次后,我终于翻开了《穷查理宝典》。
之前没看,一方面是因为书名看起来太无聊了,另一方面也是对查理·芒格的力量一无所知。
但这可是能让巴菲特说出“如果没有查理·芒格,就没有今天的巴菲特”的超级大佬。
看完之后,我直呼宝藏,并对自己先前以名取书的行为,进行了深刻反省。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1/逆向思考
「逆向思考」可谓是查理·芒格思想的精华之一。
就像在证明题中,“反证法”较一般证明方法有奇效,日常生活中,「逆向思考」在问题解决上也有极大的优势。
就说沉迷手机这事,思考如何少玩手机?脑袋空空,毫无思路。
但反过来想一下,怎样能够多玩手机?
这就简单多了:
1)早上起来就先看手机,一定要躺在床上看,躺着有氛围。
2)去某博、某乎、某红书转一圈,记得把热榜上的都瞧一遍。
3)一定要多刷视频,某音、某手和B站,一个都不能少。
4)某宝、某东、某多多也不能忘,这一碗水是要端平的。
5)游戏要记得打,小说也别忘记看,这样的生活才丰富多彩。
这么一波反向操作,要想少刷手机,该避开什么,也就一清二楚了。
「逆向思考」实乃是解题外挂!
2/多元思维模型
「多元思维模型」是查理·芒格的另一思想精华。
有句话叫“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查理·芒格也将之归纳为「铁锤人倾向」。
这也是当我们只拥有单一思维模型时,必然会存在的偏见。
比如我和朋友看了同一个故事。
修文学专业的朋友,分析的就是,人物的美感、追求和故事的时代背景。
而心理学专业的我,就品不出这些,反而会忍不住去想:是什么样的经历,导致了她这样的性格?她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出于什么心理?
但我另有一个,很会写小说的、同心理学专业的朋友,她就是又能分析人物心理、性格构成,又能欣赏故事的美感。
这也揭示了消除「铁锤人倾向」的方法:获取多领域知识,构建多元思维模型。
不过我寻思着,我只是学本专业的知识,就挺够呛,要构建多元的思维模型,岂不是还得再学其他3.5个专业的知识?
可以想象的巨大工程量,吓得我差点掉头就跑。
所幸跑之前多看了一眼,原来芒格说的是“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只学“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这些内容其实是很少的,也多半复杂不到哪去,但这种“重中之重”却能产生很棒的效果。
比如书中列举了,心理学领域的“巴浦洛夫效应”:
巴浦洛夫通过先摇铃铛后喂狗,给狗构建起了条件反射,使得狗听到铃铛声就流口水。
可口可乐就利用这一效应,通过在广告中展现愉快的生活画面,让观众把可口可乐和愉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使之看到可乐,就能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增加可乐的销量。
你猜,为什么被称为“肥皂快乐水”的是可乐,而不是雪碧、苹果汁?
这些简单却重要理论,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看问题的新视角,也能帮我们看透更多的套路。
3/人类的误判心理
要我说,《穷查理宝典》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还得是第十一讲的“人类误判心理学”。
完全是不看错亿系列!
书中共提到了25个误判倾向,我分享一下,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两个:
1)奖励和惩罚的超级反应倾向
这个倾向说的是,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会给人带来的巨大影响。
某次心理学课上,老师说起了我们“线下上课提问很少”的现象。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从小就不鼓励提问,学的就是解题、做题,是回答问题,而不是提问题。
爱提问的学生,在老师眼里,是麻烦制造者,要是问些老师都答不上来的问题,岂不难堪?
因为不鼓励提问,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提问的冲动了。于是就成了没有问题的好学生了。”
诚然,也有许多鼓励提问的好老师。
但那些鼓励“没问题”,把“提问”视作“捣蛋”,用“笨”来概括提问学生 的老师,确实是让许多人变得不愿提问的原因,包括我。
而这正是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
查理·芒格这样说:
另外一种应该避免的事情是受到变态的激励机制的驱动。
你们不要处在一个你们表现得越愚蠢或者越糟糕,它就提供越多回报的变态激励系统之中。
因为我们真的会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选择变得愚蠢、糟糕。
2)避免不一致倾向
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人类大脑天生不愿意改变,于是就产生了“避免不一致倾向”。
这也是很多人改不掉坏习惯的原因,比如我就经常说要早睡,结果……不说你也猜到了。
原因就是,我先前熬夜惯了,突然打算早睡,潜意识会觉得“这不像我会干的事”,于是选择继续熬夜。
当然,我其实也有早睡成功过。
比如,我白天在朋友圈立下了早睡flag,那当天一定能早睡。
这也是避免不一致倾向,在驱使我言行一致。
不过,也有的小伙伴自带“flag必倒”诅咒,立的flag就没有能完成的,难道避免不一致倾向失效了?
当然不是。
这是因为,过去大量没完成的flag,堆起了新的“flag必倒”人设,这样一来,让flag倒掉,才是避免不一致倾向努力的地方。
不过没事,立flag不管用了,还有一招:自我催眠塑造新形象。
比如,选择和自律的朋友一块行动,假装自己也是自律达人,装着装着自己就信了。
但考虑到物以类聚的原则,现实中这样的朋友不好找,所以另一个方法就是,去书里找。
找那些关于自律的书,作者就是现成的自律达人。
举个详细的例子:
习惯熬夜的我想早起,就去看了本关于健康作息的书,看完之后满脑子都是:睡眠很重要、早起一天精神爽,对作者的理念非常认同。
而且这样还不够,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写实在太好了,我要分享给我的朋友们”,于是又四处给姐妹们安利。
朋友们,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非常赞同早起的理念呀!
既然我如此赞同,那是不是该早起呀!
起!
然后我的作息,直接从8.9点起,扳到了6点多,持续了半个多月,最后稳定在7点。
避免不一致倾向,简直是自我算计的法宝。
来一点想象力,管你是想早起、减肥还是保持阅读,通通都能有。
同样有趣、有用的误判心理,书中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多举例。
答应我,一定要去看《穷查理宝典》,至少要看第十一讲,真的不看错亿!!!
想加入读书会请点 👉 一年共读50本书
想领理财书单请点 👉 读完会比你现在有钱
想买优质基金请点 👉 有3年闲钱的投资
想做好自媒体请点 👉 最适合普通人的副业
想改变和成长请点 👉 和阿猫一起成长
文章来源:和阿猫一起成长公众号,作者:幻梦若醒,应用心理再读生,勤奋的偷懒专业户,年均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