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半辈子给了中国·留下无数震撼作品

半辈子给了中国·留下无数震撼作品

摄影

2874

9

·

线··


本期在讲述一位新中国诞生后第一位被批准来华的外国摄影师的故事之前,不得不叙述一下中国50-60-70年代,已经被今天人们忘记的一个特殊的场景。

在手机摄影录像如此便捷的今天,难以想像早年人们每年要是能给自己留下几张照片,是多么的难得!

为什么?

因为摄影器材太昂贵稀有,一般家庭买不起,即使借到照相机,冲洗照片也不便宜。

最明显的一个情节,那时许多城镇里的家庭都会有一个桌子,上面放着一个玻璃板,玻璃板下面摆放着一些家里最珍贵的照片,主要以全家福为主..... 这些照片就是可以秀给家人或者来客的家族历史。

当时对于大众来说,每次照相如同一场仪式,言外之意,很少能有抓拍镜头,因为胶卷不能浪费,所以被照者都会一本正经、穿着盛装、满脸微信的面对镜头。

而这里讲述的法国著名摄影记者马克·吕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用他温情和人性化的镜头给中国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抓拍的点滴留影,正是对当时“红光亮、高大全”充斥中国的摄影镜头,带来反差。他作为一个陌生人和旁观者,用他润物细无声的第三只眼睛,给中国摄影师带来了集体的文化震撼。

吕布的职业生涯长达六十馀载,最出名的两张作品是:

第一张摄于1953年,是一个正在粉刷埃菲尔铁塔的工人,穿著工装裤,在钢樑框架之间摆出天使的姿态——一手举起油漆刷,一条腿弯曲著,显出卓别林式的神韵。

另一张摄于1967年五角大厦前的一场反越战示威活动,一位少女向一排举著刺刀的国民卫队士兵献上了一朵花。

两张照片都发表在《生活》(Life)杂志上,那段时间常被称为摄影报导的黄金年代,吕布是其代表人物。



50年的中国情

他在上世纪50、60年代曾经常前往亚洲和非洲的诸多纷乱之地,同中国的缘分来自与上世纪五十年代。

1957年1月1日拿到中国签证的马克·吕布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但是当他从当时仍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过关之时香港警察不愿意开车送他过境,并且冷冷地说:“要去,你自己走过去。”

于是马克·吕布真正用自己的双脚跨出了西方与中国之间的连接的桥梁,而这一跨就是50多年。

马克吕布是蜚声世界的纪实摄影大师,从1956年开始,他曾先后22次来到中国,是建国后获准近距离拍摄中国领导人的首位外国摄影师。

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丰富的影像语言,捕捉新中国建设发展中的一个个瞬间,向西方世界客观地介绍新中国的沧桑巨变。

他与中国有着极深渊源,他自称徘徊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次数比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还要多。“他总是精力充沛,几乎每年都在路上。即便他快90岁了,还能在广州街头大步流星地追着美女拍照。”

一个外国摄影家来中国拍些纪实照片并不难,难的是大半辈子都来拍中国,从未停歇。法国摄影家马克·吕布就是这样的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中国仿佛是他的一位“哥儿们”!

马克·吕布在中国拍下的第一张摄影作品,拍摄于香港到广州的火车上。

1957年马克·吕布发表了他报道中国的第一张图片,后来抓拍的众多黑白照片,已成为巨变中国的一份历史档案。



生性害羞的他

吕布于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裡昂附近的圣热尼拉瓦勒,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第五个孩子,他是七个孩子中最害羞的那个,家裡希望他能有个体面的职业。

把他引向摄影歧途的则是他的父亲,一个热爱旅行的业馀摄影师,是他给了少年马克一台袖珍柯达(Kodak)相机。

在18岁时,马克·吕布就有离家出走的念头,马克·吕布告诉自己应该去冒险,到山里去玩儿。因为马克·吕布从生下来就很害羞,弟弟和哥哥们都很聪明,善于和人打交道,而马克·吕布却连和女孩子说话都不敢。

当内心世界无法被表达的时候,到陌生的地方旅行和安静的拍摄便成了马克·吕布可以应对人生的惟一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克·吕布是真正意义上的行者。

二战期间,他作为抵抗组织的一员在韦科尔一带战斗,战后进入裡昂中央理工学院(École Centrale)读机械工程。

1948年毕业后,他在附近的维勒班找了一份工厂的工作。

1951年的一次为期一週的假期裡,他在里昂的一个艺术节上拍起了照片,这时他才终于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从事摄影报导的自由职业者,从此过上四处奔波的生活。

1952年搬到了巴黎。

他在那裡结识了卡蒂埃-布列松,并成为他的学生。这位被裡布称为“有益的暴君”的摄影师当时已经是这一领域的名人,他规定了“我该看什麽书,持有什麽政治理念,去什麽博物馆和画廊”。

“他是我的人生和摄影艺术导师,”吕布说。

他学到的其中一条是,“好的摄影”取决于“好的几何”。

“我的世界观很简单,”吕布曾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说。

“明天,未来的每一天,我都想看看这座城市,拍些照片,认识一些人,一个人闲逛。”

60多年来,他一直不停地行走于各种不同的地方,用镜头将一切被他眼睛捕获,同时又打动他的瞬间都记录在了最原始的胶片中。



也许是遗憾

马克·吕布同著名中国画家吴冠中之间的一次轻率失信,给两人的关系留下了长久的遗憾。

1983年马克·吕布到黄山旅行,有一天,他发现一个值得拍摄的镜头:一位身材清瘦、头发斑白的花甲老人在细雨中写生,他的夫人在后面为他撑伞。

当晚,马克·吕布找到吴冠中居住的旅馆,俩人交谈很愉快。64岁的吴冠中愉快地答应了60岁摄影家拍摄的要求。于是,第二天马克·吕布拍摄了这个老画家写生、夫人撑伞的镜头。

这张照片后来被收入马克·吕布的作品集,并且在多个场合和出版物上反复使用。吴冠中自己评价这张照片,“是真实而感人的,是极难遇见的黄山神韵”。

1983年,吴冠中夫妇在黄山写生

当时俩人约定,照片洗印出来后,摄影家将会邮寄一份给画家。

可是结果并非如此,吴冠中回忆,“他说会寄给我,我们便告别,别后杳无音信”。

事后,吴冠中的朋友在一本杂志中发现了这张照片,于是剪下来寄回北京。让吴冠中生气的是,“作品无任何说明”,他揣测,“在作者眼中,我们是他猎取的妇女小脚或男人长辫,他骗取了创作资料”。

在吴冠中名气日渐高涨之后马克·吕布曾试图想采访他,却遭到了吴冠中的断然拒绝。

随着吴冠中于2010年逝世,马克·吕布永远失去了修复两人关系的机会。



吕布留下什么

马克·吕布的作品并不一定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他到世界各国旅行期间,他敏感地拍摄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

马克·吕布与常人不同的是,他用更加直接的方式去捕捉一个个画面,用他“局外人”的视角,展现了一个马格南摄影师关注普通人命运的情怀,让中国人在观看时,再一次回想起那段特殊的历史。

即便置身世间最苦难的境地,他也总能捕捉到优美的瞬间。

大师在2016年享年93岁时逝世,然而他把自己不朽的作品永远的留在人间!


下面我们来一起巡礼

那个时代

那个瞬间

大师镜头下的部分作品



1965年,离婚案


1957 毛泽东饮酒

1965 周恩来

参考维基百科·纽约时报·中国新闻网·摄影师


  

近期发表


原本我的自家史 竟然被传开了

 ....

| 

 

...





线·



穿访访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ChatGPT全新升级!能自己考上斯坦福的它,却在这项输给了中国学生..….【安全】惨!澳夫妇遭遇骗局,2小时痛失$10万!“辛苦半辈子,积蓄化为乌有”!华男也中招,3分钟$2万“打水漂”……俄乌开战一年 ,给了中国哪些机会?艺术史上最震撼的作品,竟藏着无数未解之谜 | 米开朗基罗《创世记》详解这些纽约华人,将永久失去白卡及下半辈子福利!再让你们贪便宜!传奇歌后席琳·迪翁哽咽自曝疾病恶化,几乎瘫痪?将爱唱了半辈子的你,请快快好起来啊!【两会】全球@中国·2023开局|“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华外企高管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在美国极寒暴雪的夜晚,他们打开家门,救下无数陌生人令人震撼的作品,25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张张堪称大片!“杀手”家又易主了大规模严打!千万不要接受现金回扣!这些人将永久失去白卡及下半辈子福利!华人注意!卷入现金回扣,或永久失去白卡及下半辈子福利!日护中心+药房或有大面积扫荡他们打开家门救下无数黑夜中被困雪地的陌生人,暴风雪席卷全美中的一丝温暖……河边用了这条鹅绒被,感觉前半辈子都白睡了!挺过一场疫情才明白:忙了大半辈子,什么才是你的这些纽约华人,将永久失去白卡及下半辈子福利!撒欢儿玩~第3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盛大启幕美丽的风车村“桑斯安斯”注意!“2022福布斯中国·青年海归菁英100人评选”重磅发布!美国军事作家惊世一问:是谁觉醒了中国?震撼无数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突然离世!澳洲许多人知道的她走了!她是墨尔本的标志,曾在街头留下无数印记...骗了中国情侣30年的钻石,今天败给了它暴风雪几乎席卷全美,他们打开家门救下无数黑夜中被困雪地的陌生人……重磅!加拿大男子买菜路上遇随机杀人!死者竟是大名鼎鼎!留下无数传世经典...华人们请小心:两耆老卷入现金回扣,白卡被永久撤销及下半辈子福利!我妈做了大半辈子的方子,学会直接去开店!1口酥软还爆汁,不信你能顶得住我,东北女人,从小不爱打扮,穿警服半辈子,60岁后开始追求美强推!这部纪录片讲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艰难,看完震撼在美国极寒暴雪的夜晚...他们打开家门,救下无数陌生人... 真.平凡英雄!连岳精着呢,自己丁克半辈子,却劝穷人生三胎说一说我家儿子的孝顺方式。归去来兮,逐梦中国 | “2022福布斯中国·青年海归菁英100人评选”重磅发布惨!悉尼夫妇遭遇骗局,2小时痛失$10万!“辛苦半辈子,积蓄化为乌有”!华男也中招,3分钟$2万“打水漂”……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